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总监邵国伟
钞票在当代经济流通环节起着重要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钞票。但是,关于钞票的一些基本知识却鲜为人知。比如,钞票是如何设计出来的?钞票除了使用价值外,为什么还具有欣赏价值?中国现代钞票发展的脉络是什么?对天天使用的钞票,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在马年年初,记者专访了中国钞票设计领域领军人物、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总监邵国伟,听他讲述了中国现代钞票的故事,以及他对钞票设计的真知灼见。
多角度欣赏钞票之美
记者:中国现代钞票设计起源何时?
邵国伟:若追根溯源,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钞票的国家,而中国现代钞票(手工雕刻版印制)起源于清末,距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1908年,清政府从美国引入现代钞票印制技术,并用部分庚子赔款的退款建造了度支部印刷局(今北京印钞公司前身)。中国最早的现代钞票设计、制版、印刷工艺及设备都是从美国引入,并由美国专家传授实施。
记者:作为优秀的钞票设计师,您如何看待钞票设计与艺术设计的联系和区别?
邵国伟:钞票设计属于艺术设计范畴。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科技等诸方面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钞票设计既要包括在流通领域的使用功能设计,更要具备公众欣赏功能的设计。钞票设计又是艺术设计领域的特殊门类。首先,钞票是特殊产品,是物与物交换的媒介,具有流通中的使用功能,这是其他产品不具备的,因此,钞票设计要充分考虑钞票在流通中的公众识别功能和防伪功能;其次,钞票是国家名片,钞票设计要反映一个国家的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要展示一国的科学与技术水平,不仅要达到艺术欣赏层次,更要达到艺术鉴赏高度。
记者:钞票设计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邵国伟:钞票艺术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艺术设计与钞票要素结合。二是艺术设计与防伪特征结合。三是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结合。钞票是国家名片,必须具展现国家特征,体现民族与文化的特点。假设把世界上各种钞票汇集在一起,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是东方钞票,哪些是西方钞票,甚至能看出是哪个国家的钞票,这就是一国的钞票与本国民族文化特点相融合的体现。四是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结合。
记者:如何具体欣赏每一枚钞票?
邵国伟:对钞票设计艺术,可从五方面赏析:
其一是雕刻肖像。雕刻凹版是钞票特有的传统印制技术,雕刻肖像又是此项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在各国发行的纸币中,肖像是出现最多的图案。它既有纪念意义,又体现了各个国家的特点。传统钞票上的肖像是通过雕刻师在钢版上雕刻出不同组合、不同方向的点和线来塑造肖像的形貌、明暗关系和体积效果。正如英镑的女王像、美元的总统像和人民币的主席像在钞票肖像中极具代表性,人们可以借助于放大镜加以仔细欣赏。
其二是设计形式。从构图形式可以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类,从表现手法可分为传统点线和现代元素两种。公众可以通过观察各国的钞票及其在各个时期设计形式的变化,来欣赏设计艺术的发展,从中提升观赏水平。传统设计形式的代表钞票有美元与英镑,现代设计形式的代表钞票有瑞士法郎和荷兰盾。
其三是色彩运用。一套钞票有五至七个面额,大多数钞票运用票面大小差异和主色调变化来区分不同的面额。一套钞票的颜色设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钞票各个面额之间的主色调不能重复;二是钞票邻近面额之间呈冷暖色调变化;三是钞票颜色设计要符合本国公众的喜好。例如,第二套人民币的主色调是灰暗色,以体现钞票的价值感;第四套人民币小面额采用鲜艳色调,大面额采用深色调,大小面额主色调差别明显;第五套人民币面额越大票面颜色越鲜艳,主要是为了实现小面额的耐脏性与大面额的防复制性。赏析钞票的颜色设计,可以提高生活中自我的色彩运用和色彩搭配能力。
其四是线纹构成。钞票上的风景、人像、图案都是由线条组成的,这一特有的表现手法有别于商业印刷品。钞票图纹是一种平面构成艺术,它用整齐有序、渐变、发射、密集等形式,通过点、线、面、元素等表现形式,赋予形式美感。最早的钞票防伪设计就是凭借繁杂的纹样设计达到防复制目的,同时给予公众钞票的价值感。公众可以借助放大镜观赏钞票上的各种线纹构成。
其五是雕刻凹印。钞票印刷使用的是专有印刷,即凹版印刷。用这种方式印刷出的图纹高于纸张表面,具有图与景多层次的浮雕效果和手感效果。公众会通过触摸凹印线条的凸起效果来辨别钞票真假,所以钞票艺术还可称得上具有触觉艺术,通过不同的手感线和凸起图纹设计,给人以触觉美感和线条组合的韵律感。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钞票都有手感线,可以通过触摸钞票感觉到凹印凸起。对于有视觉障碍的人,更可起到盲文数字和盲文标记的作用,用于辨别钞票的不同面额。
欣赏钞票之美,既可以全面欣赏,也可以偏重一个点或面欣赏。每个人会有不同偏好,有的人会研究钞票设计形式,有的人会评判色彩搭配,有的人则侧重于图纹观察。正是人们对钞票的艺术渴求愈发浓烈,才更加促使我们潜心研究它、完善它。
钞票设计是防伪设计和票面设计的综合体
记者:中国钞票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历经了哪些阶段?您参与的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较以往有哪些突破?
邵国伟:钞票设计理念是随着社会变革,科学进步,防伪需要而转变的。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是以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为主次顺序的;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是以民族性、艺术性、略兼顾防伪性为主次顺序的;第五套则是以防伪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主次顺序,把防伪作为重要方面。实际上,钞票最重要的就是防伪功能,如果钞票失去了防伪能力,就应该提升钞票防伪技术或更新钞票。
我参与设计的第五套人民币,其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可概括为四大特点:
其一,强化了流通性。第五套人民币所有正面头像采用同一肖像,有利于公众在流通领域识别。在钞票设计上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票面要素——突出大面额数字、大肖像和大水印;二是票面尺寸——从100元到1元钞票,长度依次按5毫米递减,宽度分为三组(100元为一组,50元、20元、10元为一组,5元、1元为一组),分别以7毫米递减;三是票面颜色——各面额之间呈冷暖分布,100元是红色调,50元是绿色调,20元是褚红色调,10元是蓝黑色调,5元是紫色调,1元是黄绿色调。
其二,注重了防伪性。第五套人民币在钞票设计方面进行了主题图纹设计,更重要的是进行了公众防伪和机读防伪的总体布局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国际上主要国家的钞票防伪,结合我国的防伪技术应用,将这套人民币的防伪设计呈环形分布,以利于公众识别。
其三,表现了民族性。第五套人民币的图案选取了体现民族文化艺术的代表性图案进行再创作,其中100元来源于漆器图纹,50元来源于刺绣图案,20元来源于青铜器图纹,10元来源于唐代卷草纹样,5元来源于明代瓷器,1元来源于古陶器图纹。每个面额都有一种花卉图案:100元为茶花,50元为菊花,20元为荷花,10元为月季花,5元为水仙花,1元为兰花。
其四,兼顾了艺术性。人民币在换版中不断突破传统设计模式,从第一套人民币到第五套人民币在设计形式和艺术表现上呈现渐进式的突破过程。第一、第二套是传统的框架式设计形式,对称性构图,画面四平八稳,钞票四周设计多种繁密纹样和团形花纹,主景图案以全身像为主,在当时具有很强的防绘制能力;第三、第四套打破了框架式设计,均衡构图形式,钞票上下或左右局部设计多种繁密纹样和团形花纹,主景图案以胸像为主;第五套人民币采用开放式框架设计,取消边框及繁密纹样,主景图案以肖像为主,这种设计可以给钞票的公众防伪和机读防伪设计留下更大的空间。
记者:这种设计理念的转变,是不是越来越贴近钞票的本质了?
邵国伟:从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设计理念的转变,是流通环境的防伪需要所决定的,也越来越贴近钞票的本质。只有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属性发挥到极致,其使用价值才能充分体现。毕竟,形式都要服务于功能,钞票的功能就是具有防伪性,而艺术特性的体现也要建立在发挥这一属性的前提下。
在前几套人民币上,艺术设计得到充分体现,防伪性能满足了当时的流通需要。而当今的钞票设计是防伪设计和票面设计的综合体,设计师不仅要具备艺术设计技能,还必须了解防伪技术和防伪特征的应用。第五套人民币设计问世后,因为取消了传统钞票的边框花纹,人像大,面额数字大,有人说不像中国钞票,公众也不太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逐渐认识到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性能和面额识别性能是要强于前几套的。
我国第一次运用计算机设计制作钞票
记者:第五套人民币100元是您的代表作,该枚钞票设计有哪些突破?
邵国伟:概括起来有四方面突破:一是改变了传统框架性结构,有利于钞票要素和防伪特征的融合,并为整套钞票的设计形式确定了基础。二是适应流通需要。正面采用“三大”的设计原则,即人物肖像大,面额数字大,水印肖像大,有利于公众识别,更有利于防伪。三是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背面主景采用人民大会堂图案,钞票设计与主景原素相结合,主景图采用人民大会堂正面图案(此前大多数设计会选择人民大会堂侧面图案),改变审美视角,把人民大会堂的柱子放在画面前景,来代表权力机构,把人民大会堂的天顶图案放在主景的上方,作为陪衬图纹。四是采用计算机设计制作。以往钞票设计中,图稿是手绘的,图纹是由手工放大制作并由机器雕刻,而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的图纹设计是运用自行开发的计算机图纹制作软件完成的,这也是我国第一次运用计算机设计制作钞票。
记者:在第五套人民币100元设计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有无遗憾?
邵国伟:在设计过程中,有三件事特别难忘。一是设计形式争议。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团队分别来自上海印钞厂和北京印钞厂,设计师们个性都很强,在设计形式的统一方面,设计师们经过多次的设计方案筛选、讨论和争执,最终确定由传统框架式结构统一到现代开放式结构。二是钞票设计与制作时间紧迫。1996年11月中央确定第五套人民币总体方案,1998年4月中央批准第五套人民币彩色设计画稿,1999年10月1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第一枚100元。期间从设计到制作,设计师们全身心投入,不分昼夜。当时我负责的100元券的设计时间最为紧迫,1998年我经常往返于上海和北京之间来回送稿样、作修改,很多次都是早上赶到北京,听取修改意见后晚上赶回上海修改调整。那一年我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往返三十多次。三是机算机辅助钞票设计原版制作的艰难。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第一次应用了我们自行开发的机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原版制作。由于是自行开发,软件漏洞较多,设计过程中多次遇到在关键时刻软件“死机”的情况,令人懊丧;有许多次为了调整一个图纹或输出一张软片,团队人员不得不错过吃饭的时间。
100元钞票发行前夕,我为自己的设计作品即将面世而高兴,同时也仍有隐忧——尽管此前已经检查过几十次了,仍会担心出现文字错误或图案问题。钞票发行后出现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都是很正常的,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通过努力拼搏,为印钞事业做出了贡献。
任何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对于这张钞票,我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工艺实现上的种种限制。生产的产品没有完全达到原版印样的水平,没能将人像和图纹的设计完美展现。
作为国际知名钞票设计师,邵国伟多次担纲境内外钞票总体设计。同时,他还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总监的身份,负责印制行业的科研开发、产品开发、科技管理。邵国伟兼任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为印制行业统一钞票设计制版、组织新技术研究、完成新产品开发、推进印制科技进步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创中国钞票设计制版的数字化时代
记者:作为中国钞票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我国,您首先提出运用计算机辅助钞券设计。这种理念源于何处?
邵国伟:计算机辅助设计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绘图软件已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但运用于钞票设计仍不多见。瑞士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行的第六套钞票就是完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制作的。
我开始思索运用计算机辅助钞票设计源于1992年,那一年我参与了香港中国银行1000元钞票的设计工作。当时我国钞票设计的图稿和钞票要素中的文字、图案、花纹、人像、风景等都是应用手工绘制,完成一枚钞票正背两面的绘制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在设计完成中银第一版港钞第一稿后递交港方听取意见,港方提完意见后问需多少时间可以完成修改并递交新设计稿,我说需要一个月。港方说:“你们怎么这么慢?英国的钞票设计公司应用计算机设计只需三天就可以完成修改,并可递交多套彩色打印稿。”
中银港钞设计工作对我的影响很深刻,使我感到钞票设计者不仅要具有艺术设计绘制能力,更要具备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力。
记者:当时,国内计算机绘图相对落后,在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团队是如何克服的?
邵国伟:1992年我确立了要让中国钞票设计从传统的手工绘制向计算机设计制作转变的想法。1994年我申请了计算机辅助钞票设计系统研究科技项目,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应用计算机辅助钞票设计系统完成钞票图稿设计和钞票制版图文设计与原版拼版制作软片输出。该项目的开发过程,是我人生中最辛苦、最忙碌、最具挑战性却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段经历。
最具挑战性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从设计师成为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工作与设计工作全然不同,我们组成了三人项目组,明确分工,制定了研发目标,并找到浙江大学作为专用钞票软件开发团队。二是把钞票设计与制版转化为数字化。重制钞票设计制工艺,由原来的手工设计,图纹绘制,钞票用万能雕刻机花纹,手工和照相拼版工艺,改为计算机辅助钞票设计和制版一体化,设计软件采用商用绘图软件,并定制钞票图纹专用软件。三是从手工设计转变为应用计算机设计。使用绘图软件设计与传统的钞票设计方法完全不同,掌握绘图软件功能并加以应用对我来说是一次考验。钞票用万能雕刻机花纹是一种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钞票防伪图纹。万能雕刻机由几十组不同大小的齿轮组成,利用偏心圆原理产生各种防伪花纹。我们要剖析该设备的原理并变成数学原理转化为计算机应用软件。
最辛苦与忙碌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精神方面的压力。有来自大家的怀疑——计算机制版软件能不能开发成功?用商用绘图软件设计钞票并制版,能否具备艺术性和防伪性?还有来自同行们的担忧——如果使用计算机辅助钞票设计系统,那我们这些不懂计算机的怎么做设计?二是智能和体能的压力。智能上的压力来自熟悉并掌握绘图软件。当时绘图软件全是英文原装,我就拿一本英语工具书,把英文说明书的单词逐个翻译弄懂,把所有软件逐个试用,一个一个菜单的学会使用,直到能灵活运用整个软件。体能上,在这套系统研发过程中,我与我的同事经常一个星期不回家,期间练就了间断式睡觉的本事——睡15分钟工作2小时。我睡觉时编程人员编辑和修改软件,我醒后进行功能试用。这样连续工作,反复探索,直到每一个功能都达到目标。系统的应用过程也极其辛苦,并不能得到外界的完全认可。但我们还是坚信,使用计算机辅助钞票设计制版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有成就感的是:开创了中国钞票设计制版的数字化时代。通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钞票设计制版在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上,逐步引入国内外最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已全部应用计算机完成钞票设计和原版制作,钞票凹印人像和风景从手工雕刻转变为计算机控制雕刻,钞票胶印、凹印版制作全部实现数字化制版,并引导行业造纸水印设计者从手工雕刻制作转换到计算机雕刻制作,引导造币浮雕设计者从手工雕刻向手工和计算机雕刻兼用转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和应用数字化钞票设计制版的国家之一。
计算机辅助雕刻与设计提升了艺术性和防伪性
记者:如何在印制行业内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雕刻?
邵国伟:在行业内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极其不易。大家对新事物从认识、理解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世界钞票设计防伪领域,中国钞票可以与世界知名公司同台竞技,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对话,这首先得益于高科技的引入,得益于计算机在设计雕刻中的应用。实际上一旦转变了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为设计创作带来的益处,很快会得到设计者和雕刻者的认同。
记者:就像有些作家认为,用计算机写出来的东西跟我手写出来的不一样;有些钞票设计师,也担心,计算机辅助设计,会影响他们的艺术思维和表达,您如何看待这类观点?为什么计算机辅助设计优于手工设计?
邵国伟:无论是写作,还是钞票设计,计算机充当的角色,都是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优于手工设计,原因在于:
首先,手工设计要在绘制上花费大量时间,而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节省下大量时间用在创作上。从设计角度而言,计算机可提供无数种修改方案、设计效果、颜色、框架等,设计者不必再费时费力地手工绘画修改。以前画一个花球需要一天,现在使用计算机一分钟即可画好,设计师可以有更多时间从事设计。
其次,设计师与计算机会有互动。设计师手工刻版时是单向思维,而使用计算机系统在设计上则可有多种可能性,两者互动,可以给设计师提供新灵感。在设计师完成设计后,计算机系统能够立刻呈现效果,便于设计师比较选择。
另外,这和钞票设计的自身属性密不可分。钞票设计不是单纯的艺术,而是注重实际应用结果的工艺美术。形式美感要服务于实用,要能够大批量生产。有时雕刻师在刻版时感觉特别好,但实际印刷效果却事与愿违。比较而言,计算机辅助设计更有助于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
钞票雕刻是艺术与技能的综合,艺术上雕刻用线来表现图像,是线性艺术;技能上是在钢版上用不同刀法、深浅、粗细雕刻的线表现图像层次。计算机可提供无数种线性排列方法,让雕刻师有更多线性处理方案选择,并能实现用多种雕刻刀法表现个性化技能。目前掌握了计算机辅助雕刻系统的雕刻师们,他们的作品和表现手法更为多样,图像层次丰富,线纹排列多变,作品的艺术和防伪性都增强了。
其实,从使用工具、适应工具到驾驭工具需要一个过程。人对新事物首先是排斥的,但适应和驾驭后就难以离开。钞票设计与雕刻创作始终是个人艺术、技能、工艺、经验的综合体现。
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大家都用计算机设计,会不会作品的效果都一样,且不利于防伪。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虑的。正如人们都用计算机写文章,不是每个人写出来的作品都一样,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这是同样的道理。现在,印钞造币行业在钞票、水印、硬币设计制版制模等方面都实现数字化,在产品生产管理中都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提高产能,增强效率,提升质量,优化工艺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责任带动你成为“工作狂”
记者:您潜心研究钞票设计和制作工艺,数十年如一日,是什么样的心理在支撑您呢?
邵国伟:首先,一个人对事业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我也经过从一份工作到一份事业的认识转变。在工作中,我认识到,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设计者成千上万,而钞票设计者却寥寥无几。这份工作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决心要努力做好,成就一番事业。此后,我又经历了从钞票制作者到钞票设计者的转变,于是事业又转化为责任。这份责任要求我在艺术上不断感悟,在钞票设计中不断吸取国内外钞票设计精华,在印制技术和工艺上不断学习,要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其次,不管小事大事都要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做好大事。在上海工作期间,大大小小的设计我都去做,不会在意付出。有时我完成自己的设计后就主动去帮别人。现在看来,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因为业务会越来越熟练。即使遇到委屈和挫折也要坚强面对,始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事实上,你所认真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变成人生有价值的积累。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既包含个人不断努力的因素,更得益于印制行业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机遇。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印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印制行业的发展也为行业内全体科技人员提供了充分的机遇与空间。
记者:在业界,您被称作“工作狂”。在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您有什么爱好?
邵国伟:不是个人要“狂”,是责任在身,是责任带动你成为“工作狂”。
钞票设计的特点是——只要有时间,工作无止境;只要有时间,设计无限度。这个工作本身就需要无止境探索。有时候做一个设计,本想九点钟做完,做完后又觉得不够完美,就要继续做。有很多次都是直到最后交稿的时间才停止修改。
我从设计师到主设计师再到总设计师,随着一次次角色转变,我要关注的范围一再扩大。不仅是设计领域,还有防伪组合、防伪设计,票面设计、水印安全线设计等,都要从总体上把握;对硬币设计、金银币设计等也要做相应指导。这些工作,都是我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对人民币印制领域的充分熟悉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都需要我全力以赴。
我最喜欢看的书是传记类,比如《乔布斯传》,我反复看了不知多少遍。看书不一定在多,关键在于边看边思索。当你看完一本书时,你会得到更多启示,释疑心中的困惑。当你真正领悟了一本书的真谛,会比走马观花地看十本书还有意义。
对于音乐,不管是钢琴曲、流行曲,我都会去欣赏。我最喜欢带有空灵感的音乐。听音乐不一定要刻意追求听了什么,或听懂了什么,而是寻求一种消遣、一种放松、一种不经意间的触动。从本质上讲,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每个人听后都有不同理解,不在于原意如何,而在于每个人的感受如何,在于你听到的思想。就比如说现代绘画是视觉艺术,其含义并不单指创作者要画什么或要反映什么,更在于画的视觉冲击反映到观众大脑所形成的印象是什么。现代艺术更注重本质,更注重参与性。
记者:您多次担任我国和外国钞票的设计者和总设计师,为提高人民币的防伪水平和印制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您也屡获殊荣,2002年起,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授予全国金融“五一奖章”;2009年和2012年,两次获得金融科技进步一等奖。您觉得自己成功的要诀是什么?
邵国伟:概括地讲一是目标:确立自身生活目标和事业目标;二是际遇:印制行业为我实现目标创造了条件;三是学习:持续学习和经验总结;四是思考:让思考和探索成为习惯;五是实施:把理论变为现实;六是追求:追求完美与极致;七是人和:同事协助和领导支持;最后是悟性:触发自身悟性潜力,修炼自身悟性能力,逐步领悟事物真谛。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