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新闻热点讨论 → 03月31日-04月01日 月末话题:会员调查


03月31日-04月01日 月末话题:会员调查
选择项
1.我是97年前开始投资邮、币、卡的
2.我是97年后开始投资邮、币、卡的
3.我现在打算投资邮、币、卡
4.我投资的重点是邮票
5.我投资的重点是钱币
6.我投资的重点是磁卡
7.我投资的重点是其他
您还未登录,不能参与。 [ 参与人数 9 人 截止时间:2034/8/15 0:37:00 | 查看参与用户]
您需要达到所设定的数值才能参与:文章 0 积分 0 魅力 0 金钱 0 威望 0
  共有37081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03月31日-04月01日 月末话题:会员调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31 11:23:00 [只看该作者]

观点5:中美经济应整合起来看

主持人:巴老师,我们再来关注一下美国的情况。因为从全球市场当日的下跌来看,就是跌的次序来看,从地球的东方跌到西方,中国市场跌了以后接着是美国市场跌,而且跌了不少。刚才我谈到的欧盟财长的会议,实际上是把美国的经济走势列为了一个核心的议题,顺便提到了中国股市这次的大跌。美国经济走势和中国经济的联动,不知道您能否从这个角度谈一谈?

巴曙松:美国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所以这种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美国股市的下跌,直接实实在在的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起落。从实体经济层面它的GDP能占全世界的24-25%;从金融资产影响力来说比重就更大了。这是一个现实。我有一个华尔街工作的朋友就讲,主要担心几个问题。比如,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幅度下跌,导致它的房地产市场违约率、抵押债违约率的波动;房地产市场下跌会不会影响到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愿望。美国经济前期之所以增长快,原因之一是股市和房地产的增长能力和财富效应。原来这个房子值十万美元,现在变成了值三十万美元。三十万美元就带来了一个财富的增量,他就有更大的愿望和动力来消费。但这也就揭示了美国经济一个非常深的结构性问题。不仅是美国,似乎全世界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动力寄望于美国的消费者多花钱,花的钱多全球经济带动的动力就越大。而美国目前花钱多了,必然储蓄率低。美国人不存钱,储蓄率极低。储蓄率低必然需要带来贸易逆差、资本流入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又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不应该割裂起来看,而应整合起来看。美国一些人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贸易顺差的指责,很大程度是把中国和美国割裂来看。目前,全球化时代,中国和美国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分工,现在世界主流的一些专家和媒体都意识到,这是导致和推动过去几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非常平稳、物价保持低水平的一个黄金组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中国用高效率的制造业提供了低价格的劳动制造产品,出口到美国。美国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形成的这种贸易顺差相当一部分又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回流到美国。实际上中美经济之间的联系有它的合理性。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它资源配置的优势。在一些高新技术的产业有它的竞争优势,中国广泛的劳动力生产方面也有它的优势;中国广阔的市场,特别是我们廉价劳动力的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这个合作是促成了中美之间经济链条不断的加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存在。经济联系可能会越来越多从简单的货物贸易层面,转向服务贸易和资本流动。这种联系就促使了中美之间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联系也更紧密。

现在联系的渠道很多。

第一个有直接的上市公司。中国有大量上市公司是在美国上市的,美国的纳斯达克有不少,纽约交易所等其他市场也有不少。这些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反映了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第二是资本流动方面的。现在美国投资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现在准备设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他们担忧的事情是什么呢?中国建立这么一个投资公司,像新加坡、挪威都有这样的做法。他们担心中国的外汇投资公司会不会卖出美国债券市场大量的国债、债券,再把这个外汇调过来进行运用,这种猜测引起了美国债券市场的忧虑。

实际上*总理两会期间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本身提出这个问题也反映了对中国外汇储备利用的不了解。但是,也恰恰反映了中美经济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

去年和前年,中国动用外汇储备对中行和建行进行注资的时候,作为新闻媒体,你们可以关注一个小小的细节,这么重大的一个新闻,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是没有的,是在当天北京时间凌晨三点挂在了中国新华社网站上。这个时间正好是美国债券市场休市的时间,说明这也考虑到了对美国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实际上我们更多觉得它不是一个总量的影响,可能是一些结构性的。比如说中国外汇交易投资公司,不再简单把大量的外汇储备用在银行存款、债券性的这些低收益的工具上,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按照国际的标准,可能三个月进口的外汇储备规模就足够满足它的流动性,我们往多说有个四千亿、五千亿就了不起了,剩下的这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完全可以做一些长期的、收益率相对高一点的外汇投资。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从货物贸易层面转向它的资本流动层面。

一方面中美之间,美国有贸易的逆差,中国通过顺差获得的外汇储备重新投资到美国市场,这样也需要美国开放相关产业。而且从国际来说,也有助于两国经济联系的紧密化和增进相互的了解。实际上,我们发现中美之间经济的联系比想象的要大。

我们曾经看到一个这方面的研究。在1996年以前,中美之间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相关度都不大,那时候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资本网络金额和规模也都有限。1996年之后,中国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美国的相关指数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走向。1996年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所以中美之间的贸易在货币上,在中国这方面是没有障碍的。如果你发现中美之间生产资料价格上出现了一些差异,就是有贸易商在价格高的一端卖出,在价格低的一端买进,这样就实现了一个价格走势的趋同。

如果从“2.27暴跌”看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我个人的判断,是短期的政治上的炒作。不要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是,美国的议员中,包括美国的公众中,可能有40%-60%的人没有拿过护照,没有过护照,他们可能认为美国代表了全世界。这也需要中国在一个崛起的经济体里面,增强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了解的这么一个介绍。

观点6:“2.27暴跌”背后蕴藏的机制缺陷不完善,暴跌就还会再来

巴曙松:如果导致“2.27暴跌”的机制和因素没有大的改变的话,如果说基金投资同质化、羊群效应依然存在,我个人很明确的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计,可能还会出现一次类似这样的暴跌。

目前还有一点恶化的趋势在什么地方呢?是因为监管部门对基金发行有控制,现在基金投资者就认为,只要能够买到基金已是机会。这就导致好坏基金公司之间已经没有太多的优胜劣汰的机制。好的公司坏的公司都足额发行。

一次事情过去了,不应该还来一次。从美国市场角度来看,有一些纠错机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美国出现了安然事件之后,出现了萨班斯法案。比如说八十年代的股灾出现之后,出现的对程序化交易的限制。

我们现在,特别是在2007年本来宏观经济走向的争论分歧比较大,即将来到的四、五月份,很可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同比大幅度上升,这个时候紧缩的力度会多大?再加上市场的特定运行轨迹的同质化,再加上今年又继续涌现了大量的同质化的基金,所以我觉得,基于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的、足够的讨论“2.27暴跌”背后蕴藏的机制上缺陷,以至于我们还没有采取真正足够有效的措施。所以,我倒是觉得07年,可能还会再看到一次这样的暴跌。

我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暴跌再来,我们在此之前采取了措施,整个机构投资者群体有很大投资水平的提高;我们有新的金融工具的创新,我们有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而不仅仅是基金;可能有一些更多追求不同投资风格的私募基金的出现,我们有更多的保险基金进入市场,它和基金已经不一样。目前的市场,确实已经是基金这个行业占据了非常大的份额,一万两千亿的份额。机构投资者第二位就是QFII,几百亿美元而已。所以多元化的、有不同投资风格、不同收益偏好的机构投资者的出现,也是减少、避免类似大跌(一天蒸发一万亿市值)的这样一个波动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这些内在缺陷我们没有去改进的话,我判断暴跌可能还会出现。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总数 9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