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 制约邮市行情全面崛起的因素有哪些?(黄兴跃)


  共有264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制约邮市行情全面崛起的因素有哪些?(黄兴跃)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outru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管理员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0527 积分:30182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6/9/30 16:14:00
制约邮市行情全面崛起的因素有哪些?(黄兴跃)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3/8 7:05:00 [只看该作者]

1997年的邮市火暴行情大家一定没有忘怀,虽然11年时间过去了,大家仍然把昔日邮市行情的繁荣挂在嘴上,暂且不去争论当时邮市火暴是否正确,有一点必须肯定,投资和收藏邮票的爱好者还是期望邮市走向健康规范之路的。长期的市场低迷,集邮群体大幅萎缩,其真正的原因又在哪里呢?又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下面阐述如下:

一、邮、电分家对市场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邮电分家,原国家邮电管理局改为国家邮政局,把电信、移动这两块肥肉分离了出去,而分营后的国家邮政业务量大幅缩减,为了扩展业务,国家邮政重点把精力放在了邮政储蓄和物流两大主体业务上,而最薄弱、最不赚钱的业务环节在普遍服务,而这块业务每年也要靠吃国家财政补贴;由于剥离后的邮政内部结算机制的约束,造成了特快专递业务限制贴用邮票;集邮这块占邮政创收份额应该垫后,在票品发行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造成纪特邮票消耗渠道不畅,这一切都是邮电分离后,邮政为自身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而没有真正认清邮票属性的作用及容易引发的严重后果,尤其是1997年那波浪潮,促使国家邮政肆虐乱发邮票,只顾圈钱,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顾邮市死活,造成了邮市长期低迷的严重后果。

二、邮票“发营合一”体制弊端滋生邮票打折

中国邮票“发营合一”发行体制是造成邮票长期深幅打折的根源。所谓“发营合一”体制就是邮票发行与邮票经营合在一起的体制。1993年,原邮电部曾对邮票“发营合一”体制进行过调整,成立了邮资票品部门,却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式的准“发营合一”体制。邮票发行是国家赋予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权力,与央行发行人民币一样,具有严肃、严格的管理职能。而国家邮政把纪特邮票发行与销售均交给中国集邮总公司经营,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邮政营业窗口几乎不发售和使用纪特邮票,而将邮票作为纯商品交集邮公司经营,邮票的基本属性被严重扭曲,集邮公司不顾后果的胡乱发行邮票和开拓邮品,背离邮资规律,邮票没有充分消耗,造成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国有资产巨大流失,邮票怎么能不贬值,不长期打折呢?

三、邮票预订政策严重背离市场经济规律

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搞活经济,增强国力。计划经济的运行体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从1986年开始,粮、油、肉、米、布以及生产资料纷纷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驶入了市场经济快车道。然而,国家邮政并没有适应国家整体经济改革的步伐,由于分营后业务拓展的不足,还寄托于计划体制的衣钵,一直推行预订新邮政策。事实上,由于错误的邮票管理体制和不遵循价值规律,邮票使用属性和邮票收藏价值都没有真正体现,导致了邮票深幅打折和集邮队伍的陆续离去,这一切,都是违背了邮票基本属性所致。新邮预订不但没有吸引集邮队伍,相反还呈逐年递减趋势,事实上也说明了新邮预订是行不通的,客观上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取消新邮预订,邮票回归业务窗口,顺应规律,才是正道。

四、把集邮公司推向市场

集邮公司的存在,与“发营合一”和“新邮预订”紧密联系在一起,利在集邮公司,弊在毁了集邮。几十年来,集邮公司垄断经营的结果导致了今天市场疲软的结局,事实再次证明集邮公司若是继续走老路终将葬送中国的集邮事业。改制后的中国集邮总公司应该适应改革开放的步伐,对集邮经营部门进行股份制改造,溶入市场,专业从事邮票经营业务。把集邮公司推向市场,不仅能保证邮票发行与邮票经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开,而且有利于邮政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参与经营活动,提高邮政企业经济效益,有助于增强邮票集藏活力,完善市场运行平台,吸引集邮队伍,构造经营环境,推动我国集邮事业健康发展。

五、邮市经营环境恶劣影响市场发展

10余年中国集邮市场环境并不理想,一是邮政体制和管理上存在弊端;二是做空、期货平台猖獗;三是造假贩假行为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和措施;四是网络透明度太大,相互攻击,相互折台,都在以自己为轴心而喧嚣,缺乏合力;五是长期炒作新邮,集邮的气氛并不理想;六是邮票价值体现缺乏政策保障。上述六条是影响市场走向全面发展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它因素。

六、集邮协会名存实亡,并未发挥应有的职责作用

我国从上自下的邮协组织,在这10多年的邮市灾难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责作用,试问国家邮政这么多年向会员发行的邮票,有多少邮协会员领取过?市场上堆积如‘山’的会员邮票从何而来?其中的利润价差又落进了谁的腰包?邮票长期打折,邮市长期低迷?集邮队伍大量流失?又采取了什么措施?邮政的不作为向国家有关部门做过强烈的反映吗?或许没有吧?只要邮协领导不从国家邮政局索要票源冲击市场就是万幸了?难道没有类似情况吗?

这一轮行情拖了11年之久,其核心问题就是以上原因,要想中国的集邮市场走好走远,要期望集邮者回归,必须从根子上找原因?从邮政体制上找原因?从市场环境上找原因?从方方面面寻求原因,真诚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严格依法办事,市场才有出路。

近三年市场形态趋好,但集邮群体并未真正回归,市场不形成一波真正意义上的回升,邮票价值不充分体现,邮票属性不真正体现,不可能形成全面上涨的浪潮。

分折了近期制约市场发展的因果关系,寄希望国家邮政局采取有效措施,顺应民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人为本,构建邮政与群众共赢的社会氛围,把握奥运契机,理性扶持市场,尽快的营造市场气氛,利用各方宣传机器,大力宣传集邮投资,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在正确的政策导向下,把中国集邮事业发扬光大。

                                                     200836



北京金币网  邮币卡共享
小灵通:010-86594600  电话:010-82230229
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