-- 作者:北京金币
-- 发布时间:2013/5/20 14:20:00
-- 从石油战争到黄金战争
国际市场黄金价格自2000年来一路走高,从2000年1月4日的每盎司281.5美元上升至最高点2011年9月5日的每盎司1895美元。但是,2013年4月12日国际金价出现大幅跳水,单日跌幅达到5.32%,创30年来之最,这是黄金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五”。其后黄金价格一路探低,截至5月17日,伦敦黄金定盘价为1368.75美元/盎司,比年初跌去19.19%。
从此次国际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上面,我们似乎能够察觉到不久前发生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所谓“石油战争”的影子。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恩道尔在其新作《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中指出:美国操纵的石油战争其真正目的是北京和欧洲。从前些年石油战争的经历和结果来看,赢家既不是欧佩克成员,也不可能是中国、日本等石油消费大国,美国在石油战争中获得了战略性的胜利。由此及彼,我们不禁联想到,此次国际黄金市场突发性的价格跳水以及愈演愈烈的黄金战争背后,会不会又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虽然没有出现“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同台竞争的格局,但是国际石油和黄金市场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还是令人寻味的。我们认为,这两个市场在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上存在一些共同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两市都是在牛市一路高歌猛进时,出现突然性暴跌,没有任何征兆显示市场可能发生逆转。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预期或者投机炒作导致价格出现急剧下跌,就缺乏显著的解释力。即便2008年石油达到每桶147美元,当时的市场预期和投资客也不可能事先判断出这就是价格极限所在,从而进行大量抛售,最终导致价格崩盘,哪怕市场供求关系已经远远超出真实的情况。
其次,两市的暴跌背后都有美国国家政策的影响因素。2008年石油价格暴跌前,只有美国一家面临严重的次贷危机。伴随石油价格的迅速下跌,美国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通过石油以及全球美元体系,美国将国内危机和过剩的流动性输出到世界各地。而此次黄金价格的暴跌,也恰恰发生在美国试图对危机以来的量化宽松政策作出方向性调整的关键时刻。黄金价格最终会调整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取舍和定位。
再次,两个市场价格暴跌时国际环境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转折点。2008年石油战争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的转折点,2013年黄金战争则可能将世界引向严重通货膨胀的时代。我们知道,受前期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较长时间里奉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流通中的货币量持续增多甚至出现印钞大赛。2008年通过一场石油战争,挤掉了石油价格里的大量泡沫,石油市场又多吸收了几年的多余货币。如今黄金市场如出一辙,通过对价格的重新洗盘,黄金市场对全球过剩流动性的吸收能力又显著增强,这样欧美国家又可以继续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转移国内经济压力。
最后,2008年石油价格暴跌后,美国高调推出页岩气技术,实际上,该技术及其运用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初具规模。页岩气能否最终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目前看起来讨论价值不大,就像美国汽车工业遇到危机时,他们就会提出电动车和玉米汽油等技术一样,这些新技术过些时间就会被市场遗忘。我们可以设想,当黄金市场遭遇滑铁卢时,会有谁出来英雄救美?答案是没有,黄金只有靠自己拯救自己。目前看起来,黄金的地位还没有其他商品或者货币可以替代。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忧黄金的价值和未来。
无论是石油战争还是黄金战争,我们相信:美国在石油就在,美元在黄金就在。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单位系复旦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