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金蛇银马  (http://zgjb.com/11/index.asp)
--  焦点新闻  (http://zgjb.com/11/list.asp?boardid=69)
----  中国熊猫金币10年总结  (http://zgjb.com/11/dispbbs.asp?boardid=69&id=172450)

--  作者:北京金币
--  发布时间:2020/7/27 17:31:00
--  中国熊猫金币10年总结
中国熊猫金币10年总结

观点/专栏    |    2020-07-21 10:10    |    来源:《中国现代贵金属币赏析》


1992版“熊猫”金币作为中国“熊猫”金币发行10年后的首套熊猫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过去的10年,它既要有所联系,又要有所区别;对于今后的10年,它既要有所稳定,又要有所创新。由此可见1992版“熊猫”金币的难点所在。而1992版“熊猫”金币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所以说它是比较成功的。

先看正面,受加拿大一枚银币的启发,正面的天坛图案在工艺上采用反喷砂新工艺。所谓“反喷砂”工艺,是与我们过去采用的镜底霜面工艺相比较而言的。过去底面采用镜面工艺的,现在采用喷砂工艺;过去图案花纹采用喷砂工艺的,现在改为亮面工艺。由于采用了反喷砂新工艺,1992版“熊猫”金币的正面天坛图案,不仅与过去的天坛图案有了明显的差异和创新,而且大大丰富了表现力。从构图上看,天坛的外边加一个圈,使之更为集中,犹如一个取景的“框”,选取了天坛祈年殿的最精华部分,有一种整体感。将国名和年号置于圈外,既说明了这是表现的不同内容,又是工艺处理的需要。从工艺上看,天坛处理成亮面,圈内的底面采用喷砂工艺,圈外的底面采用镜面工艺,而国名和年号仍采用喷砂工艺,这样,从效果上看,小小的币面上形成了黑、白、灰多种层次,造成了镜面、喷砂、亮面的多种对比,国名和年号的喷砂处理与底面的镜面形成强烈反差,显得格外醒目。而天坛由于采用亮面处理,在底面喷砂霜面的衬托下,利用金属的折光,建筑的细部一览无遗,很有看头,显得精雕细刻,晶莹剔透,增强了建筑的立体感和纵深感,获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一般情况下,“熊猫”金币的正面天坛图案,将以此构图和工艺保持今后10年不变。

再看背面,“熊猫”金币在艺术和工艺处理上作何创新呢?有人提出了“熊猫”的黑白用毛的粗细疏密来区分;有人提出了用毛的深浅不同层次来表现;也有人提出了在印模上对“熊猫”的某个部位的毛加以研磨来造出黑白效果等等。最后还是回归到原来的工艺,即用镜面和霜面来区分“熊猫”的黑白,因为这是当初经过多种试验比较才寻找到的一种最佳方案,我们没有理由轻易地否定。这种工艺是中国“熊猫”金币的一大特色,10年来得到了国际上同行的好评,有些国家现在也采用这种工艺制作某些动物的纪念币(如丹顶鹤等),因此,“熊猫”要重点在设计雕刻上下功夫。自“熊猫”金币问世以来,纪念币(章)上已出现了近百个不同动态的熊猫形象,或吃竹,或饮水,或行走,或爬树,或母子情深,或三口同乐,“熊猫”的动态被设计、表现完了,黔驴技穷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我们深入大熊猫生活的野生环境中去仔细跟踪观察,占有大量的资料,“熊猫”所能表现的动态还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要善于捕捉大熊猫动人的一瞬间。

1992版中的“熊猫”,选取的是其在野生环境中,攀爬在高高枝杈上正悠闲张望的动态,造型生动,形态可掬,憨厚中蕴藏着灵敏,笨拙中流露出活泼,煞是惹人喜爱,较为准确地表现了大熊猫的特性。在生动刻画大熊猫形态的同时,1992版“熊猫”金银币还较注重植物的描绘,突破了松竹类的框框。在表现手法上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构图上丰满、匀称,营造出枝繁叶茂野生丛林的氛围,有力地深化和烘托了大熊猫这个主题。1992版“熊猫”金币在文字的安排和处理上也有变化。做到了“惜墨如金”,将原来的“含纯金1盎司、成色.999 1oz”精简为“.999 Au 1oz”,留出更多的币面上表现大熊猫及其生活的环境。

1992版“熊猫”金币以其新的容貌,新的姿态,昂首阔步地走上了世界金币的舞台,为中国金银纪念币的发展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转载自《中国现代贵金属币赏析》,本文作者:上海造币厂 方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