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坤
编者按:对于自古以来偏好藏金的中国投资者而言,近期以来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一路走高,让黄金正在成为不少人的理财选择。其中,有些人选择了投资金属纪念币,认为这样既能保值,又有增值功效。殊不知,即使是同一题材的纪念币,身价也可能相差很远……
省城市民张先生最近“上了一大当”:两个月前,他在逛收藏市场时,一冲动花了近万元买下一套生肖题材的金银材质纪念币,但现在,这套东西即使喊破了两千元,都没有人愿意收。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奥运藏品大热,各类贵金属材质的纪念章、纪念币持续不断地涌进市场,但经过一年的沉淀,这类藏品的命运已经开始分化。
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两套金银纪念币为例,发行之初每套身价约为1万元,随后行情持续高涨,目前市场价已接近两万元,第一套纪念币更是奇货可居。而同期发行的其他金银纪念币却大多是高开低走,价格疲弱。近期发行的一套纪念币,更是已经跌破发行价。“这贵金属本来都有保值功能,为啥纪念币身价起伏就这么大?”张先生想知道个答案。专家解读:
省城一位长期经营钱币收藏品的商家说:“发行之初,因为发行量无法考证,加热情追捧,很多纪念币的身价会一下子暴涨,过段时间后,大家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就纷纷抛售,身价又跌回至原来的价值。更有一些根本就是骗人的*、假章,跌到几百块钱都不会有人要。”
事实上,和玉石、书画等藏品相比,金银纪念币的收藏其实更有规律。从国内金银纪念币发行的历史来看,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行的历史人物纪念币,身价最高,存世量极少;第二类是上世纪90年代发行的以风景名胜为主题的纪念币;第三类是同期发行的珍稀动物题材的纪念币。后两类经过时间的沉淀也都有一定的身价。
专家表示,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最主要的是要买国家正规渠道发行的纪念币,比如说中国银行每年都像发行邮票一样,发行若干套纪念币。假如买所谓的限量发行的商业纪念币,很可能无法套现,在几年的时间内也谈不到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