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豚远去的身影
徐冶敏
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往返近3400公里,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干流江段进行了为期38天的“2006年长江淡水豚类考察”。这一迄今最大规模的长江淡水豚类国际考察,旨在找寻长江孕育的两种淡水哺乳动物——江豚及最濒危哺乳动物白豚。然而,令科考人员失望的是,不但江豚的数量大量减少,整个科考过程也未发现一头白豚。
素有“长江中的大熊猫”之称的白豚又叫做白鳍豚,属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是现存的5种淡水豚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豚科。1986年10月,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物种保存委员会将白豚列为第二批全世界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中国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白豚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取名“淇淇”。我国于当年12月15日临时增发T.57《白豚》邮票一套2枚,分别为“悠然自得”和“环游潜底”,发行量150万套。随着“淇淇”在国内外的名声和影响越来越大,在邮票发行整整一个月后,又发行SB (2)《白豚》小本票。
生活在武汉的“淇淇”从此成为武汉的“形象大使”。1992年9月29日~10月5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同年9月28日发行JP.3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纪念邮资明信片,“淇淇”腰围绶带、鳍捧花束作为该届大运会的吉祥物亮相邮资图。2000年2月25日,我国发行2000-3S《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一)》特种邮票小版张(图1)。小版张含10枚邮票和两枚无面值过桥票,其中第七枚面值2.60元的为“白豚”。当时白豚整个种群不足百头!2002年7月14日,“淇淇”离开了我们,白豚自然种群的命运再次阴云笼罩。最新的科考结果尽管不能说明白豚已灭绝,但至少证明白豚种群状况极度濒危。
其实,为了保护白豚,我国至今已设立了两个国家级、一个省级白豚自然保护区和5个白豚保护站。1987年建立、1992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长江洪湖新螺江段国家级白豚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最早的一个。它位于长江中游新滩口至螺山一段江段,全长135.5公里,江面约320平方公里。保护区管理处设在洪湖市。1994年11月24日,当时的洪湖市邮电局启用“白豚自然保护区”风景日戳,戳图是保护区标志——一座以“淇淇”为原型的白豚塑像(图2)。1986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安徽省铜陵白豚养护场”,这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豚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2000年,该养护场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铜陵淡水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铜陵)环境保护长江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1995年12月26日,当时的铜陵市邮电局启用“白豚养护场”风景日戳,戳主图为一头白豚(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