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 重器再现——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抢先看


  共有385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重器再现——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抢先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京金币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发贴专用
等级:管理员 帖子:92962 积分:639294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4/10/16 9:47:00
重器再现——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抢先看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7/28 17:26:00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25日公告了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整套金银币一共五枚,其中155.52克(5盎司)金币、7.776克(1/4盎司)金币、1公斤银币、155.52克(5盎司)银币和31.104克(1盎司)银币各一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金银币的共同正面主体图案为国徽,并刊国名和年号。背面主体图案分别为后母戊方鼎、人面龙纹盉、亚址方尊、亚 方罍与龙纹觥,都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作为延续项目,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第2组已先后于2012、2013年发行。

 

      青铜器金银币第3组是青铜器系列纪念币中的重要一环。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项目是一个发行时间跨度大,同时也是第一个具有系列性、学术性的专业题材项目。在器物的选取与组合上,该项目遵循重要性、艺术性、地域性、功用性和时代性。

 

      青铜器金银币第1组所涉及的五件器物,所属年代为夏代晚期到商代中期。夏代晚期是中国青铜器的开端,这时青铜器铸造已经出现,其形制脱胎于陶器,主要是一些小器物,纹饰简单,少数器物比较精巧。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体制,尤其是礼器,当时的器物一般比较匀薄,纹饰清晰峻深,甚至相当劲利,不施纹饰的极少,并出现了分铸技术。商代中期的器物比较厚重,品类也大大增加,造型向更为成熟的方向发展,纹饰的装饰特点加强。

 

      当然,青铜器最巅峰的时期还是商代晚期,青铜器金银币第2组选取了商代晚期最具典型性的妇好墓出土器物集中表现。盘庚迁殷后,商代进入最鼎盛的晚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与文化得到发展,生产力得到提升。妇好墓是殷商武丁时期的王室墓葬,也是唯一一座没有被盗挖过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各类陪葬品极多,其中不乏传世青铜器精品,属“主流”王室青铜器,也代表了中国青铜文化的极盛气象。

 

      青铜器金银币第3组收录的五件器物在历史时期上与妇好墓处同一阶段,但在器物选取上却充分照顾到了地域与文化的多样性。除后母戊方鼎之外,其余四件器物都不是中原王室贵族的器物,人面龙纹盉和亚址方尊是殷墟出土的非王室器物,而亚 方罍与龙纹觥则是周边方国贵族器物。这五件器物,无论工艺价值、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达到了最高层次,并且充分体现了青铜文化的多元密集交流,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商代晚期青铜文化的辉煌。

 

      155.52克(5盎司)金币:后母戊方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55.52克(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55.52克(5盎司),直径60毫米,面额2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枚。背面主体图案为商代后母戊方鼎,衬以该器物典型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后母戊方鼎”字样及面额,并采用无边工艺铸造。

 

      后母戊方鼎,曾称“司母戊方鼎”,据传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北地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6厘米、宽79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重达875公斤,是我国已发现的最重的单体青铜器,堪称“镇国之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后母戊方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后母戊方鼎耳部纹饰

 

      该鼎有一对厚立耳,折边宽缘,其中一耳是后配的;耳上装饰有一列浮雕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装饰有双虎食人首纹饰。该鼎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有突起的高浮雕短棱脊,腹部周缘的中层浮雕装饰有兽面纹,并以云雷纹为底纹。腹部下面承接四个中空柱足,每足上端装饰有兽面纹,以下衬有三圈凹弦纹。腹部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与同时期甲骨文属同种文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后母戊方鼎铭文“后母戊”

 

      鼎属于饪食器,既可用于烹饪,也可用作盛食。鼎的最初作用是用来烹饪肉食的,商周时代少量青铜鼎的鼎腹和鼎足上留有炱煤的痕迹,说明它还起着烹饪和加工食物的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鼎被当做祭祀中的礼器,专门用于烹饪的青铜鼎就越来越少了,因为烹饪时的烈火能使鼎足中的锡被析出,从而造成青铜鼎的损坏,影响其精美外观。一般而言,华丽的青铜鼎都只是用于盛放已经熟了的肉食品,并非放到炽热的火中去烹饪食物。《周礼?天官?亨人》:“掌共鼎镬。”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脀于鼎。”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器物,在古代,它用来“明尊卑,别上下”,也就是被用作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商代用鼎制度,中小型墓葬陪葬的一般是一鼎或二鼎,但王室的陵墓则悬殊甚大,妇好墓出土两具方鼎、两具扁足鼎和三十二具大小不同的圆鼎,还有少数残破的碎片,可见当时等级制度的森严。到了西周,则产生了更为森严的列鼎制度。

 

      7.776克(1/4盎司)金币:人面龙纹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776克(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7.776克(1/4盎司),直径22毫米,面额1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30000枚。背面主体图案为商代人面龙纹盉,衬以该器物龙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人面龙纹盉”字样及面额。

 

      人面龙纹盉,据传于河南安阳出土,现藏于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该盉通高18.5厘米,口长12厘米,宽20.8厘米。

 

      该盉呈椭圆形,敛口、鼓腹、矮圈足,腹前有管状流,两侧有兽头贯耳。盖子作人面形,细眉圆眼,阔鼻大嘴,头上有双角,前额有皱纹,两耳有穿孔,与贯耳对应。器身装饰有龙纹,接于人面盖之下,龙身上有方格纹,龙的两前足有爪,合抱于流管两侧,流管及其他空隙部位也有龙纹,圈足装饰有云雷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人面龙纹盉(正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人面龙纹盉(侧面)

 

      盉是调和酒味的酒器,用法是用水掺酒,调和酒的浓度,它同样可以作为礼器。《说文解字?皿部》:“盉,调味也。”王国维《说盉》:“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而和之而注之于爵。或以为盉有三足或四足,兼温酒之用。”王国维所说的这种盉在早期的袋足盉或有此可能,而多数的盉足不过是器形的支撑,并不作温酒之用。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根据考古发现推断,盉本身很有可能就是盛玄酒即水以调和酒味浓淡的,未必是把水和酒放在盉中调和后再注入爵中。

 

      1公斤银币:亚址方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公斤,直径100毫米,面额3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4000枚。背面图案为商代亚址方尊,衬以该器物兽面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亚址方尊”字样及面额。这枚币的背面也是无边工艺铸造而成的;并首次采用了仿青铜做旧的方法将主体器物图案进行处理,形象十分逼真;银币的其他部分采用了一般做旧方式,整体看上去古色古香。

 

      亚址方尊,通高43.9厘米,口长33厘米,1990年在河南安阳郭家庄西16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该尊口呈方形,外侈,束颈、窄肩、深腹、平底、高圈足。尊身四角及四边中部皆有扉棱,肩部四角有圆钮头,上面套四个象头,肩四边中部有圆环形钮,上面套四个鹿头。颈下装饰有内填龙纹的蕉叶纹,腹及圈足装饰有兽面纹,以扉棱为鼻,云雷纹为底纹。肩部、肩腹间及圈足上部装饰有龙纹,每组四条,以扉棱为中心相对。尊内底有铭文,亚字框内一“址”字。

 

      现今所称的尊,都是约定俗成,沿用宋朝人的定名。尊是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器,铭文中称礼器为尊彝,“尊”字像双手捧酉,“彝”字像双手献沥血的鸡,所以用尊表示尊酒奉鸡牲祭祀的意思。在先秦,尊彝是祭祀用礼器的共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指某种礼器的专名,凡是酒器食器,铭文中都泛称尊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亚址方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亚址方尊铭文“亚址”

 

      155.52克(5盎司)银币: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方罍

 

      155.52克(5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55.52克(5盎司),直径70毫米,面额5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6000枚。背面主体图案为商代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方罍,衬以该器物典型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方罍”字样及面额。这枚币首次采用了局部做旧的方法将主体器物图案进行处理,其他部分则光可鉴人,形成十分明显的艺术反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方罍,通高60.8厘米,宽37.6厘米,重20.8公斤,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属清宫旧藏,具体出土年代与地点不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方罍

 

      此罍方体,直口、大腹、方圈足。肩两侧各有一个兽首衔环,肩前后各有一个浮雕兽首,正面腹下有一个兽首鋬。盖子作屋顶状,顶上有一钮。盖、颈、肩、腹均装饰有八条扉棱,盖、肩、腹均装饰有兽面纹,颈和圈足装饰有夔纹。盖子和器身有一对相同的铭文“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以太子尊彝”,盖子两行,器身四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方罍铭文“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以太子尊彝”

 

      罍是盛酒器。《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广雅?释器》将罍解释成“罇也”。罍的器形,见于商代晚期,至今没见到商代早期和中期有罍,当时大的容酒器是大口有肩尊和甂(瓿),之后不久,甂便基本消失了,而代之罍这种大型酒器,罍很可能是甂的形体升高的结果。罍的数量并不多,它的流行时间至春秋中期止,其基本形式有圆体和方体两种。

 

      31.104克(1盎司)银币:龙纹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1.104克(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31.104克(1盎司),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60000枚。背面主体图案为商代龙纹觥,衬以该器物龙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龙纹觥”字样及面额。

 

      龙纹觥,高19厘米,长44厘米,1959年在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龙纹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龙纹觥顶部

 

      此觥作兽角形,流部作龙首昂起,龙角上翘,张口露齿,后脊部作盖,上有菌形钮。器沿有四个系钮,长方形矮圈足。盖上装饰有蜿蜒的龙体,与器之龙首浑然一体,龙体的弯曲处装饰有火纹,龙尾处另装饰有一龙纹,盖尾部装饰有三条体躯方折的蛇纹。腹两侧装饰龙纹、鳄鱼纹,间隙中间装饰鱼纹等,龙首的颈部装饰有蛇纹,圈足装饰有变形而的鱼纹。这个器物造型奇特,设计精巧,鳄鱼纹也为青铜器中罕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珍品。

      觥又作觵,是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称觥是约定俗成。《说文解字?角部》:“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郑玄注:“罚爵也。旅醻必有醉而失礼者,罚之也所以为乐。”《周礼?春官?小胥》:“觵其不敬者。”《考古图》、《博古图》皆无兕觥之名。前人因为器形与匜相近,而名之为匜。王国维《说觥》提出,有盖作牛头形为觥,无盖的为匜。容庚以为有的觥附有斗,说明时盛酒器而非饮酒器,因此与罚爵之说不合。这类器物是否可以称之为觥,尚属疑问。

 

来源:中国金币网 作者:陈宇



北京金币网 www.bjjb.net 邮币卡共享
手机13901203358(大宗业务)13366666597(一般业务)
北京金币理财,打造第一品牌!推荐黑马,互利共赢!
工行北京海淀区西区支行:6222020200030743500
农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6228480018415948373
建行北京鼎昆支行:623668001000193828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