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 邮市之路有多广 (胡剑明)


  共有289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邮市之路有多广 (胡剑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outru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管理员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0527 积分:30182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6/9/30 16:14:00
邮市之路有多广 (胡剑明)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3/3 9:18:00 [只看该作者]

新资金不入,行情就像一锅老汤,老是缺把火,沸腾不起来。圈内人也在质疑,邮市还能走多远。我们毕竟是在和平盛世时期,论环境和条件总比战争时期要好吧?更利于邮市发展吧?我们来看看集邮前辈,著名集邮家,邮学家,集邮活动家张包子俊先生的一段抗战时期业邮的经历吧。也许对我们坚定信心,调整思路,转变观念,抛弃对邮政的依赖,开拓自己的市场有好处。

抗战爆发后,杭州被日军占领,张包老不愿为敌寇服务,来到上海。1937年开办了“奥伦多邮票公司”,主营中国邮票,由他和妹夫钟韵玉主管。外国邮票由柳至川负责,其妹张包平之协助。

1942年6月,柳至川脱离奥伦多公司,另立“东方邮票公司”。奥伦多邮票公司由张包老与钟至玉二人一直经营到1945年抗战胜利。1945年冬,奥伦多邮票公司从上海迁到杭州,由张包老一人经营,钟至玉则在上海经营“上海邮人服务社”。

1946年底,张宝老正式结束了奥伦多邮票公司,在杭州经营“清泰第二旅馆”。

张宝老经营奥伦多邮票公司期间,曾于1942年1月创刊《邮话》,到1946年5月停刊,共出刊33期。

当时上海,杭州都在敌伪之手啊,战火纷飞的年代啊。那几年的生活就靠邮票生意维持啊。不但扩大了生意,还办了刊物,留下了宝贵的邮史。这种业绩骄人吧。

从上所述可以看到集邮的生命力有多强盛。即使在文革动乱的特殊时期,集邮也没有消失,还有不少人在默默坚持。在高科技发达的美日欧洲等国,集邮更没消失。所以集邮的前景是无限广阔深远的。

目前我们遭遇的困难除了邮政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之外,与市场同样急功近利,不计后果的炒新,搞期货,以至于砸了自己的盘有关。邮政的发行规范和市场经营的诚信规范这都是邮市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




北京金币网  邮币卡共享
小灵通:010-86594600  电话:010-82230229
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