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集邮业务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普遍恢复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间潮涨潮落,既创造了业绩,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在目前邮政体制改革、集邮业务专业化经营、集邮市场连续多年持续低迷的新形势下,集邮业务的一些变化要求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以利于集邮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第一、集邮业务的三个变化,使集邮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邮票发行政策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集邮业务在我国恢复开办,邮票作为“小型百科全书”深深地吸引了渴望填补文化知识空白的人们。当时邮票发行量比较小,供不应求。社会上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人高价买卖,自发形成了“邮票市场”。众多目睹买卖邮票可以“发财”的人们纷纷加入到“炒邮”行列中来,掀起几次“热潮”。但是随着邮政部门加大邮票发行量,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邮票的发行,严重挫伤了广大集邮者的集邮热情。 邮票发行量和实际需求量的偏离、纪特邮票不能作为邮资凭证的尴尬、集邮者对市场飘忽不定的顾虑、集邮品开发的无序等造成的泡沫经济,导致邮市迅速转入低迷。 2006年,国家邮政局实施“宏观调控,总量适度”的邮票发行政策,为集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集邮经营业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传统集邮业务结构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集邮业务本着“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尽力满足集邮者的需要,努力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的经营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通过对邮票市场的调查与分析进行市场预测,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分析和研究调查的结果,确定经营方式,开展营销活动。在这种经营思想的指导下,使集邮业务的主要经营对象为集邮爱好者,集邮产品的主要形式是封、片、折、卡,而且产品的附加值很低,集邮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纪特邮票的销售。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邮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邮业务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使集邮成为了除了传统的文化活动之外的又一种文化产业。集邮业务经营一方面要满足广大集邮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满足社会各界对集邮消费、文化消费、礼品消费的需求。集邮业务的这一变化,既带来了经营对象的变化,也带来了经营范围的变化,使集邮产品除了传统的封、片、折、卡外,又增加了许多边缘产品如高档化、礼品化的产品,这是集邮业务变化的需要,也是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再次,集邮爱好者群体的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社会上呈现出人人“集邮”,处处“炒邮”的现象,到了1997年更是达到了巅峰。然而,这种“大好局面”是种不正常的“热”,随后邮市一蹶不振。集邮者群体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跟风走的“集邮者”失去了集邮的热情,传统集邮队伍萎缩,邮协会员大量流失。大浪淘沙,真正的集邮者始终保持着对集邮事业的热爱,是集邮队伍的中坚骨干。 任何一个投资市场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集邮市场也不例外,1998年前的集邮市场面对人们投资渠道单一、盲目投资热、二级邮市违背稀缺性市场原理的表象火暴,在集邮市场热浪的冲击下,邮票发行量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邮票发行过剩,邮市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经营任务方面造成了高指标压市场的现象,随之便出现低面值向市场抛售邮票,倒推集邮收入的现象,使集邮市场自1997年后逐步走到2004年的最低谷,伤了集邮者的心,毁了集邮的形象。 2004年以来,国家邮政局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明确了集邮业务目前处在发展的调整转型期。为此,国家邮政局大规模整顿集邮市场,同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两个定位”:邮票发行量年定位为800万套,比最高年减少75%,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每期发行量可增可减,以达供求平衡;消除高指标压市场的现象,杜绝违规行为。2006年集邮收入定位为32个亿,比最高年计划指标减少65%。 2.“两项改革”:邮票发行方式将预订与零售并举,发行期限改为六个月,过期销毁;经营方式推行省内专业化经营。 3.“三个转变”:从单纯追求业务规模扩大转变到提高运行质量上来;从单纯注重企业效益,转变到不仅要注重企业效益,更要注重集邮者利益上来;从粗放的经营方式转变到以市场为前提的专业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上来。 4.“三个转型”:收入由数量向质量转型;业务构成由单一依靠邮票资源向多元化礼品转型;经营方式由依靠倒推收入向定单营销转型。 国家邮政局对宏观调控手段的调整最终为集邮业务搭建了科学发展和科学管理的两个战略平台,得到了集邮市场的认可,为集邮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