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邮市行情即时信息 → 邮票行情:03.27京沪邮市邮票即时行情.在线交易解盘(9:00---17:00)


  共有31879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邮票行情:03.27京沪邮市邮票即时行情.在线交易解盘(9:00---17:00)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7 8:13:00 [只看该作者]

收藏需要知识储备 "古市"真假混杂多陷阱

我国历史绵延悠久,文物累积丰厚,为广大古玩爱好者,提供了随意选择的平台。然而不论收藏何种门类,何种品种的藏品,都必须一要有资金储备,二要有知识储备。这两个要素中,倘若缺少了知识储备的要素,那么就会对古物旧器,从材质到工艺的原状,从文化到历史的背景,无可感悟,无可认知,结果自然会出现判断错误,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笔者最近身边碰到这样一件事:退休员工老颜见目前古玩市场玉器行情看涨,为了给儿子筹措结婚资金,从股市取出5万元,转而投了“古市”,他在一玉器摊位上,买了一块1000克左右带皮的和田玉籽料,谁知,后来经鉴定竟是另类缎皮玉石,仅值几百元。惨痛的代价,使他变得沉默寡言,原因是老颜对玉器似懂非懂,换句话说缺少一定的玉器知识储备。

股市有风险,“古市”多陷阱。古玩市场真假混杂,赝品泛滥,叫人难以捉摸。然“草枯鹰眼疾”,眼光凶的淘宝者也常有捡到“漏”的。笔者曾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上海市区西南一有钱人家的灶间里,一只红木橱愿8000元出售。上门看货的红木生意人,不下十余个,却都认为是只普通大橱,掉头而走。收购人老郜仔细瞧后,确认是一只民国早期的东西,上面虽油漆过,但从很小的剥落处,隐约可看到里面的“庐山真面目”——黄花梨木纹,于是果断出手将此橱买下。后经鉴别确实是一只如今少见的黄花梨橱,没多久,他转手以50万元价格被一北京人买走。收购人老郜一夜暴富,除了运气、本钱外,不是靠的是对红木家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老到的识别经验吗?这是不争的事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初入“古市”者来说,进行知识储备,首先要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门类或品种作为自己的投资目标;其次,下功夫钻研,多看、多问、多比较和多实践;第三,对淘来的古玩旧器,要悉心研究、分析和总结,使自己的藏品知识,由少变多,由窄变宽起来。同时,为了在拣漏中少吃药,可掌握以下要领:看不懂的东西,不介入;没有艺术品位的东西,不去碰;残损的东西,原则上不要;真东西当假东西来买;看准的东西,该出手时,就抢先下手。(作者:董远)

民间收藏品市场:繁荣与混乱共存

“以前我找过几位鉴定专家,他们都说我这两件藏品是真古董,可北京的专家却说它们是赝品,我究竟该听谁的?”不久前,在央视“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武汉”大型活动现场,武汉市民余波拿着两只精美的瓷瓶,一脸无奈。

市民周谢的情况与余波正好相反:他收藏了一件“青花龙纹高足杯”,此前有专家一口咬定是仿品,在活动现场却被专家当场判定为珍贵的元代青花瓷器。对此,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称:“目前我国收藏品市场空前繁荣,却也是空前混乱。收藏品市场上充斥着三流仿品,却没有一个权威的民间收藏品鉴定机构,这使得很多收藏爱好者蒙受了很大经济损失。”

人大代表提建议 民间收藏待规范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收藏如今已成为许多百姓文化和经济投资的新热点。民间收藏的日益兴盛,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私下盲目收藏,致使赝品充斥;缺乏有公信力的收藏鉴定咨询机构,欺诈活动屡屡发生;导致文物资源紧缺,价格飞涨;诱发文物盗挖、走私等犯罪活动……

如何规范和正确引导民间收藏?人大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
总数 168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