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北京金币  (http://zgjb.com/11/index.asp)
--  焦点新闻  (http://zgjb.com/11/list.asp?boardid=69)
----  贵金属是转化文物价值的最好载体  (http://zgjb.com/11/dispbbs.asp?boardid=69&id=175528)

--  作者:北京金币
--  发布时间:2024/8/15 21:30:00
--  贵金属是转化文物价值的最好载体

贵金属是转化文物价值的最好载体

2024-08-01 14:30 | 来源: 中国黄金网


在现代社会中,贵金属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连接古今文化的纽带。以贵金属为载体,文物不仅得以保留其历史价值,还能焕发新的生命力。7月26日,由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铂金投资协会(WPIC)主办的月度直播论坛走进古都洛阳,与考古学家、贵金属行业专家以“贵金属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贵金属这一独特材质,让沉睡的历史文物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贵金属传达文化价值的优势


“贵金属在传达文化价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侯卫东教授在直播中表示,“贵金属制作的文物产品不仅仅是材质上的珍贵,同时还传递了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有其本身的价值,不仅更能提升文物的档次和魅力,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喜爱,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陈宇看来,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收藏的“何尊”、河南博物院的莲鹤方壶和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曾侯乙编钟,其庞大的规模和精湛的工艺令人震撼,他提到:“因为我在武汉上了四年的学,湖北省博物馆我经常去,所以对里边的曾侯乙编钟印象深刻,这组编钟总重量有4.4吨,演奏起来非常震撼,我曾经在它面前站立一个小时而不愿离去。”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瑰宝,也是传达文化价值的最好载体。


侯卫东特别提到:“莲鹤方壶这个重器有两件,即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因为它的造型特别美。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走近它,但文物作为无价之宝,不能买卖,但通过将文物元素融入贵金属艺术品创作,人们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和欣赏这些文化遗产,可以实现对文物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在实际操作中,用贵金属来表达文物元素的艺术品、纪念币、饰品等,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带来了革新,更在美学上赋予了文物新的内涵。直播中,陈宇展示了一些以二里头遗址、良渚遗址等出土文物为素材的贵金属纪念币的实物和图片,详细介绍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他指出,贵金属与文物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文物的价值,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贵金属作为一种高价值的材料,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文物,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轻量化设计让贵金属产品年轻化


通过将文物元素融入贵金属产品创作,可以实现对文物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但贵金属的高价值使得它在年轻人市场中面临挑战。贵金属行业如何吸引年轻人,成为了直播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年轻人想法很独特,但消费能力有限。而贵金属最大的掣肘就是材料价格贵。如何让贵金属产品触达年轻人,同时又能让他们消费得起。”张文斌给出他的想法——产品轻量化,为贵金属在文物修复和展示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陈宇补充,通过轻量化设计,可以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贵金属材质的文物元素,进一步推动文物知识的普及和文化内涵的传播。“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有限,但他们的审美和消费观念正在改变。我们需要推出既有贵金属价值,又能让年轻人消费得起的产品。例如,通过轻量化、年轻化设计,我们可以降低贵金属产品的成本,同时保留其高档次和文化价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完全复制文物虽然能够保留其历史价值,但如果不能融入现代元素,就很难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我们需要在设计中加入当代的审美和功能需求,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申东阳特别提到其公司的创新举措——推出了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贵金属饰品,通过现代设计和工艺,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产品,让年轻人不仅能够感受贵金属的价值,还能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侯卫东表示,要多研发年轻人喜爱的产品,比如文物元素与文具和时尚配饰、生活用品的结合,多材质、多角度地把贵金属与文物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普及文物的文化价值,增加年轻人的认同感。


中国金币年初发行贵金属纪念币曾搭配盲盒,这个产品深受年轻人欢迎。陈宇还提到,贵金属行业可以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通过与影视、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我们可以将贵金属产品融入到年轻人喜爱的文化作品中,从而提升其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贵金属行业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拓展年轻人市场。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年轻消费者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推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物“活下去”才能“火起来”


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播是贵金属与文物结合的核心价值之一。在这次直播中,多位专家强调了贵金属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侯卫东指出:“贵金属本身就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结合文物后是天作之合,这种价值更是倍增。”他强调,贵金属与文物结合要充分考虑材质与功用的和谐统一。侯卫东作为河南本地人,对洛阳及河南的文化底蕴有着深厚的了解。他提到:“洛阳作为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洛神赋等,都是文化创作的宝贵素材。”


将古老文物中的文化精髓转化为现代艺术品、珠宝、纪念币等产品,金、银、铂等贵金属是最好的载体。陈宇从贵金属钱币设计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将文物元素融入现代贵金属制品中。他提到自己多次到访河南,对河南的文化大省形象印象深刻。“每次来到河南,都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贵金属钱币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以精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美好。”陈宇进一步解释道:“好的文物需要好的载体,而贵金属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无论是制作精美的贵金属纪念币,还是精致的贵金属首饰,都能通过这些载体将文物的文化价值传达给更多人。”


申东阳则结合自身的行业经验,阐述了如何将文物元素转化为市场接受的珠宝产品。他提到:“我们公司既有代理品牌,同时也有自己的品牌,专注于南红、绿松、珊瑚等高档珠宝的设计与生产。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借鉴古代文物的元素,比如绿松石的使用,就可以追溯到二里头文化中的绿松石龙。通过现代工艺和设计,我们可以让这些古老的文化元素焕发新的光彩。”申东阳表示,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让文物“活”下去,要多研发、创作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和文化 需求的文物产品,“活下去”才能“火起来”。


在讨论中,多位专家都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通过贵金属与文物的跨界融合,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可以体现文化自信。


侯卫东教授指出:“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播的基石。只有当我们真正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文化时,才能将其以更加生动、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此,陈宇博士也表示赞同:“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上,更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上。通过贵金属这种具有永恒价值的材质来呈现文物元素,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申东阳认为:“通过贵金属文物复制品,变成饰品和产品,我们可以向年轻一代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同时也可以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是智慧觉醒、文化觉醒和民族自信的体现。”


张文斌表示:“创新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我们需要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陈宇进一步解释道:“我们不仅使用了传统的手工技艺,还结合了现代的科技手段,比如在纪念币中彩白光反射聚焦工艺、彩喷工艺、局部镀金和硫化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复原文物的精神价值,同时也能使其产品更加持久耐用。”这种创新的方法不仅提升了文物品的价值,也让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


为了更具体地展示贵金属与文物结合的成果,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多款以文物为灵感的贵金属艺术品、珠宝和钱币纪念币。比如,有一款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为主体图案的银币备受关注。该银币以银打造,精确还原了绿松石龙的细节和神韵,让人们在欣赏钱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尽管贵金属在文物活化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专家们认为,首先,如何平衡文物的历史真实性与现代审美需求是一个重要问题。这需要设计师在尊重文物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使得作品既不失历史底蕴又能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其次,如何控制成本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采用轻量化设计、提高工艺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贵金属让文物活起来,这不仅是一个创新的理念,更是跨界的实践。通过贵金属与文物的结合,不仅能保留和传承文化遗产,还能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和市场价值。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贵金属材质制作的文物题材的创新产品必将展现出更大的潜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