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北京金币  (http://zgjb.com/11/index.asp)
--  大规格金银币  (http://zgjb.com/11/list.asp?boardid=85)
----  投资纪念币 可得看准了(山西晚报)  (http://zgjb.com/11/dispbbs.asp?boardid=85&id=78463)

--  作者:田在心
--  发布时间:2007/9/22 7:21:00
--  投资纪念币 可得看准了(山西晚报)


郭瑞坤 

编者按:对于自古以来偏好藏金的中国投资者而言,近期以来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一路走高,让黄金正在成为不少人的理财选择。其中,有些人选择了投资金属纪念币,认为这样既能保值,又有增值功效。殊不知,即使是同一题材的纪念币,身价也可能相差很远……

省城市民张先生最近“上了一大当”:两个月前,他在逛收藏市场时,一冲动花了近万元买下一套生肖题材的金银材质纪念币,但现在,这套东西即使喊破了两千元,都没有人愿意收。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奥运藏品大热,各类贵金属材质的纪念章、纪念币持续不断地涌进市场,但经过一年的沉淀,这类藏品的命运已经开始分化。

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两套金银纪念币为例,发行之初每套身价约为1万元,随后行情持续高涨,目前市场价已接近两万元,第一套纪念币更是奇货可居。而同期发行的其他金银纪念币却大多是高开低走,价格疲弱。近期发行的一套纪念币,更是已经跌破发行价。“这贵金属本来都有保值功能,为啥纪念币身价起伏就这么大?”张先生想知道个答案。专家解读:

省城一位长期经营钱币收藏品的商家说:“发行之初,因为发行量无法考证,加热情追捧,很多纪念币的身价会一下子暴涨,过段时间后,大家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就纷纷抛售,身价又跌回至原来的价值。更有一些根本就是骗人的假币、假章,跌到几百块钱都不会有人要。”

事实上,和玉石、书画等藏品相比,金银纪念币的收藏其实更有规律。从国内金银纪念币发行的历史来看,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行的历史人物纪念币,身价最高,存世量极少;第二类是上世纪90年代发行的以风景名胜为主题的纪念币;第三类是同期发行的珍稀动物题材的纪念币。后两类经过时间的沉淀也都有一定的身价。

专家表示,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最主要的是要买国家正规渠道发行的纪念币,比如说中国银行每年都像发行邮票一样,发行若干套纪念币。假如买所谓的限量发行的商业纪念币,很可能无法套现,在几年的时间内也谈不到升值。


--  作者:泉铁
--  发布时间:2007/9/22 23:32:00
--  
省城市民张先生一冲动花了近万元买下一套生肖题材的金银材质纪念币---一定是假的.不是"比如说中国人民银行每年都像发行邮票一样,发行若干套纪念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