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新闻热点讨论 → 04月23日 今夜悄悄话 :回调?多问几个为什么?


  共有16378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04月23日 今夜悄悄话 :回调?多问几个为什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23 16:21:00 [只看该作者]

顽劣小儿张阿常

他顽劣不堪,他生气勃勃。有人曾问他:为何你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张五常笑道:“我的11个朋友都得了诺贝尔奖,就剩下我一个了,可能我太厉害了吧!”典型的张式回答。

他的每根头发都像极了他的个性。一头白色卷发乱蓬蓬、零乱张狂,犹如蓬勃的脑力、旺盛的精力喷薄而出。

他时常流露出一副洋洋得意的劲儿,狂声傲语、放荡不羁。惊人之语,往往可上报纸头条;所到之处,“常粉”如云。

难怪,媒体爱这老头儿,媒体的女记者尤其喜欢他。以至于在被追捧得高的那几年,某报纸刊登出《香港明星张五常》的大标题。

可以把他捧到天上,也可以拿着“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的砖头去砸他,但你还真奈何不了他。张五常有的是本钱。他是被公认的天才,新制度经济学家艾智仁和科斯的亲传弟子,多位诺贝尔奖大师引为知己,并公开宣称自己的成就是得益于他的思想。

一个有本事的人“显摆”,那是个性,那叫自信。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徐琳玲

顽劣小儿阿常

年过七旬的张五常,精力旺盛,脑子灵活,依然是千奇百怪、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老顽童的真实年龄。

今年71岁的张五常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七十年弹指一挥间,到处讲学是常事,虽然主办方总是安排五星级的待遇,他依然浑身不舒服,老是想到逃难。

大家庭人口,儿女11个,张五常排行第9。大人们在外为生计打拚,根本没时间管教到每个孩子。张五常记忆中,16岁之前,父子之间从未正正经经地说过几句话,从童年到青年,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个“自由”人。

从小顽劣异常,小学被开除,中学没毕业。在内地逃难,张五常在佛山读中学时,破过三项纪录,其一,唯一从小学升初一,竟然从初一再降小六的人;其二,犯小过三次,大过五次;其三,是唯一被华英赶出校门的人。

躲过学堂里老先生的法眼,在西湾河的太宁街上晃晃悠悠,街头巷尾结交三教九流、奇人异士,有下象棋的,有唱粤曲的,有打乒乓球的,有吟诗作对的。他兴致勃勃地跟容国团研究乒乓球,跟徐道光(代表香港)下象棋,跟舒巷城谈诗论词,也跟欧阳拔英学书法。

回忆起这段日子,张五常总是乐不可支。“这些朋友使我能在多方面发展,脑子变得灵活了。”“我认为愉快的生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能独自思想,有好奇心,有自信心——就算不识字,其求学根基似乎比中学考第一的强多了。”

儿子的过人天分,直到张父去世前一年才察觉。一日,亲戚到家里来找张父,张五常随手写下一纸,说某人曾经到访。张父看后大为惊讶,确认是儿子的手笔之后,后来多次找到欧阳先生了解儿子的情况。接着,发现儿子竟然还是个围棋高手,常与高手过招……

他逐渐意识到这个不务正业的儿子是个天才,感慨良久。“多年以来我不管你,见你在校成绩不好,就认为你没有希望。现在我对你的观点改变了。我认为你是可造之材,前途比我认识的所有青年还要好。你不读书,做生意也是好的。但你不要忘记,我对有学问的人五体投地!”

殷殷几言,几乎改变了张五常的后半生。父亲去世后,他到家中的电镀行做过工。等到1959年有机会到加拿大读本科,他已是24岁的“老学生”,比同学平均大上个5岁,曾经逃过难,捱过饥抵过饿,还做过生意,对真实世界的认识,自然高出那些只是从校门到校门的人许多。这也影响他走上了实证研究的路子。

凭着过人的直觉和创见,他是洛杉矶加州大学最后一个不用选修微积分而拿到经济学博士的人。从进大学到成为正教授,仅仅花了9年时间。

1966年,当张五常拿着11页提纲,在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汇报他的论文《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立刻惊动了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的所有教授。这篇论文推翻了200年来西方经济学家在此问题上的传统认识,也奠定他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地位。在导师的安排和推荐下,张五常后来到芝加哥大学继续做研究。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因缘际会,张五常赶上了芝加哥大学历史上最黄金的岁月。“芝加哥学派”正如日中天。从1967到1969的三年间,张五常在芝大的校园里,和执世界经济学牛耳的大师们同游,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而且,他也经历了新领域奠基时期,不但参与其中,而且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总数 49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