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金蛇银马  (http://zgjb.com/11/index.asp)
--  焦点新闻  (http://zgjb.com/11/list.asp?boardid=69)
----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探索  (http://zgjb.com/11/dispbbs.asp?boardid=69&id=96140)

--  作者:网站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9/2/6 10:04:00
--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探索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与亚洲经贸关系的加强,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必然走向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国要在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和资本管制的情况下,走区域化的道路,选择适当的路径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区域化 货币整合
  
  21世纪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决策层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大量流通,甚至在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兑换,部分周边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一新的经济现象成为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寻求人民币国际化的适当路径,提出符合我国利益的政策建议和总体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同,应该采取分阶段的战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组合。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
  

1996年12月以来,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对外贸易收支的外汇管制已经放开,今后如何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使人民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步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中国已经放松或部分放松管制的资本项目就有20至30项。目前,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还比较缓慢,央行应对资产价格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要防止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不急于把所有的资本项目都开放,如果对国民经济有好处,有条件,就开放一部分”。中国不谋求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要追求物价稳定。首先,应健全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立法,有效地对各种金融风险加强管理,以应对开放条件下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同时要完善金融业监督管理制度,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业务接受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其次,要大力发展国内资本市场。健全股票、债券及其他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章制度,发展货币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扩大金融市场的规模,使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参照系,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完善利率体系,使国内外的利率水平保持一致;第三,要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没有宏观经济的稳定,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必将危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应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增加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金融预警系统,防范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最后,加强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统计和监测,打击洗钱等非法活动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以后的一项长期任务,它对于我国国内货币政策的决策,提高金融管理的效力有重大意义。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中级阶段——实现人民币全面区域化
  

1.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
  

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进程与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并不是孤立发展的,二者可同步进行,但人民币国际化的中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深化,也是人民币走向全球化的必经之路。人民币区域化的最初表现是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带动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收益是为周边贸易和人员流动提供便利,减少交易成本。由于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相对于我国国内广义货币供给量的比例较小,所以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该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收益比较明显,成本约束较小。但是,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计价范围的扩大,人民币必将成为一般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和交易媒介,尤其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量将会出现稳定的增加。贸易关系的加强,贸易量的扩大必然导致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数量和对人民币需求的大幅增加。
  

为此,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边境贸易法律,以规范边境贸易。首先,应该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逐步合法化、正规化;其次,积极与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在人民币流通比较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开办人民币个人消费业务;第三,与周边国家政府协商,允许中资企业到境外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最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上,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2.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不仅要在使用区域范围上要扩大,而且需要在我国建立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备的离岸市场和国际化的金融中心,这是一国货币进行自由兑换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也是一国货币转换成国际清偿力的重要机制。
  

目前,人民币境外流通数量最多的地区首推香港。2003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签署关于允许香港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的合作备忘录,为两地经济融合和个人消费提供更大便利,有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为该市场开辟新的金融产品,并形成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指标,可为内地外汇市场调节提供参照。中国未来金融改革的策略,应该以香港作为中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入手点”、“缓冲区”及“过渡区”,利用香港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推动内地金融业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系。国家将加快QDII投资香港的进程,全国社保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QDII制度正稳步实施,基金管理公司QDII试点也已获得初步经验。截至2007年3月,社保基金会通过“国有股转持”而持有的H股公司股票已达到12家,转持股票的总市值达到353亿港币。
  

关于在内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几经争论,笔者认为从经济和金融实力来看,应把上海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内地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这里云集了众多的国内和国外金融机构,上海已成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最集中、最活跃的城市,其数量已超过全国的30%。目前,全球资本排名前50位的国际银行中,有25家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中心,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在这里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国际金融网点,随时准确地把握国际经济动向,调动国际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促使人民币最终走向国际化道路。预计到2010年,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国内融资总额的比重达到25%左右;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80万亿元左右;上海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比重达到10%左右;上海货币市场年交易额将达到40万亿元,成为全国资金集散中心;上海证券市场市值达到7万亿元,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股票市场之一;上海期货交易所建设成为世界排名前10位的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易所,成为重要的国际商品定价中心;黄金市场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发展成为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到2010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5万亿元和3.2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左右,保险密度达到4000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逐步实现国际接轨。
  

3.两岸四地的货币整合,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步骤
  

中国大陆两岸四地近年来贸易规模不断增大,经济联系不断加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实力,目前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则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年来,两岸四地的经贸往来成倍增长。香港和台湾两地在内地的实际投资额,分别居大陆外来投资的第一和第四位。台湾对大陆的出口贸易约占其总出口贸易的四分之一,在大陆的投资约占其对外总投资的二分之一。香港与台湾的经贸联系历史悠久,关系更为紧密。如果把两岸四地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加,经济总量达16000多亿美元,经济实力可望升至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两岸四地总额达1万多亿美元,占全球的8.3%,排名世界第三;两岸四地的外汇储备总额为3000多亿美元,大大超过日本。由于两岸四地存在着四种货币,带来大量的兑换费用和生产成本,因此,进行两岸四地货币的整合是有其必要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在拥有共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两岸四地创建一种一体化货币——“中华元”,货币整合的最大目的是强化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当然,“中华元”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解决货币发行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权利义务以及规则制定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两岸四地金融开放程度不同,金融制度、会计制度、法律制度各有差异,监管当局的监管准则、货币政策以及对金融市场的调节和干预力度不一,加上两岸还存在一定的政治障碍,区域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必然任重道远,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在金融作业标准、程序和制度环境进一步趋近时,区域金融一体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区域化推动国际化
  

中国自身的利益考虑,要想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国际货币,应当推动东亚货币联盟朝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亚洲单一货币区的方向发展,通过区域化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证明,单一货币的实现会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微观角度看,区内各国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将趋于零,为贸易和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宏观角度看,单一货币的实现会提高目标区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减少经济波动。因此,随着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货币联盟和单一货币的形成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对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应积极推进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亚洲单一货币区的构建,加强东亚各国的货币合作,完善“东盟-中日韩10+3”的运行机制,使其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依托。
  

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外投融资活动的拓展。随着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数量的增加,中国必须要为人民币的持有者提供资产选择。当境外的人民币市场形成(人民币借贷)后,人民币将成为投资资产。出于投资和分散风险的需要,投资者要求调整资产组合。这样必然产生境外人民币投资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需要。因此,为了促进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建设以人民币为主体的国际(亚洲区域)金融市场就格外重要。中国可以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进行直接投资,中国可以和亚洲国家合作筹划建设亚洲的债券市场,甚至可以借助香港这一窗口,尝试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当人民币成为亚洲贸易和金融中的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后,人民币不仅成为个人和企业的储备资产,也将成为政府的干预资产。人民币的国际化达到了高级阶段,出现了质的飞跃。人民币在民间的支付能力和政府间的支付能力都显著增强,中国的政策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但是,人民币成为亚洲储备货币也意味着中国政府在亚洲要承担更大的金融稳定的责任,中国要在关键时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开放,人民币将自动成为一些国家货币的名义锚。在亚洲金融事务中,中国将有更大的发言权,更大的号召力,在亚洲市场的进一步整合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在亚洲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增长前景和考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账户的不断开放,在市场巨大需求的拉动下,积极进行国内制度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人民币将最终走向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