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影响金价的“第三只手”


  共有318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影响金价的“第三只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网站管理员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8875 积分:5205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4/4/28 16:18:00
影响金价的“第三只手”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23 9:20:00 [只看该作者]

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黄筱峰
周一的金价小幅上涨可归因于上周五的一则报道:金价的下跌吸引了一家或多家央行在上周买进约4吨黄金。这些黄金是透过国际清算银行(BIS)买进的,以目前的价格计算,价值约2.5亿美元。这一事件激发了我进一步探讨央行买卖黄金行为的兴趣:各国央行的买金和卖金行为到底隐含着怎样的动机?这些行为又怎样影响着全球黄金市场的价格?

  大家知道,这个世界有个很有意思的央行售金协议CBGA(1999年开始第一期,2004年开始第二期,2009年开始第三期)。

  资料显示,在第一期的五年里,售金协议国的央行在两三百美元区间抛售了规定的最大量2000吨黄金。其中,英国竟然在2001和2002年分别出售了其总黄金储备量的24%和27%,也就是其在285美元/盎司处抛售了415吨黄金,亏大发了。但在第二期央行售金协议期间,售金国就不再抛售规定的允许最大量了,尤其是2009年开始的第三期协议售金,本来按规定每年可卖400吨金,但协议国两年只卖了1.1吨。

  更令人惊奇的是,2010年全球央行从20年的黄金出售方变成了黄金买入方,买了73吨黄金。2011年,全球央行又创纪录买了439.7吨,连售金协议国都开始买黄金。

  两三百美元卖黄金,1700美元又买黄金,全球央行怎么了?

  一般的交易市场有两类人,现货产业真实需求者和炒买炒卖挣差价者,这就是金融市场上的“两只手”:保值和投机。

  看样子央行买卖黄金和前“两只手”都不一样,这就成了黄金交易区别于全球各种金融品交易的独特之处,央行买卖黄金成为影响全球黄金非正常波动的“第三只手”。

  我们看看央行从卖金到买金是如何转换的。

  2009年,美国开始启动量化宽松,相当于正式宣布美国为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利益,放弃了国际美元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全球的国际美元都被稀释和摊薄,相当于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公正的国际货币。

  而深信牙买加协议的全球200多个小国家不得不重新购买一些黄金作为该国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毕竟美国黄金占外汇储备70%,欧洲也占60%多,而200多个发展中国家基本没有超过10%的。所以,新兴国家成了这两年买金的主力军,不论价位高低。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黄金是独立于混乱的纸币体系之外的一种货币,这种货币不以纸币价格为标准,而是以重量为单位。

  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央行买金真真切切买的是黄金的重量单位,这个“第三只手”并不遵循任何的所谓金融交易技术分析限制,他们的买卖来自于国家的储备需要。所以,央行的突然买卖黄金,一定会让黄金交易价格非正常波动。所以,我们老百姓要想保值一定先“保重”,而要想挣差价,就必须认清这只特殊的“第三只手”。


北京金币 www.bjjb.net
13901203358(短信大宗业务)
QQ:228260802 和绅  群号:86787797
北京金币理财,打造第一品牌!推荐黑马,互利共赢!
主营:大规格,热点,新品金银币,博览会银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