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1月5日《丁亥年》生肖猪邮票的发行,2007年邮政改革年的集邮市场开始骚动。1月5日《丁亥年》邮票在当天几乎全国稀售,接着其大小版便扶摇直上,面值24元的大版张炒到58元,面值7.20元的小版炒到30元,12元的小本票炒到14元。也许是压抑了多年的市场要寻求发泄一样,市场上的新老票几乎全线上涨。
也就是在市场炒作的同时,2006年的年票也突然发力,价格出乎意料地高过面值40元,打破了这些年年票打折的神化。而促使其改变的却是邮票发行部门。本来发行部门承诺的预订与零售并举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但是他们却故意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乌兰夫同志诞生100周年》2套邮票上实行不零售的办法,使只有面值4元和1.20元的邮票都炒作到了15元至20元的高价格;接着又把《和谐铁路建设》搞得不按时发行,神秘化,《中国邮政开办110年》又用特大型票,并且要制作另类赠送版,可以说,这种官方炒作,人为地提升了市场的浮躁,使2006年的年票册最高到170元,而面值只有109元。而今年改变的邮政体制也是由中国集邮总公司统一制作年票册,各省公司无权制作,使得市场完全控制在邮政经营部门,本来邮票就是垄断发行的,这样一来就更是火上加油。
同时,邮政的改革没有很快挂牌,所以总公司统一制作的年票册又没有投放市场,预订年册的还没有从邮局拿到自己的年册;使市场上仅有的一点年册理所当然地高价不落。而总公司年票册的投放市场,就选在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正式挂牌后,其订价能让集邮者接受的有140元和188元两种年册,但是没有人见到140元的年册,只有188元的册子,而且在邮政内部就消化了许多,对外几乎不零售,目前投放市场的很有限,有的只是邮商们用自己的办法从邮政内部搞的有限的年票。而过去想买打折年票的集邮者,或是有其他目的的消费者又必须从市场上买年册;而邮政发行部门又没有公布2006年的全部邮票发行量,是否真正销毁,都是个谜。邮政只是向市场投放了一定量的年册。而目前的集邮邮票又归属新成立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售,他们又是名副其实的经营企业,一切都是以赢利为目的,就更加剧了邮市的人性炒作。购买年册的想观望,猜测或许是邮政先向市场投放少量的货,等市场价格高涨时再投入更多,到时候也许价格会降下来再买;但是又怕人家不这样做,到时候价格还很高,自己只好买涨不买落。邮政正是抓住了集邮者的这种心理。
年票炒作的同时,也带动了2006年额外特殊发行的“文房四宝”丝绸小版由售价60元涨到130元;“奥运会”不干胶涨到96元;“奥运会项目”不干胶涨到39元; 8分的“庚申年”猴票也过了2500元。沉积的邮资封片也开始随之而动,特别是新发行的普通邮资封片价格都数倍甚至数十倍地搅乱市场。目前的各种邮资改值封片也成了许多集邮者追逐的目标。有人还说年册将会跨过200元。看来,的确有些热了。
有人这样说邮市,邮政要维护自己的形象,要炒热2006年至2008年的市场,肯定会在邮票发行上费尽心机,寻求利润,所以这几年的市场必然好。也许是真的,也许是痴人说梦,反正,目前的市场有点热。人家邮政也没有承诺2007年的邮票发行还实行预订和零售并举,实行定期销毁。真假只能让市场说话。惟一能左右集邮者的就是自己的集邮目的。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没有永远赚钱的买卖。反正,目前过热的集邮市场存在着危险,就像过热的股票市场一样。入市需谨慎,盲目乐观都不现实,想投资的就更要小心谨慎,别再出现1997年的“金箔张”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