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北京金币  (http://zgjb.com/11/index.asp)
--  钱币新闻  (http://zgjb.com/11/list.asp?boardid=84)
----  当代艺术作品从边缘层面到规模化的市场  (http://zgjb.com/11/dispbbs.asp?boardid=84&id=47600)

--  作者:田在心
--  发布时间:2006/7/23 10:30:00
--  当代艺术作品从边缘层面到规模化的市场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麒麟

  和油画的情况有些类似,当代艺术品也是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在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异军突起,且一发不可收。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当代艺术就扛着学术大旗走上市场化的道路,经历了85美术新潮的一代艺术家迅速成长,其艺术作品却更多地只是被国外的收藏家赏识,在国内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如同张艺谋的电影一般墙内开花墙外香。

  然而一直温吞的当代艺术在2004年的突然发力,让人瞠目结舌。2004年10月底香港苏富比举办的首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成交率就达94%,首次参拍的摄影作品全部成交并大大超出预估价位。整个专场涵盖油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形式,集中了张晓刚、岳敏君、洪磊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成交额达2200万港元。

  仅仅两年,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完成本质性蜕变,从边缘而小众的市场层面迅速提升为引人注目的市场焦点,不仅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而且突破百万元人民币的价位也已经成为现实。

  今年年初,在半个月内,苏富比拍卖公司就接连在美国的纽约、中国的香港举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专场。3月31日举办的纽约拍卖专场,总成交额达到了1323万美元,其中张晓刚单幅油画作品《同志》最终以97.92万美元成交;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杨少斌等人的作品也全面涨价。

  一周之后,香港苏富比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全场成交额达13978.347万元,成交率更是惊人,达98%。刘野的大幅油画作品《烟》以320万港元成交,方力钧、杨少斌、岳敏君、尹朝阳的作品也均以高价落槌。

  2006年,当代艺术以新贵姿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大热。

  1.政治波普艺术。政治波普这一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前卫艺术形式,综合了美国安迪•沃霍尔式的波普艺术和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的领袖崇拜、群众革命大批判等视觉形式。其主要代表画家为王广义、张晓刚、余友涵、李山等人。其中,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与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作品无疑是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春拍中的热点。

  2.玩世现实主义作品。在王广义和张晓刚等人之后,方力钧、岳敏君、刘炜、曾梵志、宋永红——这批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开始关注市场经济活跃后骚动的社会环境。具有小市民色彩的泼皮风格成为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注解。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方立均、岳敏君和曾梵志的系列作品都是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春拍中颇受追捧的拍品。

  3.旅外艺术家。上个世纪末期在“85美术新潮”后游历海外的艺术家中,蔡国强、徐冰、张洹是代表性人物。他们不再仅仅着眼于架上绘画或传统雕塑。在烟火爆破、行为艺术、影像、装置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发展。

  4.摄影作品。郎静山以写实的方式表达古典诗词的韵味的摄影作品早已得到市场认同。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熟起来的先锋摄影开始得到市场认可,其代表人物有郑谷国、洪磊、马六明和荣荣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