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雕塑》邮集获奖后的体会


  共有173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雕塑》邮集获奖后的体会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雕塑》邮集获奖后的体会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6/15 9:18:00 [只看该作者]

《雕塑》邮集获奖后的体会

钟玉龙

我的极限邮集《雕塑》在2001广东省集邮展览获大镀金加特别奖后经过修改、充实,又在今年10月广州第二届全国极限集邮展览获得金奖。在此愿与广大同好谈些体会,敬请不吝赐教。

1、选准题目宜早不宜迟

笔者主编《外国极限》这一国内唯一研究外国极限集邮的专业刊物已有10个年头,与国外极限界一直保持着紧密地联系,当然收集外国极限片也就“近水楼台”了,6年前就开始编辑《雕塑》极限邮集。这是因为手中拥有雕塑专题极限片千余张,并不乏很多古典片、珍罕片,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并对它的前景信心百倍,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这选择是明智的、恰当的,为今日获取大奖奠定了基础。

2、多条渠道收集更为贴切的素材是邮集成功的一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好题目后,就应着手收集展口素材,要获高奖所用素材应是十分贴切的、精挑细选的、同类中最好的。没有丰富广泛的素材难以成集。笔者深信多条渠道收集更为贴切素材的重要性,它是邮集成功的一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朝成集,多年收集。故这几年孜孜不倦,一步一步耐心刻意寻觅相关素材,千方面计通过各种途径,如在大型邮展的国外邮商摊位上购买,参加邮品拍卖会,托亲友在国外代购,发英文Email、打国际长途请国外极限高物、极限邮商帮忙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收集到大部分与主题贴切的极限片。笔者这部邮集涵盖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极限片,有些极限片销戳虽不是很早,但收集难度较大,如抽象雕塑片、原始雕塑片等,体现了素材的收集难度。

3、在珍罕性上做足文章是邮集获取大奖的根本原因

拙集最为突出、吸引评审员和观众“眼球”的恐怕是大量古典珍罕片。其中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0世纪30年代前的素材多达12张,包括世界最早自然形成的金字塔片,是珍品中的珍品。极限邮集素材的品相和珍罕性占30分,我认为这一得分的多寡成为决定邮集能否获高奖的根本原因。珍罕性是指20世纪40年代前的极限片,拙集中共有79张,占全集50%。

无论是中国1999世界邮展,2000伦敦国际邮展,还是去年的全国邮展等大型邮展,极限类展品获得最高奖均因为其素材的珍罕性高。一部集子只有拥有较多的珍罕素材才能获取较高的奖级,这是不争的事实,否则就缺乏竞争力,拿不到高奖。

4、遵循FIP极限集邮规则,力争邮集无懈可击

为了邮集夺取高奖,除了素材的国别多样化、珍罕度高之外,遵循FIP极限集邮规则也不能忽视。笔者在编排邮集时昼处处按规则要求,遵守FIP法规,少让评审员找到不足,发现漏洞。如票、片、戳和谐程度,除了古典片自然形成之外,其它均为自制片,几乎没有专印片。在极限片的珍罕度上,突出其重要性,例如根据考证结果,注明某素材是该国最早的极限片,在票、片、戳三要素的研究包括邮票发行时间、销戳地点和日期3个部分,都作了精确的注解,保证各章做到均衡,每章一框,不跨框,让评审员一目了然,使邮集尽可能做到无懈可击,少扣分,不丢分。

5、虚心接受批语意见,使邮集日臻完美

本届极限集邮展览笔者自始至终参加了所有的活动,如观展,听李明教师的讲课及对拙集的剖析,宣读论文,与同好交流等,尤其是到李教师下榻的酒店造访,与他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前见过面但未细谈),聆听他的教诲,接受他的批语意见,使我获益匪浅,终生难忘。这是这次广州之行的最大收获,他指出我邮集外观欠佳,每张贴片说明文字太多,文字淹没了素材,文字应越简练越好等等,作为国家级评审员和本届邮展的主要评审员,李教师的意见是十分宝贵的,我都一一做了笔记并铭记在心,并打算今后“大刀阔斧”地修改、增删,使邮集日臻完美,以参加更高级别的邮展。当然李老师的某些观点笔者也不敢完全苟同,如他说的拙集中阿根廷1903年戳实寄片不是极限片,说是因图幅未达到75%,不符FIP规则,应撤下,我认为,在极限集邮尚处萌牙的20世纪最初期,无意识自然形成,存世甚少,只要邮票和明信片图案和谐,不管是一票多戳、一片多票、还是图幅是否达到75%,都应视为古典极限珍罕品,此外,李老师还特别强调极限集邮属于传统集邮模式,极限集邮不应象专题邮集那样深入的拓展,讲故事,笔者也有不同看法。在撰写此文的同时收到美国极限协会主席,资深极限集邮家Daniel Olsen先生发来的Email,他也不同意李老师的观点,不过李老师的观点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与他面对面的探讨提高了自已的思想认识,丰富了邮识。

总之,笔者的邮集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经过展出后虽获金奖,但离评审员的要求尚有一段距离,其他邮集也各有长处值得借鉴,这些都是以后笔者应该认真思考,给予重视的。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