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交易中心大规格金银币 → 美哉中国金银币--说龙话美(上)


  共有282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美哉中国金银币--说龙话美(上)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美哉中国金银币--说龙话美(上)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2/11 8:21:00 [只看该作者]

美哉中国金银币--说龙话美(上)

作者:贾关法,中国集币在线原创专稿。全文刊登于提前出版的2007年2月下旬刊《钱币》报上。

龙,至高无上,威武神奇,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和理想的结晶,中华民族发祥和肇端的象征。博大精深的龙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古钱币上,龙的纹饰最早出现于西汉的方孔圆钱。大约过了两千年,龙的形象才出现在金银币上。清代光绪年间,龙纹是当时银币的主要图案,故俗称“龙洋”。币上多为端坐的正龙,龙头昂扬,双目圆睁,显示皇家不可冒犯的威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发行戊辰(龙)年生肖金银纪念币,开当代“龙币”之先河。此后,龙的图案纹饰频频出现在金银币上,以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铸造工艺,以及独特的美学特征,成为精妙绝伦的高档艺术品,在龙文化收藏品中凸现优势,备受人们的珍爱。虽然这些金银纪念币对于博大精深的龙文化体系而言,不过冰山一角,但仍可“借一斑以窥全豹”,让收藏者领略中国龙的风采,并追寻其悠远的历史踪迹。

中国龙的形成、丰富和完善,经历了数千年风云变幻。1998年发行的“龙的文化”金银纪念币,让人们看到出土文物中龙的原始形象,揣摩到它的演绎轨迹。这套金银币的正面图案都是商代玉玦及建筑。

原始时期的玉龙属于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年,有“中华第一玉雕龙”之誉。虽然它还不是最古老的龙纹,但提供了远古时代十分珍贵的信息。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闻一多先生经过考证后指出,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是蛇的夸张和神化。早期的龙,造型简朴、粗犷,有猪头、马鬃、蛇身等,它是中华民族在形成过程中,以蛇为图腾的部落不断战胜和融合其他图腾的部落,最后统一、优化为各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龙。这一虚拟的神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风尚和审美观念的变化,龙的图案纹饰经历了创世、衍生、兴盛、成熟等时期,越来越趋于理想化。商周时期的龙,头上有角,融合了牛、羊、鹿等动物的特征,造型雄奇、威武,独具神秘可怖之感,是奴隶社会特征的艺术反映。从战国到唐宋,龙的形象不断美化,表现为龙头比例增大,有龙须,颈细、嘴长。在1992年发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1)-地动仪”本色金币上,有8条龙头向下的降龙,标志地震方位,这是东汉时期龙的造型特征。明代以后,龙的图案基本定型。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称,“龙,其形有九: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颈似马、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至此,中国龙终于有了最美的艺术形态,成为我国文化中代表最高祥瑞的神物。它的内涵美,是中华各民族在共同的理想下,社会和谐、意志统一的象征,是精神、力量和智慧的凝聚,斯为大美至美也。

2000年发行的“千年纪念”金银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世纪坛和群龙腾飞。画面上,大大小小的中国龙,或出没于波涛,或腾飞于九天,变幻莫测,气象万千,象征中华民族正以不可估量的创造力,去开创新的世纪。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