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北京金币  (http://zgjb.com/11/index.asp)
--  钱币新闻  (http://zgjb.com/11/list.asp?boardid=84)
----  工艺奇葩之新中国加厚币  (http://zgjb.com/11/dispbbs.asp?boardid=84&id=114847)

--  作者:北京金币
--  发布时间:2011/4/12 10:05:00
--  工艺奇葩之新中国加厚币
  在林林总总的新中国贵金属币章中,加厚币绝对称得上是一朵奇葩。由于制作难度的关系,所以真正面世的加厚币数量十分稀少,加厚币也因此成为了不少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加厚币,即Piedfort,在国外有时也被称之为Extra Thick或Double Thick,意思是采取加厚胚饼生产的硬币。一般来说,加厚币比同直径的普通硬币要厚上50%至200%,所以,加厚币的制作工艺难度极大,其异乎寻常的厚度正是导致工作模具损坏的元凶之一。而且,由于制作难度的关系,所以真正面世的加厚币数量十分稀少,也因此成了不少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

  发展曾几经反复

  我国的加厚币最早诞生于1979年,并在1979和1980两年间大放异彩——当时发行的不仅有常见的金银加厚币,甚至还有冬奥与中奥题材的加厚铜币,加厚币也一度成为当时的收藏风尚。但在1980年之后,加厚币走势却急转直下,产量骤减乃至渺无踪影。

  这种低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8年。8年之后,即1988年,在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号召下,以生肖1oz银龙为首的加厚币吹响了新中国加厚币第二场战役的号角。至此,新中国加厚币终于迎来了复兴的契机,尤其是当其他十二生肖为主题的1oz加厚银币横空出世之后,加厚币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作为新中国贵金属币章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生肖系列的加入,无疑大大拓宽了加厚币的发展道路——其他品种将会顺着生肖系列的指引纷纷将目光瞄向了制作工艺水准极高的加厚币。果不其然,在1991年,与生肖系列并驾齐驱的熊猫系列正逢发行十周年纪念,而在这一年,只有两枚熊猫币最吸引藏家关注:即2oz的熊猫加厚金币与银币。其中那枚2oz熊猫加厚银币,是迄今为止世人所知的唯一一枚2oz熊猫银币,其收藏价值不可估量。

  随后,新中国加厚币迎来了复兴时代,尤其是古代科技发明系列和观音菩萨系列的加入,不但为加厚币添加了不少有力的竞争砝码,更提高了加厚币在藏家心目中的形象。其中,1992年制造的古代航海造船银币更是荣膺1992年德国钱币杂志发布的“世界十佳硬币”大奖,所以这套币也被资深藏友誉为是精品中的精品。

  加厚币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复兴式的节奏发展了九年。在这九年中,新中国加厚币也屡有斩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勇夺“世界最佳银币”大奖的2001年2oz敦煌加厚银币。

  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以上对于新中国加厚币发展历史的叙述,总的来说可以按照加厚币的制作特色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工艺完美是设计师考虑的重中之重,甚至为追求完美不惜工本,设计师、雕刻师等人的艺术造诣皆能通过币章体现;在中级阶段,工艺逐渐转型,虽然制作水准较以前略有下降,但设计师、雕刻师对于加厚币的青睐却是以前所没有的;到高级阶段,由于科技的发展,机器的能力日臻先进,再加上石窟艺术本为“圆雕+浮雕”形式的雕刻杰作,将其复制到同样以雕刻工艺取胜的贵金属币上,自然效果奇佳。

  当然,不是所有的2oz贵金属币都能算作加厚币。譬如90年的2oz金银龙凤币,虽然重量较普通金币重上一倍,但由于2oz龙凤金币直径为40mm,而普通1oz金币直径为32mm;2oz龙凤银币直径为45mm,而普通1oz银币直径为40mm。所以它们只能算作准加厚币。

  由于发行量过少的关系,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加厚币也十分罕见,而一旦出现,必然会掀起藏家们一阵激烈的竞价。常言道:“物以稀为贵”。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被藏家誉为“工艺奇葩”的加厚币还会获得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青睐。

来源:中国金币杂志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股票私募机构,我和这家机构合作多年了,现在收益很稳定,以前自己也找不准哪只要涨,经常被套了,大家可以去试下.很诚信。   ▆点击这里进入中融资▆
注意:系统有装360,点击:继续访问就OK了658899.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3 7:01: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