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北京金币
-- 发布时间:2012/5/8 10:34:00
-- 从央视介绍精制币回眸精制币坎坷28载发展历程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2年5月上旬
2012年3月31日,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在首都经济报道栏目中用较长篇幅介绍了普通纪念币的收藏知识。其中对纪念币版别按普制、精制和样币的划分进行了明确的介绍。令人振奋的是,这是精制普通纪念币(下称精制币)在出现28年后,首次登陆国内主流媒体。
从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币发行开始,精制币至今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早期精制币发行大致有几种情况。一种是针对海外或国内外某一特定人群发行,如建国35周年、希望工程、世乒赛等。第二种是作为国家和总行的高档礼品,具有发行量较少,发行情况不透明,如建国40周年等。第三种面向公众发行的半精制币,如宪法、宋庆龄、熊猫和毛泽东,但因为少有宣传,也不为公众所认知。从康银阁公司1996年开始装帧朱德精制币开始,精制币才改变了发行无序的局面,不仅发行工作相对公开透明,发行量固定在2万枚左右,只在个别情况下有所超出,如“迎接新世纪”的发行量是4万枚。
无论是作为国礼还是面对公众的宣传品,精制币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和后期精制币的出品方的康银阁都没做什么宣传。以致于长期以来,包括多数普制纪念币爱好者在内,公众基本不知道精制币的存在。在1997年纪念币炒作狂潮中,许多币商因为不了解情况,把精制币的包装拆掉,和普制币混在一起去配纪念币大全套。由于币商嫌精制币运输比卷币麻烦,而且要拆册子,所以导致了一段时间精制币价格低于普制币的怪事。
一些钱币收藏爱好者在许多年以前曾经对精制币推介做过努力。之后,钱币收藏家孙克勤(网名“老孙”)出版了纪念币研究专著《中国普通纪念币珍品图录》,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精制币。在这个基础上,国内钱币收藏界才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精制币收藏群体。
2009年秋季开始,伴随着经济升温和通胀预期,精制币出现一轮持续1年多时间的大牛市,交易十分活跃,多数品种升幅在1至3倍。近观这轮升势,我们发现了一个特点,就是精制币收藏队伍的人数明显少于2万的精制币发行量。主要表现在,交易多以整包交易为主,而且许多品种在经历10多年的消耗后仍有不少整包存世。
曾经有人做过测算,认为以2万枚发行量计算,这个圈子最大容量为5千人。也有人认为精制币收藏者队伍大概在1000至3000人范围。不管哪个数据可信,目前收藏者数量距离与发行量之间还有相当的差距则是不争的事实。2万枚的发行量无论是对应普制币的发行数量,还是相对于收藏人口都是一个绝对小数。按理说,精制币应该供不应求才对,为什么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尴尬局面呢?结论只有一个,就是收藏精制币的绝对和相对人数太少。
纪念币收藏的发展取决于收藏队伍的扩大,而收藏人数的增加又是以宣传为基础的。与纸币和金银币不同的是,有关纪念币的宣传极少。真正有价值的参考书和研究书籍大概不超过一只手的指头数。精制币基本不为人所知,他的收藏价值更是圈外人所完全不了解的。反观西方,特别是美国,钱币收藏极为普及,硬币收藏者人数众多,市场非常成熟。
对比之下,精制币的收藏还有极大的空间。一旦越过收藏人数的供需临界点,前途将不可限量。目前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与宣传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精制币收藏上台阶,在一定时间内指望发行方推动是不现实的,还是要靠民间宣传。以前有关内容的文章局限在圈内的网站和媒体上,属于“内参”性质,影响力有限,不容易打开局面。只有跳出圈子,进入主流媒体,宣传才更有意义。
电视节目以前也经常有钱币收藏的介绍,但对普通纪念币基本是一带而过或者压根儿只字不提。而对精制币的介绍则完全没有。
3月31号北京电视台有关节目中,孙克勤先生重点介绍了普通纪念币的收藏。时间不长,但信息量很大,内容非常丰富。以亚运会为例,普及了版别知识,让观众了解到除了普制币以外,还有样币和精制币的存在。又从收藏主题上重点介绍了生肖系列、人物系列、动物等系列。除了钱币本身,也谈到了纪念币的投资的。毫无疑问,节目是经过精心准备和策划的。这是主流媒体首次详细介绍精制币,相信许多观众大概是头一次知道精制币的存在。顺便提一下,应该也是样币的电视处女秀。
摄影师对纪念币的拍摄显然还不够熟悉。普制币的缺陷被放大了,而精制币的精制效果由于反光而多数没有被体现出来。然而,精制羊的效果却极佳,出色的精制效果令人震撼。连对钱币一窍不通的家人看到后也惊呼“太漂亮了”!这枚精制羊会相信令许多人过目不忘的。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应该感谢那位摄影师,他是中国第一个如此完美展现精制币电视摄影师。
精制币从1984起,历经28年终于耐心地等到登上主流媒体的一天,令人不胜嘘唏。 2012年3月31日,是精制币收藏一个标志性的日子。
这次宣传十分成功。不要说外行,就是我这个对纪念币略知一二的人也觉得很有收获。只可惜节目时间太短。
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要想加速推动纪念币的收藏和普及精制币知识,或需要大力运用主流视频媒体。
我在想,孙老师能不能通过CCTV10的《百家讲坛》搞一个系列讲座,把现代钱币的收藏做一个系统而深入的介绍呢?现代多媒体如此发达,平面媒体之外,宣传是不是可以向视频媒体做一些转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