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银马社会经纬主编专页 → 神秘邮票暗藏着百年玄机


  共有95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神秘邮票暗藏着百年玄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京金币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发贴专用
等级:管理员 帖子:93348 积分:644196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4/10/16 9:47:00
神秘邮票暗藏着百年玄机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4/15 20:10:00 [只看该作者]

  日前,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低迷了13年的南京邮市近日突然暴涨。报道还引用南京集邮市场有关人士的话说,楼市等投资受限,迫使一部分资金转移到邮票等收藏品上。

  可惜的是,如今大多数人集邮只关注邮票本身,很少去探寻这些邮票背后的故事。其实,如果把集邮当作学问来做,不仅能让我们搞清楚哪些是真正值得收藏、投资的好品种,还有机会揭开一些历史上的谜团……

  中国邮史第一大悬案真相

  就拿中国最昂贵的邮票“红印花”来说吧。只有那些在原票上加盖了汉字的“红印花”才是真正的邮票,可那些没有加盖汉字的原票在100年前又是做什么用的呢?明明是清朝的产物,为什么原票的票面上竟然全是洋文呢?这可是中国邮史上最著名的悬案。

  历史上,很多人一直以为“红印花”原票是作为印花税票而被印制出来的,这从它的名字中似乎也能得到证明。但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当年主管清朝海关和邮政业务的英国人赫德确实向清政府提议过开征印花税,而且在奏折中写道,“估计一年的税额可达500万银元。”但实际上,“红印花”原票的总发行量只有65万枚,每枚面值3分,总计才1.95万银元。这与奏折中说的500万相差也太大了。

  其次,如果“红印花”真的是印花税票,那就要推广到民间被老百姓广泛使用,可为何票面上竟然没有一个汉字?再说,当时的印花税业务也不是海关的管辖范围。如果真是印花税票,那“红印花”怎么会一直锁在上海海关的仓库里呢?所有这些疑问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争论不休,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一位菲律宾华侨的一件稀世藏品揭开了所有的谜团。

  这位华侨向世人展示的是一张100枚连张的整版票品,存世仅1版,名叫“棕印花”,与“红印花”原票的图案极为相似,被称为“姊妹花”。上面的一段英文泄露了“棕印花”和“红印花”的天机。大致意思是“该100枚票品,面值总计3元,供贴于进口货物报关签单上使用”。

  原来,“红印花”原票并不是什么印花税票,而是进口商品报关时用的一种海关自用的凭据。由于当时海关把持在洋人手里,所以自然就没必要在上面印上中文。

  就这样,随着一件邮界瑰宝的浮出水面,被世人争论了近百年的“红印花”身世之谜终于真相大白了。后来,清朝开办国家邮政,“红印花”被大量加盖成正式的邮票,而现今仅存的原票数量只有区区53枚,单枚价值达80万元,一枚四方联更是达到300多万的天价。

  中国首枚邮票不是“大龙”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第一枚邮票叫“大龙”,1878年“老佛爷”当政时发明了这个新鲜玩意儿。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大龙”并不是中国第一枚邮票!

  号称“中华第一邮”的大龙邮票诞生于1878年,它是由清政府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但早在大龙“出生”的13年前,清朝的土地上就已经出现了上面这种邮票,而它的发行者却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人。

  鸦片战争后,上海、汉口、烟台等一批大中城市相继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即商埠。洋人们凭借他们的特权,争相在商埠设立各自的行政机构“工部局”,并下设“书信馆”,负责邮件传递。显然,这些“书信馆”实际上就是殖民者在中国境内擅自开办的地方邮局。而由外国殖民者发行的邮票就叫做“商埠邮票”,也叫“客邮”。

  1863年,英国人最早在租借地开办了“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并在两年后率先发行了“上海工部局大龙邮票”,也就是人们经常戏言的“伪大龙邮票”。当然,这里的“伪”可不是伪造的伪,而只是说它的出身不如真正清朝“大龙邮票”来得正统而已。

  此后,汉口、九江、镇江、芜湖、南京、威海卫等地的“书信馆”也陆续印制了商埠邮票。直到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实在看不下去了,正式开办了国家邮政,商埠邮票才被叫停。

  暗藏在清朝邮票中的玄机

  如果变个魔术,下面给大家在一张整版25枚的1分银大龙邮票的背面依次写上25个编号,再将其撕开,并打乱顺序,只要凭借正面的图案,仍然可以一个不差地将25枚邮票按原先顺序排列起来,你相信吗?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高超的魔术,而是暗藏在整版大龙邮票当中的一个秘密。原来,与那些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出来的邮票不同,整版大龙邮票中的25枚邮票,每一枚都有着细微的差别,而这些经常被人忽略的小细节就成了一道“密码”,成了这些邮票的身份证,使其在整版中对应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和编号。

  大龙邮票中出现的这个玄机引起了后人的极大关注。各种研究观点五花八门,有人认为,这是由当时邮票设计工匠手艺上的偏差所导致的,但这种观点很快便招致了大多数史学家和邮学家的反对。

  毕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起源于北宋,其技艺进化到清朝时已经相当成熟。打个比方,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哪本古书中的每一个“之”字都各不相同,大相径庭,而偏偏在如此严肃的邮票设计中却出现了巨大差别。按理说,当时的工艺绝对不至于“糙”到这个程度,再说,为什么同时期先后发行的其他邮票就不具有这个特点呢?

  于是,又有一些专业人士研究认为,这是当时清政府有意设计在邮票中的一套数字或文字密码,并且只有当时极少数几个皇室成员才知道其中的含义,以便沟通国家的高度机密。后来,台湾还有人专门出书对邮票的这一特点进行过详细的论述,但此书竟与这些百年老票一样,发行量极少,非常金贵,一本书售价竟然高达18万!

  如今,集邮家们热衷于将四处搜集的单张大龙邮票按照其中暗藏的“密码”将其归位到整版中的准确位置上。而如果一旦能将25枚邮票全部集齐,便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方格,叫做“复组全格”。如今,一套大龙邮票的“复组全格”已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更成为拍卖会上的抢手藏品。



北京金币网 www.bjjb.net 邮币卡共享
手机13901203358(大宗业务)13366666597(一般业务)
北京金币理财,打造第一品牌!推荐黑马,互利共赢!
工行北京海淀区西区支行:6222020200030743500
农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6228480018415948373
建行北京鼎昆支行:623668001000193828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