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霏开
÷国庆长假期间,全国集邮联派人到上海来开座谈会,可惜我到外地旅游去了,没法出席。座谈的主题是外国邮票的发行与管理经验。对“京官”来说,下基层调查研究,确为转变作风、促进改革的新气象;而就我们普通集邮者来说,上述主题已属“老生常谈”,多少年来磨破了嘴皮,“借他山之石”成效不大。
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戴定国先生,以集邮世家的真诚,在某报上发表了一篇特稿《美国邮票发行机制》,洋洋“万言书”,最后一段结论,却只有59个字(包括标点):“集邮是邮票衍生出来的第二功能,将邮票只卖给集邮者是对邮票基本功能的异化,既不符合事物内在的规律,又断了集邮收入的财路。”
也是“老生常谈”。读过戴定国这些年来所写文章的人,都知道他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介绍的美国经验,基本的落脚点就是:邮票功能不应异化。他的许多文章早已结集成书,可是,执掌大政方针者有没有认真读过,是否在日理万机之余有兴趣来考虑一下,令人怀疑。
正如沈曾华同志生前所说,有些集邮界真正关心的大事,他们是未必“有兴趣,听得进”的。 此次戴先生文章的妙处,是结束在“财路”二字。可能在国外同胞的眼里,国内人现在都想钱想疯了,最令人惊醒的唯有“财路”,最好是卖“点金术”。唯有从“财路”上劝人打开思路,苦口婆心才有幸见效。
巧得很,前不久《小馄饨》也夸了几句美国邮政。说的是美国的“不干胶”,几乎普及到所有的邮票,目的是方便老百姓贴信;而中国邮政的“不干胶”,只用在抬价炒作的小版张上,乃“以利为本”的货色。听说该篇《小馄饨》,在民间受到转载与传播不少。今日的空气毕竟是民主多了,没有人责备我“美化资本主义”。而如今集邮联正式开展有关外国经验的调查研究,也亮起了“有兴趣,听得进”的曙光。
外国经验再好,碰到中国的实际,能否行得通,关键在于领导。有的领导说邮市是“第二股市”,又有多少具备正义感的干部站出来说“不”?对于邮票功能的“异化”,又有多少专家或专业工作者公开撰文进行探讨?十多年邮市的姜靡不振、集邮队伍的伤心与流失,有几篇堂而皇之的报告是真实地揭露了根本的缘由的?只听说“领导”要规范舆论,没听说领导检讨自己的理论谬误与方针错失。
如此,“老生常谈”的外国经验又有何用呢?
但愿,调查研究不是徒走形式。
不妨从小事开始,做些试验。譬如:立即将小型张的发行价回归到邮票面值,不搞溢价,有的只用120分的面值与售价;立即发行不干胶的普通邮票,逐渐将不干胶推广到所有的邮票,立即停止生产主要供藏玩与炒作的不干胶小版张。
我在几年前就主张邮资涨价,以帮助邮政扭亏,同时应停止从所谓“集邮邮票”与不正常的“邮品开发”中捞钱;现在,邮资是涨上去了,应该停止的捞钱行为却并不停止。戴定国所谓“邮票功能异化”的老生常谈,也不见上面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