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邮市行情即时信息 → 邮票行情:08.10京沪邮市邮票即时行情.在线交易解盘(9:00---17:00)


  共有46692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邮票行情:08.10京沪邮市邮票即时行情.在线交易解盘(9:00---17:00)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123踢球去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2092 积分:13145 威望:29 精华:0 注册:2004/10/30 18: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8/10 10:04:00 [只看该作者]

新中國第一號美術郵封

這段時間,互聯網上一則消息引人注目,內容是新中國第一套美術郵資信封賣出了18萬元天價,其中第一號郵封的美術原圖《婆媳上冬學》的作者是湯文選。作者採訪了寓居京城的湯文選。

作者:湯老,據《收藏》和《上海集郵》雜誌介紹:1957年,我國郵政部首次發行美術郵資信封,全套28枚,其美術原圖均係當時的名家大師,如徐悲鴻的《喜鵲登梅》為第5號郵封,齊白石的《蝦趣》為第11號郵封,而您創作的《婆媳上冬學》卻是第1號,可見這幅作品當時影響之大,請你談談這幅作品的情況。

湯文選(以下簡稱湯老):這是50年前的事了。1954年我創作了《婆媳上冬學》,這幅作品反映當時農村打倒地主分田地後,當家作主人的農民也希望在文化上翻身,農民冬閑時去學習班學文化,婆媳二人互相攙扶著不畏風雪上冬學,這也反映了新社會的新型婆媳關係。這幅作品參加第一屆全國美展獲一等獎。把我的作品定為第1號,也許是政治上的原因吧。我當時也不知排在前面,所以也沒有刻意保管這種信封。前不久,聽說嘉德郵品拍賣賣了18萬,可當時每張郵資封是人民幣8分錢,全套也只2元多,我都覺得好笑。

作者:你這幅作品還上了《世界美術全集》。

湯老:是的,是日文版的《世界美術全集》。當時蘇聯要收藏這幅作品,文化部讓我重作一幅贈蘇聯美術館收藏。國家用英、蘇、法、日等多國文字發表和宣傳過這幅作品。

作者:湯先生,我們還看到您的另一幅人物畫作品《說什麼我也要入社》刊登在1957年創刊的大開本《中國畫》刊物中。我們注意到其中刊登的大部分作品是宋元明清的古代名畫,而當代的三幅作品中就有您的這幅作品。

湯老:《說什麼我也要入社》和我創作的另外兩幅現代人物畫《餵雞》、《送糧路上》參加1955年的中國第一屆國畫展,都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了,有些刊物也發表過這幅作品。

作者:第一屆全國美展一等獎,第一號郵封,《中國畫》第一期,三幅作品入選第一屆國畫展,這眾多的第一,說明了您當時在中國畫壇突出的藝術成就和重要影響,您後來似乎放棄了人物畫而改畫花鳥、山水畫。

湯老:1957年反右我受到了衝擊,不敢輕易畫人物畫了。1962年我右派帽子摘了,當時毛主席說農村廣闊天地,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大有可為。我創作了一幅《天空任鳥飛》,構圖是一個知識青年站在高山之巔,環山眺望,意氣風發,身邊是一卷行李和草帽。這幅作品參加1964年第三屆全國美展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但仍遭到了批判,說我是階級敵人,《天空任鳥飛》是想飛往台灣,當時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作者:反右鬥爭、文化革命對您老的衝擊太大,你內心的重壓可想而知,你沒有想到過放棄畫畫嗎?

湯老:我一直把畫畫當作是我的生命,我把它當作生命的寄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政治上我平反了,我在學校也恢復了正常的地位,並讓我帶畢業班的創作,各方面的狀態放鬆些,但內心對再次來運動的顧慮仍然有。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學校分成兩塊:有一部分留校繼續任教,一些水平較高的被分到湖北美術院專門搞創作研究,我也在其中。我畫了一幅《春曉》:早上的空氣非常清新,幾隻鳥兒迎著陽光向竹林外飛去。完全是表現了自己政治上解放後非常愉快的心情,這幅作品參加1978年第五屆全國美展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了。這以後就全心畫花鳥畫了。

作者:大家都知道,齊白石水墨畫蝦,李可染水墨畫牛,而您的水墨老虎都是前無古人,獨樹一幟,虎成為您後期的代表性題材之一。我們注意到不少藝評家對您大寫意畫中的擬人化手法有很高的評價,認為您在這方面超過前輩大師。請您就這一點做一比較,對前輩大師的藝術有哪些發展?

湯老:很早就畫過虎,80年代後,更深入系統地去研究。一般人畫虎,喜歡表現牠華麗外表和兇殘的一面,而我想到的是牠人性化的一面,牠不只是自然界中的虎,更是人心中的虎。虎的兇殘只表現於生存的需要,但在牠的生活中也有平靜,也有嬉鬧,也有父愛、母愛的情感,我突出了牠人格化的特點。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太需要關愛與和諧了。我把虎當人畫,寄託我的情感,物我兩忘,天人合一。另外,我以水墨畫虎意在去濁留清,去俗存雅。以大刀闊斧的意筆寫意抒發筆墨激情。

作者:隨著藝術市場的發展,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藝術的價值觀?

湯老:這個我們可以不管它。真正的藝術需要經得住歷史的篩選。有的畫家在世時無人聞問,經過歷史的陶冶,他愈來愈放光芒。有的人在世時,如雷貫耳,死後卻無人問津。作為藝術家應把藝術放在追求的首位。

作者:中國畫發展至今,您認為最值得保留的是什麼?

湯老:有人提出「筆墨是底線」。像那些著名的大師也往往在七八十歲才能達到筆墨與藝術精神的高峰,所以筆墨也是來之不易的。像潘天壽,他的精華就是他的線條,不是誰都能學來的,因為筆墨的背後凝聚的是民族的文化精華。

湯立



苍颜不改只依旧,万古相期竹与梅。
 回到顶部
总数 21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