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新闻热点讨论 → 03月08日 今夜悄悄话:别忘了给老婆买花


  共有17422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03月08日 今夜悄悄话:别忘了给老婆买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8 0:23:00 [只看该作者]

谈谈贺年邮票小全张(钟汝民)

前一段时间,给一些朋友推荐了贺年邮票小全张(现在大家都称为恭贺新禧小全张),最近有些朋友通过网络或电话,问我为什么看好这枚小全张,具体的理由是什么,它的前景如何?借这次讨论会的时机,我把自己看法总结如下:

一、独特的题材,相对较少的发行量。

贺年邮票是我国首次发行的贺年专用邮票,于2006年11月1日由国家邮政总局正式发行。这套邮票,既有别于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也不同于普通邮票,是贺年专用邮票,应属于“专”字头邮票,这套年年有余、贺新禧邮票,是此系列的第一套邮票,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作为这套邮票的小全张,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这枚小全张,作为贺年幸运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单独销售,虽然没有正式公布发行量,但从中国邮政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发布的简报中可以得知,他的印量应该和幸运封一样是365万。这个发行量,已经低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型张和小全张的发行量,从量价比的关系上来看,也具有一定的价格成长空间。

二、独特的发行方式。

这是我看好这枚小全张的主要原因。这枚小全张,打破了20多年来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包销的发行方式,是随着贺年幸运封在全国近7万个邮政网点公开发售。这种发行方式,使得这枚小全张能直接和普通消费者直接见面,避免了各级集邮公司的恶意囤积。并且大部分出售给了普通的消费者,而不仅仅是面向集邮者。03年“非典”邮票发行量并不比同期的其它邮票低,但之所以成为了当年的筋票,就是因为通过赠送的方式,大量沉淀到非集邮的医务工作者手里了。这枚小全张,在发行初期由于打折,并没有引起过多人的注意,市场成交量很少。只是到了幸运封三等奖明朗之后,才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但这时大多数的幸运封已经通过邮政窗口销售了出去。同时,由于全国的邮政网点十分分散,下发下去的幸运封很难集中起来,所以流到邮市上的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

三、集邮公司零库存。

贺年封、片的发售主管方是中国邮政广告公司,不属于中国集邮公司,在核算上,也纳入邮政的财务核算。根据我了解的情况,绝大多数地区在开奖前已全部上交了未售出的幸运封,并已封存。这部分,是否销毁还不能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到各级集邮公司的库房去。由于小全张没有单独的售价,这部分小全张不可能单独销售,即使不销毁,邮政也可能用来开发其他邮品,售价不会太低,对市场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冲击。

四、潜在的收藏需求。

由于这枚小全张是贺年专用邮票,很有可能以后成为系列。由于它特殊的发行方式,再加上发行信息的不透明,许多东西都沉淀到非集邮者手里了,真正的集邮者却大多数人没有得到,套票的自然消耗也十分厉害。这枚小全张,有自己单独的画面和题材,有别于其它的小版张,有套票的人不一定会去收藏相同画面的小版张,但对自己缺少的独立品种会产生兴趣。更主要的是,由于大多数中国集邮者有求全的心理和集藏习惯,如果今后市场表现出色,打造出品牌效应来,一定会受到集邮者的追捧。虽然目前的邮票年册里没有贺年邮票的位置,是一大缺憾,但是如果有它的位置,会有如此小的发行量吗?会有独特的发行方式吗?定位册里是否有位置,对一套邮票的市场需求是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绝对的,绝大多数邮票定位册里没有“桂花无齿”的位置,但在97年不是一样一飞冲天了吗?

一套邮票是否能成为大家的追捧对象,除了题材和发行量的因素外,品牌效应和市场表现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目前的市场表现看,这枚小全张已经收到了资金的关注,我希望运作者不要急功近利,把它只是当作一种筹码,爆炒完了就打入冷宫,破环它的形象。而是精心打造它的品牌效应,引起广大集邮者的关注,为它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总数 57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