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新闻热点讨论 → 03月23-25日 周末话题:谁能跑赢大市


03月23-25日 周末话题:谁能跑赢大市
选择项
1.公斤银币
2.五盎司彩银
3.编号票
4.本票
5.小版张
6.磁卡
7.纪念币
8.纸币
9.JT及老型张
10.封片
您还未登录,不能参与。 [ 参与人数 11 人 截止时间:2034/8/7 10:12:00 | 查看参与用户]
您需要达到所设定的数值才能参与:文章 0 积分 0 魅力 0 金钱 0 威望 0
  共有4065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03月23-25日 周末话题:谁能跑赢大市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喔比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937 积分:260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0 1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4 11:53:00 [显示全部帖子]

目前对市场的理解!! 专家提醒


现在进入市场的人,心态浮燥,总想快速赚钱获利,所以都在新货里进出(垃圾版块,市场上有量,好建仓),呵呵,可以理解都是近10年伤痕累累,想报仇啊!! 但大家可以回忆以前的行情,垃圾版块只有在行情的最后才会疯狂,比如说新货、封片这些。在市场经过进10年的过度萧条后,现在回暖转向的初期,所有品种都报复性的反弹了(当然,从长远来看,价格仍然极低),所以这一版块短时间不能大幅上涨,大家应该正确理解。当然,其中个别品种由于目前少数庄家还是以熊市思维在操作,总是想快速拉升,虚放消息,获利就跑,所以有较大波动。但这样强势而为的操作,已经很勉强了,这样的庄家已不入流了。

我个人以为目前藏市已进入炒不如捂的阶段了,大家可以回头看看,所有卖掉的品种大家容易吃到差价补回来吗?但只要在这之前进入市场参与的人都会成为大赢家,可以这样说,这个行当只要有几年健康的发展,至少会造就几个国内资本界的知名的人物出来。各位有经历过的都还记得以前“邮票帮”相比其他行业的辉煌吧?



聚焦,聚焦,再聚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喔比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937 积分:260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0 1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4 11:58:00 [显示全部帖子]

2006年邮票的发行量曝光
2006年邮票的发行量曝光
今天是3月23日(星期五),沈阳晴,最高气温13度.
2006年新邮发行量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近期在中国集邮研究会编写的集邮目录里部分2006年邮票的发行量公开,其中发行量最少的是早期领导人,只有630万套!长征型张发行量高达1022万枚.该书刊本站正在热销中,工本费75元,函购者免邮资.
2006年份票现在批量成交价143元,价格稳定,成交较多.


聚焦,聚焦,再聚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喔比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937 积分:260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0 1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4 12:07:00 [显示全部帖子]

不小的利好:邮政法制和监管体系建设成工作重点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3月23日讯国家邮政局2007年工作会议今天在京召开,这是自1月29日中国邮政政企分开完成后国家邮政局的首次工作会议。为了尽快实现从“经营”到“监管”的角色转换,履行好中国邮政“政”的职能,国家邮政局决定把邮政法制体系、监管体系、支撑体系和监管队伍建设列为近期工作重点,并对今年的工作任务做出全面部署.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指出,法制体系建设将是邮政系统的“首要任务”。在今后一年中,国家邮政局将完成《邮政法》的修订工作,起草《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草案)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并加速推进邮政地方法规、条例的修订,切实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使邮政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国家邮政局将努力创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邮政市场监管工作机制。监管的重点主要是:快递市场、集邮市场和邮政用品用具市场。

  马军胜强调,支撑体系建设将是我国邮政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邮政部门将着力做好产业规划与产业政策研究,纪特邮票发行管理,健全邮政业统计制度,扩大友好交流与合作等五项重点工作。

  (原国锋 韩 冰)

  编 后

  “头衔”变,“头脑”也要变

  “政企分开”后的国家邮政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在众多的任务面前,观念的转换是根本。也就是说,国家邮政局及其工作人员在“头衔”发生变化的同时,“头脑”也要跟上变化。

  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将区别于原先“政企不分”的格局,以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的身份出现,独立担负对地方邮政局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监督管理工作。时代赋予国家邮政局新的使命,自然,“头脑”的变化要服从、服务于新的职能定位。



聚焦,聚焦,再聚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喔比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937 积分:260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0 1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4 12:10:00 [显示全部帖子]

快速升值 人民币“搅热”了收藏市场

快速升值 人民币搅热了收藏市场


20070323 09:51:14  来源:金融投资报

【字号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今年春节后,旧版人民币升值好快哟,春节前我花9500元买的那套第三版人民币现在已经要卖1.3万元了,早知道多买几套就好了。”钱币收藏投资者黄先生告诉记者。人民币藏品真的升值这么快吗?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成都市收藏品市场。

第一套:价格平稳

众所周知,第一套人民币的价值最高,目前其市场价格已经达到160多万元,被钱币收藏投资者称为人民币藏品的“贵族”。由于第一套年代久远,而且只流通了7年,是流通时间最短的一套人民币,版别多达62种、发行量少,收集难度大,据称,完整的第一套人民币在我国仅有十几套,从而成为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一套人民币之一。在收藏界如果谁拥有一套完整的第一套人民币,就会被看作是财富的象征,因此很多收藏投资者在目前的高价位也不愿意出手。第一套人民币很多品种都处于一种“有价无市”的状态,在市面上很少流通,而市场成交的品种几乎都是一些普通品种,所以,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第一套人民币的价格表现最为稳定。

第二套:快速升值

第二套人民币是1953年印制完成并开始发行,故收藏界将其称为“五三版”人民币,于1964年退出流通领域。这套纸币共有主辅币11种面额,13个品种,15种版别。

第二套人民币价格虽高,但相对于第一套人民币也并不是高不可攀,而且升值空间较大,所以对很多收藏投资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据记者了解,从2005年开始,第二套人民币就一直处于快速升值阶段。如10元券(俗称黑10元),2005年初的价格仅为2万多元,2006年底达到了7.8万元,而目前市场价格更是高达9万元;3元券和5元券2005年初的价格均为2000元左右,2006年底分别上涨到7000元和5500元,而目前市场价格更是分别飙升到了1.3万元和8500元。据商家介绍,今年春节后,第二套人民币的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扬,个别品种价格已经翻倍,目前全套价格已经高达12万元,而春节前还不到10万元。

第三套:市场热捧

五套人民币历史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发行,经过12年时间,共发行7种面额、9种票券,于2000年7月停止流通,是我国目前发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以其主题思想鲜明、设计风格新颖、券别结构合理、主辅币品种齐全、印刷工艺先进并有较强的防伪性能等特点,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最有前景和潜力的一套人民币。

据商家介绍,从2000年第三套人民币退出流通领域的那一刻起,市场上就有人开始炒作,当时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就被炒到了700-800元。同时由于前两套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加上第三套人民币的价格相对较低,很容易吸引收藏投资者的目光,所以第三套人民的价格一路上扬,尤其以被收藏投资者称为“五朵金花”的两元古币水印券、两元五星水印券、一角背绿券、一角枣红券、一角背绿水印券的升值速度最快。以一角背绿水印券为例,2005年初的价格仅500-600元左右,到2006年初价格就上涨到了2000元左右,2006年底的价格已经达到了6800元,2007年春节后,其市场价格已经攀升到了1万元。而大全套的价格涨势也惊人,目前的市场价格也从春节前的9400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1.3万元附近,两三个月时间其涨幅就达到了近40%。

第四套:渐入佳境

五套人民币历史

虽然第四套人民币没有退出流通,但看到前三套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很多收藏投资者不愿意错过趁价格没有大幅上涨前大量建仓的机会,特别是一些被业内人士看好的80版的两元券、50元券、100元券以及专门供收藏用的连体钞等潜力品种受追捧程度最高。

据商家介绍,目前80版两元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涨到了4元;80版50元券价格为160元左右;80版100元券市场价格也在130元附近;而第四套人民币大连体钞(面值共1291.20元)价格更是上涨到了6000元左右。而记者发现,第四套人民币连体钞珍藏册2006年秋天在成都面市时的价格才2180元/套,在2006年11月份就上涨到了4680元,到12月份市场价格已经达到5680元。可见第四套人民币的升值潜力不可低估。

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杨锡光认为,第四套人民币的升值潜力非常巨大,如果今后宣布退出流通领域,其价格还会快速上扬,在今后5年左右的时间,第四套人民币个别品种升值达10倍也是有可能的,因此收藏投资者应把握好购入时机。



聚焦,聚焦,再聚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喔比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937 积分:260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0 1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4 12:13:00 [显示全部帖子]

重大利好消息!一叶看市3-24

一叶看市3-24


发布时间:2007年3月24日 10时34分

3月24日邮币卡市场气象预报:晴,温度2度,人气心态指数:3。行情向上。

今日早盘行情:奥运会不干胶:88元,吉祥物:65元。

<国家邮政局将聘请800名社会监督员> 新华网报道中提到:

"马军胜同时表示,今年要把快递市场、集邮市场、邮政用品用具市场作为市场监管的重点。快递市场重点督促解决快件丢失、损毁和延误问题,依法制止恶性竞争和不公平竞争,依法维护信件寄递业务专营权。

集邮市场监管重点查处伪造、销售假邮资凭证,未经批准仿印邮票图案等违法违规行为。邮政用品用具监管要以质量标准为核心,提高产品制造质量。"

这是对集邮市场的重大利好,长期以来市场假货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营,随便不知道什么地方印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充斥市场,违法违规的的东西见不到人管,现在国家邮政局行使监管责任,对市场正本清源,是让集邮市场走向正规健康发展的重大利好,邮票市场的春天到了,近日封片等的上涨已经印证了。

附全文:

国家邮政局将聘请800名社会监督员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任芳、姜雪丽)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23日表示,国家邮政局将在各级政府机关、新闻单位、消费者协会、大专院校、社区等部门和单位聘请800名社会监督员,监督邮政服务质量。

马军胜在国家邮政局2007年工作会议上说,今年是重组后国家邮政局履行职能的第一年,要积极创 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邮政市场监管工作机制,努力开创邮政监管工作新局面。

马军胜表示,今年要强化普遍服务监督,保障基本通信权利,重点加强对业务种类、服务资费、服务网点、服务水平的监督,“确保我国现有的普遍服务水平整体不降低,局部有改善。”

他说,国家邮政局将在400个县、800个点建立普遍服务监督网络,了解社会公众对普遍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监督邮政企业履行普遍服务的情况。

据国家邮政局综合司副司长林洪亮介绍,目前我国邮政普遍服务主要包括普通信函、普通包裹和普通汇兑三项业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邮政普遍服务面临的压力较大。

马军胜同时表示,今年要把快递市场、集邮市场、邮政用品用具市场作为市场监管的重点。快递市场重点督促解决快件丢失、损毁和延误问题,依法制止恶性竞争和不公平竞争,依法维护信件寄递业务专营权。

集邮市场监管重点查处伪造、销售假邮资凭证,未经批准仿印邮票图案等违法违规行为。邮政用品用具监管要以质量标准为核心,提高产品制造质量。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我国邮政监管机构组建工作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去年9月,省级邮政监管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去年11月,国家邮政局进行重组,今年1月29日揭牌,邮政政企分开工作基本完成。

据统计,2006年国有邮政企业业务总量完成728.9亿元,同比增长16.9%;业务收入完成636.8亿元,增长10.8%。



聚焦,聚焦,再聚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喔比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937 积分:260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0 1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4 12:17:00 [显示全部帖子]

收藏讲“情操” 专家热议冷静面对文物热

从摆摊设点的古董贩子到实力雄厚的拍卖公司,从视为破烂的旧货到趋之若鹜的文化收藏,在文物流通形式和渠道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也在产生一些不利于文物保护的现象,并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何甄别?如何监管?如何引导?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为此,本报特别约请单霁翔、冯骥才、谢辰生三位专家由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

    ―编者

  谁掏空了古村落

作家冯骥才撰文说――

近年来,在深入各地古村落进行文化遗产的普查时,常常碰到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就是它的历史形态虽然依存,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有模有样地立在那里,但建筑里边已经看不到任何历史文化的内涵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支离破碎。那些唱傩戏的面具、印年画的画板、演影戏的皮影人儿,甚至连寺庙和戏台柱子下边雕花的石礅儿,全都是为了应付游人而找人新刻的。这些古村落除了建筑已经看不到任何历史的记忆与见证,它们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去北京的潘家园、天津的沈阳道、上海的城隍庙、太原的南宫、成都的送仙桥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古董市场和古物集散地看一看吧,都在那里!

我考察过许多国家的古物市场(西方人叫跳蚤市场),但绝对没有我们的古董市场如此无奇不有、堆积如山、气势惊人。多年前我听到一位外国朋友发出感叹,他惊讶于中国历史悠久,古物极大丰富,多得没边。似乎我们的古物取之不尽。但今天如果再去逛逛各地的古物市场,已经被赝品所充斥,罕见真物,现出疲态,真东西不多了!

这不奇怪。首先是长久以来农村贫穷,物品很难保存。近百年来又经过一次次自我的粗暴的扬弃。更直接和更致命的原因则是近20年古董市场的开放。当时似有一种理论,即古董有了商品价值就不会被丢弃或毁掉,并把这种观点当做古董市场开放的理由而全面放开。但不料,它的负面远远大于正面。

那些很久以来一直被视做“破烂”的东西,忽然值了银子,一方面刺激了卖,一方面刺激了买。卖是为了换钱;买一半出于爱好,一半是为了升值。买卖都是市场的需求。这便促使一支专事搜罗古物的队伍――古董商贩的迅速形成与壮大。遗憾的是,我们对遗产最先看到的不是文化价值而是商品价值;最先深入田野并看重遗产的不是文化人而是商贩。在金钱的驱使下,这难以数计的古董商贩们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地把各省各镇各乡各村的古代遗存――从家藏细软、字画、陶瓷、家具到服装、老照片、家谱、房地契、农具、生活什物,及至窗扇、牛腿、花罩、砖雕、柱础、门礅等等全都搬到市场上。我曾到京郊吕家营看过一个来自山西的商贩存放古董的仓库。单是各式各样的油灯就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粮斗,至少上千。浩浩荡荡地摆成一片或高高地堆成一座小山。全是地道的“山西货”。真比我们“拉网式”普查做得还彻底。其结果,一方面这些搬到市场的古物,失去它的出处,也就失去了对自己原生的那块土地的历史文化见证的价值;另一方面那些被掏空了的古村落只剩下一个徒具其表的干瘪的躯壳。像一堆没有内页的书皮,只有空壳和书名,没有内涵和内容。

古村落是被古董商贩“淘宝”掏空的,也是被我们自己卖空的,倾其所有地卖空的。这就是20年来古董市场的负面。由于没有人类先进的遗产观,没有认识到这些遗产的精神文化价值,没有在文明转型期(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自觉的文化保护,也由于太看重古代遗存的经济价值了,才把这些极为重要、失不再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失去,致使大部分古村落和城市的历史街区出现了“文化空巢”现象。

可是,我们现在仍然没有针对重要的民间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前些年有一个来自欧洲的女子在贵阳呆了6年,专事收集少数民族传世的古老又精美的服装,然后打包装箱运回国。她收获极丰,情不自禁地说出一句大话“15年后中国的少数民族服装到我们那里去看!”没有法律保障的遗存会很轻易地流失掉。然而那些古董商贩却一刻未停,依然走村串乡,奋力“淘宝”。古村落剩余的文化汁液还在被使劲地吸吮着。我想,倘若要保住中国大地上最后的原生态的遗存,紧要的是立法保护。当然还有博物馆保护和遗产教育等等。

我们总不能把古村落全变成文化空巢留给后人!


加强文物经营企业监管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

文物流通领域也是文物保护事业的一部分,我国的民间收藏和文物市场仍处在成长阶段,尚未真正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业规范、合理结构,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不具备文物拍卖资质的企业从事文物拍卖活动,是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上,公布了所有合法的文物拍卖企业名单,这一名单是即时更新的,也就是说,不在名单上的企业是没有《文物拍卖许可证》的,不能经营文物拍卖业务。也陆续有文物拍卖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调查处理,国家文物局今后将在媒体上公布对违法违规企业的依法处理情况。一些文物拍卖企业专业力量薄弱,造成赝品泛滥。一些企业采取假拍、拍假等不当方式竞争,造成了市场混乱。政府高度关注,准备从规范文物艺术品鉴定管理入手,对从事文物鉴定的机构及人员实施资质资格管理,通过认证文物鉴定权威机构、培养市场监督力量等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对文物经营企业监管中,发现一些企业违反《文物保护法》,公然拍卖出土文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已经加大监管力度,健全文物拍卖标的备案复核制度,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文物标的进行复核。企业经营的所有文物拍卖标的都应经过政府监管部门审核,并应依照审核结果发布拍卖公告及举办展示、印制拍卖图录等。河南有一家企业,先印制图录,然后在标的审核中有98件文物是出土文物,被省文物局撤拍,但已经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样的企业将被作为重点监督目标,要对有问题的企业实行黄牌警告制度,对屡次被审核标的中有出土文物的企业,吊销其文物经营许可证。据统计,2006年,文物部门在审核中,共撤拍了16场次170件文物拍卖标的。

当然,也希望媒体正确对待和引导收藏热、市场热。文物收藏热、市场热在满足公众的收藏鉴赏需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拓展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物收藏首先是也应该是文化活动,而不应仅仅是经济活动、投资活动。文物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文物收藏应更多地关注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些媒体大肆炒作文物的价格,一些所谓的文物鉴定专家为收藏者开具不负责任的鉴定证书,以假充真、高估价格,误导收藏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目前的文物收藏热、文物市场热,反映了公众的文化需求,这是好现象。对祖先留下的优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权欣赏、有权依法收藏。热爱文物的人越多,保护文物的人就越多。面对这样庞大的收藏群体和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尽到依法管理、依法规范的职责。

  拍卖有“界限” 收藏讲“情操”

文物专家谢辰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指出――

文物流通领域的拍卖和收藏,现在十分活跃。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文物拍卖可以进行,但必须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和《拍卖法》。文物拍卖有一定明确的界限,“允许文物拍卖试点,内销的三级文物可以开拍,二级、一级文物可以定向拍卖”,这里所指的是私人收藏的传世文物。国家收藏的文物是绝对不允许拍卖的。事实上,目前的一些电视鉴宝栏目展示拍品时,已经淡化这条界限,一些出土文物甚至也被作为商品拿出来“鉴宝”,这是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的。此外,在接受境外人士到国内参加文物拍卖的活动中,一定要严防有人把非法出境的文物再拿回来拍卖。如果接受这种拍卖,就是把他们的非法活动合法化。这不仅违反了我国法律,也违反了国际公约的规定,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收藏的价值要充分肯定。我从不反对收藏,相反,我认为收藏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物能够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但是,真正的收藏家收藏目的绝不是为了“升值”,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学科来研究。绝大多数收藏家最后都把藏品捐给国家,而不是旨在倒买倒卖,那是商人的作为。针对收藏,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方面,文物鉴定绝不能商业化,要依法规范文物鉴定人员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注意舆论的引导方向,文物收藏应该强调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能淹没文物的本质。

当然,也希望媒体正确对待和引导收藏热、市场热。文物收藏热、市场热在满足公众的收藏鉴赏需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拓展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物收藏首先是也应该是文化活动,而不应仅仅是经济活动、投资活动。文物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文物收藏应更多地关注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些媒体大肆炒作文物的价格,一些所谓的文物鉴定专家为收藏者开具不负责任的鉴定证书,以假充真、高估价格,误导收藏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目前的文物收藏热、文物市场热,反映了公众的文化需求,这是好现象。对祖先留下的优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权欣赏、有权依法收藏。热爱文物的人越多,保护文物的人就越多。面对这样庞大的收藏群体和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尽到依法管理、依法规范的职责。



聚焦,聚焦,再聚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喔比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937 积分:260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0 1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4 12:19:00 [显示全部帖子]

民间收藏品市场:繁荣与混乱共存

“以前我找过几位鉴定专家,他们都说我这两件藏品是真古董,可北京的专家却说它们是赝品,我究竟该听谁的?”不久前,在央视“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武汉”大型活动现场,武汉市民余波拿着两只精美的瓷瓶,一脸无奈。

市民周谢的情况与余波正好相反:他收藏了一件“青花龙纹高足杯”,此前有专家一口咬定是仿品,在活动现场却被专家当场判定为珍贵的元代青花瓷器。对此,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称:“目前我国收藏品市场空前繁荣,却也是空前混乱。收藏品市场上充斥着三流仿品,却没有一个权威的民间收藏品鉴定机构,这使得很多收藏爱好者蒙受了很大经济损失。”

人大代表提建议 民间收藏待规范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收藏如今已成为许多百姓文化和经济投资的新热点。民间收藏的日益兴盛,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私下盲目收藏,致使赝品充斥;缺乏有公信力的收藏鉴定咨询机构,欺诈活动屡屡发生;导致文物资源紧缺,价格飞涨;诱发文物盗挖、走私等犯罪活动……

如何规范和正确引导民间收藏?人大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聚焦,聚焦,再聚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喔比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注册用户 帖子:937 积分:260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0 12: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24 15:16:00 [显示全部帖子]

用心学习就是积累财富(东方鹤)

小时候不知学习的好,工作了才明白学习的重要,因为要你写个总结什么的总是觉得就胸中那点墨水写不出啥来呀,只得再学习。

80年开始集邮时不知啥集法,将邮票从信封上揭下来而已,结果不仅损坏了许多难得的实寄封,收集的信销票也多有背面揭溥的。调进县城后离邮票公司近了,去买成套邮票时发现有人加价出售邮票者(当时称邮贩子),才知邮票可以赚钱。

于是乎满大街的找有关邮票的书籍,只买到《集邮爱好者手册》和《集邮词典》两本,花了一个星期看完只明白了一个大概,只能是边干边学了,幸运的那时邮票公司(当时我们那叫集邮门市部)内部规定是不准集邮的,公司的人也没有拿公家的东西赚钱的想法,仓库里的东西随我挑,买了不少精品JT票张,并幸运的花二元钱购到了中银错片12枚。

91年高潮前投入不过万余元,在高点已达十二万多元,因为钱来得太快还没有完全反映过来,行情就被当局的查抄叫停,资产瞬间缩水至三万余;其后,经过深入思考认为邮票投资仍是一个好的投资渠道,加之当时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不得经商、不得炒股,对我来说也就只有邮票投资一条路可走了,及至96年底通过经营与借贷资金量仅二十多万元,九七高潮中只是利用假日到卢工交易,半年左右的时间资产最高也达近三百万元,当时考虑只要上五百万就出来,这样可以安顿好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住房问题,现在来看还是贪心作怪,白白错过了掘第一桶金的机会。

不过说实话,虽然历经了邮市投资的大风大浪,但并没有做坏自己的心态,相反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感悟到了许多。在困难面前能让自己冷静思考如何化解;在挫折面前能让自己平和心态,进而更加奋发图强。在一次次的失误中总结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为了最终可以实现的目标,坚定自己的前行方向这是邮票投资给我最大的启示。邮市对我来说就是人生的一个大课堂,这里有我永远都学不完的东西。我期望参与这个市场的朋友,能先静下心来学点东西,而不是急于去做教师!看看有些朋友特别是新人发的贴我真的觉得遗憾,没有邮识不懂那不是你的错,你可以慢慢学,但不懂装懂甚至瞎说就是你的不对了。

说上述这番话,只是希望目前已进入这个市场的朋友,为了邮市美好的明天,大家要团结起来,现在你无论是赚了还是赔了,对于高潮来说那都是小钱。经过九七的人不会忘记一日三价和日价翻倍的情景,可以说在那一天来临的时刻,今天的我们只会有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了。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聚焦,聚焦,再聚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