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银马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 难忘2006 艺术品收藏市场今非昔比


  共有358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难忘2006 艺术品收藏市场今非昔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难忘2006 艺术品收藏市场今非昔比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1 9:12:00 [只看该作者]

收藏群体不断成长

全国到底有多少收藏爱好者?这是一个永远也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民间收藏队伍在2006年不断成长着。

在收藏市场,在拍卖会上,在各种各样的收藏展览现场,人们发现了更多年轻的身影。其中有20多岁的企业家在拍卖场上争夺一件价值百万元的古董,也有不少小白领在收藏市场寻找着古钱币、旧海报、老照片。说起年轻人的收藏,原来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可乐瓶、水果刀,但是在2006年,当一大批年轻人出现在收藏圈的时候,没有人在惊异他们的眼力,没有人敢小看他们的藏识。相反,他们说起网上交易,说起一些国际行情,可能倒令“前辈们”哑口无言,民间收藏在新生代的手中传承着、发展着。

2006年,许多藏品经营者发现,无论是瓷器书画,还是玉器古籍,这些中国传统收藏门类的关心者中,懂行的多了,不懂装懂的“大忽悠”少了;热爱文化,认真集藏的多了,追风赶集,梦想捡个金娃娃一夜暴富的人少了,收藏者的水准在不断提高。

中国的收藏家们在2006年也继续着他们走向世界的步伐。10月7日,“大明永乐年施”铭款鎏金释迦牟尼佛像在香港以1.166亿港元被中国内地藏家竞得,这是中国佛像的最高记录,也是内地藏家第一次在海外举起过亿元的竞买号牌。12月,美国迈阿密当地报纸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中国一个收藏家代表团参观了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中国藏家的国际化步伐已经越来越引人瞩目。

●编辑点评:

收藏者不断地走向理智成熟,不断年轻化、国际化,这并不是2006年才出现的新现象,但在经过几年的市场大起大伏之后却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拍卖企业盘整求新

2006年是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盘整之年,也是拍卖公司的洗牌之年。骨干企业纷纷调整格局,注重特色,寻求新的发展点。

首先,不少企业都压缩了拍品数量,如中国嘉德在今年春秋两季拍卖中共推出9400余件拍品,去年这个数字是1.3万余件;北京荣宝今年春拍和秋拍共有1300余件拍品付拍,去年春秋大拍推出拍品2300余件;天津国拍今年春秋两季大拍有1200余件拍品与藏家见面,去年有2000余件;上海崇源今年春秋两季大拍推出1100余件拍品,去年推出2300余件……从这些数字的强烈对比中可以看出,压缩市场投入数量、走精品路线已经成为2006年全国各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主流。

在拍卖品种上,企业也在不断寻求突破,一些新颖的专场格外吸引眼球,如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和中国当代艺术20周年专场、般若光辉——古代佛教文物专场和印章专场、影像艺术专场、水彩画专场,都成为本年度拍卖最大的亮点。不管是就国际市场的因循而动、紧跟热点,如文房名品、佛像和当代艺术专场,还是积极寻找新的市场热点、首开先河,如影像、篆刻专场,在中国书画行情回落的今年,面对复杂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众多拍卖公司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积极拓展新的拍卖领域,寻找新的市场热点。

2006年,拍卖市场被更加细分,如北京翰海刚结束的秋拍中,中国书画拍卖被分为扇画、近现代、古代、当代、四屏等6个专场;北京保利将油画拍卖分为中国当代艺术、中国现代艺术、历史性的转折——日本所藏中国油画3个专场;西泠印社也将中国书画拍卖分为4个专场呈现。收藏品市场的日益细化,拍卖公司在拍卖场次的设立上也呈现出细分的特点。

●编辑点评:

2006年,文物艺术品拍卖进入了发展狂潮之后的调整期,这必然促使众多的拍卖公司重新评估市场,评估自身,并进行自身调整。这种调整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市场行情高低不平

2006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书画开始缩量,进入一个交易低潮期,一些品种的市场价格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但以中青年油画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却异军突起,着实令人大跌眼镜。不仅在纽约、香港,中国当代艺术有着一连串令人炫目的记录,而且在内地一年两季的艺术品春秋大拍中,它同样不断创下新高,备受瞩目。在北京保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北京画家刘小东的一幅长达10米的画作《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元的高价被某企业收购,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新记录。但是这一记录仅保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12月18日,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就以3795万元拍出,原有的记录成了易碎品。2006年,国内第一个影像拍卖专场现身,成交兴旺,结束了长期以来摄影作品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有分析人士认为,摄影作品有望成为一个新兴的收藏投资热点。

佛像艺术品虽然近两年常在内地拍卖会上露面,但是行情却一直是不冷不热。不过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佛像艺术品市场骤然升温。多家拍卖公司推出专场拍卖,许多收藏品经营者开始寻觅佛像精品,一些佛像收藏家开始拉高自己的期望值。古今玉器、钱币、铜镜在2006年也出现普涨态势,其中的精品更是狂飙突进,涨势惊人。

2006年,一些大众收藏品同样也是热点不断。今年下半年,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的开展,民间红色收藏品行情不断看涨。毛泽东像章、革命宣传画,以及烟标火花、连环画等藏品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

令人遗憾的是,2006年,曾经是中国第一大收藏门类的集邮仍在低谷徘徊,人心涣散,市场萎靡。不过,邮政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的重大举措终于启动,尽管它对于集邮事业能够产生的影响还十分朦胧,但毕竟,一个新的起点来临了。

●编辑点评:

2006年,收藏品市场价格总体看好,局部下降。其实,市场价格有高有低是一种自然现象、正常现象,这说明了市场的成熟,只是起起落落之中,人为炒作等一些不正常的因素犹在,但愿它们逐渐远离市场。

  收藏市场今非昔比

2006年是中国收藏品市场、古玩城的收获季节,以北京报国寺、潘家园为代表的一大批原有市场走向成熟、更加规范,一大批新兴市场开张迎客。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日趋成熟,文物艺术品这个朝阳产业必然有美好的发展前景。许多投资者表现出了打造百年老店的决心和魄力,全新的理念凸显了这个行业的张力。

在已有的大规模古玩城周边,迅速集结了一批古玩卫星市场。其中沪豫川辽堪称代表。

上海形成了广东路、福佑路、东台路收藏品市场一条街以及豫园华宝楼、兰馨古玩、鼎鑫、友谊商店等市场群。郑州两座民营古玩城,其中南城2万平方米、北城8万平方米。北城成为购、吃、逛、赏的综合旅游景点,周末人山人海;南城古玩城是在唐代夕阳楼遗址上根据文献记载和诗人的意境复原建成的仿古建筑,是一个充满民族地方特色的购物天堂。辽宁朝阳市,光是化石城就占据了一条近千米的长街,两旁的建筑均为古玩、化石而建。

而山东、浙江、辽宁、福建、广东、湖北等收藏重镇,从省会到地市,诞生了一批硬件设施一流、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古玩城。据不完全统计,大中型收藏品市场今年开张的有100多家,而民营企业是投资的绝对主力。

和老厂房、老街区、商业大厦某个楼层的古玩市场比较,今年的新古玩城具有投资规模大、经营专业、围绕古玩的配套设施齐全、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浓厚的特点。如山西古玩城、山东淄博荣宝斋书画古玩城、山东烟台齐鲁古玩城、沈阳鲁园古玩城。

号称亚洲最大、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北京古玩城今年已经被近10家后起之秀赶超。就连地级市山东淄博,荣宝斋书画古玩城就是一座面积4.5万平方米的27层大厦,含有高标准的拍卖、展览、学术报告、综合大厅等,艺术展示、销售、交流、品鉴、拍卖集于一身。

●编辑点评:

市场蛋糕无疑是个巨无霸,但靠纯粹出租摊位赢利的收藏市场已经没有竞争力,耐心地先把市场打造成品牌是关键。急功近利只会在蜂拥而上、档次越建越高的成本战中折戟沉沙。这是收藏淘金热中应有的冷思考。

收藏组织各显其能

民间收藏离不开自己的组织,2006年,新的收藏组织纷纷涌现,而老牌收藏组织则老当益壮。

今年是中国收藏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在协会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会员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协会组织和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会员的法制观念不断加强,协会还为会员提供信息,开展多种多样的展示、交流和学习培训活动,深受好评。全国的收藏爱好者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在未来的民间收藏发展大潮当中发挥更大作用。

2006年也是上海市收藏协会成立20周年。从起初50余人的收藏组织发展为如今拥有近4000名会员、下设13个专业委员会的收藏协会,从萌芽到成 长,现在的上海收藏协会已经脱胎换骨。协会不仅从会员结构上进行了“大换血”,一批年轻的、有实力的收藏者的加入,让老牌协会焕发了勃勃生机,而且转变了角色,不再是以往普通的收藏组织,而是以公益性、服务性姿态立足社会。

国家级、省级协会在壮大,一些市级协会也在进步。今年也是广东中山市收藏协会成立10周年。作为一个市级收藏组织,能够坚持10年之久,已是相当不易,更何况协会是一年比一年火热。究其原因,在于“特色”二字。无论是活动还是展览,毫无创新的老套路并非良策,而中山藏协却从“本土”出发,寻求到一条特色之路。以收藏为点,通过异地联合办展,把只有中山才有的收藏文化,带进了更多的地方,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原有的收藏协会不断发展,新兴的收藏协会也不甘示弱,同样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路子。以江苏盐城盐都收藏协会为例,虽然成立才两年时间,可干起收藏的事儿来,却十分老到。从协会成立之初起,就专人策划组织了一项大型的连续性的“民间藏品进农村展览”。一年来,该展览已走进10多个农村,2万多农民在村头品尝到了民间收藏的大餐。

●编辑点评:

眼下,民间收藏风起云涌,收藏队伍日渐庞大,收藏群体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种种变化前,协会只有以“变”才能应“变”。这种“变”在2006年已经初露端倪。

收藏活动鲜红耀眼

2006年收藏活动的关键词有许多,实力、档次、规模、范围、花样……而其中的“红色”是最为亮眼的。

2006年的民间收藏刮起了红色风暴,而这场风暴的源头是一系列重大历史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色收藏活动可谓遍地开花。从国家博物馆、纪念馆,到民间收藏协会、收藏者,都纷纷举办了各类以红色收藏为主题的活动,在国内收藏界掀起了一股红色收藏的热潮。如军事博物馆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40余天的展览,吸引了80余万人次的参观者。而各地协会、收藏者举办的红色收藏交流会、展示等活动更是举不胜举,一些收藏者也纷纷办起了红色收藏馆。

收藏活动丰富多彩,民间收藏的实力也非同一般。如今年4月,在京城报国寺举办的“2006全国首届税票类展览”中,约有20个省市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近30部、150框邮集参展。从中国第一套印花税票到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税票,从地契、护照、毕业证书到婚书、自行车牌照……千余枚税票向人们展示了一部税票发展史。而许多藏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有些还获得过国际比赛的金奖。同样是在报国寺,今年10月举办的“碑刻与书法——中国历代碑帖艺术展”,展出的先秦至清代共150余件碑帖原拓,均来自于北京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会,着实让人们眼见了一番民间碑帖收藏者的实力。

不仅如此,民间收藏还登上了大雅之堂。如今年7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奥林匹克体育收藏品展,就汇集了9个省市的60余位民间收藏家多年来收集的各种藏品。另外,广东中山、广西桂林、浙江金华等地的收藏者,他们的藏品也都荣登当地博物馆或纪念馆。民间收藏者的实力可见一斑。

●编辑点评:

无论是协会组织的还是收藏者自己举办的,2006年的收藏活动不计其数,花样百出。但我们从中发现,民间收藏的触角在不断延伸,且紧跟时代。从伟人诞辰、长征纪念,到奥运盛世、时代精神,从博物馆到校园,从社区到家庭,民间收藏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民间收藏的档次也不断提升,并与国家收藏相融合。

民间藏馆耳目一新

2006年国内民营博物馆的发展可以说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统计,这一年国内新开了多少家民营博物馆,但是民营博物馆的表现已经足够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了。

国内最大的民间抗战博物馆——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6月15日引来了七大国有抗战博物馆馆长,他们是来参加首届“中国抗战博物馆馆长峰会”的。此次论坛就是由这家民营博物馆发起并承办的,这在过去可能是民间收藏者无法想像的事情,不过今天民营博物馆的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七大抗战博物馆馆长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建川博物馆后,一致感叹建川博物馆所收藏的藏品丰富,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新颖,值得国家博物馆思考借鉴。

今年7月,今日美术馆正式转制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成为了北京第一家民营的非盈利性、公益性美术馆。10月9日,今日美术馆新馆以方力钧、汪建伟、王晖三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展揭幕作为自己的开幕庆典。转制、开新馆、办大展,这家国内民营美术馆的代表又率先翻开了新的一页。

福建省文化厅与福建省文物局正式批复厦门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成立,使得民营博物馆的身份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而厦门市有望出台对私人开办博物馆的扶持政策,这对于有意开办民营博物馆的民间收藏家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目前厦门另有数家民营博物馆已提出了申请。其实,不仅仅是厦门民营博物馆迎来花季,一些省市的地方政府纷纷表示了支持态度,使得人们对民营博物馆信心十足。

虽然资金问题是民营博物馆发展的瓶颈,在过去的一年中也有一些家庭藏馆难以维系,但是也有很多民间收藏馆不但渡过了难关,而且还有了更大的发展,如经过前段时间的整修和布展,扬州民间收藏展览馆于国庆节期间再次向游人开放,布展范围和展品数量是试营业期间的好几倍。

●编辑点评:

今天民营博物馆的实力和影响力,回到三五年前,可能是人们无法想像的。同样,民营博物馆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可以和国有博物馆平起平坐共商大事……这些今天看起来很了不起的事情,再过三五年、十几年,也许就不足为奇了,民营博物馆留给你我的是无尽的想像空间。

国家收藏亲近民藏

一提到民间收藏和国有博物馆,总是不能绕开浙博,实际上,浙博已经成为国内博物馆的经验和典范。今年5月,浙江民间收藏精品系列特展首展“瓷典”在浙江省博物馆拉开帷幕,浙江民间收藏家雄厚的实力和丰硕的收藏成果也浮出水面,珍品共聚一堂将让收藏爱好者大饱眼福。

与此同时,2006浙江省博物馆之友年会就浙江省博物馆加强与社会民间收藏之间的联系,如何通过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平台,使民间收藏资源得到广泛交流和让社会大众分享,实现民间收藏与国有博物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次民间收藏展能够征集到众多海内外收藏者的藏品参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展览场馆同样让收藏者们头疼。10月1日至25日,“2006年全国民间陶瓷藏品联展”在广东中山市博物馆举行。此次展出的200件陶瓷藏品全部来自海内外的民间收藏者,藏品涉及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朝代的主要窑系。展览不仅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研究鉴赏机会,也传为当地国藏和民藏合作的美谈。

此外,在一些国有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民间收藏的身影,在首都博物馆、慈溪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各种形式的民间收藏鉴定、展览活动大受欢迎,而深圳市的博物馆则向民间收藏者寄展敞开了大门。

●编辑点评:

国有收藏和民间收藏的资源互补是人们一直倡导的,但在现实中往往是民间收藏一头热,有的博物馆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如今同民间收藏的互动和互补,成为国有博物馆的一大亮点,不仅民间收藏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收藏水平,国有博物馆也尝到了甜头。

收藏论坛论声不断

2006年,国内与收藏相关的高端论坛陆续出现,而且并不仅仅集中在北京、上海,这些论坛已经显现出了更多的国际化特点。

8月31日至9月2日,“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东盟中日韩主题会议”在京城召开。这次论坛是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邀请了东盟10国以及中、日、韩3国的美术博物馆馆长、研究东南亚美术的专家学者,上海、广东、江苏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美术馆馆长。此次论坛旨在联合亚洲各国美术博物馆,尤其是东盟和中、日、韩各国的美术博物馆,探讨、研究亚洲地区的美术博物馆在收藏、展示、研究等方面的共同问题和特殊问题,使亚洲艺术通过美术馆这一平台,表现出一种整合性的力量。

亚洲美术馆馆长刚刚离开北京,来自世界各地的120余位博物馆馆长和专家又齐聚京城,召开了“2006北京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就“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博物馆”这一主旨问题进行了研讨,国内外专家将讨论重点放在了中国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上。

中国的当代艺术在2006年经历了一个异常火爆的时期,与此同时也引出了很多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2006艺术经济”论坛就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的“艺术北京2006”大型当代艺术博览会上召开的。国内外众多的美术界专家,就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江西景德镇、上海、广州,10月至11月的两个月时间里,有关元青花的大型研讨会就接连举办了3次。10月21日,由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文化厅主办的“景德镇元青花瓷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了海内外的300多位陶瓷研究界专家、学者和青花瓷器的收藏爱好者汇聚一堂;11月21日至22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元代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方上海社会科学报社特别请来了伊朗国家博物馆、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等收藏机构的专家们;11月23日至26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民间元青花研讨会”,主办方山东景鸿堂此次先推出了元青花鉴定标准试行稿以听取文物专家和收藏者的意见。

●编辑点评:

无论是国家邀请也好、民间组织也罢,民间收藏的发展是核心背景。因此,这些论坛所涉及到的问题也越来越贴近普通大众、贴近民间收藏。这些论坛当中,人们也能听到中国民间收藏国际化的脚步。

  文化大展此起彼伏

这一年国内究竟举办了多少场展览和博览会,恐怕谁也说不清。从年头到年尾,呈现给公众的一道道的艺术盛宴似乎就没有间断。

1月20日,北京中华世纪坛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最先拉开了今年的艺术帷幕。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提香等20余位艺术大师作品齐聚京城,“不出国门就可以看到佛罗伦萨12个博物馆里的精华”成了此次展览的一大口号。

不过好戏才刚刚开始。汇聚了众多珍品的“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则于3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展,这是大英博物馆建馆250多年来,首次将完整反映世界文明发展的综合性展览带到中国。紧随其后的则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这也是近年来俄罗斯油画到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展览。新年伊始,这三大顶级艺术盛宴在京城同时上演。此后,作为“中国意大利文化年”、“中国俄罗斯文化年”的活动组成,各种艺术展览也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陆续推出。

而4月12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则为年内的各种博览会开了一个头。8月19日在京城举办的“第九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十一”黄金周期间的第9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10月6日的“艺术北京2006”大型当代艺术博览会,他们在规模、品质等几方面均在力求与世界接轨。

今年适逢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阵“长征”热,而有关“长征”的各种展览也是接连不断。不过规模最大的当属10月16日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开幕的“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整个展览展出藏品447件,这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全景再现长征历史的展览。

11月8日的“2006中国国际珠宝展”又将3万平方米的展览大厅摆满了珠宝玉石首饰。据了解,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意大利、泰国、缅甸、韩国以及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家珠宝商参展,为历届参展商数量之最。

●编辑点评:

这些文化大展也许并非专门针对民间收藏的,也许不是民间收藏家们的手笔,但是它们与民间收藏相互辉映,相辅相成,对推动民间收藏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不可低估。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