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在心
-- 发布时间:2007/2/14 14:02:00
-- 彭振武 从集邮到理财 南方人物周刊
4年时间,他,一个借款两万五千元的普通集邮爱好者,在邮市上一举赚了八百万元。
彭振武,1958年生,湖南南县人,当过知青、公司职员、地方政府部门官员、金融机构管理人员。1980年代中后期始,开始致力于私人资本投资的研究与实践,先后涉及邮票、钱币、股票、黄金、外币和古玩、字画等市场投资,出版多部理财著作。
近二十年后,彭振武依然清晰地记得,在1986年的一天,20多岁的他,获得的一个在他的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机会:他被从湖南南县的棉麻公司调到县委组织部工作。
这个机会并非使他仕途通畅,而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看似简单的东西:集邮。
启动资金:两万五千元最早在彭振武看来,集邮还是一个颇为新鲜的玩意:"花花绿绿的邮票,蛮好看的"。
慢慢地,他上了"邮票瘾"了。每到周二与周日当地邮票市场最热闹时,连他妻子都会说:赶快起床吧,去买邮票,你身上还有钱。同事也开他玩笑:"别人的钱都用来买房子买家电,你彭振武的钱,只是买一些花花绿绿的邮票。"
这时,中国的邮票市场已经历了两次高潮,许多邮票的市值开始涨了起来。1980年发行的面值八分钱的"猴票",在他集邮时,在邮票市场上已经值20几元钱了。 这个时期,彭振武为购置邮票,把他以及爱人的工资,几乎全用上了。
1991年,以"杜鹃花邮票"与小型张的发行为标志,邮票市场进入第三个高潮期,邮票的价格增幅非常之大。彭振武开始动起脑筋:以前集邮都是争取买齐,现在则追求买多,哪种邮票看似有价值,就成批买进。
当时他已到了益阳市委组织部工作,在"官场"环境里,同事包括他的观念还不是很解放。他的邮票哪怕增值非常之高了,有人上门他要买,也不敢卖出一张邮票。
到了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很多人纷纷"下海"经商,彭振武的思想也活跃起来:不妨就做邮票生意。他妻子是一家百货公司的营业员,因此办了停薪留职。
1993年3月,他们的"邮票社"开张了。启动资金,是彭振武从岳父母那里借来的两万五千元钱。
但到1997年3月关门休业为止,这家规模不大的专营邮票等的夫妻店,在当地已颇为知名。
800万元的财富 最早做邮票生意,彭振武的资产,每年总能净增七八万元。1993年12月后,邮票市场有些低靡,但此时又出现了一个新机会:时为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不但有纪念邮票发行,而且还发行了流通纪念币与金银纪念币。于是,彭振武开始增加一种经营项目:流通纪念币。 他做金银币生意时,正处于这个市场的初创期,他的起步几乎是整个湖南省最早的。彭的生意越来越大起来,而金银币的升值也很快,彭振武开始拓宽视野,利用周末时间,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去进货。
不愁了成本,他做生意的手笔也越来越大,也更为专业起来。在1996年行情较好的那段时间里,彭振武看好一种邮票的品种,便会尽力收购,越多越好。他曾把广州市场上1981年发行的"鸡年小本票"全部收购到手中,等行情看涨,时机成熟,再一下子抛出。
邮票市场随着邮票品种的不断上市,其行情也是一波随着一波。彭振武眼光独到,判断准确,几波之后,便已身家倍涨。
到1997年初,彭振武看到:邮票市场的泡沫太多了,报纸也纷纷发表文章谴责邮商,说炒邮票亵渎了集邮这种高雅艺术,是粘了铜臭味的,而政府也开始对邮票市场进行控制。
于是他与妻子商量:就此收手,把店铺关了。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集邮者了,是投资者。"彭振武说,他现在已经一张邮票都没有了。
从集邮起步,白手起家,到1997年这个时候,邮票生意给彭振武带来的收益,据他自己说,不止800万元。
当然他也有过失手时。就在他在倾数抛出手中邮票的时候,他手中大量的流通纪念币,却没有来得及收手。他对形势的判断失误了。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禁止买卖人民币的紧急通知》,流通纪念币因此被禁止买卖,市场停摆。而这个时候,彭振武手中还有价值数百万元的流通纪念币。
现在,彭的这些纪念币存放在长沙等地的保险柜里。他在等待机会,时机成熟,再次出手。
现在,"有产者" 彭振武的更多精力是放在了理财上。在1995年前后,他就开始买进美圆。而到1997年他关闭店铺后,加大了对美圆的投资。
他还进行了多项"投资",一部分资产被"固化":在益阳买了两套房子,一套用于居住,一套迄今没有装修,"因为房地产肯定要涨"。而据他说,如今益阳当地的房价已经翻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