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 困局与发展-又到两会时(蓝色天际)


  共有312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困局与发展-又到两会时(蓝色天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outru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管理员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0527 积分:30182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6/9/30 16:14:00
困局与发展-又到两会时(蓝色天际)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2/18 9:08:00 [只看该作者]

困局与发展

           ——又到两会时

蓝色天际

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冷眼看邮市起起落落,说句心里话:让人寒心。这几天看到有几位邮市精英,不惜自费去找杨代表阐述民意,我首先感到的无奈,其次是欣慰。说到无奈,是对邮政长久让人失望的无奈。而欣慰,是因为有人还在为集邮事业的重整雄风而不懈努力。

盘点07,无疑是让广大集邮和投资者最为失望的一年。再说句心里话:让人寒心的始作俑者是邮政。

问题一、缺乏规范。

新邮发行量缺乏规范。06年新邮发行量缩减作用,在云冈型张发行满6个月后开始显现,这波积极作用一直持续到079月。这一阶段,邮市虽有起伏,但总体趋势是让人满意的。079月以后,07新邮的增量负面作用也开始显现了,06缩量作用所吸引的眼球,也化为乌有。不可否认,如果07仍然延续06的发行量,市场现在的形势仍然会一片大好、欣欣向荣,人气十足。搞不清初现阶段邮政发行量是以什么为基准。是以邮票预订量为基准么?我认为不尽然,现阶段新邮预订量保守估计能达到500万就已经极限中的极限了。那是以什么呢?我认为就是邮政利益最大化。06年新邮即使发行缩量,仍然每种都有一定数量的销毁。那么邮政看到06好了,07就加量,这与*商有什么区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毁了01之后,又一难能可贵的行情。

新邮发行制度缺乏规范。现在好多邮友提出新邮敞开出售这一问题。我没有深入研究过新邮敞开出售的利弊,但在目前制度尚不健全的时候,谈新邮敞开出售,这无疑会成为各个集邮公司又一获利的工具。好的邮票,集邮公司可以少量公开出售或是不出售,而垃圾邮票,集邮公司可以大量出售,卖不出去还可以上缴,这最终获利的我想不会是我们。

从发行量的公布来看,邮政承诺发行期半年之后停售销毁,而后统计公布发行量。可以说06邮票1-6月的能够较好地贯彻这一承诺,06新邮1-3月份的发行量在06年十月份就公布了。07年两会,杨先生让邮政松了一口气,但实则不争气。发行量的公布越往后越拖,现在看看,发行一年多了07年的发行量到现在还是个谜,效率之低,前后大相径庭的变化可窥一斑。呵呵,邮政集邮的存在是为了谁?是为了集邮事业,还是为了广大集邮爱好和投资者,还是为了杨先生!我看目前好像反过来了。

集邮公司参与炒作缺乏规范。现阶段集邮公司是可以明目张胆的参与炒作了,但看看他们的手法是什么。一些公司参与炒作不惜利用预定用户所预定的新邮在市场上进行炒作,炒作后再给预定用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些好的邮票(比如鸟巢等)已经发行了1个多月,但我们去取,却告知没到。同时一些三五个月才取一次邮票的集邮者,也给了各地集邮公司参与炒作的借货空子。一些参与炒作的公司其经营实质就是,炒高了卖,炒低了买,炒完还给消费者。

问题二、短视思维,无宏观战略。

作为无论是集邮文化和集邮市场的主导者——邮政来讲,其任何行为都要从整个宏观层次来考虑。作为整个体系的最高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误判或过失,都会给集邮市场带来一场灾难。

我一直坚持:先成于局,而后谋于略,略从局出。就目前来看,邮政集邮这块略是很多的了,但略多并不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这就好比一个人工作看着一天忙到晚,的确很辛苦,但是却没有什么成效,甚至还不如不忙一样。而目前邮政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看似十分努力,实则是在“庄稼不收年年种”。这就好比刚刚培育到苹果树结了果,就以为都会结成大苹果一样而不再悉心照料,最后得到的只能是苦果。

现阶段,集邮事业的发展切实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发展顶层设计。既包括集邮文化的传播、集邮爱好者队伍的扩大、青少年集邮热情的培养,也包括集邮的增值保值功能的增强、集邮市场的培育和邮票发行运作制度的规范等等,各部分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才能推动集邮事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

集邮是什么?是一种文化还是一个赚钱工具。如果单单是为了赚钱,那么这种文化是会失去价值和吸引力的。如果单单是为了文化,杨先生也就不必再让邮政挠头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耽谅。



北京金币网  邮币卡共享
小灵通:010-86594600  电话:010-82230229
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