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中国1979年发行第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以来,经历了许多历史、政治、体育等重大题材。但要说起这些题材里影响里数一数二的,还是2008年发行的北京第29届奥运会金银纪念币(2006年起发行第一组,2007年发行第二组,2008年为第三组)。可以说,北京第29届奥运会金银纪念币的发行,极大的震撼了世界,在钱币界产生了无法超越的深远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奥运会金银纪念币的设计理念
2001年7月,中国申奥成功的喜悦,使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人民彻夜沸腾,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历史的重任沉重的压在了中国金币总公司的肩上,与此相同的还有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首先遭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和其他中国重大题材
金银币相同的,这就是全套金银纪念币的理念和设计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大小,工艺设置等等。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发行的金银纪念币,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设计师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示,对当时的领导阶层,也是一个莫大的启迪。原来,奥运会的纪念币还可以结合人文、历史、民俗来综合设计。在此之前的纪念币,尤其是体育纪念币,全都是从单纯图案逐渐过渡到运动员人物造型,相对单调些。例如第十五届赫尔辛基奥运会,1952年,以文字为主;第18届东京奥运会,1964年,以图案为主;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1968年,开始出现人物造型;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1972年,开始出现体育场馆鸟瞰图;第二十一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1976年,开始有建筑港口图案和古代神话人物造型。自此以后,逐渐由运动员在纪念币上占主导地位。澳大利亚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设计真正是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全面的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有机的融合在纪念币图案里,我们可以从悉尼2000年奥运会金银纪念币的设计图案中,领略到澳大利亚的历史,发展,珍惜动植物等诸多信息。
鉴于以上内容,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纪念币设计理念显得难度更大。因为悉尼奥运会金银纪念币的成功经验在先,无法一味模仿,只能有新的大突破。难!简直难极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内容这么丰富,有资格在纪念币上表现的东西实在太多,可以说提出来的每一项都有历史背景和渊源。期间经历的反复推敲、更改、调整、总之是多易其稿,才推出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预选方案。这三个方案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中国与奥林匹克的结合,反复比较这三个预选方案,最终又揉合出一套相对集中的文字稿,而且规定了材料、规格、品种。此方案最终文字稿,报请中国人民银行审定批准后,于2003年10月15日在北京钓鱼台宾馆,由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李若谷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世界宣布。
精细的工作准备
为使这次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图稿征集效果更好,2003年,中国金币总公司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联合发起举办全国巡回讲座。根据地域分布特点,分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市,华南地区的深圳市,华东地区的上海市和北京市举办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图稿征集讲座。讲座的准备很充分,基本上参加各地讲座的都是当地领域著名的美术院校和艺术设计公司,还包括许多著名的艺术设计大家。在上海地区的讲座会议期间,著名的美国兰德公司驻东京代表处也派员饶有兴趣第参加了会议。他们明确表示,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问到他们的理由,他们回答的很直率:每幅画稿的录用酬金很吸引人。按当时的物价指数水平,数万元一幅画稿的报酬,还是很有魅力的。那时候北京的房价也不过均价8000元/平方米,上海更低些。可想而知当时多少设计者跃跃欲试的原因了。单幅设计稿录用每幅两万元,成套采用则更高。
在这次活动中,北京市奥组委市场部的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市场部,刚好为征集奥运会标的设计稿,有一份极有用的专家、艺术家联系名册和艺术院校,设计公司的联系方法,这些资料对中国金币总公司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举办的这次设计讲座,有极大的联系便利。
超级规格的金银纪念币设计图稿征集活动
2004年2月16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北京第29届奥运会金银币设计图稿的截止收稿日期是规定了的,以截止收稿的当天24点为准,过了24点到了翌日的零点后,就不接受当面交稿了。自中国人民银行征集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纪念币设计稿的公告发表以后,按常规有三个月的时间搞设计创作,考虑到春节因素,时间放宽一个月。因为邮寄的设计图稿很多,不可能全国各地的设计者都亲自来北京交稿件,因此图稿征集小组特别规定:邮寄北京的这套奥运会纪念金银币设计稿,截稿的时间不受2004年2月16日当日收到的限制,根据路程远近,一律以邮戳为准,只要寄出时邮局的邮戳是2004年2月16日之前的,统统有效。
当时正值寒冬,而2004年的初春特别寒冷,春节放假,美术院校都放假,大家对设计稿的征集抱之希望并不是特别大。到了2004年2月16日夜里23点,正当值班收件的人员感觉不可能再有人来时,奇迹出现了,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冒着严寒和大学,鼻子冻得通红的赶到了中国金币总公司,赶在截稿之前送达了他们精心设计的这套奥运金银纪念币图稿。这些学生们整个寒假都没有休息,也没有回家,都在默默的做贡献。2004年2月17日0点到了,这次北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纪念币设计稿的征集面交作品工作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接下来,就是准备接受来自国内外和全国各地的应征设计稿作品。此次征集的画稿数量之多,质量之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的社会征集效果。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关于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普通纪念币的设计图稿征集也在相同的时间和范围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最后统计结果,金银纪念币设计稿约有数千幅,普通纪念币设计稿约有近千幅.因为普通纪念币只需9幅设计图稿(正面一幅 背面八幅),而金银纪念币需要32幅设计图稿(正面1幅 背面31幅)正式因为金银纪念币的预算品种多,共发行4年,31个品种,因此压力相当大。而普通纪念币预算品种只有8枚,相对压力减轻不少,无论如何,两公司领导的压力都很大。
特别成立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币评审委员会
正在中国金币总公司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相关部室为登记、选择、陈列这套纪念币的图稿做相应准备的时候,评审的工作及时摆到了议事日程上来。经过研究,决定专门成立评审这套奥运纪念币的评审委员会。
2004年3月,春天的气息带来了生气,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会议室中,一个为这届奥运会纪念币初评而成立的委员们颁发资格证书的会议正在召开。从领导手中接过证书的委员们,都感到压在身上的历史重任。这是一个超常的评审委员会,因为此时《中国贵金属纪念币设计图稿和样币评审委员会》同时存在。
评审工作是艰难而辛苦的。委员们连续几天在众多的应征稿件面前推敲、考虑、选择。好中取好,突出创新,是大家共同的心愿。由于图稿太多,经委员们协商,为提高评审效率决定进行初审后再进一步评审,要几个阶段的工作逐步推进。面对复杂的图稿,立意丰富多彩,风格千变万化,绘制手段层出不穷,委员们见到如此多的画稿,都“傻了”。一时真的无从下手,终于有的评委提出,借鉴奥组委评审奥运会会徽的方法,先淘汰一批实在不像样的低水平画稿,再进一步评审。于是委员们认真地把握这一标准,仔细的面对稿件图案的效果,将不能通过的画稿一一地反转向下,在这些淘汰的图稿中又经评委们集体过目相互探讨,最后确定。个别的淘汰图案有些许设计亮点,经评委们集体评议同意“起死回生”参加正式评审。
渐进式评审,确保图稿设计质量
从几千幅应征画稿中淘汰一些实在低水平的设计,使得评审委员们的评审强度稍微减轻了一些,下一步进图到渐进式的评审:先从初审通过的图稿中每个品种评选出10幅图稿,这样又相对集中些了。例如,中国金银纪念币的奥运会图稿根据31个品种、32个币面(包括一个正面)就要评审出320幅相关图稿。中国普通奥运会纪念币的图稿共8枚品种9个币面(包括一枚正面)就要评审出90个图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从以上每个品种评出的10幅图稿中再挑选,进入到10进5阶段,也就是每个品种只选出5幅相对好的设计图稿,这样的话,奥运会金银纪念币币的图稿应该缩减到160幅,普通奥运纪念币图稿应该缩减到45幅,而奥运
纪念钞设计征稿,因为专业性太强,主要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内部竞标,不在此次全国征稿范围内,但是也参加委员们的评审过程。从初审淘汰,对全部稿件进行有选择的翻版,到选出10套图稿,再进一步选出5套图稿,图稿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集中。离既定的设计目标也更进一步了。从而这次专为奥运会图稿而组成的评审委员们的历史职责已经完成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银行系统外参加评审的专家都来自下列单位: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等领导和专家。评审会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叶英男主持的。
在关键的冲刺阶段,进行到五晋一的时候,也就是选定最终中标设计稿的时候,实在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货币金银局,决定扩大吸收北京奥组委、国外经销商、生产企业,职能部门的评审委员代表,组成一个共26人的庞大评审队伍,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力争选出一个总体满意,能向全国和世界交代的好的评选结果。
这次评审是很艰难的,基本上是一锤定音。比较起来从初审到出10套,从10套到5套,相对还好一些,容易些。但是从现有的5套选出设计稿中只选出一套,这个难度和责任就大了。尽管如此,最后的结果和评审意见还是出来了。
完成定稿期间的花絮
尽管这次北京奥运会金银纪念币的图稿评审出来了,但是离“正式”使用的要求还远着呢,真需要认真的修改提高。为此,中国金币总公司特地临时组成了两个专家小组。其一是专家画稿的修改小组,其二是专家画稿点评小组。这两个小组相辅相成,点评小组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专事点评,指出图稿的不足,修改的意见。修改小组则是直接动手,由专家们根据专业的特点亲自修改画稿。使得原始的中标画稿面目一新,达到使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