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社会经纬文体休闲 → 本山 别再“忽悠”中国的百姓了


  共有159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本山 别再“忽悠”中国的百姓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outru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管理员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0527 积分:30182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6/9/30 16:14:00
本山 别再“忽悠”中国的百姓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3/4 11:38:00 [只看该作者]

曾几何时,本山带着他的徒弟们从中国“较大的城市”铁岭,来到了我们春晚的舞台,于是全国上下现尽刮“东北风”、“小品风”一直到“忽悠风”,于人们在那顶十年都不换的帽子下面(我的老家就是东北农村,那种帽子我的爷爷都不戴了)终于被忽悠“瘸了”、“抽了”甚至公鸡都下蛋了。这些年,满大街的流行语:几个朋友上街见面,一改以前的“吃了啊”,就会有如下的对话:     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走两步,没病走两步。

                   忽悠,接着忽悠。

                   你太有才了。

                    为什么呢(本句最初也出自本山高徒)

                    。。。。。。。

 

目前在我国的文艺舞台,好象这有样的规则,让观众笑了,你就赢了。本山让观众笑了,自然就赢了。

  可是我要说,这些小品以及它们的风行,最起码让中国人的文娱欣赏水平降低了一个层次!对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一场浩劫!

  有人说,你言重了!人们喜欢的,就是好的。可是我想说,未必。记得清朝晚期,人们都把吸大烟看成时尚,人们当时也是“喜欢”的,可喜欢就是好的吗?语言的粗俗化,与那些大烟土有何异?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娱也仅仅是降低到让观众笑的水平,有多可怕。

  中国自古是个文明古国,我们优秀的语言文字有着其它语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美。我们的先人流传下来无数哙炙人口的文学艺术精品,这也无疑是世界各国人民对着我们这东方古国的无限向往的原因。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的盛行,无疑使文学告别了士大夫文人雅士而真正的走向人民大众而走向通俗,但是,通俗,绝不是庸俗!

  救救我们日趋庸俗的语言文化!

  举几个例子吧。

  如果你是个歌迷,你听几首港台的歌曲,再听几首大陆的歌,你会发现从歌词上是很不相同的,我不知我们大陆的词作者为什么那么热衷于“通俗”(说是些大白话更恰当些)。比如:常回家看看。。。。。。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文学爱好者,你想看看些真正的文学书,你也最好不要看我们最近的大陆的比较“红”的作家的作品的,除了“丰乳肥臀”“谁日谁奶奶”之类,你不会看到什么的,想想那些刘庸,林清玄等等那些可以读入心灵的文章,我真的不知该对我们的语言文字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个电影迷,看看这几年我们所谓的大片,贺岁片。。。。。。。

  不想举过多的例子了。我只想问一句,为什么我们的人民就可以接受庸俗?对庸俗顶礼?记得本山去美国演出,当地人要把本山告上法庭。理由:对残疾人的不尊重。如果是我,我会还加上一条,对农村人的不尊重。

一个拿别的人痛苦去搞笑的人还会有那么多人去捧。

看看这些年的小品,演的老年人,傻子,残疾人,这些社会的弱者都成了人们取笑的根源。就是在最近演出的《乡村爱情》里,也没有脱离本山那一套:说话大舌头的,结吧的,走路掂脚的,头上没头发的。。。。。。除了这些,也把农村人刻画的那样的思维简单化,似乎一些智障的人在演出一台拙劣的小品。

我就生长在大山里,是落后的地区,但我的乡亲们那种淳朴,那种对人生的态度比我们城里人好不知多少倍。本山是用他的思维把生他养他的父老乡亲描写成和他一样的小丑!

 

其实写这些有些跑题了,我不是文艺批评家,我只是个老师。那我们就把话题拉回来,就目前流行的“时尚语言”而讲,我认为不可以让学生去接受的,这些注定不会长久,在我们祖国的灿烂的语言大河中,这些连个浪花都算不上。

做这一个老师,课堂上的幽默,语言的时尚,当然是我们所求的,也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我想幽默是智慧与知识的结合,是语言美的一种体现。

做为一个有着传授祖国优秀文化使命的小学老师,给与学生什么样的影响,是致关重要的。流行元素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远离,我们的学生就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去甄别其中的精华与垃圾,给与学生好的影响。



北京金币网  邮币卡共享
小灵通:010-86594600  电话:010-82230229
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