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在心
-- 发布时间:2006/9/24 9:40:00
-- 中 国 邮 票
1、屈辱历史的清代邮票 我们都知道,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遭受侵略、倍受欺凌的屈辱史。而清代邮票正反映了这样的历史现实。 邮票是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但在清代却有这样的怪事:最早的中国邮票在中国国家邮政产生之前就发行了,发行邮票的是把持在外国人手里的中国海关。在英国人赫德的建议下,1878年,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诞生了。这以后,在外国人把持的海关的操纵下,先后还发行了小龙邮票、为纪念慈禧太后60寿诞的万寿邮票。万寿邮票也是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 1896年,清政府设立国家邮政。清代国家邮政最初的邮票是在原来的小龙邮票、万寿邮票上加盖新的面值,后来又用海关的红印花加盖面值来充作邮票。红印花邮票有很多珍贵的变体票,如红印花小字当一元邮票、“绿衣红娘”等,都是中国邮票中的国宝级珍品。后来,中国的集邮家们为了让这些珍品流在中国人的手中,不惜重金从外国人手中收买,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 清代国家邮政还发行了蟠龙邮票和宣统登基纪念邮票。 在清代的中国,还存在外国在华邮局邮票和商埠邮票。外国在华邮局邮票也被人们称为“客邮”。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与腐败的晚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逼迫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他们在中国设立“租界”和势力范围。为了方便他们的侵略军和侨民,他们擅自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设立他们自己的邮局,这些邮局使用他们自己国家的邮票,或者把他们自己的邮票加盖中国地名后使用。一些外国侵略者更是肆无忌惮地在中国商埠和“租界”建立“工部局”,设立“书信馆”,不经过中国的同意自行设计发行邮票。这些邮票留存到今天,真实地记录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成为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时刻告诫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 在清代,台湾和西藏也曾经发行在当地使用的邮票。 2、动荡多变的民国邮票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后,清朝政府垮台,成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军阀割据,国家四分五裂,邮票发行状况也就为混乱。 最早的民国邮票是在清代邮票上加盖文字而成。民国的很多邮票使用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作为图案的,有几十套之多,版别、用纸、暗记等各不相同,纷繁复杂。 民国时期发行了很多新的票种。1917年发行了中国第一个小本票;1920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附捐邮票;1921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套航空邮票;1941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套挂号邮票;1942年发行中国第一套军事专用邮票;1944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套包裹邮票;。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全国各地币制、币值相差很大,因此出现了很多地方邮票,很多邮票只能在一个或几个省通用。 民国后期,国家经济恶化,通货膨胀加剧,货币天天贬值,出现了很多高面值邮票,邮票面值高达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最高达到1000万。邮票常常一印出来,就要加盖更高的面值才能符合邮资需要。无奈之下,邮局只好发行单位邮票。单位邮票上没有印刷具体的面值,只印有信函、挂号、航空、双挂号等表示单位的字样,出售邮票的时候根据当天的货币币值来确定售价。单位邮票发行不久,又发行了基数邮票。基数邮票以银圆为基数面值,出售时收取银圆,在使用金圆券的地方则按银圆和金圆券的比价折合成金圆券出售。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扶持的伪满洲国、伪华中政权、伪华北政权、伪蒙疆政权、伪华南等傀儡政权也发行了一些邮票,这些邮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 3、可歌可泣的解放区邮票 1930年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人民政权也发行邮票,这些邮票统称为解放区邮票。 1930年5月由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发行的邮票是最早的解放区邮票。1930年10月由闽西革命根据地交通总局发行了赤色邮票,邮票的图案是苏维埃政权的标志镰刀和锤子。根据集邮家的研究成果,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共有赣西南、闽西、赣东北、湘鄂西、湘赣、中央苏区、陕北苏区等革命根据地发行了邮票。这些邮票年代久远,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十分艰苦复杂,因此保存下来的很少,每一枚都是极其珍贵的革命文物。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敌后开辟了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有10个抗日根据地先后发行了邮票。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环境艰苦复杂,不仅要和入侵的日寇作战,还要对付伪军的进攻,因而传送的邮件主要是公事邮件,许多发行的邮票没有面值,也不收费。后来随着根据地的发展,才出现了有面值的邮票。1937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半白日图”邮票是抗日战争期间的第一套区票。1938年9月,晋察冀边区邮政发行了解放区第一套纪念邮票,图案是抗战军人,它同时也是第一套解放区第一套专供军人使用的邮票。1944年3月山东战邮发行的一套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毛泽东主席的头像。 抗日战争的邮票中有一套著名的珍邮,那就是淮南区发行的“稿”字邮票,这种邮票是专供报社的记者和通讯员邮寄稿件用的,邮票的图案就是五角星加上一个“稿”字。这种邮票在我国的邮票史上是唯一的,十分珍贵。著名的集邮家沈曾华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四方连,至今仍是绝无仅有的孤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我人民解放军在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中解放了大片国土。各解放区都发行了邮票。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了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套邮票-宝塔山图邮票。这以后,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南解放区以及一些新解放的地区都先后发行邮票。这些邮票真实地记录了人民战争节节胜利的历史进程,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 4、绚丽多彩的新中国邮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邮票的发行权力完全掌握在了人民手中,中国邮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邮票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深受世界各国集邮者喜爱,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信誉和崇高的声望。 1949年9月到1967年3月,新中国发行了标注“纪”和“特”字样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除此之外,还标注了每套邮票的总枚数、单枚邮票在全套中的顺序、总的顺序号以及发行年份等。这种做法在世界上属于首创。人们称这个阶段的中国邮票为“老纪特邮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集邮活动受到批判。1967年起,中国邮票取消了志号。这时期的邮票多是以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主,邮票内容都是毛主席头像、毛主席诗词、毛主席语录等。邮票沉浸在一片“红色”之中。这时期的邮票被叫做“文”字邮票。 197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邮票恢复了标注志号的做法。但这时的邮票志号只标注总顺序号,因此被称为“编号邮票”。 1974年起,中国邮票又恢复了标注区分纪念和特种邮票的做法,重新开始编号。纪念邮票就以汉语拼音“JINIAN”的第一个字母“J”开头,特种邮票就以汉语拼音“TEZHONG”的第一个字母“T”开头。同时取消了总顺序号,恢复了每套邮票的总枚数、单枚邮票在全套中的顺序号以及发行年份。 1992年开始,根据万国邮政联盟的规定,中国邮票开始按年份编排顺序号。邮票的铭记也把原来使用了40多年的“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改为“中国邮政”,并增加了英文国名“CHINA”。 新中国邮票记录了新中国发展的轨迹,把中国的大好河山、民风民俗、富饶物产搬上了邮票,赢得了全世界集邮者的关注。 新中国邮票中有很多珍贵的品种。1953年发行的军人贴用邮票中蓝色的一种,存世量不足100枚,弥足珍贵。文革时期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由于设计错误,被邮政部门收回,但流出的少量邮票成为集邮者孜孜以求的珍品。著名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及其小型张、普5天安门图邮票,由于面值高,留到今天的很少,也都十分珍罕。 5、同根同源的港澳台邮票 香港、澳门和台湾也分别单独发行邮票。 从1862年起,英国侵略者在香港发行邮票。早期的香港邮票都是反映英国王室的题材,每枚邮票上都印有英国国王的头像或标志,有着强烈的殖民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邮票逐渐出现了一些反映中华文化的题材,如生肖、中国节日、香港建筑等。这些邮票得以发行,是香港同胞反对殖民统治斗争的结果。随着香港回归祖国脚步的临近,1995年,香港发行了第一套没有殖民标志的邮票,这套邮票表现了香港美丽的风光,可以在回归以后继续使用。 1997年7月1日,香港结束了与祖国母亲100多年的离散,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邮票也从此去除了殖民色彩,尽管仍然单独发行以港币作为面值单位的邮票,但原来的邮票上的英国女王头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香港,中国”的铭记和有五星图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象征着香港同胞从此自豪地融入到祖国大家庭中。 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后,于1884年开始在澳门发行邮票。与大多数早期澳门邮票一样,澳门的第一套邮票充满了殖民色彩,邮票图案为葡萄牙皇冠。早期的澳门邮票上没有任何中文,直到1977年才发行第一套印着中文的澳门邮票。1981年澳门邮政司有权发行邮票后,澳门邮票上才出现比较多的中国和澳门题材。澳门的许多邮票生动地反映了澳门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民间习俗,如澳门古迹、中国节日、澳门植物、生肖等都曾登上澳门邮票。在20世纪50年代,澳门殖民当局在邮票上为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歌功颂德,澳门同胞还曾经激烈地予以反对,表达了澳门同胞的爱国热情。 1999年澳门回归后,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澳门仍然单独发行以澳门元为面值单位的邮票。在回归后的澳门邮票上,作为殖民统治标志的“葡萄牙共和国澳门”字样被“澳门,中国”的新铭记代替,澳门邮票上也再不会出现为殖民统治歌功颂德的内容了。 1949年,国民党残余政权退往台湾,在台湾发行使用邮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因此台湾邮票上有很多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内容,珍贵的古代名画、做工精良的陶瓷漆器、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历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等都曾大量出现在台湾邮票上。共同的文化传统,使台湾邮票上时常出现于祖国大陆邮票相同的内容,这些邮票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邮票用它特殊的语言告诉世人,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一定会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