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北京金币  (http://zgjb.com/11/index.asp)
--  焦点新闻  (http://zgjb.com/11/list.asp?boardid=69)
----  现代版“买椟还珠”  (http://zgjb.com/11/dispbbs.asp?boardid=69&id=52724)

--  作者:田在心
--  发布时间:2006/11/6 11:15:00
--  现代版“买椟还珠”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许明罡

  现在书价太高,舍得买高价书的越来越少,特别是那些价格惊人的画册,往往是看得赏心悦目,可真狠下心买的人却是凤毛麟角。于是,不知是哪位高人的创意,将邮票与画册结合在了一起,当然与以往将邮票插在画册中或将邮票图案印在画册上有根本的区别,那就是直接将邮票与画册“融为一体”,成了像小本票又不叫小本票的东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本册。

  听名称有点新鲜感,多少也契合了收藏者追新求异的心理,只是一听到价格,心里就有点发毛:虽然10月22日才发行,可市场的期货价格已经达到了60元,可有“消息灵通人士”告诉笔者:这算什么,发售价格要70元,现在还属打折价格呢!听罢更是汗毛直竖,敢情真跟现在的画册差不多“待遇”了。没见到真东西,不敢说“消息灵通人士”的说法就一定确切,但考虑到期货价格已经出现,按照市场惯例,对邮品的基本情况应当已经有相当的了解,因此,几乎可以断言“消息灵通人士”的说法不至于“谬之千里”。当真如此的话,中国邮品发行恐怕就又要诞生一个新的“奇迹”了。当然更为令人震惊的“消息”还在后头,说是整本纪念邮票本册中其实仅含有一套邮票和一枚小型张,总面值不超过10元,换言之,邮票的总面值仅占整本本册发售价格的15%都不到,发行这样一本本册,真正是“一本万利”,也极有可能成就一个现代版的“买椟还珠”。

  还有几个问题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首先是既然期货价已经开出,那就说明有人已经肯定自己有实力能够拿到批量的第一手货源。如果以《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本册的定价情况来衡量,发行量应该不至于很大,而且在销售上也很难做到均衡,甚至会有特定的销售方法出台,那么那些人手中的批量货源又是从何而来呢?这与邮政监管违规行为自然是一对矛盾;其次是在邮票和小型张面值设置“瘦身”的大背景下,却突然冒出这么个“高附加值”的品种,算算成本,大有“暴利”之嫌,这岂不又是与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呼声和邮政自己的承诺背道而驰的做法吗?出尔发尔是一个权威部门之大忌;最后还有不能不提的一点,那就是在当年市场状况并没有根本性变化、尚处于艰难境地的情况下,刺激市场固然重要,但是否就必须靠这种高价邮品来作为刺激物?这种高价品种又是否会对市场产生副作用?以往的教训似乎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与警惕,而期货价格的打折就好像在提示着我们什么。

  古人“买椟还珠”是自己愿意,可如今这现代版的“买椟还珠”则是买的人不得不买,大家心里都明白,以目前中国邮票的发行水平和这些年的市场表现来看,这套新邮恐怕很难称得上是“宝贝”,能不成为打折的“垃圾票”已算不错了,加上精美的“外套”,再加个“动人”的新名称,不买吧,略觉可惜,买吧,那您就只能是把“椟”当回事了。想当初,《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金箔张50元的发售价格已经令人咋舌,加上一个封套就卖120元更为大家所诟病,如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本册真的以70元发售价格面市的话,那么邮政又想将市场引向何方,恐怕又将成为大家不得不花心思来揣测的艰难问题。尽管笔者相信,今天的《长征胜利》纪念邮票本票断不至于有当年《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那么大的发行量,但是对于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花那么大的价钱买了《长征胜利》纪念本册,究竟是收藏和投资什么?则又是一个颇费踌躇的问题了。当前的市场的确需要热点来刺激与引领,也需要邮政主管部门能够想出一些“奇妙”的招法来加以调控与引导,纪念邮票本册本身的新奇性并没有错,但过高的发售价格特别是其中惊人的“附加值”是否对市场的发展有利?恐怕还得由最终的市场表现来“说三道四”。


--  作者:鹰冠群芳
--  发布时间:2006/11/6 18:50:00
--  

金银币市场一样的严重。

轻币重证书[包括包装,号码]在本次拍卖会上可谓登峰造极!


--  作者:北方双龙
--  发布时间:2006/11/6 21:08: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