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新闻热点讨论 → 04月04日 今夜悄悄话:股市?邮市?


  共有277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04月04日 今夜悄悄话:股市?邮市?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24:00 [只看该作者]

卖奥运金银币分体合1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分体是脸谱装 11500元

金银证书不同号,不带4,7。

电话:13972598811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33:00 [只看该作者]

一、当上了集邮协会名誉会长

在我的脑海中,第一次引进“集邮”这两个字,还是在1991年5月。

我们单位有一批资深的集邮爱好者。又与市邮局、市集邮协会有着良好的关系。由老秘书先生牵头,成立了公司第一个集邮协会,并请我当名誉会长。由于“工作需要”,我只好愉快接受。老秘书先生告诉我:协会成立的那一天,市邮协及局有关领导将到会,叫我讲几句话。这对从未摆弄过邮票、又毫无邮识的我来说,倒确是一个难题。好在帮忙的人多,找来几本资料,又帮我东拼西凑,草拟了一篇发言稿。与会那天我照文宣读。算是我这位“领导”对公司邮协成立的祝贺和希望。

“牌子”挂上了,免不了要与“邮民”们打点交道。你来我往,一天二天不懂,时间长了,也慢慢知道了“集邮”是怎么一回事。但,说句心里话,此时此刻的我,不爱邮票,更不爱集邮。

二、心

1、我只要一册玩玩

1991年正值邮市高潮。年底,邮协的小方送来二本1991年年册。翻开看看,邮票倒真好看。但面对这五花八门的邮票,我思索了好一会。我难得写信,即使写信亦只用得了8分的,还有那么多面值的邮票有什么用?我根小方说:我只拿一本吧!小方惊讶地说:大发师傅,人家想要都要不着,参加协会的人每人一本,给你二本怎么不要?

小方与我是多年朋友,知道我不懂邮票,决定帮我“洗洗脑子”。约好带我到上海最大的卢工邮市去逛逛。

2、脑子被洗

去卢工的路上,满耳灌输的全是小方的集邮经。小方一遍痴情,然而对当时的我,确实是有点像对牛弹琴——一个耳进,一个耳朵出。但,当我一脚踏进卢工邮市大门,那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确让我对“邮票”有了新的感受。后,小方又带我去他家,看了他的珍藏品。什么1979年以2元一枚购进的长城小型张,放到今天竟能值上二千多元!,增值竟达一千多倍!……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崔、小陈、小王,陆续带我逛了太原街(即今天的云洲邮市的前身)、静安、横浜桥等邮市,又上门欣赏了他们各自的收藏。但,我还是不信。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3、第一次尝试

那天,我壮着胆,拿着手上尽有的两本91年邮册,去双阳路邮市“试试”。邮商们见到陌生人拿着新年册,一下子围了上来。向我出手多少钱?我红着脸,憋了半天才说:80元一本。竟没想到话刚出口,几只手同时抢了过来。100元不到的本钱,一下子变成了160元。未抢到手的几位邮商追问我还有吗?并开出了愿每册90元的价收购。

这回我相信了。邮票竟能如此增值!我的心,终于动了。

4、盲目的大量“吃进

话说到此时,已跨入1992年夏。正逢邮市行情急聚降温,邮票大幅跌价。 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而我只有唯一的电气爱好。手上有一笔资金存在银行。邮票如此地有增值潜力,我又不玩股票,何不把钱改投到邮票中去呢?于是我拿着钱,跑到大大小小的邮市,不管什么票,新的、旧的都要,只要便宜。从每枚1角、2角统收,到每枚五角的亦收,时间长了,胆子也大了,一元、二元一枚的亦照收。邮市一下滑,那些急于抛出的朋友,最喜欢与我这种只讲便宜,又不懂价值、品相,而又有购收实力的“傻瓜”做交易。二年下来,家里的邮票堆得象几个小山。又买来了年册,一枚枚地分拣、插册,业余时间过的倒也充实。还觉得不够瘾。1994年改为大批吃进跌价的新票,只要是跌价的,跌得愈惨的我愈收,整封、整版的收。竹子小型张每封从开始的510元进,直至跌至每封340元,仍在“吃进”。手头原有的存款花完了,又不惜余力地将每个月的工资、奖金往内添,钱完了,但家里的邮票,塞满了大大小小的抽屉,成套的年册堆成无数“小山”。家人和朋友问我:你买了这么多邮票,打算怎么办?我仍盲然不知所措。因为直至此时,我还从来未想过下一步该怎么办。

三、第一次出山

1、逼上梁山

好多事都是逼出来的。1995年底,单位里给我增配了一间房子,高兴之余又愁了起来。钱都投到邮票里去了,几万元钱一下子怎么周转得过来?大家都劝我抛点邮票出去,怎么个抛法?

2、摆地摊

我灵机一动,门口不就是双阳路小邮市吗?那么多人在摆摊,何不去试试?

足足忙碌了一个月的整理、编排、订价的准备工作,JT、CS、WN、小型张等等各编了一本,每枚(套)的透明塑料袋上均标上了价格。找了两个壮胆的朋友作“护身符”,脸皮一厚,报纸往地上一铺,几个本子往上一放,“地摊”摆成了。 我的生意也真好,也许是第一次“出山”,围上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你也翻,他亦买。半天的地摊摆下来,回家一清帐,竟收进了一千多元。

我喜出望外,赶快再添加新品,准备下一个休息日再出摊。

3、这些朋友真不够意思

我向来把邮友当朋友。我的东西谁都好翻,谁都好看,几个人一本拿着翻,但告诉“朋友们”,“进口袋时”要打声招呼。可就是有的朋友不那么办!时常会发现这样的怪事:原来一套中的总筋票,明明未卖出,怎么没见了?回家后怎么也找不出来!我明白了,被手长的人未付款拿走了!

那天我带了个“助手”,去横滨桥夜邮市摆摊。我请他看好摊子,千万记住别被人偷了,只要按写在袋子上的价钱卖就可以了。东西多,我忙着与另一朋友交易。回过头来,助手跟我讲:几张复制的选票都卖出去了,我未在意。收摊回家后,我细翻了一下,想看一看,卖出的是些什么复制的品种。这一看可不要紧,天哪!装在剩余袋子里的选票竟全是复制品,而真品全被换包了,一下子损失了近千元!

还有一次更可恶。那天休息日,我带了五个本子出去,围着看的人亦多。谁知收摊时一看,怎么只有四本了?还有一本呢?用不着想了,被人盗了,而且被盗的一本,是五本中价值最高的一本。当时我略估了一下,这被盗的一本价值至少五千元左右。

这些人真不够意思!我下决心,等我弄足了房屋资金,再也不摆这倒霉的地摊了。

4、瞎卖

中国的邮票品种亦真多。初涉邮市的人,要想把每个品种的“身价”弄懂,不说当时的我,就是今天的我,也还是弄不清。也许永远亦弄不清。瞎卖,加上便宜、品种多,大概是我地摊生意兴隆的根本原因吧。

那天我和搭档一起去卢工摆地摊,生意照样是好,一朋友专收我的普票。其中R16新宝塔山,我有三十余枚,因为我不懂这一枚的身价,又是过去“统收”进来的,反正能赚就行。我开的价是每枚2元。这个邮友递过600元,我反问师傅,给我这么多干啥?搭档马上告诉我:人家开的价是每枚16元,而且有多少要多少。我领悟了,马上16元×35=560元,退回了四十元,我非常满意。旁边一邮友搭话说:小李,你卖错了,这一枚的市场价至少在40元。我镇了一下,马上改口说:进得便宜,卖得也便宜,有收益就行,请师傅挑吧!

物美价廉,连卖带送,很快为我筹足了收拾房间所需的资金。

5、全部抛出去

话说至此,恰逢1996年邮币卡市场狂热的炒作期。地摊刚收场,朋友叫我趁此机会赶快抛。我看了市场价,什么92年的竹子小型张上涨到每枚7.5元,94年邮联上涨到6.5元,我赶紧清理了一下,以7.5折的当日价,抛出了第一批。几位邮商看到我的出手价非常好,争相说好上我家收购。仅仅一个半月左右,批量的版票、小型张抛空了。我仔细地整理了一下剩余的邮品,决定再抛一批。然而这短短的二十天左右的日子中,邮币卡市场出现了滑坡趋势,但比较我的进价来说,还是有“赢”。我的心态比较平,仍全部抛了出去。而留下的,都是零星旧票——无法一下子抛出去的品种。

回过头来看这近一个月的抛出过程:第一批抛得早了一点;第二批邮商上门来收购时期价位正值“峰点”,而第三批已是下滑阶段。

6、请朋友帮助代销

摆地摊出去了一批,抛出了一批,手上剩下的除了一批旧票外,还有一大堆是已经插了年册的邮票。邮市也真怪!一旦出现滑坡,愈是无人敢收,尽管我的开价是当日邮市价格的80%。于是我请几位熟悉的邮商代我销售,出售价定为市价的90%,每售出一本,给帮忙者10%的回报。起先还行,每月能出手10本20本,越向后,尤其是邮市转冷后,价格一路下调,直至接近了我原来的成本价,我只好收回。

第一次出山,折腾了好一阵子,虽尝尽了各种酸甜苦辣,但成本都收回了。留下还未来得及出手的旧票、年册票,成了我“纯赢利”的部分。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34:00 [只看该作者]

四、 决 定 办 个 邮 刊

1、和小何成为好朋友

我和小何,是在摆地摊时相识的,他和另一朋友办了一份《上海品邮》邮刊,其中亦经营零票。当时只有16K的一个版面内容,标栏为《零票园地》。

经营零票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即:如果你手上没有仓储,而等朋友订单来了要货再去邮市收,十有九不是收不着,就是被邮市的邮商“斩一刀”。邮商知道你缺货发不出,此时不狠狠斩你,又去斩谁呢?好在小何每天能去邮市。几次交往,我的仓储,变成了小何的仓库。缺什么,来买什么。我亦好说,只要有赢,开价就可以。小何亦爽快,只要低于他的刊价,他能赚就行。双方一拍即合。每隔三五天非要上我家门一次。时间长了,小何索性把客户的订单送来,叫我帮他配票。条件是:按其刊价的8折供货,隔天来取。后来更干脆,我手上有的邮票,小何可以随意从刊上打出去。小何不用资金积压,也不用投资,订单来了,往我家一送。我呢,反正不摆地摊了,也不去邮市抛,业余时间有点收益,也心满意足了。反正邮票都是以前收购的,眼下亦不用再投资,双方竟也合作得非常好。

据小何跟我讲,大凡办邮刊的人,都有过我这样“摆地摊”的经历。他亦是这样过来的。并劝我和他一起办好这个《零票园地》。

我始终未下决心。

2、无可奈何再出山

这期间,我个人家庭出现裂痕,一气之下,分手各奔前程。好心人帮我介绍了一位女友,因原本无工作,成了我的“拦路虎”。左思右想。不少朋友提醒我,可以发挥一技之长,搞电气加工或生产音响。但因投资风险太大,而未敢下决心。

最后,还是听进了小何的“半句话”。

3、租了《上海品邮》二个版面

小何的原本意图是:将其刊上的《零票园地》交给我,按双方投资分成。我想,这个方案,日后麻烦的事不会少。而我的“个性”是喜欢“独立、自主”四个字。捆绑手脚的事,我不大愿意干。我提出的方案是:《零票园地》由我独办。条件是:给我二个专版(16开二个版面),价格、内容,由我制定。每期由小何在正常渠道发行的同时,另给我200份刊,由我任意发行。我提供的优惠条件是:以“品邮”当时刊出的价,由我将其零票一次全部买下,此后,小何不得再经销新旧零票。同样,作为我,保证不经销其刊上的封、片、折之类。每期刊出版时,我再支付二千元作助刊费。很快,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立下文字“协议”。于是我将《上海品邮》的《零票园地》改为《零票天地》,邮购地址改为控江路896弄13号403室。于是,《零票天地》的第一期,在《上海品邮》的第二、三版中出现。

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讲的《零票天地》的“创刊号”吧。

4、达成了独立创刊的协议

我的邮票品种确实多,希望能全部打印出去。几次商量扩版,而小何不肯承担邮刊超重部分的邮资费用而未成。每期宠大的支出,而邮品积压在家,信息发不出去,营业额无法上升。时间长了,我亦无法承受。经几次商榷,最后同意将《零票天地》栏目划出《上海品邮》,由我独立创刊。我的答谢条件是:小何原在邮市包房困难而借用的款,改为无息的方式。并以文字的形式作了记载。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零票天地》终于以独立的形式自行出版。期刊号按顺序定为第四期。

在我刊现有的客户中,近三分之一的朋友,历经了这一过程。并顺利地由《上海品邮》的客户转为《零票天地》的客户。不少邮友对这一过程,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批邮友,为《零票天地》成功地立足于民刊之林,作出了贡献。

5、卷入了全部财力

《零票天地》独立出版后,改成了16K八个版面,可刊出足够的信息内容。我将全部的积蓄和可以转入的资金,迅速转入了邮票的投资。《天地》邮刊的邮购品种迅速增加。在第五、六期刊中,已刊出了新中国邮票品种的70%左右。邮友队伍迅速扩大,营业额持续上升,前景令我喜悦万分。我决心加大投资,力争《天地》能拥有新中国邮票90%以上的品种。然而,手上可以转入的资金已全部投入了,怎么办?我灵机一动:不是可以“借鸡生蛋”吗!于是从几个朋友手中借来了**万元现金。

写到此,我想回过头来讲一讲,为什么我的刊取名为“零票天地”,而不称“零票之家”、“零票园地”?这里,“零票”两个字的含意比较清楚,即以零票为主。《天地》两个字,却蕴藏着办刊者的“雄心”和“壮志”。可以理解为:在经营零票方面,我,要占领一席之地,要挤身于民刊的“一百零八将“的行列。基于这样的“雄心壮志”,方有了《零票天地》今天这一不掘不挠的拼搏奋进的历程。

6、瞪着大眼,还是看错了投资时机

邮市和股市一样,投资有风险,这点大家都知道。有一定涉邮经历的邮友,几乎都有体会。邮品的价格升升降降,高潮、低谷期循环往复,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对投资者来说,能否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是能否取得回报和回报率的关键。诸葛孔明大概只有一个。而诸葛亮也曾“大意失荆州”。凡人间最多的大概都是事后诸葛亮。

我拿到朋友们这一笔款的时间是1997年5月。我深深懂得:如果这笔钱投入时机失误,给我带来的将是什么。我很谨慎。款到之时,只拿出1/3资金,收购了一批自认的“总筋”、“高面值票”。8月,邮市持续下滑,大部分邮票(含早年票)的价格,都已跌入到高潮期的70-80%左右。我想,大概不会再下跌了,于是,立即将其余资金全部投入。

然而,邮市后来持续下滑的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完全错了。此时此刻的我,已后悔莫及。我,终于未能逃脱“被套”这一刧!瞪着两只大眼,还是看错了投资时机!

7、雪上加霜

中国人有句话叫做:人逢倒霉时,霉事会接而连三的接踵而来。投资失误已使大批资金被套;每期的营业额,受邮市大气候的影响而急剧下降;此时,单位为我调换了套间房,并要求一次付款买下。可,偏偏此时,身边唯一的一笔应急备用资金,不慎在厂浴室全部被盗!此时此刻的我,已是身无分文!

天哪!真是雪上加霜!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34:00 [只看该作者]

五、终于发出了求救的呼声

 

1、邮市行情持续下滑

2000年的邮市行情,继续全线下滑。如果以97、98、99年三年邮票价格下跌的平均幅度来统计,97年下半年下跌约10-15%,98年下跌约10-15%,99年下跌约10%左右,2000年继续下滑。总体价格下跌幅度达35-40%,这意味着我1997年8月购进的大批邮品,间隔二年后的1999年8月,非但未增值,而是“赔进”了30-35%左右。换句话来说,把1997年8月进货的资金,拿到1999年8月来进货,同样的品种,至少能节省30%的资金。

1999年3月1日国家邮资的上调,迫使不少民刊休、停刊。一些地区集邮公司主办的已及一些原来较有名声的邮刊,亦卷入了休、转、停。于是,一些漫画小品刊出了这样的信息:邮资再上涨,还有几家民刊能生存?

邮市行情的持续下滑,直接影响了《天地》的营业额。因为,在我刊号称七百余邮友的名单中,约有80名左右为邮商或办刊者。这一年,这80人中的绝大部分朋友或收摊、或歇刊,使我刊一下子失去了这批大户的订单。这是《天地》营业额急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试改扩版和第一次委托代发刊

改扩版,对《天地》来说,是自创刊以来的企望。然,《天地》独立创刊之日,恰逢邮市高潮过后的下滑期。叫做“生不逢时”。

那天,小余拿了一家代印、代发一条龙服务的广告给我看。提议我们也可全权委托代发。《亚太收藏》主编告诉我,他跑了几个承印人家,其中肖中夏这一家比较称心,又能承印4K版面。几经协商,达成了由肖中夏承印、并由肖直发××处、由××代发的协议。我和小余算了一下,这个方案既省事、省时、又省开支,简直太好了!

有朋友可能要问,改扩版有何难?这里的关键在于:如果尽尽将原16K8版改为4K4版,版面仍一样大,仍然无法容入更多的内容。要改就要扩,而扩为4K8版,承印费用翻一倍不算,可平信发刊的邮资亦将从0.8元一封,一跃为1.6元一封(1999年以前民刊不能享受“印刷品”邮寄待遇),加上支付用稿的酬费,加起来,对任何一个办刊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现在,朋友作了代发质量上的全面承诺,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几天的忙碌,《天地》第二十一期以改版后的4K4版,送肖中夏印刷,并由肖直接发给代发的朋友处。不几日,代发的朋友来信告之:已全部按名址发出。

没想到,我和小余喜出望外盼来的却是:了了无几的订单和大量的未收到新一期刊的询问信!这一个多月,我和小余一改往日忙于订单,为忙于补发邮刊。营业额下降到上一期的五分之一,创下了《天地》创刊以来营业额之最低!这一期连本带利,至少要赔上三千。朋友,赔得惨哪!

自此,《天地》再也没有勇气去委托代发刊——尽管对方承诺得天衣无缝。

3、在生存线上挣扎

第一次委托代发刊发生的意外,一个月为负赢利。而本月的正常支出却不能免;原计划的进贷单陆续到达,款要一笔笔付出;下一期已扩了版(4K8版),打印款不能拖延;原来的资金早已被“深深套牢”;本身又有“外债”,恰逢其中一笔到了还款之日。此时此刻《零票天地》的我,就象“热窝上的蚂蚁”,在生存与否的关口上挣扎。

这两年,办刊的朋友,包括不少邮商,几乎都是靠即时的进款去作运转。“天地”原本已如此,怎可一个月只出、不进帐?

我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曾经想把刊回复到4K4版,曾经想过休刊,曾经想过就此收场。我和小余有过悲观,有过失望。

然而,我和小余最终未这样做。到期的欠款,作出了“延期归还,追加补偿”的承诺;给几位放票大户朋友陆续发了信,在商榷之余,作了“下月七日”(发工资)、“下月二十日”(发奖金)准时汇出款的承诺;对上海的几位放票朋友,提出了“眼下身边无资金,若同意下月付款,可以照样进货”的前提条件。因无进货能力,于是二十二、二十三期刊上,不少品种出现了“无”字。

生活上,尽可能地节省每一分钱的支出……

《天地》,在求生存的希望线上,拼命地挣扎!

4、终于发出了求救的呼声

我懂得:退,是死路一条。也不好向邮友、朋友们交待。然而,如何才能冲出困境,求得生存?我苦思冥想……

恰逢二十三期出版之际,吴先生为《天地》成功改扩版,发来一首诗。诗中最后一句话为“更上一层靠大家”。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更打开了我的思路——靠大家!靠《天地》邮友和朋友们的支撑!于是,我亲笔写了一篇文章——“更上一层靠大家”。还用了一个付标题“与我刊邮友共鸣”,发表在第二十三期刊上。

回过头来看,发表这篇文章的实质,是《天地》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情况下,向邮友、朋友们发出的一封求救的信。这篇文章,以推心置腹而又实事求是的方法,向邮友们“摊”了苦经。文中引用了这一年来,我刊在“用词”上的变化,——“略有赢余”、“努力维持良性循环”、直至“如果《零票天地》连生存都谈不上,又如何谈服务呢?”等句子。在表达了《天地》不掘不挠、拼搏前进决心的同时,以呼吁的形式向朋友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天地》要生存,要发展,要更上一层楼,除了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之外,更要靠广大邮友的理解、扶持、支撑。这里面,作为邮友,该订的刊要订;该付的邮资要付清;万一我们发错票或退票,可在下一次订票时一并办理;退换票时,一定要附上原来的清单;老邮友因为不收邮资,每笔订单一定要高于30元,并留有备选票;向我刊放票,一定要保证品相;代销的邮品更是如此;不属我刊经营和征收的邮品,未经事先联系,不应发来;新邮友一定要先细读《规定》,并按我刊邮品的标注法准确标注等等。并告知邮友们:在当前邮资高昂的情况下,这些“小事”、“小情节”,将直接影响我刊的“良性循环”。文章最后呼吁:邮友和我方“共同遵守《规定》,是理解、扶持、支撑《天地》茁壮成长的基础。”

“更上一层靠大家”一文的发表,引起了邮友和朋友们深深地共鸣。不少朋友来信,表示了理解、支持和合作,为我刊最终顺利走出困境,起到了催化作用。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37:00 [只看该作者]

六、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1、一年后的退票

朋友,你遇到过或听说过某人买了某邮刊的邮品,一年后,提出要退票的事吗?而且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实”——“我当时买的这些票,现在至多只值××元,所以我要求退还。”

半年后的退票,我们处理了两件。一年后的退票,只碰到过一回。

邮市亦确实是捉弄人。一个人要是运气好,恰逢邮市低谷时购进一批票,过了一、二年价格飞涨上去了,他赢利了,高兴了,自然不会找来退票。但若看错时机,他吃进票时恰逢邮市高潮,而后邮市行情一路下跌,他被套牢了。买进的东西不值那么多钱了。心想,我是在你这儿买的,请你帮我退掉——似乎理所当然。

我在想:如果一个投资者只能赢,不能输,那么我倒要劝这些朋友,最好把钱永远牢牢地锁在自己的皮夹子里,一分也不要花,一分也不能花。否则,他将永远是“后悔莫及”的“想不通”。不是吗?几年前,一台上海牌25寸彩电售价4500元左右,时隔三年后,却跌到1600元左右一台!朋友,难道你亦抱着彩电去找商店退货吗?邮刊的价格,是根据邮市行情及进价的变化,每期都在不断变化。有涨有跌。进货如此,出手亦如此。每位邮友和朋友如果都懂得这个理,这样就能心静了。

接到这位朋友的退票,我想了很多。怎么处理?接受退票是错的;不作点“反映”亦是错的。我写了一封回信,讲清了道理,退还了来票。同时作出了“在今后订票中,我们可以提前给予0.9优惠供应”的方案。

几经周折,最后这位朋友接受了,还是通情达理的。

2、继续合作的“小协议”

设摊开门市,有其长处,亦有其短处。“邮购”有其长处,亦有其难言之处。在邮购过程中,双方都难免会发生差错:客户方的订单发错、帐目记错;我刊发错票、算错帐、品相标准上失误等等,等等。这些都好处理。我们从未因此类事与邮友发生不快。

《零票天地》邮刊,对收集零、旧票的邮友和经销零、旧票的邮商来说,已成为一份公认的好刊。你若不信,可以到上海的卢工、云洲、城隍庙、不夜城四大邮市经销零、旧票的邮商那儿去逛一下。当你问及某枚、某套旧票价格时,他们往往拿出的会是一份《零票天地》看看,然后开价;德国在上海开办的赵勇邮票公司,每年订二份《零票天地》邮刊;那些经营零、旧票的小商小贩们,最喜欢我送的礼物,亦是《零票天地》邮刊;《天地》的邮友们亦不例外。某期未收到,仍会来信补索。扩版后的今天,已有几位原本不集邮的朋友,也来信订刊,他们告诉我,“虽然我不玩邮票,但《零票天地》的内容丰富,能长见识,不少文章值得一读,一年花上15元钱值得”。

如果说邮友们对《零票天地》还有什么不称心?我想,除了希望不断继续提高邮文质量、扩充版面内容以外,还有一个,大概就是邮品的价格——能否低点、低点、再低点。这一问题我们理解。但平心而论,无限制地下调价格也许不可能。我曾经在第二十四期中,以《关于邮票价格及本刊邮票价格的制定》一文,作了答复。回顾三年来走过的路,在与邮友交往中,令我们最头疼、最难解决的,要数因邮市持续下滑、导致邮品价格大幅下降,于是在少数早期大批购进邮票的邮友中,因心里不平衡、不理解,而产生的矛盾。前面的“一年后的退票”根源如此。本节“继续合作的小协议”矛盾产生的根源亦在此。

事情发生在1998年下半年。我的一位早期老邮友已订购了许多票。一天来信提出:当时订购的编年票价格较高,要求以近期价格给于一定补偿。我认为这个问题讲得清楚。几经“马拉松”式的信件交换意见未通,拖了近一年。我想,讲不通怎么办?我就让点步吧!答应改原欠款××元为××元,以示了结。

间隔数月后,该朋友又来了一封信。读后,我非常不快!一气之下,我复了信,答应以原欠款为“帐目清”。并从邮友名单中划去了其名址。告诉小余,今后不再给这位师傅发刊。小余原本就对此不满,立即从电脑中抹去。我想,我不与你这位师傅来往,总可以吧?我也想不通。就拿我自己来说,“涉邮”以来,“被套”的邮品和资金何止上万?大家都知道,R18 30分和40分新票,确实是二枚好 票。但是我错误地判断了进货时机,一下子各进了100版,支付出3.8万元。时至二年后的今日,我几乎以进价、新旧票同价出让,亦无人接盘。只好积压仓储。俗话说就是“被套”。然每年的高昂利息仍要支付。如果照这位师傅的思路,我可以去纠缠这位邮商,要求退货或要求支付损失。朋友,如我这样做,别人一看、一听,不要笑掉牙了吗?

然,刊一停,这位朋友又来了封信。我去信告诉师傅:我们双方很难愉快相处,就到此结束吧,刊我已停发了。没想到这位朋友的复信,倒训了我一顿——我是“老邮友”,为什么停我的刊?你零票天地办的不错,品种多,我喜欢。我就是要与你订票!你为什么不做我的生意!人家邮刊找客户都找不到,你倒好,把客户推出门!并搬出了当时《试行规定》中的有关条款!

我傻眼了。

我与小余商量。小余说也对,多一位客户多一位朋友,有什么不好呢?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去了一封信,提出了二条最基本的要求。即:①今后退票必须在下一次订票时一并办理;②帐目必须笔笔清,一笔未清,下一笔不做。若违犯,作自动中止合作。并以文字“协议”的形式发出,请其签字返回。不日,朋友把已签名的协议返回,我把它贴在客户号中,立即补发了邮刊。至今,我们之间仍是好朋友,这位师傅后来又送来了几份订单。

这样的协议,我们共签过二份。

3、付品票一律不退不换

我刊邮票的品相标准中,只分为合格品相和付品票两个档次,付品票价廉,不少品种又确实是物美,很好出手。但我刊明确规定为“背面揭薄;正面图案上有缺陷;缺一只角;一个齿边不全;有撕裂,但图像不明显受损;邮戳脏或盖在关键图案处;背面过黄或过脏”。均为付品票。这样,麻烦来了。一朋友购到几枚付品票。发现其中几枚近乎合格品,而另几枚,不是缺角就是揭薄,来信希望将这几枚不称心的票,换为接近合格品的邮票,于是提出了换票要求。

付品票不像合格品相的邮票。凡是合格品相,是我刊发出的,有清单,又是近期发出的,退回的亦是合格品相,我们均予以退换。但付品票即不同,发出的这枚票,“付”在哪里(对高价位的付品票,由于价格较高,数量又少,一般我们作了记录。但,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票均去一一记录)?退回的这枚票,是不是我刊发出的呢?讲不清,也无法一一判断。

一次,一个朋友要求退换菊花43分一枚。因为这枚付品票当时每枚120元,我们作了记录。记录上注明“背面原贴纸处揭薄”,而退回的却是左上角缺角。这样类似的事发生了好几次。我们头痛了。有的,我们复信惋转地告之:师傅,可能你票太多,弄错了一枚,我们发出的这枚“记录上为×××”,敬请师傅再查一下。信发出后,有的朋友不响了。但也有再“响”的。来一封信,反问道:难道你不相信我吗?

几次拆腾,于是,在尔后颁发的《试行规定》中,我们补充了一条规定,叫做“付品票不退不换”;在99年10月颁发的《规定》中,又补充了一条,叫做“邮友可根据需要,在付品票范围内选择,我刊尽可能予以满足”。这样,在尽可能满足各位邮友对付品票要求的同时,又减少了“换与不换”的矛盾。

然,补充的这一条也有漏洞。一朋友来了一张副品票定单,提出“××不要,××不要……、希望发背面微黄的副品票“。我楞了。背面微黄的票,不就是合格品相吗?我只好发信,作了说明。看来,《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当然,对付品票要求过高的朋友,我们仍希望其今后,改订合格品相的票。

4、只好自己“吃进”的假票

如今社会上假烟、假酒、假药、假人民币、假邮票,什么都有。真令人可恨! 如果说前几年的我,因邮识浅、经验不足,吃进几枚假邮票,似乎还有情可原。然,直至近日(99年4月),我拿着放大镜,瞪着两只大眼,左看右看,横看竖看,还是未逃脱假票的迷惑。

事情是这样引出的。

第二十二、二十三期中,N8(8分)很好出手。因供不应求,我到处寻觅。一武汉邮商手上有好几枚,我喜出望外地取了过来。因为身价较高,生怕上当,而用放大镜翻来复去地查看。这位商人见状,拍着胸膊说:你放心,我这儿决不会有假票。如是假票,我包退!由于我急等发出,见他这么一讲,也就相信了。付款收了四枚。拿回家,立即为武汉另一朋友发出了二枚。没过几天,这位朋友以“戳向不符要求”把票退了回来。我立即复信,按其要求退还余款。此时,我仍未发觉问题所在。

几天后,该朋友给我来了个电话,告之信和款均收到了。他问我:这两枚票看上去品相不错,我为什么要退呢?我答道,戳向不称师傅心意。然这位师傅告诉我,他说:这两枚全是假票!我求教地问:师傅,我怎么看不出?师傅方仔细告诉我:这两枚票是人工加工过的,是我们武汉的一个人,从国外购进了一套激光加工仪器。这个仪器加工的精度非常高。你的这两枚票上都有两个邮戳,是将两张坏票切割取下,然后用N10新票(市场批价10元左右)挖去图案一层,将N10上的10字改为8,再将坏票上取下的两个图案,有邮戳的两个合一,贴在一个挖去图案的框中,形成一张“合格”的旧票;而另两个无邮戳的又合一,贴入另一框中,形成一张“新票”。经这么一个加工过程,两张废N8,变成了一新一旧,然后再通过“网”在全国出售,“利润”至少可翻几十倍!

我仍不信。说:我是用放大镜看的,怎么看不出?师傅告诉我,一般人是看不出的,否则,哪么多做过手脚的票,怎么能出得了手?你若不信,把票放在水中一浸,就明白了。

谢过“赐教”后,我拿出这两枚票用高倍放大镜细看。除发现面值“8”字好象动过手脚外,还是未见破淀。于是我把一枚放入温水中。这下,我傻眼了,一张票竟分成了三块!我立即发了一封信,把刚发出的另一枚追了回来。

我拿着这四枚票,找到了那位邮商。我们争执了起来。卢工邮市围观的人很多。争执的焦点是:他承认这票是加工过的,但不是假票。我说,居然是加工过的,我就不能出手给别人。没想到,这位“邮商”竟反过来问我:你为什么非要卖给武汉人?

“物归原主”,是我的最基本要求。我撩下了“让你再考虑一个礼拜,然后再来找你”的话。不久,这个“邮商”在卢工邮市失踪了,几个月都未见。四枚票,只好插入我的“警示录”册子——册子里尽是我涉邮以来“兜进”的假票,而且都是高价位的票。

事发后,好多邮商告诉我,最近武汉方向来的高档旧票最好不要收,做过手脚的太多。后来我才知道,武汉方向这类做过手脚的“假票”,大都集中在十来个品种,均在文票和编年票内。如熊猫20分、巴黎公社8分、知青在农村、文10、文1、阿尔巴尼亚52分等票中。朋友,如果你在99年4月及以后购进过这类高价位的新旧、票,假如你心中不实,可以“下水一浸”。

还有一类假票,是属“板上钉钉”的非法复制品。不少朋友会说:那怎么看不出?只要比较纸值、厚薄、色择、成色,就能看出。然,当今的高新科技做出的手脚,朋友,你未必能鉴定出!

不少邮友问我:你身在大上海,身边守着全国最大的卢工、云洲邮市,为什么不去做成套的高价位邮票?

是的,我能很方便地把近期报刊上公布的指导价格,打印入《零票天地》价格表,待需购者款汇入后,立即去邮市收购、发出。这样,即不用积压资金,又能稳得赢利,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我未这样做,也不愿这样去做。我有过深刻而沉痛的教训。

文4中,后三枚高值新票,只要手上有钱,要多少有多少。且,目前这三枚假票还不多。前两枚4分、8分的新票,卢工亦有,并起来成套,价格之差可谓吸引人。然而,市面上的4分、8分新票,如用我悲观的话来说,十有八九为假。假如此时此刻,我将一真一假二枚票同时放在你的面前,朋友,你未必能看出那枚是真!那枚是假!我就吃进过!如果我经营这类高价位的票,万一进的货是假,那么,不是瞎己,就是瞎邮友。即使现在蒙混了过去,一旦邮友发现,不就砸了《天地》的牌子吗?

我曾为我的老邮友代办过一次“N58熊猫10分”新票。与邮商谈到650元一枚(1997年价),邮友也同意接受。款汇来了,我取来邮票发出。没过几天,邮友退了回来,告之是假票。好在这位邮商是熟人,同意予以退货。那么今后会不会再发生熊猫之二、熊猫之三的假票呢?

在我帮邮友代购早年J、T票中,我们也碰到不少令人头痛的事。早年票,由于年数长,其间又经多人转手。如果你用放大镜细看,或多或少总有点微黄或黄斑。为此,不少人做了手脚——洗去原胶,重上新胶。如果你不多一个心眼去细看,非常容易上当。尤其是后上胶手艺较高的人做的手脚,很难看出。于是代购的票发出后被退回。我们只好“吃进”,加上一个印戳,作旧票发出。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读到此时,我倒希望好朋友们:即使有钱,亦不要去订购那些高价位的新票。要订,亦宁愿多花点钱,到权威的大集邮公司去亲自买。梅兰芳小型张1962年发行量为二万枚,但时至今日,几大邮市放在柜台上出售的,仍不少。谁都很难保证每张都是真品!——这就是《零票天地》宁可做低价位的票品,不去做高价位和早期票品的原因,也是我们后来惋言谢绝为朋友们代购早期票和高价位票品的原因。

朋友们可能要问:大发师傅,你敢保证你发出的邮票中无假票吗?

我想,我是否这样来回答我的客户们:首先,低价位的新、旧票中,一般不会有假票。这是因为仿制假票的人都是为暴利而玩命,决不会去冒风险制作低价位的品种;其次,凡我刊发出的价位比较高的品种,一旦发现有假,在凭清单退换、加倍补偿邮友损失的同时,刊登鸣谢和认错广告。此外,我们在进货时注意把好关,尽可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5、永远催讨不回的拖欠款

邮购过程中,客户余款寄存我处、客户汇款不足而欠我处款,这些都是业务来往中的正常小事。

我刊不少客户余款寄存长达一二年。每次清帐时,我们均去信告之余款额;有的客户间隔一段时间要求清理一次帐目,我们均予以办理;有的客户时隔不久或数月,来信还清了欠款。

但,也确实有些朋友的拖欠款,经多次催讨,却如石沉大海——连信都不见回一封!我统计了一下:目前还有七十余人欠我刊款项;最高的欠款额达一百余元;十至三十元者为最多;累计欠款额达四千余元。拖欠时间最长的达三年以上。大部分拖欠款者系1997年邮市高峰期间、第一次(也是最后)订票者。这些事件的发生,与我“与人为善”的思路有关。我一直认为:集邮是一项高雅的活动。邮友都是我的朋友,都是我的上帝。不可能、也不会欠款不还。所以,在办刊初期,大胆地让朋友们欠款。尤其是希望“先票后款”者,见其信中的承诺十分令人宽慰,于是也照发不误。有的朋友十分守信誉,票发出不久,补汇了款。然,有的朋友就不那么守信誉。

催讨款,我还是比较注意方法的。开始几次都是用平信,以免给对方造成影响。但,对多次平信催讨仍“不领情”者,我也很坏。

一位近郊的朋友曾二次上门收票。第二次告之钱不够。我想,没有必要不放心。请其留下一张六百余元的欠条。票取走后,一拖就是半年未见汇款和来信。于是,我每月发一封信,后每月发二封,均不见复信。好在这个朋友用的是厂址。无奈,我发了一份“通牒”,告知:如再不予理睬,我将用明信片,复印上欠条,发给你全厂领导!这一招果然灵。不日,来信告之,“因其外出近日方归”。并如数予以了归还。从欠条开出到讨还到手,拖了一年还有余。还有一位是新疆乌市的朋友,欠款一百余元达一年多。只至发明信片催讨仍不理睬。我在当时刊上的“催欠款通知”一文中,含蓄地点了其名,在发给其的刊中夹了一封信。我说:你也是邮商、办刊者。乌市我还有几位客户,如果我下期在刊上公布此事,让当地人见了,朋友,你在乌市邮市上如何为人?不久,这位朋友补汇了欠款。

讨回的毕竟是少数。讨不回的是大多数。而且,讨不回的基本上都是用的家庭地址。因为我不可能为这些小款,离开上海,去上门一一讨还。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掉刊,不再与这些朋友来往。当然,我准备有空时,再为这些朋友发一封信,告诉他们,如再不还欠,我将在刊上公布他们的名单、地址,随刊发向全国。让友刊和朋友们当心,切勿再上当!——因为这些朋友,不可能只在《零票天地》如此干!

写到此,我们请那些至今仍要求“先票后款”的朋友,能对我刊的这一状况予以理解。前欠款讨不回,再发生大笔款的拖欠,势必威胁到我刊的正常运转。朋友,您说呢!

6、下决心停了二百余邮友的刊

见了我这个小标题,可能有朋友要数落《零票天地》:是否亦太小气了!

然,我不得不这样做。

我们公布了《零票天地》目前印量(2000年5月)为1000份。其中:在册发生过业务关系的邮友现为700余名;每期刊出版后,送上海四大邮市约200份;几位朋友每月代发、代售需一部分;租用《天地》作广告的友刊每月也须送上一些;每月索刊、友刊之间交流及备用,至少100份。这样每月1000份的印量就很难摆平(聘用助编后,一千份刊更显紧张)。可能朋友要说:加印点不就行了吗?然而,目前邮市持续低迷,每月的营业额上不去,再加大印量,我们亦有困难。第二十二期起,我们停发了近一百五十名客户的刊,当即引起了几位邮友来信的不快。我们一一补发,并请朋友们,以订刊的形式扶持《天地》成长。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充足的版面,能容入更多的信息、邮友喜爱的文章、漫画作品,部分版面还可以用来出租、达到“以刊养刊”;但每期打字印刷费用也相应增加。按现在的4K12版、四个版面套红,在承印商让利的情况下,仍为1250元;每期支付邮文稿酬约300元左右(当然,代作广告能有些收入),再加上刊物发放邮资。我们今年的刊费,每12期只定为15元。应该说是比较低的。实际上,我们在刊的成本上,每年为每位新邮友补贴至少5元(对老邮友每人全年赠刊费用约20余元),这是基于对邮友承受力的考虑。

然,“欢迎订阅零票天地”的广告连续几期刊出,仍有相当一部分朋友要刊、但不愿订刊。有的朋友了解我刊的特点:比较好说话,来信要刊,一文不夹也会送上。后来我们干脆改为“首索免资”,于是出现了永远的“首索”现象。对这些朋友,我们也只好拒绝再发。订刊,实际是一种支持这个刊成长的具体形式。你居然认为这个刊值得一读,有一定的价值,你就应该以订刊的形式支持它。不少民刊、尤其是纯邮识邮刊被迫停刊,“要刊而不订刊”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第二十五期,我们在“我刊与邮友之间”一文中,公布了停刊范围。第二十六期我统计了一下,属停刊的邮友达200余人。为确保《天地》的生存和良性循环,我们在目前毫无实力增加印量的情况下,不得不下决心,停发了这部分朋友的刊。这一作法,也许朋友们能予以理解和原谅。

7、是否搭错了一根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民刊亦一样,都有各自的规定。你和那一家民刊打交道,就要遵守哪一家的规定,这似乎是无人不晓的常识。但偏偏有人不这么认为!不愿这样办!

邮刊都有有效期,它明确了在这一期的有效期内,能供什么品种,什么价格。邮友认为合算就订购,不合算就不订。但又偏偏有人喜欢看“发展行情”。

我刊有几期刊出过供应跌价寄信新票的信息,且价格呈逐期下跌的趋势。后因市场寄信票批发价上涨,我刊即停止了供应。但此时却来了一位新朋友的订单,非要我刊按价格最低的一期供应。理由是:×××邮刊的广告中讲,各大民刊长期对折供应20、30、50份寄信用JT票。《零票天地》是大刊,亦应该供应。我告诉他,你的订单日期已远远超出了我刊的有效期。近两期,我刊上已无寄信票供应。并送去新刊一份,请其验证。

时隔几日,该朋友回了一封信。大说我刊无信誉,是骗人邮刊。并夹来一份不知什么地方邮刊出的广告词。内容为:他这个刊有多条渠道,能与长期批发供应对折寄信用新票的大邮商联系。每成功介绍一笔,收取介绍费15元。我心里非常脑火。我翻了我的近几期刊,每期均是明确“限期供应”寄信用JT票,从没有“长期供应”四个字。而且我们又未委托任何人代我刊作这个内容的广告。而夹来的广告词中,又未明确《零票天地》邮刊四个字。那么问题不就很简单吗?我退还了汇款,并在汇款单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师傅应去找这位小报的主编订货。

事情并未结束。

时隔二十天左右,这位朋友又汇来款,同时来了一封信。讲愿帮我刊合作销售,还给我上了一堂“法制课”。他说:国家有宪法,宪法下又有子法,谁都得按法办。你的零票天地的“规定”也不例外,必须符合。我火透了,准备好好写封信,数落他一顿!这个人怎么连这点常识都不懂?想发财想到如此地步? 转而一想,何必去大动肝火呢?把汇款记下,信放在了一边。

没几天,这位朋友来了个电话。我告诉他,款收到了。《零票天地》近几期没有打折寄信票供应,你可以采取两个办法,①去找河南的那位主编办理;②我可以去帮你进货,但现市场价格是0.73折,外加实际邮资。我想,帮你跑一次腿,不赚你的钱,义务一下总可以了吧!最后,其接受了第二个方案。这样前后共花了二个余月的时间和精力,才了结此事。非常令人头痛!

从电话中可以听出,这位朋友并不年轻。然,三番五次的解释:“哪个邮刊的承诺,你去找哪个邮刊办”,竟连这点邮人都懂的常识都不愿懂得,反过来还搬出大道理教训人!是否脑子搭错了一根筋?

8、只得敬而远之的“皇帝”

在商品供远大于求的今天,顾客是上帝、是皇帝。你开店营业,大家不来买你的东西,时间长了,你只得关门大吉。办刊经营邮品也是这样。如今邮刊林立,而邮市行情却一落千丈。办刊能赢大利者本已无几,何况出生才三岁的《零票天地》!没有“上帝”们的光临惠顾和订单,何以得生存?所以,天地在努力满足和留住“上帝”上,可以说是竭尽了努力——各种优惠待遇、全面而周到的服务,以换取“上帝”们对天地的称心、认可。回过头来,“上帝”们又以新的订单形式,给我以“奉禄”。于是,取得了天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中国历史上,开明的皇帝是多数。我刊的客户也是如此。98%的客户都能与我刊保持友好、合作,双方长期相处得非常默契。然,也有令我们不得不敬而远之者。

编年票中,已无总公司早年的“北京加拼音字母”的戳记。即使总公司首日封上的戳记,也是千变万化。这点,入了集邮这个门的人,一般都知道。1999年,总公司曾以盖销的形式,处理了一批新票,戳记也非早年的标准式样。我刊起步初期,考虑到这一现象,明文规定:盖销票包括各种首日封、纪念封上取下的旧票。这个思路,邮友普遍予以接受和认可。对其中提出不要“花戳”的朋友,我们注意一一满足,倒也配合十分好。

但,亦确有朋友不这样认识。

一朋友夹20元现金,来我刊订购编年盖销零票。小余按规定发了货,被退回。随信批评道:你们办刊,怎么连什么叫盖销票都不懂?为防失误,我们在检查了仓储的戳记的同时,去邮市寻找、咨询。不说被邮商们怎么冷言冷语。回来改发总公司99年加盖的盖票。又以邮戳不一被退回。无奈,将总公司首日封连封带票一起发。我想:这回总不会错吧!然,仍被部分退回不说,还被破口大骂,说:没有本事就不要办刊!同时提出赔偿邮资损失的要求。

我纳闷了。《规定》连发几份,“编年票中无早年式戳记”的多次解释,最后连票带封一起发,天哪!究竟谁对?谁错?是否这位朋友原先的票,就非“正宗”!

是的,目前同一品种的编年票,在全国各地、各开发部门所用的印戳都不一样。若这个朋友在几个地点、几个邮刊配票,而希望配出同一戳印,看来,也真难为这位朋友,也无法埋怨《零票天地》了。

是的,我们需要新客户。但对这样难以“伺候”的,我们也只好敬而远之。于是,我写了一封信告知:“由于我们尚弄不懂标准的戳印是什么样,无法为师傅服务好。特与退款,请师傅到其他邮刊邮购”。

我也想不通:小小的一笔二十来元的生意,不讲赔本。平心而论,服务是够到家了。然,也未逃脱挨骂的命运!这位朋友的作法,是否亦太失“皇帝”的身价和金口玉言?

不久,这位朋友又发来了订单。但能否理解和长期友好合作,我心中无数。

9、“求救”的来信不断

办刊以来,在大量的来信中,有不少属“求救”的信。大体说的都是其与××刊汇款,未收到邮品,多次发信、电话联系无下文;也有办刊的主编讲叙其订货款发出无回、而上当受骗的经过;还有一位邮友来信讲其想不通的是:他是在见了一份国家办的权威的集邮杂志广告后,放心的汇款订票。没想到也上了当。他告到这个报社、告到销协、告到邮联……。时至今日已八、九个月,还未解决,后又到法院状告,然,因价值太小(6百余元)未于受理。无法之下来信,请求我刊法律顾问予以支持。这些信中,有的是发泄不满;有的提出希望帮助调查、追回现款;有的希望刊出他的信件,以声张正义、讨回公道。

起先,我们一一回信。后来求援的信多了,我们只好请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提高警惕,谨防上当”,一并予以答复,发表在第二十六期中。文中,作者以切身的经历,介绍了如何尽可能避免上当受骗。我刊特地加了按语。表达了我们的难处:“在这个国土上究竟有多少邮刊?各个邮刊情况怎么样?我们不了解,很难帮上这个忙”。文中还表达了:我刊之所以不参与转登“揭批”一类的文章,不是我们不憎恨,而是我们未经调查、核实而无发言权。但,我们可以提高警惕,尽可能避免上当”。

平心而论,我们也只能帮得上这点忙。目前,民刊都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权威的组织、更没有一个“宋江”式的人物,能把一百零八将组织在其大旗之下。我曾经写信给十大优秀民刊的主编们,呼吁他们能发起、组织一个民刊联谊会,在规范邮刊行为标准、实施民刊管理的同时,统一采取对“邮鼠的铲除和制裁”。然,无人答复。我想,看来只好从自己做起。于是,在我刊创刊二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为邮友交易双方“义务担保”的条款。十分受欢迎。创刊三周年及而后的代友刊作营业广告中,我们一直运用了“为双方义务担保”的原则。并多次出现在有关的广告中。

“义务担保”就是:凡我刊代客户作出的广告,邮友向其订购,或邮友之间的交易,订单均直发对方,而款可暂汇我处。待客户收到货物后告知,我方再将款转汇出。对价位较高的需要作品相鉴定的品种、也可发往我处,经代鉴定、签字后发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只加收实际发生的邮资。不少朋友享用了这一条款。成功而安全地交易。也有不少邮友来信询问、了解被作广告一方的情况,我们均根据其与我刊来往的情况,作客观的答复。交往中也未出现不快。

总结上当受骗朋友的起因,基本上都是因售品价格引起。《零票天地》零旧票可供选购的品种,在目前邮刊中来说,可能是比较全的。即使是赵湧公司,在零旧票这一块上,也没有我们全。为什么不少朋友还要到它处去购买呢?这是由价格因素引起的。文1一套,赵湧公司牌价为二千余元;我刊价格1500元左右;不少友刊开价为一千元左右,甚至更低。有的朋友来信说,你的价格太高。我回信告知:师傅可以向价格低的友刊购买,我刊不还价。然,赵湧公司销得出,我刊也有客户订货。这里,除进价因素外,还有一个品相标准和商家的品牌效应。即:货真价实、买得称心、买得放心。高档票品,我们发出时,均用放大镜检查,以判断是否合格。客户可以用放大镜鉴定认可,不称心可以调换。而稍有毛病的折价处理。为维护品牌,我们进货时十分注意品相,为保品相,不得不高价位进票,相应的出售价格也只好偏高。否则,无赢利如何维持运转?我们不懂九品、八品的标准,也很难掌握,实际运转中矛盾也不会少。这是不少邮友与它刊发生矛盾、转而把订单重新发向我刊的原因之一。

最近,我刊几位老邮友与在我刊作广告的《林州收藏》发生了矛盾。其中一件是:刊上标明为新票。而发出的为漏销票,并且有做过“手脚”的轻微印痕。客户退票被拒,于是写信请我刊出面协调;另一件是:该刊的广告中,征品价基本为售品价的8折左右。于是一位客户发去了价值六百多元的征品。其一想无利可图,复信要求再打八折收购。这位邮友也接受了。但款迟迟未汇出。这位邮友不快而状告于我。经多次催款,直至数月后才陆续汇齐。

我认为,此事倒是《林州收藏》的不是。因为价是你自己开的,后来你又压了价,本身就失信;又拖拉汇款,更是失信于民。至少这位客户和知道这些情况的人,再也不会相信你了。我看了一下资料,具其广告中自叙为“全国十大优秀民刊”的三连冠获得者!

写到此,沟起了我对不久前发生的“是否心太黑”一事的回忆。说的是:一朋友第一次接到我们的刊。在“征票栏”中看到一枚票征价2元、而售价5元。于是给其朋友写了一封信说:这家邮刊办得倒不错,品种也不少,但这个老板心是否有点太黑!我把这篇文章刊了出来,并加了 “是否心太黑”这一 标题。后面又以编者按的形式,在承认自己不当的同时,作了“由于我们对每一枚票品的身价尚心中无数,只好以低价位试征,并根据征收情况逐步调整”的解释。引起了不少邮友来信的争论。对我启发不小。我给这位朋友发了信,感谢其直言不讳的帮助,并赠刊一年作答谢,交了朋友。这件事与前面邮商发生的事形成了一个心太黑、一个心太善的鲜明对照。心太黑也好,心太善也好,对办刊者来说,实践证明都是错误的。唯有加强学习和研究,弄懂、精通,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才是贴近邮友、立足民刊之林的重要环节之一。朋友,你说对吗?

有朋友可能要问:你《零票天地》有没有上当受骗的记录?

有!而且次数不少。但直接的经济上尚无大的损失。这是由于我们主要进票渠道为:亲自去邮市收购和依赖几位放票大户送票;再一个是依靠外地几位信誉比较好的大邮商放票。我刊和这些朋友之间的规矩是:票到了再汇款。双方倒也配合默契,几年来和睦相处。而对那些先款后票的大额交易,我们一概不订——仅管他的价格令人心动!我曾多次接到意外“惊喜”的来信,告知其有许多好票,价格几乎为我刊的一半,但要求一次脱手、款到发出。后面还附上了其身份证、工作证的复印件。我比较警觉。我提出,我是办刊经营者,名、址是公开的,如信得过,可以发来,货到即汇款。然无一成功。

可能有朋友要说:人家证件都复印给了你,为什么还不相信?我想,在今天什么证件都能买到,弄张身份证、改几个字,不费吹灰之力。然真有事,你怎么找?找谁去?

而我们“翻船”的事,都是出在办刊初期的小额订单上。款汇出了,票未发来。反正损失不大,下次不再与其来往就是了。

若说大的上当受骗,都发生在互登广告上。对方来信告之互换版面或互作广告,我们先登出了,而对方无下文。包括本节文章中所叙的

《林州收藏》郭永明,来信要求互换版面,许诺三月份为我们刊出。我们放心的为其先刊出了,但,时至此刻的九月份,未见其样刊。其间连发信三封、不见回信和答复。电话数次拨打找不到本人。后发信请其支付版面费,也不予理睬。郭永明刊办不下去了,有困难,打声招呼不也是一种了结方法吗?然,这些上当受骗之事对我刊来说,均不足挂齿。

为避免邮友之间上当受骗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在第三十期头版显眼位置刊出了:请邮友们大笔交易时,充分享用“本刊义务为双方担保”条款的呼吁。此外,在扩大邮购项目、品种的同时,我们还努力扩大本刊直接代销的品种。

在此,我想提醒朋友们这样一句话:当你发现一份价格过于离奇的刊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你非常容易上当受骗。八月底,一邮友来信告知,数月前,他接到上海地区一邮刊,因价格很实惠而汇出数百元订票,未见邮品到达。几次发信未见回信,电话亦无人接。后他又见上海出了同一邮刊,但地址不一。请我们代查一下。于是,我按师傅告知的二个地址,各发信一封。信中夹了《零票天地》邮刊,写了这样一封信:“据朋友介绍,贵刊办得不错,邮品价格也比较实惠。如确实,本刊拟在贵刊订货,特请回赠贵刊”。上海地区信件来往十天足足有余。时至落笔之时已一月有余,二个地方都未有复信。看来情况有点不妙。

10、朋友,你究竟姓啥叫啥?家住何处?

有一件事最令我头疼——信发不出,或发出后被退回。事情往往发生在第一次来信交往的新客户。

新客户的订单额一般不大,十几、二十元。因金额不大,一般又以挂号形式夹寄。且不谈信封上的地址写得龙飞凤舞,有的不写门牌号码,更甚者落款中只有名而无姓,或有姓无名。于是我头疼了,信发到哪儿?发给谁?

第二十三期“更上一层楼靠大家”一文中,我列举了99年4月发生的广东顺德市方家扬购票一事。方师傅夹来10.5元订票,可地址上未留门牌号码,第一、二次挂发被退回,第三次试发又被退回,我只好把信搁置一边。心想,时间长了,方师傅一定会来信查询。可左等右盼,就是不见来信。我自然而然地想到,这回免不了要被方师傅背后骂了。时间长了,这类事多了,骂的人也多了。第一次索刊的朋友中,这类事就更多,似乎每个月都有。,也免不了要被骂几句。然,我们被骂得冤呀!

我仔细地分析了这类订单的情况,尤其是这些朋友为什么不来信查询?也许,这些新客户第一次与新结识的邮刊打交道,心中对这份邮刊无数,于是先发个小额订单试探。若碰上个谝子邮刊,也只不过扔了一、二十元,反正损失不大,买个教训,不和你打交道就行了。何必为区区小款去大费脑神呢!

起初,我们为找到这些朋友,在刊上打出“下述邮友信件被退回,请立即来信联系”的广告。因均无效果,只好改为暂时搁置一边、听天由命。

近日,我们又收到新客户李广林师傅二十元的订单。地址为:广东增城市富鹏XX区6号301室。究竟是什么区?我们实在看不清,只好依样画葫芦地试发。一次、二次都被退回。无奈,只好搁置一边。时间已够长了,李师傅怎么还不来信询问呢?我想:如果李广林师傅有缘看到这期刊,读到此文的此段,一定会说,冤了《零票天地》了!于是赶快来封信。

这类事,也许办刊的朋友都会经历到。几乎所有的邮刊都有这么一条规定,叫做“XX天未收到邮品,请来信查询”。朋友们,你为什么不来信?如此,叫我们这些主编们如何了结?

11、帐单保存一年还不能销毁

邮购过程中,我们为每一个发生业务往来的朋友建立了一个帐号,称为“客户号”。客户号中记录了邮友各项资料和来往帐目。

办刊初期,由于经验不足,起先采用的是按订单日期编号。不久发现:一个客户会有好几个号。数月后即进行了改进,改为以“1”当头的三位数、以客户到达先后顺序编排、每二十人一组的方法。当时,由于从“上海品邮”一下子带过来二百余客户,新客户到达也较快,发现册子太多、太乱。使用不方便。于是又进行了整理、改进。形成了沿用到今天的、以四位数编排、每一百人为一册、每册前面一个本册花名册、另付一个总名册、每本册子一个固定置放位置,并与电脑储存号一致的客户资料管理办法。这样,不论朋友来信、来电话,只要告诉客户号,都能很快、很方便的查找出这位朋友的所有资料。从这个方案运转二年的实际来看,比较方便、实用。

两次整理中理出的大量无用的资料,我分别把它捆成二大捆,搁置一边。第一次整理中,我们只把原始的资料浓缩进新的一本中。具体原始的记录与情况,均在第一捆中。第二次整理中,我只记录了每一个客户的总帐目情况。大约在一年后的一次大扫除中,我想,第一捆资料以保存一年多了,已不会有什么价值。于是扔进了垃圾箱。

去年底(99年),一朋友来信告之:其不准备再集邮,希望结清帐目,余款全部退还。我查了该朋友的资料,记录为:97年曾订票,余190元。我发信告其,如无误,即复信汇款。不日,朋友复信告知应余290元。我立即去查老账。第二捆中的记录为:97年5月前共二笔业务,余款190元。而详细的记录在第一次整理的第一捆资料中。而此时已扔了。此事又时隔二年多。无奈,我请朋友提供最后一次的发货的清单作结帐凭证。朋友来信告知,只订过一次票,寄回的清单上为余款290元。我无言好说,汇出了290 元。

但回过头来说,整理出的资料上明明记录为二笔业务,难道是记错了?那么,余款相差100元,怎么又这么巧?然,我拿不出证据!千错万错,第一捆资料被毁,是最大的错!

由此看来,帐目资料保管期限要长一点。这也许就是商店、企业,为什么他们的帐单、发票要保管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原因。朋友,你说呢!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39:00 [只看该作者]

七、 爱 拼 才 会 赢

1、扩版成功的喜悦和忧愁

《天地》改扩版后,收到好多邮友、朋友的来信。一致祝贺改扩版的成功,赞扬文章的可读性和知识性,高度评价了排版艺术的迅速提高。说:每每收到《天地》,都是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并称:《零票天地》只要如此坚持和发展,势必成为一流的名刊,“已决不亚于《京沪邮讯》”。一个朋友来信说:他是在公共汽车上偶尔看到一乘客在看《零票天地》,他好奇地翻了一翻,觉得大开眼界,抄下了地址、邮编,当晚发出求索《零票天地》的信。不少邮友说:他是在朋友家偶然看到《零票天地》,觉得太好、太合胃口了。索刊的来信每天不断。一位邮友告诉我,他已订了十来份各种邮刊,手上资金没有了,只好拿出邮品去邮市放掉,用收回的钱来增订《零票天地》。贫困地区的朋友们拿不出足够的现金,再夹上几枚旧票,希望《天地》能满足其订刊的要求……。

《天地》邮刊的扩版,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过来的。二十一期改为4K4版;二十二期扩为8版,并于二十三期已公布了“全年十期、4K8版”的出版计划。钱投入了,但营业额并未见明显上升。为使《零票天地》能牢固地自立于民刊之林,思虑再三,还是下决心,作出了继续扩版的决定。并于第二十四期正式公布了“零票天地4K8版、每月一期、并于月初发行,全年订刊价15元”的广告。第二十六期又试扩为十版。当我们得知民刊能以“印刷品”邮寄的消息后,又立即改为4K12版。至此,《零票天地》邮刊的扩版工作,暂告一段落。

退路,自己已关掉了。然而困难和忧愁,还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和存在。

那天,我收到一朋友热情洋溢的来信。来信中说:“每每当我收到新发来的《零票天地》,我总是放下一切,一口气把它读完。此刻,我仿佛看到天地的主编们正在扶案撰文、正在一封封地拆阅、修改来信来稿、正在编排……从而为我们送来一篇篇极好的文章,我打内心感激《零票天地》主编的辛勤劳动……希望《零票天地》能持之以恒地办下去”。

是的,我懂得了邮友的渴望,更懂得每封来信中的最后一句话—“希望……” 前进的道路上,困难总是重重。怎么办?逢山开道,遇河架桥吧!天总无绝人生存之路!朋友,你说对吗?

2、在留往客户上下功夫

“回头客”的重要性和价值,任何经商者都懂得。能否留住老客户,是邮刊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是邮刊林立、邮市低迷的今天,更为重要。因为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客户,然而因服务态度、邮品质量不好,或者因某一件事、某一矛盾未处理好,都会引起客户的不满,转而把下笔订单发往他处。

创刊之初,我们就考虑到留住“回头客”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凡“累计邮购达500元,自501元起享受0.9优惠,并免收邮资、赠送邮刊”。这条规定,意味着我刊对老邮友永远让利10%以上。这是我刊老邮友基本不走的原因之一。

事实证明:尽尽有这一条还远远不够。因为各友刊的邮品价格不一:有的比《天地》高,有的品种却比《天地》低,少数品种甚至于低于我刊价的20%。在经营零旧票邮刊众多的今天,对邮友来说,选择的空间仍是十分宽阔的。这里面,服务质量、信誉等,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因为邮友普遍有一个宁可“买放心、买称心”的因素。就象人们宁可多花一点钱,要到大商店、名店去购货一样。在我刊确定了“全心全意为邮友服务、实行薄利多销”宗旨的同时,相应推出了属义务性质的代购与代销业务。包括邮票、集邮用品等的代购,并明确只加收实际邮资。在代销业务中,我们不收为此而作的广告费、代办费,只要求代销出的款项,改购本刊邮品(实际运转中,对要求汇出现款者,收取10%的代理费)。

为吸引和留住客户,我们还推出了“贴出”服务。凡邮友无法收集到、我刊亦征不到、而邮友们又需要的邮票,我们在保本和略有赢余的前提下,把成套新票拆零,在发出邮品时,以邮资形式“贴出”给邮友。例如:民族大团结确实是一组好票。不采取特殊的办法,要想集全这组大全套,不那么容易。我们公布了以“贴出”方法为邮友逐步配齐的承诺,并且可以以即时价格一次预定,而后的风险与否,由我刊承担。这项业务,十分受邮友们的欢迎。

为做到“满意”服务,我们对邮友偶尔订错票及其它要求的退换票,均予以了满足(付品票除外);凡邮友对票品提出的特殊要求,都尽可能地给予满足;当我们发错票、或发不出票时,我们在赔理道歉的同时,均按《规定》予以了赔偿;或以“暂欠”的形式,予以妥善处理

此外,我们在努力办好刊、提高邮刊质量、丰富内容上下功夫,亦是留住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

3、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办刊三年来,我刊实际邮友数(指已发生邮购关系和订刊户)并不多。这其中,二百余名邮友是租借《上海品邮》时带过来的。这么一算,三年中平均每年新到邮友只有150余名。而1998年下半年起,每月新邮友的到达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其中,还有一部分人长期无业务来往。这样一来,号称七百余邮友的《零票天地》,实质上只有四百余人断断续续地保持了业务来往。这其中,已集邮多年的朋友,尽尽缺少一小部分票,并且是每种只需一枚,他们的订单必然是每年呈下降趋势。而邮友队伍中的不少办刊者、邮商,又因行情不佳而休刊、“转岗”。营业额上不去,直接威胁到我刊的良性循环。我们开足了脑筋,在尽快扩大邮友队伍上下功夫。

早期,我们遵循民刊中惯用的做法:先主动为友刊作广告,不少友刊继而代我刊作广告;后发展到,凡友刊为我刊作广告,《天地》均礼节答谢,一一回登。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邮友队伍上不去。 1999年上半年,我们偿试租用整版友刊作广告。其间,共租了六个友刊。当即新邮友到达数有所增加。但仍不理想。

要说《零票天地》办得不好、邮购信息不多,可能不是事实。那么为什么客户队伍上不去呢?

这里,一则民刊太多,且确有行骗者混在其中。人们拿到一份新刊,首先对其有个“信誉”与否的问号。我统计了一下:朋友代发或邮市上每发出100份刊,大概能有2—3个新邮友到达的“回报”;但我们发现:凡邮友相互之间介绍的新客户,订单来的快,订票额上升的亦快。因为邮友之间相互介绍来的,一般对我刊比较放心,成功率较高。每二、三个中既有一个能成功。为此,第二十二期颁发的《规定》中,我们加入了《欢迎参加新邮友串联活动》这一条。相应作出了答谢的办法。这一办法的实施,对我刊邮友队伍的扩大,起到了较明显作用。其中一部分新邮友迅速成为订票大户。在当前邮市低迷、邮友锐减、订票力不足的今天,新邮友的不断到达,成了维持我刊良性循环的支柱。

最近我们动脑,在全国各大邮市寻找邮刊代销商。以图建立邮刊代销网,扩大邮刊发行量,达到更多邮友加盟《零票天地》的目的。

4、夭折的“合作经营”方案

我刊曾推出过“合作经营邮票”的方案,并在天地第十七期中以“关于合作经销邮票的实施办法(试行)”于以公布,引来了好几位合作经营者。时隔一年后的1999年10月,我们中止了最后一位合作者的“协议”。这意味着:《零票天地》“关于合作经营邮票”的方案,以失败而告终。

事情是这样提出的。

这几年下岗的朋友较多,好几位朋友提出了能否合作经营?一则能帮其成为谋生存道路之一,二则能增加《天地》的营业额,提高《天地》的知名度。我非常赞同。但朋友们提出的合作方案中,多数要求是:邮品按《天地》价格出售,售出后结帐,并留10-15%的提成。我未同意。

有的朋友提出:可以先预付保证金,但售不出的可退换。我思索再三,认为可以试一试。并与一位朋友进行了“试点”。试点给我的结论是:售不出的返回率约占20-25%。这个返回率我认为可以接受。于是出台了“关于合作经销邮票的实施办法”。

为了规范这项合作项目,我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如何合理地处置,均作了考虑,并一一例于“办法”之中。如退票分为:本刊发错票怎样退?遇下期价格下浮的票怎样退?售不出的票怎样退等等。然,在实施中,合作者基本上都未按此要求办理。尤其是邮市的持续下滑,一般邮票原本就难出售,而绩优的品种大家都要。加上本刊不少邮票价格一直下滑,不少合作者实际上采取的是几个月后的统一退一次票的方式,使我们实在无法操作下去。尤其是其中有两位朋友,纯属集邮者,也加入了“合作经销”的行例。在预付了保证金后,大量订票。半年后第一次退票,退票额近800元。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基本为半年来价格大幅度下滑的票品。时隔近半年又第二次退票300余元。这样,一千元的保证金,十多次订票、二次退票,帐面余款额仍达500余元。

实践证明:在这一业务中,我刊除了大量的邮资损失、精力上的消耗、好品种邮票的无法周转外,不但无收益,而且呈现大比例的“倒挂”状况。我们不得不以温和的办法,逐一与有关的朋友商量中止合作经营。时隔一年,最后一一予以了妥善了结。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看出:“合作经销”方案出台后,本刊就没有了下文。在1999年10月颁发的《零票天地关于邮购等业务若干规定》中,亦对“合作经销”只字不提。“合作经销”,从朋友们提出、决定操作、直至收场,历时一年还有余。它使我懂得了许多……。

5、 流产的“电脑邮购”思路

我非常欣赏赵湧公司的电脑邮购方案——管理上档次、操作规范化。天地应该学习仿效。

我买了一套旧电脑,请厂里一朋友帮助设计程序。第一次程序设计好后,因此机机型太旧,不能接受。又重新买了一台486型旧机。然在实际运行中,也不知究竟何因,工作一直处于不稳定和多病状态。只成功的输出十来份“合格的清单”。随即退出了邮购程序,改用于“客户资料的查询”。

回过头来看:将电脑应用于邮购的思路是无错的。但对民刊、尤其是应用于零星邮票的邮购来说,实践证明是困难重重。这是因为:

1/、资料信息量太大,中低机型的内存无法全部接受。

首先必须储存进全部的邮品信息。一套邮票要输入成套票的新、旧价格;每一枚的新、旧、K、X、F票价格;各枚票的存量、仓储位置等等。这样一来,要输入新中国邮票的全部资料和其它邮购物品,信息量确实不小;其次,要输入全部客户的名、址、号资料和历次邮购情况的详细资料,包括邮购的日期、内容、发出情况、计价、汇款、结余等等。再加上各种计算、表格等程序所占用的一块,令一般电脑的内存无法承受。

2/、资料的即时信息变化大、变化频繁

这是因为:进货的时间、品种、数量、品相等级等是随时的,必须随时输入;客户订单来了,要及时输入、制表、打印;原输入的品种由于品相等级上判断的失误、客户的退、换票;再加上人工输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误。于是带来了实际储存与资料的不一,使资料库失去了可靠性、可依赖性。

3/、还得配备熟练的专人“伺候”。

我们起步试行电脑邮购的时间,是1998年下半年。如果说当时邮市行情较好、营业额令人乐观,我们可以进一步投资,一一解决。然,此时《零票天地》的处境是“努力保持良性循环”。非但不能增加投入,而要从营业额中抠出一部分作为还欠款;不断不能加人,还要减少工作人员。于是,美好的愿望成了泡影。最终以流产而告终。

话说回来,即使当时我们有实力再投资,改购好的设备,但由于我们是经营零旧票,就是到了邮市高潮期,营业额也上不了多少。我匡算了一下:每月一次的价格调整的输入、进货的输入、客户订单到达后的输入、发出时的制单、各种差错的修改、校正等等,确实需要一个专人;设备折旧、维修及纸张、油墨等费用,这样平均每月的支出不低于1500元。加上每月办刊费2000元左右,一般民刊的主编都无法长期承担。天地的我当然也不例外。

当然,一旦我离开了工作岗位,有了充足的时间自己来操作,也许我还会再尝试一下。

总结我刊成长过程中所走过的路,我们有不少失败的记录。它反映出我们办事、作决策,尚不慎重,不成熟。流产的电脑邮购方案如此,夭折的合作经营方案亦如此。这些失败的记录,将作为我们尔后前进道路上的借鉴,以尽可能少说大话、空话,多做实事。

6、初赏彩票的经营

扩版后我们有了充足的版面,搞起了“多种经营”。我们选择的第一个项目是经营彩票。

之所以选择彩票作为突破口,是因为我们认为:目前彩票经营尚未形成气候,处于“萌芽”起步状态。各地、各方面的集彩组织、协会、报刊、专门刊物象雨后春笋似的萌发;全国集彩研讨会、交流活动已形成规模。而近年的彩票品种货源充足,价格比较低廉。早起步,投资少、风险小。日后赢利的空间必然较大。

第二十四期我们刊出了“上海风采(98)、(99)试销,来了三份订单,给我以兴奋和鼓舞。于是决定加强对彩票的宣传。因为不少人尚不知这些彩票的“庐山真面目”究竟是怎么样?精美在何处?从而无法判断收藏与否。于是,二十八期,我们对彩票目前的发行情况、收藏动态、市场情况作了介绍,陆续刊出彩票影印件,并以“本刊按”的形式,表达了我们对集彩前途、价值、和行情的分析。客户订单直线上升。有的朋友见彩就订,有的朋友用足了我刊“一次订单百元以上,可0.7(后来为0.8)优供”的规定(此规定后取消),不少订单都是百元以上。

然,对我刊来说,经营彩票还是起步太晚。早年发行的品种,现市场上已很难见得到。只好向邮友们发出“彩票征收信息”。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00年低,我刊能拥有新中国彩票的50%以上。

可能有朋友要说:天地为何如此悲观?这是因为:早期发行的彩票,大家都未注意收藏、建仓。即使能征收到一些,也不会有量。且,现起步征收早期彩票价格势必偏高。目前彩票的发行,不象邮票,由国家邮票公司“独此一家”统一发行。而是全国各地都在制作发行,不象邮票那样,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指导价格,我刊只好以市场零售价为制订价格的依据。而赢利的诀窍在于“批进、零出”上。

上海目前彩票行情究竟怎样?我想,以介绍上海四大邮市的情况作为答复,可能比较切合实际(截止2000年8月情况)。

上海最大的卢工邮市,现只有一个摊位兼营彩票,且系“钓鱼价”。但近期又有二个摊位上发现有彩票出售;云洲邮市有二个专营摊位,但都是另售,价格并不亚于我刊,其它摊位上,有的也摆上了彩票,均无几个品种;城皇庙邮市有一摊位兼营,系“打滑板”式,一手进、一手出,以有下家为准,也无品种;但不夜城邮市却在逐步形成气候。这个邮市虽然不大、不景气,但经营彩票的包房(含兼营)约有七、八间,比其它邮市之和还要多。并批发、零售“双管齐下”,是目前上海最大、最富有潜力的旧彩票、旧磁卡集散地。然,早期彩票还是见不到;上海各地摊邮票交换点,尚未发现彩票经营者。但已有不少外地彩票商陆续参与了云洲邮市的地摊经营,并大有形成气候的趋势。这些彩商,由于长途跋涉费用,加上生活开支这一因素,价格上亦无多大的优势。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现起步经营彩票仍“似晚非晚”。从资料介绍和市场早期彩票的价格来说,彩票的增值潜力是大的。所以,我们坚信,集彩的明天会更好,从而信心百倍地努力拓展这项业务。

自二十七期起,我们又推出了封片折、磁卡类的试销,并迅速拓展。在这些业务中,我们继续保持了《零票天地》“零”的特色,为客户零配成套。并采取了以即时进价为制定售价的主要依据。由于我们原本的K票均系从首日封上洗下,所以对封片折等,采取了“零售邮票价加部分邮资”的方法定价,不少品种价格远低于专营封片的邮刊,所以非常好出手。而磁卡部分,由于我们是刚涉入,有一个熟悉、了解,直至驾驭的过程,加上市场上早年旧磁卡价格较高,为防资金再次“被套”,目前还不敢盲目进货建仓。这一块,发展得较慢。

至此,《零票天地》已从原来的专营邮票,发展为兼营彩票、磁卡、封片折的多种经营形式模式。多种经营,在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的同时,给我刊带来了一块新的赢利空间,弥补了邮市低潮对我刊的“威胁”。

7、似商非商的“良性循环”

1999年下半年开始,我刊多次用了“良性循环”这四个字。什么“在确保良性循环上下功夫”、“步入了良性循环”等等。

良性循环,可以有多种解释。一个商人或一个企业家,他的良性循环系指:当一笔资金投入,所生产的产品销售完,在去除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各种政策性等支出后,至少还必须有一块:即扩大再生产的哪一部分。如果缺少这一块,势必是“死路一条”。然,《零票天地》所指的良性循环尽尽是指:每月出版刊物的支出、售出邮品的成本、支付聘用人员费用以及其它必要的开支,能每月出入平衡。而我,好在运道不错,一胎投入了电业部门。每月的工资奖金收入,除支付生活等费用外,余下的款,都能用来填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出现的“真空”。

可能不少朋友不相信,无利的事,谁肯去做?

不过我知道:在邮市持续下滑和邮资费用上调后的今天,不少邮刊因不堪重负,无法维持这最低标准的“良性循环”,而纷纷停、休刊。有的改为二期合一或不定期出刊。其中还有不少是办刊多年、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刊物。不少主编告诉我:如果他能维持下去,是决不会停刊的。但接连的倒挂,再有实力的主编也很难熬过去。

然而在我,首先注重做人的价值——想办一件事,非要办成、办好。半途而废,向来与我无缘。其次,从长远来看,邮市行情有升有降,有低潮也有高潮。我相信邮票的最终“增值”功能。今天售不出的,让他放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情的好转,它的增值部分,将足以补尝这段时间的损失。所以,即使今天负赢利,不等于明天无赢利;今天的无赢利,将意味着明天的赢利。在困难重重的今天,只要能维持这最低标准的良性循环,“挺”了过去,成功的希望就在明天!

我坚信:“集邮的明天会更好”!从而信心百倍地继续拼搏前进。

8、决定出版《刘七星集邮漫画选》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然,最难得的要数对得上口的“人才”。《零票天地》作为民刊,要生存发展,要办成一流的刊物,更需要人才的扶佐,这一点我深深懂得。

还是在16K8版时,我曾动过脑子,物色合作人材。当时一朋友办纯邮文刊,因无法支付日益上涨的承印费和邮资而休刊。但笔杆子非常好,令我羡慕。由于《天地》原为纯邮购刊物,正好是合作互补的一对。然,过高的合作开价,令我不得不中止合作的继续商谈。改扩版后,寻觅人才的工作,成了当务之急。

有朋友要讲:你那么多的来稿,登都来不及登,还愁什么呢?来稿确实不少,但被退还的亦不少,最后未刊用的更多。

“人才”要有个标准。我的基本标准是:首先是要有一定的邮识;二是笔杆子要好;三是能勤于写作、有点奉献精神;四要能理解和配合主编的思路;五要有点开拓创新精神。这是因为《零票天地》是份邮刊,写出的文章必须涉邮;笔杆子不好,邮识不高,写出的文章人家不要看;邮识好、笔杆子不错,但需要文章时却发不来,即缺少奉献、配合精神,大概作为主编都不会欢迎;主编下几期的构思明文告之了,但发来的稿件总是与主编的思路格格不入,也许,亦只好先放在一边;如果稿件千篇一律的老面孔、老话题,这样的文章,邮友大概一看栏目就腻了。

时至今日(1999年底),我方选中了二位称心的合作者:一为张铁(笔名张胜),别看笔杆子尚差,但他的系列“故事新篇”,以其拟人的手法写出,到也受人喜欢。而且能紧贴各期刊的主题。再一位,即刘七星先生。

我是在友刊上,看到许多刘先生的漫画,十分喜欢。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先生的通讯地址。我去信请求先生为我刊作画,条件可由师傅开。然而,我接到的复信竟是无尝支持天地的许诺。我不信,天下哪有这样的尽义务者?

为了办好邮刊,我曾动足脑筋,寻找业余画家。曾二次上门请上海地区的一位肖有名气的作画者未成;转与一位专办漫画邮刊的朋友代我刊作画,因故亦未成;后又请一小学图画教师帮作画,又因过高的开价,令我无法承担也未成。刘七星先生是已出了名的人,能无偿为我这个小刊作画?

时间长了,刘先生有求必应、期期刊紧密配合、而且又非常善解“主编”思路的实践,令我十分高兴和感激。然,总不能长期剥削刘先生的劳动吧?怎么个答谢法呢?

我提出:愿以《零票天地》的名义,或由《零票天地》牵头,为师傅出一本《刘七星集邮漫画选》。刘先生非常高兴。几经协商,达成了由《天地》全权办理的“协议”。我非常惜爱刘先生这样的人材。也正因为此,我将不惜代价、精力,为先生出好这本书,以弘扬刘先生一生对集邮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把先生多年来的精心作品,奉献给全国的集邮爱好者。

这项出版工作,自今年2月份起步;6月1日正式发出欢迎友“加盟出版”的宣传广告;2000年12月20日正式出版。届时,在全国各大邮市发行。同时,2001年元旦前夕,将这本书作为《零票天地》的礼物,随刊发给《零票天地》的每一位邮友。

最近,郭(润康)老先生在来信中告诉我:具其所知,在我国集邮界,集邮漫画方面的书只出过一本,而且是由一位外国人出的。《零票天地》如能出好这本书,将填补我国这方面的空白,确是集邮界一件好事。目前,该书的出版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

9、还要支持民间老年人集邮活动

季梦丹师傅晚年一心一意为民间集邮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二十三期,我刊出了季师傅的这篇文章,并以本刊按语的形式提出:《零票天地》能为这些朋友作点什么贡献?问题是提出来了,要付于实施,还有好多事要解决。好心要把好事办好。用我的最实惠地话来说,要有“经济实力”。没有实力,你用什么去扶持?

我反复思考过:扶持的最最直接的行动,在于给这些热心于民间集邮活动的老同志以一定的补贴。这补贴额,在维持其操作过程中补贴各项损失之外,还能有所赢余。这样,才能维持他们的“良性循环”。否则,“扶持”就是一句空话。然,《零票天地》本身就有一个对老邮友实行0.9折优惠供应的规定,这一标准线订在“累计邮购达500元,自501元起”,如果将此条作为扶持的内容,则仍不是实质上的扶持。思索再三,我们决定,在0.9优惠之外,从我们的营业额中,再拿出5%,奉献给这些朋友。但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再像“合作经营邮票”方案一样,出现一发不可收拾、而最终夭折呢?我想:若不慎,很有可能。因为不制约,任何邮友都可以轻易地享受到这一待遇。

为此,在构思这一方案时,我们采取了“限控”。即:目前只对各地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集邮小组开放,成员必须有具体的名址,十人以上,并由其有关主管部门盖章,经我处认可,签定相互遵守和制约的协议,目前只认可十个小组。并在学校中试行。目的是从严控制,宁少勿滥,不再重复“合作经销”的旧辙。

可能有朋友要问:10%加5%,即在邮刊价格上要让利15%,天地还能有赢利吗?文章就作在“每笔订单额必须二百元以上”。如果二百元的订单分为四次发出,实际邮资得八元左右,而一次发出只需二元左右,而作为十人以上的集邮小组,一次订单达二百元并不困难。节省下来的邮资还给小组作活动经费,对我刊来说,也是天经地义的一件好事。然,这个方案的风险也确实存在。关键在大套票和J、T票中发行量为一百万枚左右的总筋票上。T60宫灯60分,全品进价60元左右,刊价70元左右,去处15%后为平手。但我很自信的是:小组先生们的订单大概不会全是要这类票吧?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扶持方案在推动了民间集邮活动的同时,能提高我们的营业额,纯利虽更薄,必竟是一块收入,所以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好事。

扶持方案与2000年9月1日出台。究竟运转会如何?还有待于实践去检验。

10、与肖中夏签定了“共创一流”的协议

邮刊的排版艺术、印刷质量,是办好《天地》邮刊、争创一流民刊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零票天地》邮刊改为4K版本后,由于印量小,上海的大厂家不愿承接,而个体承印商又无设备能力。经朋友介绍,决定委托江苏淮阴肖中夏承印。

委托外地承印,一般价格比较适宜,配合也比较好。但也有弊端——稿件发出的日期不得不大幅度提前,而且排版、校对、不得不完全依赖承印方。所以,报刊质量的好坏,除内容以外,均决定于承印方。

平心而论,肖中夏同志承印的小报,应该说是属上乘的。但,如果标准高一点来说,版面还很不活,错字、别字还比较多。当然,有的错别字与稿件本来字迹不清有关。然,我们又无法请自校对和参与版面的最终决策。

经过实践和探讨,我们和肖中夏双方,在激烈的竞争潮流中,为共同的生存和发展,达成了双方互帮互利、共创一流民刊和一流承印商的协议。并于4月1日公布在《零票天地》第二十七期上。由于我刊为12个版面,其中一半为价格表,随时需要调整,又要求对方于月底前将刊发至上海。只好采取分批发出稿件的方法,即月初5号左右发出纯邮文的稿件,10号左右再发出一批,价格表最迟16号必须发出。如邮路上无意外,26、27号就能收到新刊,于是保证了月底、月初两天投入邮筒。

协议的签订,分工明确,责任到家,双方配合默契,在提高了我刊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承印方的知名度。“本刊由江苏淮阴肖中夏友情承印”的广告,每期随刊发向全国各地。

11、第一次拜访叶文汉先生

其实,在这以前我曾和叶先生打过许多次的照面。只可惜我们不曾相识。那是1998年,我因病住在北站医院。医院就离叶先生住处二十余米远。每天早晚我出去散步时,总要路过其门口。门口挂着一个“叶文汉校徽陈列馆”的匾牌。经常有一位健在的老人休闲地座在门口。因为我不知道陈列馆内是怎么一回事,探头探脑地张望一下就走过去,从未逾越半步门坎。

不少刊物都有顾问。在我收到的民刊中,不少主编请叶文汉先生做法律顾问。我也很想请一位懂法律的朋友帮我把把关,免得日后出事。我只知道请律师要花钱,而且要办一系列麻烦的手续。

扩版后,各种文章多了,会不会出现问题?要开拓前进,会不会把不好方向?我是一个“吃政工饭”多年的人,造句用词向来较谨慎。但我对自己还是不放心。我想:别人请得起,我也请得起。于是我给叶先生写了信。信中我写道:我想请叶老先生为小刊担任法律顾问,不知手续怎么办?每月聘金多少?顾问范围、及有哪些规定?请先生百忙之中能予以告知。

不日,收到了叶先生的来信。先生告诉我:其是免费为大家咨询服务,不收咨询费用,只要告诉要求就可以。我不信,似乎也有点未看懂。我只听说现在请律师不但收钱,而且还收得不低。究竟怎么一回事?我想上门弄个究竟。我急急忙忙追了一封信,提出了上门拜访的要求。先生来信告知欢迎,还在信中再三叮咛:不许带礼物。这下倒为难了我。我拨通了先生的电话。我说:第一次上门叫我空手,是否太无礼?然,先生坚定拒绝的口气,令我诚服了。我直达先生住处,见到了叶老,深深地鞠了一恭,叫了一声“叶老先生”——这就是我的聘礼。

第一次见面,我们谈得非常投机,从顾问的职责、任务、条款、及义务咨询内容,直至对《零票天地》的现状、发展方向、发展思路,一一作了指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我们整整谈了四个小时,才依依不舍的分手。

自此后,我成了叶老家的常客之一。

叶老先生究竟和我谈了些什么?贡献何在?我将在后面的“名人的奉献”一节中作汇报。

12、邮坛师表—郭润康

我这个人,也确实是叫做“有眼不识泰山”。用上海人的话来说,叫做“拎不清”。

我自己办刊,但我只订了三份刊,其中一份为《贵州集邮》。报纸不大,但文章非常好,确实值得一读。如果我未记错,在我订阅《贵州集邮》前后,郭老曾给我来过一封信,还夹寄了一份刊。可悲的是已涉邮多年的我,当时竟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郭润康先生!而把信搁到了一边。

第一次拜访叶老时,叶先生给我指出:办刊经营没有名人的指点,将会是一事无成。他给我列举了许多成功的办报者之路。令我深受启发。我决心走这条路,寻求集邮界前辈的指点!

话说到此时,我已和《贵州集邮》报的负责人吴鸿钧先生保持了书信来往。我请吴先生帮我补订了前期的刊物。从大量的资料中,我方得知郭老已八十余高龄,是我国著名的十大集邮家之一。此时此刻的我又后悔、又惭愧,竟不知所措。此时,我重新翻阅了友刊。不少友刊上都是请郭老作顾问,并有郭老签名题写的刊头。然,过去的我为什么没知没觉?——问题出在我原本就未想到要请顾问!直至受到叶老启蒙,方知顾问的价值和重要!

无奈的我,厚着面皮给郭老连发二封信,请求郭老为小刊题写刊名,为小刊作顾问。

大约十天左右,我接到郭老的回信。细读后,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郭老来信中肯定了“《零票天地》以零为主,为集邮者拾遗补缺的方向是对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深受集邮大众的欢迎”。郭老告诉我,“请他当顾问的来信很多,由于年高、事务又多,已一一予以谢绝。但仍愿为天地出任顾问”。同时为天地题写了新的刊头,我把他刊登在第三十期中。郭老提议我,可以多请几位顾问先生为好。

各方面的顾问陆续请来了,有朋友给我提出:名单排位的先后如何为好?我失去了主张。

我写信请教刘七星先生。刘先生告诉我,这要根据刊的内容来定。你办的是邮刊,把集邮界的先生排在前面比较名正言顺,我可以排到编委里;郭老给我回信说,我可以排在任何位置,也可以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列。我非常受感动。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我谨慎从事。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本刊编委会”名单。

自此,我成了郭老庞大的邮友通信队伍中的一员新兵。书信来往频繁,封封来信,给我以指点和启蒙。为《零票天地》的茁壮成长作出了贡献。这些,我将在“名人的奉献”一节中专题作汇报。

时至此,我方悟出了名人的丰功伟绩何在!出于对郭老的崇敬和求知的渴望,我追订了郭老全部文献、,补订了《郭潤康集邮研究会》全部资料,申请加入了《郭润康集邮研究会》。拜读了郭老的集邮文献,我收益极大。我将以《零票天地》报为园地,把郭老先生的精神和渊博的邮识见解,奉献给天地的每一位朋友!

13、与收藏界的先生们结缘

看到这个标题,有的朋友可能会想不通:你玩邮票,办的是邮刊,跟收藏界的朋友有何联系?

那天,我应邀参加了收藏界朋友主办的收藏沙龙活动。我拜读了收藏界的人物誌及其资料介绍,亲自与收藏界的先生、朋友交谈,令我大开眼界。我似乎方发现:收藏界朋友收藏的项目,已远远包容了各类邮刊的内容。诸如邮票、邮品、磁卡、彩票、各类门票、各类车票、烟标、国库券等等、等等,一切应有皆有。除此以外,还有蝴蝶、报刊杂志、钥匙、校徽、徽章、文革文物、钟表、字画以及各种其它古董等等、等等的收藏。究竟有多少项?此时此刻的我,一时讲不清。也许我永远讲不全!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40:00 [只看该作者]

我在想:集邮也是一种收藏,也许只不过是收藏界中的一个参与人数最多、活动面最广、影响面最大的分支而已。既然集邮也是收藏项目之一,各类邮刊中那么多项目已被收藏界所包容,那么,收藏界与集邮界之间,就有着必不可分割的姻缘。如果这一推理能立住脚,那么《零票天地》作为一份邮刊,与收藏界结缘,也许大方向不会错到那里。

天地能与收藏界结缘,首功是我的法律顾问叶先生——原本叶先生就是收藏界著名的校徽收藏家。在叶先生的引见下,方能与著名的蝴蝶收藏大王、上海收藏家协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陈宝财先生(现为我刊“收藏界顾问”)相识。由陈先生把我带进了收藏界知识的“天堂”。

自己开了眼界,不能忘记天地的好邮友们,更不能忘了曾为天地作过贡献的朋友们。收藏界先生们的题词与收藏知识的介绍文章,通过邮刊,奉献给了天地的每一位邮友、朋友们。

14、聘请助编

版面迅速扩展后,要想光靠我和小余的努力来办好刊,看来确实是有点力不从心。无论是时间、知识面、精力和脑力上都跟不上。增加人手专门帮助编辑,在目前邮市不景气、营业额低下、连维持《零票天地》的良性循环都成为问题的今天,何能有力量再去请编辑?我祘了一下:如果选用来稿的形式,即使现每字三分的稿酬,每个版面也需支付二百元左右。能否有一个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好刊的办法?我机灵一动,提出了以报养报、聘请助编的思路。于是在第二十七期上刊出了“本刊诚聘助编的通知”。

我规划了一下:12个版面中,头4个版面要自己请自办;邮购扩为6个版面后,如无人租用,平均还有2个版面需要有朋友来帮助编辑。理想的方案是:有四个朋友帮忙,每个朋友间隔一个月编辑一个版面;而且这四个朋友编辑的内容,在远离“零票”的同时,最好互不雷同;我的思路是:在天地奉献了版面后,不再支付稿酬,而采用划出一块版面,由助编自主经营天地主营项目以外的藏品,以维持其生存和良性循环。

广告刊出后,来信洽谈、上门联系的朋友倒不少。问题基本都卡壳在“助编待遇”上。因为广告中对助编待遇的表达为:“助编的待遇取得方法另议”;有的朋友因无固定的月报酬而终止;有的朋友原来玩零票,希望允许其经营零旧票而无法谈下去;有的希望能额外补贴一部分酬谢;有的朋友表示看一看再说……。

我的这个思路和希望,可以引发这样二种认识:一种朋友会说,我租你1/4版面只需50元,我帮你组织一个版面的文章可得二百元的收入。而按你这个要求,不是太亏了吗?于是提出了支付部分稿酬的要求;但这个思路对曾办过刊而因多种原因停刊、或想办刊又困难重重的朋友来说,到确实是个福音。因为天地为你搭好了舞台,什么也不用你操心——印刷、发行、经费,天地全包了。而你的信息、资料均随天地发了出去,等于帮你办了一个小刊。这样既不花钱、又好经营,何乐而不为呢?

然,拦路虎还是有。除了文章要好、至少要叫我满意以外,关键还有一个问题在于“不得与零票天地主营内容相同”——如果助编们都经营零票,那么,无一人能在我刊长期生存得下去——除非你的价格永远低于天地的价格;同时,大家的文章都作在零票上,达不到拓宽天地邮文内容、以迎合更多客户需求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扩版的意义。我想,如果我的助编中,有的在封片折上做文章,有的在彩票上做文章,有的在磁卡上做文章,有的在外邮上做文章……,哪该多好!

在我执笔写到此时,我们已请到三位合意的助编。一位系在组织参展资料和台邮上做文章,一位系在朝邮、日邮上做文章,一位系在封片上做文章。还有两位正在商谈之中。由于我们的期望值还未达到,于是第三十一期又刊出了“继续聘请助编”的通知。

为确保助编版面的固定,我们重新调整了版面 布局,有的进行了压缩,字体也小了一号。并以提高版面出租价格的方法,控制出租版面量。

“聘请助编”这一思路究竟对否?前景如何?还有待于实践来证实。

15、话说《零票天地》代友发刊

事情是这样提出来的。“涉邮”连载一文第二十九期刊出了“终于发出了求救的呼声”。这一章引起的反响比较大。我接到好几位朋友的来信。其中两位朋友也诉说了其委托他人代发刊的“体会”。朋友跟我讲,邮市低迷,生意很难做下去,希望天地能扶持一下。他说,我与《零票天地》打交道多次,我相信贵刊,并提出愿以0.3元一份的条件,希望代其发一下刊。我复信一一予以同意的答复。朋友的刊准时送来,我按本月天地实际发刊的顺序号,夹在天地新刊中一并发出。并把实际发出的名址寄给了朋友。

小余最反对我代朋友发刊的这一模式——一份份地点着数地发,发出后还要把实际发出的名单送出去。她说:你这不是把我刊邮友的资料双手送给人家吗?

然,我想得比较多的是信誉。在前面“改扩版和第一次委托代发刊”一节中,我已如实地讲了我们第一次委托代发刊的教训。如果我们不守信誉,克扣下来不发出,肯定这位朋友不会收到新的订单,他就会对天地失去信心,这位朋友的下期刊也不会再送来代发。发出的名单送出去,放心地让朋友去鉴定《零票天地》做事的信誉和可靠性。也许这也是一种广告形式吧!至于该朋友有了名址后,会不会再委托代发,我也不知道,也无须去考虑。为朋友做件好事、我刊邮友又有了较大的选购空间,总是好事一件吧!

我和小余商量:生意不景气,顺带帮友发刊也是一块收入。因为以印刷品邮寄,每封信可达100克。而我刊4K12版仅50克左右,还可顺带夹入两份4K4版。意见统一后,我起草了“关于随本刊代友发刊的统知”,刊登在第三十期中。这份通知如下:

1、我处代友发刊,系随我刊每月发行而一并发行。不另搞“专发”

2、我处的承诺为“确保收到率的90%”。即代发100份刊,你去核对时,保证有90人收到。这是基于我刊发刊的实际平均收到率(95%)加上“保险系数”作出的。与其承诺得天花乱坠而做不到,不如实实在在,可能倒也令人信服;

3、代发价,我们比较高。每份4K4版之内为0.3元,4K8版为0.5元。你信得过,放心而委托我们,我们就帮你发,确保“货真价实”。如果我们代你发100份刊,虽花去30元钱,但新来了几位客户的订单,应该是划得来的。

16、再说本刊的“义务担保”

“义务担保”,系本刊创刊二周年之际的“超市活动”中提出的。由于邮购中各种行骗事实的存在,原本就令人心警肉跳。为消除这一心里障碍,推动邮友之间的直接交易,,我们推出了“本刊为我刊邮友之间的交易实施义务担保”的条款。当时不少朋友运用这一条款放心而安全地进行了交易。创刊三周年之际的以邮养邮活动中,我们继续推出了义务担保这一原则。邮友之间交易活跃。深受我刊邮友欢迎。

扩版以来,在我刊作营业广告的朋友增多。这些朋友不少邮品的售价远低于我刊。我刊邮友均直接联系订购。其间,确也出现了个别朋友信誉不佳的现象。我在“求援的来信不断”一节中已经叙述过。为维护我刊邮友利益,同时推动广告业务,我们把义务担保延伸到“凡我刊代作的广告,邮友向其定购时,均可通过我刊进行担保”。

义务担保的条款第一次出现在1999年3月刊上。原本的条款内容为:

1、本刊为交易的双方进行义务担保。双方将款项、邮品发至我刊。我处接到并核对无误后,在挂号信外加一信封发出,款转从邮局汇出。(2000年3月改为:邮友可将款项汇至我刊,订单直发对方,邮友接到货品无误后通知我刊转汇款);

2、为高价位邮品的品相进行担保。需担保的一方,只需把邮品发至我刊,我处按《规定》中的品相标准进行鉴定,并签署意见出;

3、在这一过程中,我刊只收取实际发生的邮资。

可能有朋友要问:搞这一套,对你《零票天地》有什么好处?

这件事要从这几个方面去讲:首先,朋友出钱在你处作广告,大家都因怕而不去买,也许下次这位朋友就不会再到你这儿作广告,天地的广告栏也就无法存在下去;其次,目前邮市低迷,我刊早期进货中被深套的部分邮品又不肯大跌价。此时有朋友低价出售,对我刊来说,正好是一种补充。我刊客户能通过我处买到便宜而实惠的邮品,又由于有了担保,就不会对天地失去信心;此外,这一作法对我刊眼前来说是无利,但却是天地创品牌效应的措施之一——大家相信你、依赖你,你的根基就能深扎于客户之中。不是吗?我们的代销、广告业务一天比一天好的事实,证实了这一点。

回过头来说,这种担保形式,对交易双方来说,都需多付出一笔邮资。对小额交易来讲,影响较大,而对大额交易来说就无足轻重。更多的朋友认为:与其提心掉胆,不如多花点邮资,讨个安心、太平。所以,不少朋友采用了担保。

担保的实际运转过程中,我们也有不少额外支出:一方来信询问对方情况的答复;为一方成功交易的信件、电话联系;一方品相鉴定不合标准的退还等等。为平衡收支,第三十期起,我们提高了“小广告每则二百字内十元”、“整版广告250元、半版130元、1/4版70元”的收费标准(三十四期起提高到整版300元)。广告费提高后,做广告的朋友要少了。但我认为,努力帮助朋友把每一笔广告的生意做好、做活,也许是根本。

17、改进建仓思路和征票方法

凡经营者,所经营的品种必须要有备货,这是常识之一。办刊经营邮品也是如此。刊上列出价格的,手上必须有现货;现货还要有一定的数量,叫做备货。否则,几个客户同时订购同一个品种,势必无法发出。备货达到一定数量时,一般将部分暂放专用箱中保存,叫做仓储。长线投资者有计划地大批组织货源进行仓储,叫做建仓。但不论长线投资者亦好,短线投资者亦好,办刊者,都有仓储和涉及建仓问题。区别仅仅在于量的多与少。本刊不谈如何识别、扑捉“黑马”,亦不论述投资策略。只谈谈究竟进多少货来仓储、建仓为适宜。

进货的学问不少。

当你有下家订购某一品种时,你完全可以按下家的要求和数量放心地进货。

当你为小本、短线经营时,为防原本不多的资金被搁、邮品售不出而积压,一般可按实际拥有客户数的3-5%的比例来进货,高价位的品种,一般可按比例的1-2%来进货。这样的比例进货,一般不会造成积压,即使积压,周期也不会长。目前在我刊进货经营的朋友,基本如此。一般的票进5枚、10枚,高价位的票品只进1-2枚。售完后再来进货。

而作为一个长线投资者来说,他必须进货建仓。这里的学问就更多,更深奥。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极深。

办刊三年来,我刊的进货一直处在盲目、无控制状态。错误地认为:好票总会有人要,总能出得了手,赢利的空间一定会大;而一般的“淡票”,随着时间的推移,集邮的人越来越多,也不会卖不出。加上邮票必然的增值功能。所以什么票都进,什么票都建仓,只要进价合适,有多少进多少。哪些放票大户,利用了我思路上的错误,以便宜的出手价,向我处大量的“倾销”积压品种。我呢,一见价格好,来者不拒,统吃统进。于是,问题出来了。因为手上的资金总是有限的,而过大的进量一下子又很难出手。如此长期以往地循环,最终导致了今天的邮品大量压仓,大笔资金被搁置,一下子无法周转。直接威胁到我刊最低标准的“良性循环”。94-14傅抱石旧票确实是一组好票。而且是原地封,可以信销、盖销通用。我进了三批。第一批每套进价1.8元;第二批进价1.6元。本不应再进。然,又来了一个放票大户,六千余套一次统吃价1.3元。我眼红了,失去了理智,统统收了下来。票确实是好,然,我刊只有七百客户,即使每人购一套,只能出手七百套,加上办刊经营者的十套、八套的订单,时至两年后的今天,大概只出手了一千余套。于是九千来套被压仓,仅仅这一个品种,被搁置资金一万多元。朋友,这批货,何时能出完手?大概寄希望于下一次邮潮的到来还不行!

在往日的征票方式上,我处也采用的是盲目的统收。“本刊开征××年—××年编年信销票”的广告一刊出,只要是这个年头内的票都可以发来,其中,很难有我们需要的品种。几位原本做编年旧票的朋友也把售不出的大批淡票发来,改购我处的俏票。于是大批无法售出的淡票只好压仓。

错误的思路,导致了今天的局面:急需的品种和见到的好品种,因无实力进货,只好眼睁睁地错失良机;近期想迅速拓展彩票、磁卡、封片折,急需大批资金去进货,然,钱全被搁置到“仓库”里去了。无奈,只好靠即时的客户汇款去进货。拓展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总结三年来的教训,我们开始改变思路和建仓方法。首先,仓储的面一定要宽;但每一个品种的进货量控制在我刊客户数的5-10%,以便在3-5年里能出售完;而长线投资的品种,控制在10-20%的比例,以便8-10年内能售完。对彩票,我们控制在每个品种进200套左右。

为此,第三十二期我们正式刊出了“关于改进征票方法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为:只征收本刊所经营的零旧票、封片折、彩票、磁卡中缺售的品种,并采用先来信联系后发来货的方法。目的是控制品种和数量,以尽可能征收到我刊需要的品种,而又不至于再大量搁死资金。

18、无法回避的昂贵的邮资问题

邮资问题人人关心。办刊经营者更为关心。因为他离不开邮政部门,又是用邮大户。刊印刷好了要邮发;与客户信件来往要邮发;客户的订单来了要挂号邮发,超重还要加贴邮票……。我们每天至少要去一次邮局。

各个邮刊收费标准不一。不同的邮品收费标准也不一。官办的邮刊一般为:订购邮票一次收挂号邮资3-4元,订封片折一次收邮资4-6元,但超重均要另加—完全由客户承担的方案:民刊则五花八门,也比较“活络”,各刊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有的比照官办的收费标准;有的一次收挂号邮资2(3)元、超重另加;有的不论超重与否一次只收挂号邮资2元;有的安订单额分档计祘邮资,一次订单50元内全收,100元以内收半,100以上免收等等、等等。而《零票天地》最新鲜——新客户不论你订购什么、也不论你订购多少,每次只收挂号邮资2元;达到“老邮友”标准者,一次订单30元以上就免收邮资。

我估祘了一下:若办个4K4版小报,每千份排版印刷费约400元,而全部作印刷品邮发出,全额邮资为600元,在当前存在打折票的情况下也得40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稿酬、信封费用,900元很难封顶。这里面邮资几乎占了全部费用的一半(未包括主编的劳务费)。然,这份刊发出后,在今天邮市极度低迷之时,究竟能有多少订单来到?带来多少营业额?这位主编能赢利多少?

经营邮票,一般平均赢利在10-15%。若安15%来计祘,订单额达6000元方能保本。但据我所知,目前状态下,一般都很难达到这个额度。于是,高昂的邮资问题成了办刊者的拦路虎。

对客户来说,订票汇款费2元、附上挂号回资2-3元。若这位朋友一次订单额为100元,邮资仅仅占5%,若一次订单额为50元,则邮资占10%。而贫困地区的小额订单则更惨!如果再加上订刊及想不到的其它花费,这些贫困地区和经济收入差的朋友就很难集得起邮。高昂的邮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群众性集邮活动的发展。

三十一期刊中,我写了一篇文,题为“令人咋舌的邮资”。讲的是我刊经营封片折、彩票、磁卡过程中,遇到的令人头疼的高昂邮资问题。一封挂号信,只能发出3-4枚小封片,否则超重。平均每个小封片邮资得0.5元(大的封片平均得0.6元以上);10元钱的低额彩票订单邮资得花上5-6元,于是一部分品种不得不上调售价。原本有的封片、彩票、磁卡进价并不高,加上邮资这一因素后,往往令人难以接受。一朋友来信要在我处租版经营编年封,价格开得非常实惠,我立即去信告诉他,邮寄中每个封的寄费约0.5元左右。这只“虎”,难住了这位朋友。

有人传说,邮资还要上调。如果真有这一天,不知又有多少邮刊要加入停刊的行列!

19、“失”与“得”——事情永远是一分为二的

前面章节中,我们叙述了天地拼搏前进岁月中的坎坷历程,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记录。在一个个方案、举措出台之际,我和小余有过不同意见、观点,甚至于争执。我常喜欢用“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吗!”这句话来为自己搪塞。

在我刊作广告的朋友中,大多数是经营零旧票者。在这些朋友租刊时,我均去信告诉他们:我刊对老邮友有一个0.9优惠政策,你若要在我刊邮友中取得订单、夺得朋友,除了信誉外,唯一的办法就是价格上取胜——必须低于我刊当期价格的80%。再加上有的朋友是“收摊”抛出,价格上普遍比我刊低,瓜分了我刊一部分邮友的订单。我粗略估计了一下:每出租一个版面或代售半个版面的邮品,我处当月的营业额要下降1500—2000元。于是小余不高兴了。她说,你这不是叫别人抢自己的生意吗?我笑笑说,创牌子、打天下,总得有点牺牲吗!我告诉小余,其实不少客户手上都同时订有几份刊,他们都会从优选购。代友做广告,帮了有困难的朋友,又等于帮我刊邮友多订了几份刊,再说,广告收入也冲了一部分营业额的损失。小余听了也认为有理。

话说回来,即使做广告的朋友经营的不是零旧票,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客户的经济收入都是有限的,每年每月也只能从生活费用中省出那么一点钱。多买他家的邮品,势必少买我刊的邮品。同样,助编们虽然经营的项目与我刊主营项目不同,或多或少也要挖去一块。但,我刊无力经营的项目,助编们帮我们办了,而且不用我们去投资,有什么不好呢?

20、立足之本

《零票天地》自租刊起步,经过三年的拼搏之路,已立足与民刊之林。不少朋友来电、来信询问情况,问有什么绝招。我很坦率地告诉他们:论赢利,我是零;论赔本,尝未倒那步;脚总祘是站住了,但刊办得很累!

我告诉朋友们的第一句话常常是:首先要立住脚,方有可能赢利的明天。

不少朋友认为,刊办好发出去,客户自然会来。然事实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好多朋友办刊办了一段时间,最终因无法抗拒的负赢利而停了下来。办刊是一种长线投资的形式,脚站住了,赢得了邮友和信誉,方有逐步获得赢利的希望。而决战的希望是在下一轮邮市高潮到达之际。一旦邮市复苏,你身边的邮商、邮友大量的订单才会涌动过来。如果你办刊初期,因赚不到钱而停停办办,而邮市高潮时再恢复老刊,往往你会在邮友中失去可依赖性,尤其是我国的邮市高潮期均来去匆匆,届时你再复刊,也许很难一下打开局面。

靠什么立住脚?我们办刊以来,从未用过“本刊信誉第一、质量至上”等等宣传词语。我们只有“试行规定”、“暂行规定”、和去年颁发的“规定”。三个规定中也没有一句自我奉承的话。我们也从未参加什么“十佳”、“优秀”的评选,也没有什么“名刊”的头衔。那么,究竟是靠什么站住脚的呢?

1/、首先,刊要办好。

邮刊是主编或邮商给人的第一印象,因为邮友们第一次与你打交道,是以“刊为媒”,它给人的第一次印象极深。而刊的质量却是主编水平和形象的综合反映,加上你经营的项目中是否有这位朋友确实需要的东西。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一次拿到新刊的朋友喜欢与“接受”与否。

2/、刊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新意。

一份刊如仅仅排版、印刷好、版面大还远远不行。“人云我亦云”、大同小异的内容大概也不会被多少人接受。这里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新的创意。隋学文先生喜欢直言不讳,他在给我的第一封信中就批评道:零票天地如果仅仅是这样的一般性邮文加一般性邮购内容,将是无法行成气候”。隋先生的话说得对,说得及时,我把这篇文章登了出来,并以“编者按”的形式表达了我们的决心和下一步做法。我的顾问叶文汉先生又给我以启蒙,自此,我们在创自我特色上作文章:刊头的每期名人题字、名人作品及介绍;郭老先生和刘道宜先生的文章以及我动笔草写的反映自己切身经历的“涉邮”文章等等。这些,令收藏性、知识性、可读性一体,吸引了不少朋友,每月都有朋友汇款补订过期刊,有的朋友是为收集和研究民刊,有的朋友却不。他们告诉我,文章太好了,一期未看到,好像有点遗憾。可惜的是,我们只能为朋友们补到第16期。

3/、经营上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同一类的邮刊,比如都是经营零旧票,这里面价格的高低、品种齐全与否、

以及经营方式得当与否是关键。平心而论,我刊的不少品种的价格比友刊高,但也销得出,每月的订单额“比上虽不足、但比下还是有点余”。我想,大概服务的规范化是绝招之一。

99年我们从新颁发的《零票天地关于邮购等业余若干规定》,是比较全面、实用的。因为邮购双方不见面,难免有矛盾和纠葛。怎么处理?依据是什么?有了这个规定,就可以规范。是我们错了,按有关条款处理;朋友失误了我们提请他下一次注意。于是问题就好解决了。你办事认真、规范,令人信服,朋友们自然愿与你打交道。朋友之间一传二、二传四,自然能立足下来。

4/、注重感情投资,是又一重要因素

感情这事,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潜移默化的存在。朋友之间有感情、关系好,即使你的东西略贵一点,他仍然愿把这笔生意给你去做。“夭折的合作经营方案”中,我们虽然中止了与所有朋友的“合同”,但这些朋友至今还在我刊订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章所涉及的朋友们,都还在天地;对长期在我刊订票、而经济上又拮据的集邮朋友,我们经常为他们提供一些价廉物美的副品票;每月15日左右,是我刊决定下一期价格变动与否的日子。自此后到达的订单,凡价格下调幅度较大的品种,一般我们均明确告知,并作出让价;对我们已经得知为高龄老人者,我们注意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三十二期登出的邱高志先生“我的集邮情结”一文讲的是同一件事;九月一日推出的“关于支持老年人集邮活动的通知”是我们感情投资的又一动作。

在日常处理与客户矛盾时,我们比较注意留点“人情、友情”味。在经济利益上,我们尽可能多付出一点,不让客户吃亏。矛盾解决后,这些客户一般还是不离开天地,后面的订单照样发来。

当然,感情投资也得有一定的节制。因为搞经营,毕竟至少有一个“确保良性循环”这个前提。如果某一事情的发展威胁到天地的生存,我们也只好作出对策。比如要刊而不订刊,我们曾多次呼吁,在给对方的信件中也多次提请其订刊,但不少朋友不与合作,于是有了“下决心停了二百余朋友的刊”这一节文章。少数朋友理解了我们的难处,汇款予以了补订。今年,我们对新客户中二十元以下的订单不再立客户号。发货时告诉其,“为避免失去联系,敬请订刊”。

5/、还要有多方面朋友的支持。

多方面,指方方面面的朋友。没有名人的支持,就没有那么多的名人题字和

文章;没有收藏界的朋友,就没有那么多的活龙活现的收藏知识和材料;没有助编的加入,就没有另辟一渠的的新鲜一块;没有邮友的支持,就没有快捷的信息和帮助;没有友刊主编们的宣传、广告,也许“天地”至今也很难冲出“闺房”;没有邮商们业务的发展和大量放票,大概天地的业务发展的也不会这么快;如果没有朋友的积极投稿,丰富多彩的文章成为无源之水……。

三年来,我们结识了不少朋友。正是他们的鼎立相助,天地方有立足的今天。

6/、稳妥而大胆的继续投资、创新,以求不断发展。

毛主席生前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这里揭示的是要创新、要发展的道理。一个刊如果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久而久之,人们也会对他失去兴趣。

近几个月以来,我们继续大胆地投资,努力拓宽彩票、磁卡、封片折的邮购栏目;同时努力拓宽邮文的知识性、可读性和邮友的喜爱性。现正转登的郭老先生的“集邮讲话”深受邮友欢迎。

每期有好的文章,每期又有新的邮购物品,朋友们自然不会离开。

21、邮谊

人,总是有情感的。你对邮友、朋友真心、真情,邮友和朋友们自然会给你以美好的回报。

邮寄业务,差错总是难免的,尤其是忙碌的时刻更为难免。贪小的朋友确实存在。但天地的邮友中,讲究邮谊、情谊者更多。一次,我把S57黄山30分误当50分发出。不日该朋友来信告知:“大发友,,我要的是50分一枚,你发来的却是30分。两枚差价近四百元。如果我悄悄收下,你得赔上近四百元。特予以归还”。读了来信,我感激万分,立即回信感谢,并赠票答谢。

平心而论,这位邮友完全可以不告诉我,然,高尚的邮德、三年来建立的情谊,他把票退了回来……。

办刊经营,赢利是一个重要的目的。但如果你把赢利放在第一位,把“情”放到了第二位而与邮友斤斤计较,那么,你无情,我亦就无义了。这枚票肯定是退不回了!

我刊有不少老年邮友,多数是办刊初期加盟进来的“铁杆”集邮者。三年多来,他们为天地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天地有了今天,应该感谢他们。所以我对我刊的老邮友,比较注意关照。几个月未见书信来往,我们会去信问候和了解;得知老人有难、或生病住院,请临近朋友代为慰问、看望;老朋友寻医问药,我们回为其奔忙;求请代购,我们仅自己努力去办;当我们低价位进到某一品种、已决定下一期价格大幅度下调时,会在订单上告知:“此枚票下期价格下调,故只收××元”;一老客户惯于夹款,从未出错。有一次,也不知是其未夹入、还是我们粗心未记录,实在无据可查。只好去信告知。老同志来信讲,应该说是夹入了,怎么会收不着呢?我们回信提出各挑一半损失。复信倒也同意,讲:天地能这样处理,我也满意了。朋友的信,反倒令我不好意思。立即发信跟老同志商量道:在日后的业务中,我们将以另一种形式给师傅以补偿,师傅看好吗?此事的发生并未影响我们之间的情谊和继续交往。

现在,不少朋友去大邮市、或得知本地区有较大集邮活动、或去参加邮协会议,会来信要些《零票天地》邮刊带上,帮助宣传、发放……。

朋友,你说,天地的这些朋友还有什么不好?作为天地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他们好好服务呢?

22、诸葛亮是“请”出山的

“三请诸葛亮”这个故事,大概无人不晓。而“三顾矛庐”可能还有朋友不知。其实都是一桩事。讲的是:三国期间的刘备,为了寻求治国、治军的能人,请自骑马下山去茅庐请诸葛孔明出山。第一次遭闭门羹,第二次遭冷处理。第三次终以诚感动了孔明下山,遂拜为军师。终于形成了而后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我的顾问先生叶老的启示下,我决心走“请求名人出山、助小刊一臂之力”的路。郭老告诉我,应多请几位为好。然,小小的民刊,能否请得动?怎么个请法?我仿校刘备三请的方法,,瞄准了几位“先生”,,一次、二次、三次的请求,终于不负苦心的我,一位、二位、三位,一一被我“请出了山”,成为我的顾问、编委先生。

“毛遂自荐”确是一个很好的典故。然,大概还不会有哪一位先生会自告奋勇地来信说:我来给你当顾问,你欢迎吗?

民刊,由于是自费办刊,大概目前还没有那一位主编,有能力为顾问、编委先生们发放月工资、劳务补贴的先例。这是因为哪些办刊的主编们,原本就在生存线的边缘挣扎、拼搏,他们即使有这遍心,也无这个实力。所以他们的劳动都是纯义务性的。在“聘请助编”一节中,我已谈到,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助编们的酬报问题。可能有朋友要说:你刊上那么多的销售品,以纪念品的形式送一些不就行了吗?其实,看起来天地的品种很多,但在这些已处于深层次研究水平的先生们来说,小刊上的售品,目前大概尚属于低层次的、初级集邮阶段的品种——当然,我的先生们如果需要小刊上的品种来组集成框,我会双手奉送!如果说,民刊的主编们既无付酬的能力,又无恵赠的本钱,答谢就为一句空话!

然,我国又确实有不少像郭老一样的名人,他们不计报酬,不要任何索取,一心一意为发展和推动我国的集邮、收藏事业而尽力。凡是有利于集邮、收藏的活动,他们都会扶持、支持,并把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己任。这是我国民间邮刊能乃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之一。

朋友,办刊没有能人的支持不行,没有名人的扶持更不行!如果你认为我讲的有理,不妨,你也可以大胆地仿效我的方法去“三请”。

23、名人的丰功伟绩

前节我讲到名人是请出山的,你也可以请得到。然,名人的作用、或功绩究竟在哪里?这是我本节想讲的内容。

首先大家看得到的是:这些老前辈的出任,迅速改变了天地过去的“一般性邮文加一般性邮购内容”的局面,在肖先生的配合下,《零票天地》已经逐步有点像一份合格的小报了。

我刊的顾问、编委、编审先生们的劳动都是无偿的,他们只有奉献而无取得。从刊头题字到大块大块的文章的奉献,都是如此。

前文中我已讲到:我第一个请到的是刘七星先生。他以极大的热情和投入为天地作画,期期都配合默契,已是我刊编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第二个请到的是叶文汉先生。在“第一次拜访叶文汉先生”一节中,我讲到,我和叶先生足足谈了四个小时。叶老从办刊的思路开始,提出:办刊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到之处。他拿出了手上收藏的各地民刊,一一给我介绍,特地给我推荐了二份办得好的刊物。提出了一定要走“请名人帮助”的路。叶老告诉我,任何一份民刊,离开了名人、能人的扶持,都很难成功。同时,提出可以请名人为刊头题字的建议,并答应帮我请。在叶老的引见下,通过陈宝财先生,又与收藏界的先生们结缘。自此,我在办刊的思路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我对不少朋友骄傲地说:叶老是我办好刊的引路人之一!

与郭润康先生的相识,给我教育最深的是,这位老人助人为乐的精神确实令人信服。封封去信,每封必回;每次有求,次次必应;封封来信的殷切指点、帮助,确实叫人感动。“郭研会”的主题之一是研究郭老精神,郭老精神究竟何在?我想大概就在这里!郭老的著作很好,我很爱读。其中“集邮讲话”一组文章非常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又完整。我想把她献给我的朋友们。我首选了共168页的内容。我匡算了一下,按我现在的转登费每字一分半的标准,也得支付二千多元。我给郭老去信询问,按郭老过去的惯例,转登这部分文章需要多少费用?

朋友,你知道我接到的是怎么样的一封回信?

郭老信中跟我讲:民刊自费办刊不容易,都是为了传播邮识,宣传集邮知识,本身是一件大好事,何从谈得上转登费?你选得中的,就大胆用,这些仅仅作为我微薄的一点奉献吧!——我怀疑自己的眼睛,是否看错了?又把信从头到尾地细细看了一遍。确实没错!我高兴地提笔,请郭老为集邮讲座的发表题写文头。不日郭老发了来,还写了好几个版式,让我选用。

刘道宜先生也是全国出了名的大邮学家,他老同样无私地把自己的著作奉献给了我的小报。这就是我的邮友和朋友们之所以能看到两位先生大块大块好文章的全部真实过程。

几个月来,在我刊各位先生的一路指引、一路扶持、一路鼎立相助下,《零票天地》每期上一个新的台阶。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这些主编、和全国集邮爱好者的心中!

24、“能人”的功不可抹

隋耀文先生,比较郭老一辈,还是一位尚未出名的能人。他高深的邮识水平和敢于直言不讳的大无畏精神,令我佩服。我想,如果能把先生请到我这儿来该多好?

我在许多友刊上都拜读到隋先生的文章。我垂言三尺!我非想把隋先生请过来,几次去信聘请,交换意见,请其出任天地的编辑审查工作。先生非常高兴,专门写了一首诗,我把她发表在三十四期上。隋先生的出山,给天地带来了另一番新的景象。

能人,有大有小,社会影响力不一。我认为,只要他在某一方面确有突出的才华,他就称得上是能人。徐俊杰是我新结识的一位年轻有为的朋友,芳令十八,正读中学。他给我来了一封信,寄来“红印花记”稿件。这是一篇以文言文的形式论邮。我反复细读后,认为这位“先生”非常有才华。我猜想,这位“先生”至少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从字迹上来看,又好像是个学生。然,当今的中学生写出这样水平的文章,又是论邮,似乎难以令人相信。我即复信请其告之简历,告知是否为自己的原作?——言之下意,我有点不信。

不日,徐“先生”来信告诉了他的年龄、家世、经历和爱好,并谈了他多次向友刊投稿被否用的经过。同时又发来“汉砖论”一文,也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我把她们分别发表在第三十三、三十四期上。我鼓励他与天地合作。我告诉他,以古论邮的文章不多见,我相信,我的邮友和我的朋友们一定会喜欢。经协商,我和小徐达成了开办“六如斋话”专栏的意向,并在每一篇文章的下面附上译义,以帮助朋友们学习和看懂。我跟小徐说:中国有个唐诗三百首,你能有个“六如斋话”三百篇吗?如果你有这个真才实学,若干年后,我出资给你出一本“六如斋论邮”!

小徐投稿不要报酬。目前正信心百倍地向这个目标奋进!

“助编”,实质上是我寻找志同道合的能人的一个过度形式。这是因为:一旦先生进了顾问、编委的名录,再轻易更换,是件非常不得体的事。但对助编来说,不称职可以随时谢退——我和助编先生均们有言在先。一段时间合作下来再调整也不晚。康民德先生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天地出了不少好文章。我请他进入编委班子。他很乐意地接受了。

正象前节讲到的那样,办刊,没有名人的扶持不行,但离开了能人的支持也不行。我刊还有不少能人。正是他们的参与和奉献精神,《零票天地》方以兴旺发达。

天地的顾问队伍和编辑队伍还不强。我将努力发展和壮大她!

25、《零票天地》春天的来临

春天,是一年四个季节中最美好的一个季节。“春风得意化作雨”加上阳光温柔普照,万物竞生加上百花齐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刘七星先生曾为天地作了一幅画,叫做“零票天地春天的来临”。我把她刊登在二十三期中。可惜的是,这幅画刊出的时间早了一点。当时的“天地”正处在严冬刚刚过去,春天尚未来到之时。如果此幅画和此节文章此时同时刊出,到确实是恰到好处。

“涉邮”一文,从2000年4月开始发表,至这一节文章落笔的2001年3月,正好历经了一年。这一年来,天地的变化确实不小。名人、能人的陆续加盟;编委会班子的不断加强;12个版面构思和编排的基本成熟;邮购项目的成功扩展……,无数双理解、扶持天地的巨手,托起了天地,从而顺利地渡过了邮市漫长低谷的难关。现在的天地,已具备了抗御低潮、维持良性循环的生存能力,大量的“稿酬助刊”,使天地一改过去每月几百元的稿费支出为几十元,三十四期第一次创下了“零”支出的记录;天地第一次组织出版的“刘七星集邮漫画作品选”,得到不少友刊主编的支持和响应。租版、作广告者不断增加。《零票天地》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已在邮友和朋友中扎根。

时至此刻,办刊初期因投资而借用的资金已全部还清。尽管当初购进的不少被套的邮品仍深锁于仓中,但此时此刻周转过来的资金,已可以轻松而全部用来进行新的投入。

眼前的春天,给我带来了欢乐和生机。然,春天过后接踵而至的是酷夏。我懂得:为生存和发展而拼搏的路,将永远是艰难险阻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41:00 [只看该作者]

八、支付学费

1、 回过头来看《零票天地》的租刊起步

“文革”对刘少奇的批判,抓住的罪名之中有一个叫“洋奴哲学”。其中最典型的一句话叫做“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以此对我们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进行了批斗。“炮火”之烈,简直令人发紫!

回过头来看,这些只不过是当时极左思潮的杰作而已。在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大量地引进外资和外资企业,购进国外设备,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如果把这些拿到当时去评论,这些改革派的先生们大概一个个都得“千刀万剐”了。

在“决定办一个刊”一节中,我讲到:天地是靠租用了“上海品邮”两个版面起步的。一般人不会相信:小小的16K二个版面,每期租用费竟达二千元!还要以品邮当时的刊价收购其剩余的票品!天下哪有这样的蠢人?

其实我并不傻。据小何当时跟我讲,他有四、五百客户,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玩零票的。而经营零旧票,是他的副业。不打祘发展下去。我想:如果我起步即自立办刊,那么刊印出后发给谁?思索再三,宁愿多花一点钱,先买断二个版面,并签下了“上海品邮不得再经营零旧票”的协议,将其地址一改,其二百余玩零旧票的朋友就顺利地从“上海品邮”,过渡到了“零票天地”。回过头来看,实际上我走的是“先买条小船做起来,有了生意再造大船”的路。

好多朋友想不通这个理,舍不得花这个钱。其实我祘了这样一笔帐:我租了三期刊,虽花了六千余元,但这二百余客户每期给我的订单额的赢利部分,足以平衡我的这笔支出。假如我开始自立办刊,依靠友刊的广告、或其它方式发行,就祘每期有三十位客户到达(实际上不可能),也得七期刊后方能达二百位!每期刊就祘印刷加邮寄费等400元也得近三千元。问题在于:这漫长的七期刊的发行中,可能很难赢得这三千元的纯利!而且时间拖的越长,人也愈疲倦,愈容易打腿堂鼓!

目前邮市低潮,好多朋友的刊办不下去了,他们灵机一动,改不定期租刊经营。利用它刊的读者群,发展自己的客户,做自己的生意。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是吗?你办一期刊也要三、四百元,人还累得要死。花上三、五百元包一、二个版面,稿件发出后什么心也不用操,只需坐等客户订单。

当然,这里的关键在于选好对路的友刊。各个刊物的读者群不同,你搞经营,去租邮识研究类刊,即使价格再低,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人家原本经营彩票,你到他哪儿去租版做邮票,效果自然也不会好。用通俗的话来说,叫做要“门当户对”。你经营什么,就要租同一类型的刊。只要你价廉物美,服务又好,不存在站不住脚的事!

当然,同行是“冤家”,大家经营同一品种,挤在同一读者群中,互相影响甚至于倾轧。这是一般同行主编不愿见到的事。但重金面前有“英雄”。不信,你可以尝试一下!

据我所知:《零票天地》取得了独立办刊权后,小何有点后悔莫及。尽管他实实在在地赚了我一笔,但确实丢了二百来客户。小何想把这批客户再拉回去。采取了《零票天地》栏目照办、而把地址重新改回去的方案。然,他再也没有这个“回春之力”了。此时此刻的《零票天地》无论是品种、价格和服务上,都已占了绝对优势。即使客户重新把订单发给了小何,然,原有的零票已全部被我收购掉了,一时拿什么发出去?

于是在民刊中,有一段时间确实有二个《零票天地》同时运转的现象。后来我碰到了小何,我说:何苦来呢?不久,小何恢复了原来的《零票园地》。至此,民刊中尽管冠以“天地”者不少,如磁卡天地、集彩天地等等。但称作《零票天地》的邮刊,还未发现第二家。

2、从“暂行规定”到规定的颁发

《零票天地》独立创刊的第一期(即第四期),即颁发了“零票天地关于邮购

等业务的若干规定”(暂行)。之所以称暂行,系因我们刚涉邮,对邮购中究竟还会碰到些什么问题,怎么个解决法,心中无数,只好以暂行的方法先予以运转。一年后,我们进行了修改,并以“试行规定”的形式予以颁发。目的是想再看一看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第二十四期,我们又在试行规定的基础上,总结了三年来的实践,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并以正式规定的形式予以颁发。这个规定,在当时来说,是可以的。但经过这二年的实践,尤其是天地扩大了经营项目,又开设了《零票天地邮社》后,这个规定又显得过时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零票天地关于邮购等业务的若干规定》是天地邮刊的规矩,邮友和我方共同按这个规矩办事,就能成方园。即使发生不愉快的事,解决起来也有一定的依据,也就比较容易解决。办刊四年来,我们依靠规定的条款,与邮友之间圆滑地处理好了各项分歧、矛盾,在邮友和朋友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天地的《规定》,已历经三次修改。这是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而决定的。例如:99年9月的规定出台不久,我刊的经营内容从原来的单纯零散票,发展为封片折、彩票、磁卡等兼营。而这些新扩展的项目,在实际邮购中,又有其特殊点。为此,只好以断断续续的“补充规定”形式进行完善。尽管我们以“简明信息栏”的形式告知新朋友,但毕竟不具体、不完善。其次,有些规定条款是安当时的特定需要而订,只适用于当时。如稿酬,在前二个规定中均为每字0.1元,目的是办刊初期需要提高稿酬的“力度”,以调动投稿朋友的积极性。扩为十二版后,我们已无力支付这个数值,同时稿件也比较充足。所以第三个规定中,改为每字0.05元。后又补充修改为每字0.03元。于是问题来了:新朋友投稿不知道这个新的补充规定而讲我们不守信誉。责任只好记在我们身上。所以,原来规定的修改、新规定的重新颁发,已迫在眉睫。

第四十一期,我们推出了新的规定。这个新颁发的规定修改比较大,其中取消了已执行多年的、对老客户0.9优惠供应的条款。估计老客户会有想法。为此,在新规定发表的同时,我起草了一篇文章,叫做“写在零票天地关于邮购等业务若干规定重新颁发之际”,一并予以发表。我相信,天地的老客户细读后,一定能予以理解和支持!

3、 邮刊价格的制订

价格制订的学问不少。对设摊经营者来说比较简单:今天100元进货,明天105元就可以上摊出售。售出了,摊上即无,也就无人问津。而

办刊经营确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你刊上打印出去了,在你的有效期内谁都可以订购。你发不出至少要退款、赔礼道歉,这类事发生的多了,势必在客户中失去信誉。

1、首先,价格是诱导客户购票欲的重要因素

客户订票,需求和价格两大因素之间,价格往往起着决定因素。在需购进的若干品种中,客户会把有限的资金先用来选购价廉物美的品种。尤其是邮商,某品种价低又稳能赢利,必然引发其购票欲。

2、必须弄清所售品种的基本身价

任何票品都有其自身的基本身价,并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成一定比例的变

化。弄清所售票品的基本身价,是制订好售品价格的基础。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极深。

就拿去年推出的封片折经营栏目来说,过去我们将大量的封片上的邮票洗下,作盖销票出售。所以错误地认为:封片价格为旧邮票价加上信封的邮寄费。并以此制订出售价。结果导致手上的存货出手后,再也无法以原价进到货。T 生肖牛,起先两期我们开价1.5元,非常抢手。赶快去进货。结果市场上开价均在4元左右,难得有朋友舍得低价出让。只好逐步上调价格,直至与市场价格相吻合。PEN25也是如此。起先我们开出每枚12元价,而市场价为18元左右。朋友们告诉我,这是这枚的基本身价,再低也低不到哪里。只好再调至与市场价位吻合为止。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刊封片栏目的价格自出台后,一直呈上调状态,原因就在此。

3、信息是确保赢利的重要因素

如今信息社会。信息准确而快,是赢利的保证。由于我是八小时之外的“涉

邮”者,不可能每天去邮市,更不可能两眼只盯邮市,所以信息不灵。许多售品都是经过二、三传手方到达我的手,而每个经手的商人都要赚我一点,于是到我手时,价格就不菲了。而且一旦我有货时,市场上也到处有货可见,加上邮刊的固定周期性,使天地在售品价格上,经常失去优势。最近几个月,据说是邮票公司抛出了一批好票品。其中编年票中的“出土文物”,除最后一枚高值外,全部亮相。比我消息灵通的朋友来电话,以18元一枚的实价,全部订走了我刊上的这枚高值票。待我得到信息时,已全部发放完。此时再去市场收购这枚时,开价已是25元了。无奈,只好售零票。

4、“死守不放”是死路一条

在“邮票价格及我刊邮票价格的制订”一节中,我谈到,在我刊被套的品种中确实有不少属于好品种,而不愿跌价出售,我把这一部分称作“死守不放”的一块。时值今日,我已意识到,这个思路不一定对。大量资金压仓、又不知邮市何日翻身。也许只有随邮市之波、逐邮市之浪,你涨我也涨、你跌我也跌,是出路之一。编号N78-81工业产品早年270进价,时隔多年后的这一期,我们开出了每套170元的“地价”每售出一套赔进100元。39期中,我们对压库的S57黄山50分进行了抛售,开出了每枚70元的地价,一下子售光

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急需资金周转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不知道下一轮邮市行情究竟什么时候能到来

邮刊价格制定中,把握好价格这个杠杆,是办刊者自我调节余缺、控制品种和办好邮刊的唯一途径。

4、没有不被套的邮商

可能有朋友要说:我就没被套住!我想,大概这位朋友信息准、脑子反映快,一见行情不妙,立即放血抛出了存货,而辛免招大秧罢了。其实,他当时的忍痛跌价抛出,只不过是解套的快速反应罢了。

读了“涉邮”前文的朋友,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天地的我,比较容易被套。这和我是“八小时之外”业余经营、信息不灵有关。大凡我身边的邮商亦无不诉说被套的经历!走进邮市,大大小小的邮商无不怨天怨地!

今天的商品经济时代,似乎有点全民经商的味。原本就什么生意都不好做。邮票生意当然更不例外。股市时涨时跌,但其特征是牛市长、熊市短。而邮市正好相反,熊长牛短,熊市执政。好不容易盼来一轮行情,也只不过3、5个月的风光。如今被套的人们都把解套的企望,寄托于下一轮行情的到来。然,依我来看,即使下一轮高潮到来时,那么多被套的朋友们,要抛出全部被套的邮品,恐怕未必能够如愿!

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5、下一轮邮市行情能否到来?

作为邮商,最关心这个问题。以邮养邮的朋友也关心这个问题。我也不例外。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邮市行情迟早要变暖,邮市总会有新的高潮期。问题在于:下一轮高潮什么时候能到来?即将来到的高潮会是怎么一个样?

不少人根据我国三次邮市高潮变化的痕迹,推断为:下一轮高潮将在2003年左右到来。我刊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作了转登。因为我认为这些文章讲的不无道理。然,反对这个推断的朋友又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如果邮总仍以赢利为目的,并且继续推行一年增加一个亿的创收指标的话,那么邮市行情永远上不去!——这话更不无道理。因为邮总要达到这个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多印邮品。邮品多了消化不了只好打折。邮商们无利可图只好撤出邮市,导致资金大量流向其它投资渠道。此种状态下的邮市,何能会有高潮的到来?

纵观这几年来的邮市,打翻身仗的“企图”已发生过多次。炒家们的联手炒作引起邮品价格直线上升。大大小小的邮商们笑口还未张开,就被巨大的抛售群的邮品所淹没。尤其是各地邮票公司、集邮公司趁机将成箱、成车、的邮品携入邮市,一下就将刚刚萌发的星火浇灭!不是吗?每每邮市上一有风吹草动,卢工邮市门口就会出现成排的“卸货”车辆!

当然,我理解这些官办公司的苦衷。他们也要完成指标,要创收。否则,他们的工资、奖金用什么来发放?只可惜的是,他们的这一举一动,却践踏了邮市,导致了原本就不景气的邮市陷入更深的深渊。

可能有朋友要说:这几年发行量在2000万套内的邮票,不是都卖出去了吗?其实并不。由于邮政窗口基本上以出售普票为主,这几年发行的邮票在邮政渠道只消耗了极小一块——否则,收集编年信销票为什么那么难?

那么,大量的邮票,到哪里去了呢?

集新票和集年册的朋友以收藏的形式消耗了一块;一部分被邮商购进而套住待抛;更大一块压在各地邮票公司、集邮公司的仓库里。这后面两大块并未被消耗,一旦有风吹草动即大势抛售。这是邮市想变暖而变不暖的诊结所在。除非国家把库存的这一块大量销毁掉!否则,邮市行情永远上不去!刘七星先生作品中“无论如何也吞不下的××××万枚”,点的就是这个理。

刘先生的作品中,还有一幅画叫做“看不见一点火星”。在我现在的分析,至少近年不会“星火燎原”。居然如此,再对被套的一块“死守不放”似乎有点不理智。这是我近期对被套邮品,大势跌价出售的最终原因。

最近(2001年4—5月)爆发的一轮行情,是这几年来最为火爆的一次。据说是全国几个实力雄厚的大炒家,分别在近年发行的小型张、封片折、磁卡、金银币中的部分积优品种上,大做文章。一时炒得部分品种价格直线上升,屡创天价,带动了其它品种价格的上升。几年来死水一潭的邮市确实沸腾起来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邮商、炒家携箱带包,云集到上海卢工邮市,摊位爆满,大大小小的通道拥挤不堪,只好增开临时交易场所。尽管实力雄厚的炒手们一轮又一轮的统收、统吃。然,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涌进的大量货源,确实令这些炒手们无可奈何,市场上一日几个价,涨涨跌跌,令人眼花缭乱。但这一轮行情的局限性实在太大,炒作的品种,基本上都集中在今年和去年发行的部分量少的品种;上海四大邮市只热了卢工一个,还有三个邮市似乎无动于衷。

这一轮行情的发展究竟如何?会不会成为下一轮邮市高潮的前奏?人们都在观望。

下一轮的邮市高潮迟早会来到!集邮的明天肯定会更好!我很自信!这是我至今仍将资金投入的原因。

6、 经商,看来心还是要“黑点”

一看这个题目,可能有朋友要说:你在“求救的来信不断“一文中,自责自己心太黑不好,怎么一下子又说还是要黑点好呢?这是基于今天一路下滑的邮市状态下的“一进一出”,如果对进价不慎之又慎,很有可能会:今天认为进得合祘,时隔不久又跌入市场价。从而出现新的被套现象。这方面我的教训极深!关键是自己下不了狠心“杀价”。直到门市部开张之初,一上海放票者,拿了几张北京封,又带了个女人,看来是等钱花,横竖讨价,我心中非常不快,旁边人又多不好撵。只好付足了事。平心而论,这几枚即使我卖了出去,也最多是打平手,售不出既又被套。事后我越想愈不高兴。如果都这样不给我留“后路”,天地不是死路一条吗?

在前面的“改进建仓思路和进票方法”一节中,我反省了过去统吃统进的做法。看来还必须在进货的折率上下点功夫——要学会“杀价”。

为什么要杀价?因为无赢利则无法良性循环;为保证赢利,对购进的品种,必须加入一个抗跌系数,这个抗跌系数没有哪一个上家会心肝情愿地让出,只有靠“杀”。这是几年来,一路下滑的邮市教会我的,如不这样做。老是进一次货套一次,谁也无法维持长久。

当然,“杀价”也要有个度,要看品种,看是否好出手。否则就不通情达理。

前不久,一位朋友发来一批票,我一看全是淡票——我刊无人问津的品种。他说:我以你刊的0.8折给你,代租版费。我左思右想,我给老客户是0.9,去除邮资等,还得赔。心一横,退了回去。信后面我加了一句话:朋友,我答应帮你忙,你也该为我着一下想呀——大概这是我办刊以来第一次不留情面。朋友,我不得不这样无情无意,否则我无法生存下去。

过去我未经商时,喜欢骂做生意的人。说他们心太黑,骂他们为“无商不奸”。看来,也轮到别人来数落我了!

7、 办刊的本身是不赚钱的

办邮刊能赚钱吗?大概办过刊的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办刊的本身是不赚钱的。

不过,这个问题要分几个方面来说。首先,对办纯邮识研究的民刊主编来说,他们立志传播和宣传邮识,并不图赢利与否。这些主编们依靠朋友们的订刊费、志士同仁的赞助等,维持艰难的运转,无法平衡时自己腰包里贴补一块。有一定影响力的主编们办起了各类研究会,依靠会员费维持运转。我非常敬佩这些主编们对集邮事业的无私奉献!

然,现今要刊而不愿出钱订刊的现象,实在令这些主编们难于维持正常运转。这是一部分基础很好、又有一定知名度的纯邮识刊被迫停刊的关键原因之一。

纯邮购业务的邮刊,在邮市疯狂之颠时,日子曾非常好过。听小何讲:在1997年初高潮时,他的“上海品邮”曾一度印刷4000份,还供不应求。光售刊就赚了一笔,而时至今日低潮,他已处于不定期出版状态。更多的是处于休眠状态——暂时停了下来,一旦邮市的春天来到再复刊。而处于邮购和邮识兼顾的邮刊,日子也不好过。《零票天地》每期刊的印刷、发行费约1800元(4K12版、有打折票的今天)。老邮友原本不用订刊,而应该订刊者大多数不愿订刊。每月至少得贴进一千多。好在每月的营业额收入能平衡这笔支出。从而维持了目前这种最低标准的“良性循环”状态。

办过刊和正在办刊的朋友,可能都会同意我的这句话:办刊的本身是不赚钱的。

8、交换的平等和平等的交换

民主、博爱,平等、自由,是人类的崇高意境,也是人生的追求之一。客户手上常会有多余、重复的藏品,希望与经营者交换成自己需要的品种。这一交换过程是建立在民主协商、双方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客户一方希望能平等交换,经营者一方也希望能交换平等。但由于交换的双方站在不同的角度,原本为一致的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中又很难统一。

双方都要求平等交换,然,究竟怎样的交换才算是平等的呢?

那天,一朋友发来一批票品。告知:“我发来的这些票,按贵刊价计为一百元,交换贵刊上的××票品,合计正好一百元,邮资双方各自自理。希望这一平等交换能成功”。

从文字上看,这位朋友的要求是非常的平等。然,问题出在:这位朋友究竟发来的是什么票品?他所需要交换的究竟是什么?我一看就傻眼了——尽是些无法出手的票——到处可见的、无人问津的、我刊已大量积压的淡票。而朋友需要换进的都是大家都抢手的、我刊也发不出的总筋票。如此交换的结果是:我刊原本就不多的好票发出去了,换进的票品因售不出去而只好积压在仓库里。此外,还要额外支付邮资一笔。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办刊者亦好,开门市者亦好,他必须要有赢利。否则,这邮刊费用谁来支付?门市部的租用费谁来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谁来支付?如果无人让利,这个主编也好、门市老板也好,即使他再有实力,长期以往地下去,等待他的势必是关门、停刊。然,朋友们:如果开门市的老板都关了门;办刊的主编们都因无法维持而停了刊。那么又有谁来为你的收藏大业助一臂之力呢?

这么看来,这位朋友的似乎平等的交换,就不平等了。不平等也就不那么合乎情理了!在我刊近几期大量征收、交换彩票、磁卡期间,提出这类平等交换的朋友特别多。大多数未能交换成功。

不少朋友是通情达理的。他们提出以我刊价的八折进行交换。然,我写信告诉他们:我刊原本有个0.9优惠,又不收邮资,看来很难成交。

也有朋友来信讲,以我刊价的六折、七折与我刊交换,或出售与我们。我请朋友先例一个清单发来,待我复信后再发来货——这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得到我们需要的品种。我常跟这些朋友说:好票我八折都要。如T60宫灯中60分一枚全品信销票我50元收。因为这枚票好卖。而有的票对折也不要,因为无人问津。

有的朋友来信,希望天地效仿有的刊那样,明码标出每枚的收购价。我跟朋友复信告知:有的刊上明文标出“以本刊售价的八折收购”,这条消息确实非常吸引人。但据我所知,真正能达成交易的不多见。在“求救的来信不断”一节中,我列举的我刊老客户王强先生,轻信“林洲收藏” 郭永明的广告词,当邮品发出后,郭以邮市不景气而要求再打八折。于是变成了近六折。我跟朋友们讲:任何售品,没有一成不变的价格。我刊是以进价决定售价。一旦低价位进到某一品种,售价即大幅度下调。如果我自己把进货的价格框死了,那么,等于自己封死了价格下调的空间。天地的售品价格永远调不下去。如果天地拿不出价廉物美的售品,又如何能自立于民刊之林?

其实,现实生活中,绝对平等的事原本就没有。尤其是买与卖双方之间,有的只是双方之间的情愿,而无平等而言。不是吗?你刚花几千元买进一台彩电,用了几个月后想换一个式样,于是找来收旧货的人,三钱不值二钱地以“二手货”卖出。转手之间他能以另一个价买给又一个需要的人。这三人之间的交易之所以能成功,完全是建立在情愿的基础上,丝毫谈不上交换的平等。

不过,真正平等的交换也确实存在。邮友之间、客户之间互通有无的交换确实是一种平等地交换,但这种双方都需求某一品种的概率实在不多。除此而外,大概都是建立在双方协商、双方情愿基础上的、实际上不平等的交换。包括《零票天地》和客户之间的交换、征让等等,都是实际上不平等的交换。就拿今年拓展的彩票这个栏目来说,天地价格表这一期的售价十元,但朋友来电话协商放彩价,我告诉其,二元价统收。于是下一期刊上改为3元出售。有的朋友说:人家刊价××元,你怎么开得这样低?我坦率地告诉朋友:一个刊一个价。师傅认为合祘则发来。这就是今天《零票天地》刊上,彩票这一块的售价远低于友刊价,从而达到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的目的。如果我按友刊价打折扣收购,或按我刊价打折扣收购,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售价上大幅度下调的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这足以吸引人彩友的价格。

近几期,我刊正在全力投资彩票以建仓。预计通过这一期(第四十一期)的努力,大体上能完成彩仓的投资建设。下一步将在补充缺少的品种上作文章。这几个月中,一部分朋友是将自己的复品拿来交换、或出售。更多的朋友是根据我刊建仓而需要大批量进货的特点,利用各地区市场的差价而批量购进后,转手售与我刊而求赢利。这些朋友大多是薄利多销,从而为我刊大幅度下调售价,作出了奉献。

目前我刊上发出的信息是:朋友们可以用手上多余的复品,交换我刊上的任何售品。由于可用来交换的东西多,好多朋友来信参与了交换。大多数均交换成功。这里的关键在于:1/、朋友放来的品种,我们急需或正好需要;2/、价格上,远比我们在市场上的进价低;3/、虽然我们已有备货,但放来的价格确又吸引人;4/、品像好。凡具备了上述条件,都比较容易达成交换。

不知朋友们是否注意到我这一节的小标题,叫做“交换的平等和平等的交换”。看来有点咬文嚼字。实际上点明的是二个概念:即与经商者之间的交换原本就无平等而言;唯一存在的是双方之间互为有利(有益)的交易。如果朋友们同意这一观点,我们之间就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推动我们之间的实际上不平等的交换。

8、 版面出租费节节上升

在《零票天地关于邮购等业务若干规定》中,我们明确《天地》版面出租整版为二百元。时过一年后,整版出租费一路上调至四百元。可能有朋友要说,邮市行情不好,你不跌反涨,是否有点不符合逻辑?这里有好几个原因。

首先我们的基价订得太低。我仔细分析了友刊出租价。一般4K版面为四百元,最高的为八百至一千元,过低的价格导致版面供不应求。曾有一期,我们拉去了自己的二个营业版面,最终还是未摆平;其次,我们迅速拓展了彩票、磁卡、封片折后,自己的版面也日趋紧张,已拿不出更多的版面供出租;此外,我们在实际运转中发现:版面出租愈多,对我刊的营业额影响愈大。尤其是租来经营与我刊主营项目相同者,平均每出租一个版面,当月营业额下降达1-2千元。好几位朋友停刊后,因租版效益较好而接连租版。为维持天地的良性循环,思索再三,决定逐步提高版面出租费。同时,相应提高了代发刊的费用。

可能有朋友要说,你这么高的租用价,还租得出去吗?在我落笔此段时,几个朋友正在和我讨价还价。我告诉朋友,我的版面已满。你要租用,我就得再扩版。一扩至少二个版面。这个费用你总得出吧?朋友想想也认为有理。

9、我刊“客户”的界定

天地的客户都有一个客户号,均打印在每期新刊发行的名址内。以期提醒朋友,从而方便业务中的来往和资料的查询。

办刊初期,我们缺乏经验。朋友只要来了订单,那怕是十元、八元,都要给一个客户号。后来我们发现,这其中好多朋友就没有业务的往来,形成了实际上的空号。于是表面上看来庞大的客户队伍,实际上真正有业务来往的并不多。每隔半年、一年,我们都要统计一下业务来往情况,长期无业务来往的,我们在花名册中标上一个“停”字。时间长了,变成了非常不协调的现象。后来,我们把新来到的客户名单补充了进去。但,开展了“串联新邮友活动”后,因新邮友的名单需要依号公布,于是又带来了新问题。

总结上述,去年开始,我们只对一次订单额高于30元和订刊的朋友,安排了客户号。对过小的订单、交换、放票等,一般不再列客户号。于是,当我们公布“本刊近期新邮友到达名单”后,有朋友来信问:我购买过你刊的邮品,为什么名单中没有我?这是基于上述思路引起。特敬请朋友们原谅!

几年来的实践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凡真正的欲集邮者,他不会轻易地与零票天地失去联系;喜欢天地的朋友,他即使再有困难,也会设法掏出钱来订刊。除此以外,你即使每期送刊,也不会有什么反响。

10、“人造信销票”不最受人欢喜

我刊《规定》中有这么一个条款:“旧票,包括应邮友要求,由我刊代为在新票上加盖印戳的票,但执行新零票价格”。这个条款,有朋友喜欢和接受——因为品相好,价格上又便宜。但更多的朋友不乐意接受。他们提出:“要真正的”信销票。尤其是搞专题集邮、或准备参展的朋友。

在文革票和编年票中,近年出现了大量的新版票,尤其是不适应当时使用的高面值票。什么文14大桥4分、10分;文18不可战胜35分、43分;编号11、20等等,等等。这些品种由于太多,又难于出手,价格一路下跌。其中大桥10分近日批发价格竟跌至0.2元一枚。但这枚的真正信销票非常少,合格的全品相更难寻觅。如果此时开出每枚5元价,则非常抢手。而新票0.5元一枚也问津者不多。

我曾几次试将这些新票处理为旧票,希望变成大家喜欢的信销票——贴在纸上,盖上与当时相仿的邮戳,然后洗下晾干,并以新票价出售。有的朋友接受了但毕竟与真正的信销票有着明显的区别,稍有经验的集信销票的朋友一看便能区别出来。我无奈了。

然我又想:现在人造的信销票放几年后,其色、泽、油印不也老化、与真正的信销票相接近了吗?但朋友们给我的答复不一。

我还在想:哪位朋友敢讲,我能把新票处理得与真正的信销票一模一样,保证集信销票的朋友满意、称心。假如有这样的能人,请来信告诉我,我愿出加工费。条件是:确实像信销票!

11、 邮票的正确贴法

有朋友会说,这个问题提得太简单、太没有价值了。这话讲得有道理,但又不全对。

记得陈红戈师傅曾发来一篇文章,叫做“邮票的正确贴法”,他是从防止邮票在邮路被揭、被盗这一角度出发,而发表的见解。我未刊用。但不少邮刊予以了发表。我在这儿谈的“正确贴发”,既不是从防盗角度,也不是邮政部门的正确贴法——贴在信封正面右上角的“贴邮票处”。而是从集邮、收集信销票的角度来谈“正确贴法”。

收集全品相信销票的要求是:不能折角、折印、损坏票面、揭薄,又要能方便地从封上取下。若从这个要求来说,邮票的正确贴法应注意下述几点:

1、邮票不能贴在信封的四个边角,特别是不能太靠边,更不能将齿边贴出信封边缘。否则非常容易折坏、折角、折齿;

2、信封前后页的粘合处一高一低,尤其是封口处,邮票贴上去会出现印痕,时间长了,很难平整;

3、挂号信函内一般封有物品。此时邮票绝对不能贴在信封平面鼓出的地方,否则邮路上非常容易磨坏票面;

4、不能用米饭类去贴无胶的票,往往会在票面上留下凹凸不平而出现废票,更不能用百搭胶、万能胶类贴票。这类胶贴出的邮票即使放在沸水中也不会自行脱落;

5、无论如何贴,邮票的四个角一定要贴牢,否则邮路上非常容易引起折角。

以上是我们从大量来信的邮票贴法中,汇总出来的体会。供朋友们参考。

12、不敢经营高价位邮品

本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不经营高价位的票品。在所有的邮购品中,大概数S57黄山30分一枚。

“涉邮”一文的前部分提及到这一问题。确实,高价位的早期票品,邮市上到处可见,报纸、刊物上指导价格比比皆是。天地邮刊上只要排入,待客户来了订单、汇来了款,再去购进发出,也不会超过15天的发出期。而且价位高的品种价格上的弹性又较大。这么好的事,天地邮刊为什么不去做呢?

这里关键在于:目前邮市上假货实在太多。价位愈高的品种,假货就愈多。从邮票到邮品、包括早年的评选票,近年的金银制品等等。据说,现在连早期的彩票中也出现了假票。实在令人提心掉胆,不敢去触摸。朋友们来信请求代购这类品种时,我们均婉转谢绝。否则,钱花出去了万一购进的是假票,如何了结?

我曾叙述了自己2000年4月间,购进N11巴黎公社8分一枚假票的经过。现在手上还有几枚高价位的票,包括国庆十五周年小型张、菊花小型张、奔马小型张等等。这些都是当时上千元一枚购进的。零票天地邮社开张后,又一朋友帮我从一大堆文、编票中,识别出两枚假票。我只好一一吃进。

有朋友跟我说:假票又不是你造出来的,你便宜一点卖出去不就行了吗?我想,如此坑人是否有点于心不忍?

据说造假票确实能发大财,为发大财而冲昏头脑确有人在。《零票天地》原本就是为朋友们拾零补缺——发不了大财的行当;作为我来说仅仅想尝试一下人生经商的味。何苦去“沾花惹草”招人骂呢?

近月,邮市上文票中“毛林”座、立二张票较多,价格上也非常实惠。我没进。朋友们告诉我,这批票中“做过手脚”的太多。邮刊上仍打出“无”字。

13、不敢报道邮市行情

《零票天地》邮刊确有足够的版面,用来刊登各类邮文。但不大报道行情,也不去附着追踪“黑马”、发掘炒作题材。不少朋友来信要求发表这类文章,然天地仍按兵不动。是我们不知道邮市的行情,而写不出这类文章吗?不是。是没有现成的文章可以转载吗?更不是。这类文章到处随手可得。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不去报道邮市行情呢?——怕误导。

在天地办刊早期,我们也多次转载、或写文章报道邮市行情,分析邮市下一步趋势,号召大家不要错过机遇赶快购买。后来一路下滑的邮市行情,令我惊讶、后悔莫及——原来报道的情况失误了,完全和我的分析背道而驰。惨跌不止的价格,使得不少听信我的鼓噪之词的朋友上当了。不是吗?他们多支付了口袋里原本就不多的钱,这些钱如果拿到今天来购买,不是更节省了吗?为此,我感到惭愧和内疚。然又不敢开口说声对不起,更不肯退回昔日和今日的差价——我也不能这样办,因为当时确实是这个价,今天我也和大家一样被套。唯一的办法就是吸取教训,不要再瞎讲、瞎鼓噪。这是我刊自“下一轮邮市行情可望二00三年到来”一文转载后,再也不发表这类邮市行情文章的原因。

反省之余,我决定在宣传邮识上下工夫。邮识和邮识研究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郭老、刘老、叶老等老一辈集邮家的邮文,对集邮的朋友来说,也许是不变的“真理”。朋友,你说呢?

在“支付学费”这一章中,我插入“不敢报道邮市行情”一小节,一则向朋友们作一个交代,请朋友们理解;二则对过去不实鼓噪之词给朋友们带来的损失,致以深深的歉意,我相信朋友们会原谅的。

当然,朋友们想了解上海邮市情况,可以来信,我会一一告知。但亦谨供朋友参考。

14、代销业务的烦脑不少

我很佩服刘宣浚先生一心一意为朋友做好事的精神。每每翻开刘先生办的邮刊,满佈的是“为××朋友代销×××”邮品的广告。大的代销额数百元,小的仅数元。一朋友不懈地问他:你这样做,能有多大好处?刘先生答复道:一则为帮朋友忙,二则也是一种乐趣。我很受感动。

请求天地帮助代销的朋友不少。原《规定》中亦明确了我刊的代销业务为义务性:不收为此而作的广告等费用,只需将代销出的款项改购我刊售品。我们曾打祘扩大代销业务,但最终还是采取了“收”的方案。

首先,委托代销的朋友都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出手价;尽管有的朋友接受了以我刊0.8折出手的建议;但由于我刊的价格一路下滑,我们又无权去修改朋友的价格,于是这些朋友的代销品种失去价格上的优势。不少品种一连几期都销不出。其次,代销的品种中好的品种不多见。加上“由我刊保品相”,于是发出后退票的也不少。请求帮忙的朋友一多,东西一多,时间一长,我们也乱了“方阵”——究竟哪位朋友的东西真的销出了?什么价售出的?我们也搞不清,最后和朋友结帐时,只好以“剩下的”东西作结帐依据。在实际运转中,大多数朋友都是要现金。尽管留下10%的代办费,然仍令我头疼。最后,我们从乐意帮朋友代销,改为建议朋友租版自行经营。代销栏目日趋缩小。

当然我承认,毛病出在自己管理上的不当。按理说,代销业务一则帮了朋友,二则可以坐享分成,是一件与双方都有益处的好事。那么,天地为什么不在这上面下功夫呢?这可能与自己目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努力拓展新的项目上去有直接关系。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我刊拓展了彩票、封片折、磁卡,这些,确实占用了我相当大的精力。我想,待天地整个业务理顺、并走上了正轨后,再回过头来,开拓代销业务。

15、信销零票的价格比新零票贵

在我刊价格表中,新零票比旧零票便宜的现象很普遍。好多朋友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是否打错了?也有的朋友以此作讨价还价的依据。他说:这枚(套)新票只××元,你旧票怎么这样贵?

一般来说,新套票价格是比旧套票贵。但又确有不少旧套票,尤其是信销套票价格与新套票持平,甚至高于新套票的现象。近时(2000年底)R7新票只卖12—14元一套,而且到处有货;而全品相的信销R7一套却叫价20余元,你有钱也不一定能寻觅得到。T票中的宫灯、从小爱科学、J票中的黄道婆等,新旧票价格已近持平。而各个版块中,新零票价格远低于信销旧票的现象比比皆是。就拿被人称为垃圾的编年票这一版块来说,也是如此。大团结整版新票只售34元(2000年底价),平均每枚0.6元。而旧信销票每枚0.6元却供不应求。若你此时拿出全套的信销票开价40元,照样有人要!

可能有朋友想不开说:我拿新票到邮局去盖个戳不就行了吗?何必去多花钱呢?这对收集信销的朋友来说,意义和价值都不一样。尤其是作参展品则更不一样。信销旧票收集的难度比较大,不信,你贴出100枚,最后收回的全品相票将远低于这个数!这里包括邮路上遗失、损坏,和水洗时损坏的数。好品种的邮票贴出,还存在被揭、被盗的威胁。而新票却不。集邮公司几乎什么品种都有,成版、成包、成箱地储存在那儿。哪一天想到抛出,一夜之间可以在邮市上“遍地开花”,消化不了就跌价。而信销票却不,它是当时邮政渠道实际运转后形成的。陆续已被集邮者收藏,又不能人为再造。于是越来越少,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好品种,价格不肯下跌,而新票却一路下跌,最终形成了今天一部分新、旧套票价格持平的现象。

而在零票这一块,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新零票比旧零票贵,有的新零票比旧零票便宜。大凡旧零票多的,新零票就少,新零票就比旧票贵。而新零票多的,旧零票就少,旧零票就比新零票贵。不论高低面值都是如此。尤其是哪些不适应当时邮政通信和未被消耗的面值新票,大量抛出后,造成新零票价格远低于旧零票。

旧票中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分为信销票与盖销票(有的还划分出封洗票一块)。不论套票与零票,有的信销票比盖销票贵,有的盖销票又比信销票贵。目前尚无一定规律,完全由供需和收集的难度决定。

不少朋友喜欢用今天邮市已陷入低谷期的新票价格,来衡量旧票价。尤其是门市营业中,开口就是:这套新票才几个钱?他们的理论根据是:旧票价格应为新票的三分之一,最高不超过二分之一。否则就是不合理。于是乎,T票中的黄道婆、宫灯开价三十余元方合理,因为这些新票才一百元左右。

看来,这些朋友还不懂得信销票的特定价值!

16、“贴出”服务蛮受欢迎

《零票天地》邮刊有一个特色业务,叫做“贴出”服务。

现在寄信,几乎都是用的跌价新票。而增值的好票,谁都不愿作邮资。于是难倒了收集信销票的朋友。我们曾多次发出征票信息,希望能收集到这些好品种,以帮一下朋友的忙。然,好品种的票谁都不愿放。怎么个办法呢?我们将朋友们需要、而本刊又收购不到的品种,在发出邮品时用其新票作邮资,贴在挂号信封上,朋友们收到后自行洗下收藏。这一过程中,我们收取新票与邮资的差价。这一服务,我们称之为“贴出”。由于大家欢迎,一直运用至今。并纳入了我刊的一项正常业务。

贴出服务之所以受欢迎,一则这些好票确实难收到。过去系靠朋友之间的空函互寄方法解决,开销大。而我刊开办的贴出,是结合邮寄邮品进行,收取的为差价,而已享受老邮友待遇的朋友又不收邮资,十分合祘。包括哪些原本应连接在一起的连票、低价位的小型张。

17、书,不好卖

在“办刊的本身是不赚钱的”一节中,我们讲到邮刊不好卖。这儿,我们讲的是,集邮方面的书籍也不好卖。

不知朋友们是否看到或听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南方一城市有一书店,新书论斤出售。讲的是:一位头脑精明的朋友见书店、出版社大量的新书因积压而打折出售。他灵机一动,开了一家书市,大胆地推出了“新书论斤出售、每斤2.5元”的新招。这一招也确实灵。广告一贴出,生意火爆。哪些想看书、又希望看到便宜书的朋友大量购卖,原本不怎么爱书的朋友,见如此便宜也参与购买。于是,哪些书店、出版商把大量的卖不出的书,以极低的价格成箱、成批地送来。据报纸上介绍,竟出现排队争相购买的现象。这一新鲜事引起了强烈反响。报纸上各种评议不一。

相当多的书不好卖。出版社如此,新华书店如此,集邮市场书摊上的书也是如此。《零票天地》荣誉出版的《刘七星集邮漫画作品选》同样如此。这次我们实际印刷了三千本。其中赠送出一千余本,批发出二百来本。1—6月中零售等共约二百本。截止月底,尚库存一千五。如果以平均每天售出一本的速度计,大约到二OO五年底方能售完。好几位朋友见我们开了邮社,把自己出的书发来,请求代销。同样也不好销。

近日,刘七星先生送来一组作品,叫做“邮坛八怪”。其中一怪就讲到集邮知识方面的书、刊不好卖。是人们掏不起这区区的几元钱吗?不是。我曾向来邮社购买邮品的朋友介绍这些书。然,给我的回答不少是:看书有什么用?能有“分”赚就是好家伙!看来,现时涉邮的朋友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不是为学习和研究集邮知识,而是为了明天的赢利——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这些朋友没错。在“集邮活动的悲哀”一节中我已讲到,形成这一现状的多种原因。邮票,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已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至少现时,绝大多数的人们需要的是如何投资邮票的知识,而不是邮票知识的研究。

宣传集邮知识方面的书不好卖。也许这一现象要持续相当一段时期。

18、学生的生意可以做

我刊,有好几位客户在做学生的邮票生意。在上海市内,我也多次看到有邮商在学校门口设摊,利用学生上下学和中午休息出入校门之际,与学生做生意。据这几位朋友告诉我:每天的营业额虽然不大,但纯利润比较高,解决个材米油盐、香烟钱却不成问题。对下岗待业的朋友来说,我想,也许不失为一种自谋出路的好方法之一。

我刊的这几位朋友地处上海郊地的卫星城镇。当地集邮活动比较少,没有常设的邮品交换场所。他们在当地几个主要的学校门口轮流设邮摊,也有的朋友原本就有门市部开在学校附近,顺便也摆上些邮票做了起来。由于学生集邮处于初级阶段,又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喜欢购买好看又便宜的品种,人一多,你几枚、他几枚,亦不还价,生意倒也不错。经常在几个地方摆摊,时间长了附近的集邮朋友闻讯而来,通过代购等,也能积聚不少客户。

做学生的邮票生意,对宣传、传播和推动青少年集邮活动,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在这些地方摆摊,学校、交警、工商等部门一般不予干涉;投资也不大。朋友,如果你下岗在家,一下子又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又懂得一点邮票,不信,你可以尝试一下!天地可以给以一定的扶持!

19、两个“窦××”和两个“张×”

方块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其造型之美、数量之多,令中华民族的每一个炎黄子孙一辈子学不完、用不完。就连如此先进的电脑硬盘中,好多不常见的字都找不到——它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相应有一个“百家姓谱”,也非常壮观。但这个百家姓谱平摊到十三亿人头上来,就显得太不够用了。加上父母亲给下一代选名时,都喜欢用哪些好听、好记又吉利的字眼,于是都拥挤在一个狭窄的字堆里。又不知是哪一天兴起了单名热,更导致了同名同姓者成灾。我曾多次光顾市公安局口卡科寻找资料,哪同名同姓同日生又同一地区的人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真不容易区分出那一个是你要寻找的对象!

天地的客户并不多。现封顶号为九百。这九百个客户号中的同名同姓者也不少。仅仅这点区区小事,也几次乱了我的方阵。

汇款单一般都是小余去取,一看是“熟面孔”,记下名字就回来;客户来电话询问时,我也往往凭记忆或发出记录答复。于是问题来了:

那天河北省的窦××汇来120元购磁卡。来电话告知未收到。我一看发出记录上有窦××(中间一字同音),告诉其,肯定发出了。没过几天,窦又来电话询问,我仍以同样答复。直至一个月有余,这位朋友来了一封信,数落我骗人、无信无誉,要求退款。事至此方引起我的警觉。我冷静下来,从进帐记录到发出记录,从客户名址到记录资料,怎么也找不到这位河北的窦师傅,倒是山东有一个窦××(也购磁卡)。我认真地给师傅去信解释道:我们确实未收到这120元的汇款单,而原来的答复系我们张冠李戴,并把山东窦××的名址发上,企望能以相信,同时建议师傅到发出邮局办理查询。待查询结果到达后再作处理。

也真是天晓得!没过几天,邮局告知:有几份汇款和挂号单已过期,叫赶快去取。小余拿回一看,我傻眼了——其中一张竟是河北的窦××!我无话好说,赶快退款,同时又追发了一封信,告诉其这一切经过,企望能相信天地是无辜的。我说:师傅若不信,可以在查询结论单上,看到我实际取出的日戳为证!我同时告诉师傅:几件单据压在邮局,可能是因该邮局近月拆迁搬新址忙乱而产生。

最近,窦师傅给我来了一封信,跟我讲: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不能怪他,也不能怪我,谁知道邮路上会发生这样的怪事?希望我们重归于好。我非常高兴地写了回信。窦师傅重新回到了天地的行列。

一事刚了,又来了两个“张×”。

那天接到张×汇款62元。电脑上准确显示为“0590号、沈阳市张×”。汇款单往上一贴就发货了。不久,张师傅来电话询问货是否发出?我看了发出记录,告诉已发出。没几天张师傅又来电询问,我讲,东西确实发出了。我多了一个心眼,马上办理了查询。查询结果还未到,张师傅来了一封信,几乎是大骂一顿。我压下了信,等待着邮局的查询结果。不日回单来了。与来信仔细一对看,方发现:系两个地址不一而同名同姓的张×。我知道坏事了!赶快打开客户0590号记录,里面确实有一张62元的汇款单据,有发出的记录。但这张单据的字迹与沈阳的张×字迹不一,而与实际汇款的天津张×的字迹一样。至此我方梦醒:原来我把天津张×的汇款记到了沈阳张×的帐目上!于是赶快给天津的张师傅退款,同时追发了一封信,把发货凭证、查询回单一并发上,在检讨自己失误、赔偿损失的同时,希望师傅能消失此事带来的阴影。

事后,我提笔给沈阳的张×发了一封挂号信,附上了天津张×的汇款凭据。告诉其:“此笔汇款系我们失误记错,若师傅能原谅、有条件的话,能补汇为盼!”

两个张×一事的最后结果如何?近日还看不出。但此期刊我同时发到二位张×手中。也许,天津的张师傅读了此文能予以原谅,而重新回到天地的行列;也许沈阳的张师傅也同样能予以原谅而帮我们修正错误。

事过之余,我想了很多。我打开了电脑……王强,苏州一个,杭州也有一个……;二个张强;赵强,河北一个,黑龙江一个,广州还有一个……。我告诉小余、小易,今后一律在邮局照单实填!这类事绝对不能再发生了!

21、学费总是要支付的

人的一生,许多地方要付学费。不是吗?从你婴儿学步起,就要支付沉痛的“摔跤”费用。你迈出的第一步肯定不会是坚实的,你会跌到、跌得傲傲哭。然,在亲人的掺扶下爬了起来,再跌到、再爬起来。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学习、锻炼,步子逐渐坚实起来——这个学费不轻。当你背着书包上学时,每年、每学期都要支付学费。一旦你毕业走上社会后,需要支付学费的地方就更多。有时甚至于是惨痛的。

初涉邮市的人,从不懂到懂,谁都逃脱不了支付学费的命运。只不过每个人支付的有多有少罢了。办刊经营更是如此。邮刊怎么个办法?邮品怎么个进法?出售价怎么个定法?怎么个经营法?在这一过程中碰到一些想不到的问题怎么个处理法?这些都要通过实践,在支付了大量的学费后,方逐步悟出了道理、经验,时至此刻,才能逐步地减少学费的支出。

可能有朋友要说:你这话讲的没道理。这些经验,报纸杂志上不都有介绍吗?还有不少书本上也有大块大块的文章可以学习借鉴。你花点时间去好好看看,去研究一番,照着别人的现成经验去做,不就行了吗?何从谈得上支付那么多的学费呢?

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比如说,不少文章上都告诉你这样一句生意经,叫做“逢低吸纳,逢高抛出”。这句话确实是千真万确。做邮票生意吗,在价格最低的“谷点”时,大量投资购进,一旦邮市行情上去了,价格上扬至“峰点”的时候再抛出去,这一进一出,就足以取得丰厚的回报。但是,实际操作中并不那么简单:什么时候是价格的低点?什么状态下是谷点?又什么情况可以判断为峰点?这一切大概从书本中是学不到的。否则,人人都可以轻易地成为炒邮的高手,何有成千上万的被套者呢?

这里,唯一的是自己的亲自实践。一次判断失误买个教训,二次失误再总结原因,第三、四次总归会成功了吧!这方面我的教训极深。但也有侥幸成功的时候。“涉邮”一文最前面谈到的“全部抛出去”,是在全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碰上97年高潮期的到来,而瞎乱收进时又恰逢92—95年低潮期。这次成功不是真本事,而是“懒猫撞上死耗子”。而这次侥幸,却让我在下一轮的实践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些,已在“涉邮”一文中作了交代。

《零票天地》办刊以来,付出的学费是昂贵的:初期租版二千元的月租费;独立办刊的第一期印了六千份,导致发放不完而大量销毁;盲目、无计划地大量进货,导致资金积压;对行情判断上的失误,导致购进的票品大量贬值被套……,在邮市低谷时开设门市,确实为又一失误——门市艰难的行程,严重拖了天地发展的后腿。

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几年来的拼搏,虽然付出了不少,但至少使我懂得了许多,至少使我学得比较地聪明起来,至少为我而后的发展铺下了坚实的基础。新近开辟并拓展的彩票、磁卡栏目,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目前这二大栏目的售品价格几乎为民刊中之最低、营业最好、并赖以生存的根基。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过去支付了沉重地学费,学到了“知识”,从而把事情办的比较地好起来。

“支付学费”这一章节,是新增加的,原先公布的提纲中没有。朋友们来信根我讲,“涉邮”一文他们喜欢看,希望我多介绍一些切身体会,以期共勉。于是我组织了这一章节。这个章节中,有我支付学费的记录,有别人成功经验的介绍,也有的是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期望大家来探讨。又由于是临时插进的一段,不免与全文有不吻合之处。这些,我将在全文发表完后再回过头来整理。

人的一生几十年,对每一个朋友来说是漫长的。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又是短暂的一页。无论什么事,都是从不懂到懂,都要学习,都要亲身实践,都要付出代价。一帆风顺、万事顺意的人生,原本是不存在的。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多学点别人成功的经验,尽可能少走弯路——少支付点学费!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1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43:00 [只看该作者]

九、努力拓展新的业务 

1、事情往往是逼出来的

(零票天地》创刊的原本旨意,仅仅是想在新旧零票的经营上作点文章,根本没想到会形成今天这样的多头同时并进的局面。当时我认为:我国集邮的人数比较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集旧票,而官办、民办邮刊能在新旧零票上做大文章的却不多。我想:若能在这块尚未被完全开拓出来的处女地上做点文章,而且把文章做大一点,一定会大有前途。如能成功,也可以说不愧为“潇洒走一回”。前文中我曾提到过,这就是为什么定刊名为《零票天地》的原由。

根据这一思路,我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在努力做好零旧票上作文章:大量地投资收购品种、努力拓展版面,尽可能的拆套为零……。大约花了一年不到的时间,零票天地“零”和“旧”票的品种、数量及价格,确确实实不亚于当时的任何友刊。一时生意兴隆,大有“前途无限光明”之势。

然,好景不长。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邮票市场的行情持续下滑,新旧邮票价格成螺旋状一路下跌,直至最后售价低于原先的进价,原先收购进的品种全线被套的状态。《零票天地》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终于发出了求救的呼声”描述的就是天地当时的状态。

天地要生存、要发展,没有赢利不行。怎么个办法?我想光做零旧邮票不行,是不是在人员及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做点别的项目。多一个经营项目总能多一块收入吧!于是决定在拓展新的项目上作文章。

2、初办封片折的经营

首先我想到的是开辟封片这个栏目。因为我原本经营的旧票中,所有K票都是从封片折上洗下的。现在家里还有一大堆未洗下的封片折,理一理,再进点新品种就行。我很快就调集资金,投向封片折。

封片折这个板块内容也真多!在各类封中,仅仅首日封就有总公司、分公司及各个地区或与邮品主题有牵连的原地首日封;还有什么标准的总公司首日封和非标准的总公司封之分——总公司封上加盖的是非总公司邮戳;此外还有首日实寄和非首日实寄之分;在首日实寄封中还有个首戳与落地戳齐全与否……。起先我实在不懂,于是我办了许多傻事、错事和哭笑不得的事。

首先封片与邮票的身价究竟有没有区别?谁的身价高?我不懂。

第一次封片折售品栏起草好准备送印。但售品价格还是定不下来。我翻了好多友刊,却查不到系列的参考价格。偶尔某刊上有售,也是零零星星的。这些友刊上的标价在我的头脑中被称为“天价”——我不信这种价格能有人要。我和小余商量,以“能赢利为原则”制定价格。于是形成了旧票价格+邮资=售价的公式,根据这个定价公式,总公司第一轮生肖中的猪、鼠、狗售价仅4—5元/枚,生肖牛仅售1、5元/枚。于是,新刊一发出,导致了许多朋友抢购的现象。当时我还十分高兴,把库存的全部发了出去。库存发完了总得再去进货吧?此时才发现摊位上总公司的鼠、狗、猪封的售价均在10元左右,一枚牛封开价即4元。这时,我才知售价开错了。在而后的几期中,封片折的售价一路上调,直至与市场价大致相吻合,供求处于平衡状态为止。

历经—年左右的经营实践,我才知道封片的身价远比们邮票高。其中总公司封片折的身价比分公司高,最好出手,原地封也比较受人喜欢;玩实寄割的朋友也不少,但他们对品相的过高要求常常是难于成交的拦路虎,各地分公司发行的首日封有的设计确实比较上乘,但很少有人订购。这是我刊售品栏目中最后取消各分公司首门封等小版块的原因。

在封片折栏目中,最后我们又去掉了JP片等小版块内容。因这些小版块的进价弹性实在太小,即使以进价加上邮资作出手价,价格上亦没有什么优势,无法吸引客户。而其它几个小版块的价格弹性较大,尤其是批量购进时。尽管其中不少品种我们已开出了比较友刊更低的价格,但去除邮资后还是有利可赢。

邮品中的封片折小版块比较多,经过门市和邮刊邮购实践,我们进行了筛选,集中资金在几个小版块上投资,并在努力降低每个品种的售价上下功夫。终于形成了目前的栏目状态和价格。

一年多的实践告诉我们:天地封片折栏目的开办是成功的,尽管刚起步时因不懂封片折的身价而曾“瞎卖”过,好在当时的这批货系早期统购的,成本较低,不存在赔“本”之事。

3、决定全力投资彩票

在我提笔写作此节文章时,天地经营的彩票版块已初具规模。论品种,天地占有新中国彩票品种的80%左右(地方彩票未计人);论价格,天地的售价在友刊中已占优势;论营业额,已占丁天地总额的1/3。成了天地维持运转的支柱项目。可能有朋友要问:零票天地原本经营新旧邮票为主,在开办了封片折栏目后,怎么又办起了彩票经营?后面还有一个磁卡生意呢?

人,都有一个惰性。如果当时邮票生意红红火火,封片折的营业确保了良性循环的需要,大概我不会再挖空心思地去搞什么其它项目。因为:毕竟手上的资金有限,要投资就要收紧自己的裤腰带;毕竟八小时之外的空余时间有限,要搞新项目就得占去更多的休息时间;毕竟对新项目心中无数而成天担心受怕,但由于天地投资封片折不久即开办了邮社。而邮社中几个经营新旧邮票的同行相互火拼的趋势,又逼着我另辟新路。否则每月高昂的摊位费就无处着落。

那么,当时为什么首选的是投资彩票呢?这完全是受几位原来经营邮票,后成功改行经营彩票朋友的影响。他们告诉我:彩票做得好的话,赢利可达100%。我虽不信,但仍决心试一试。

(1)试营彩票的结果令人鼓舞

天地第一次开办彩票试销时,我手上只有上海发行的几个品种。我把每张彩票的图案特征一一列出,看起来也有—大块版面。信息发出后,倒也来了几份订单。我喜出望外,打算马上组织货源扩大品种。我跑遍了上海的几个收藏品市场,然,上海玩彩票的朋友实在太少,经营彩票的摊位就只那么几个。看来,要想在上海收到价廉物美的品种十分困难。

(2)以“天价”采购

刚开始我确实不懂彩票,更不知道每个品种的身价,要扩充品种,只好硬着头皮去进货。我找到一位专做彩票生意的“师傅”。这位师傅确实热情:迎接至家,横竖介绍,只要我批量购买就可以其刊价(这位师傅自办刊)的七折、六折,有的竟以对折批发于我。我感动至极!非常高兴,想:这回可遇到了一个好“师傅”。我立即大胆进货,一批批地批进。我在想:师傅六折给我,我以八折价开出,扣除邮资后还能赢百分之十几,比邮票的赢利还高。何乐而不为呢?我一连进了几次货,全部排人了彩票售价栏中,品种迅速拓展。然,几个月生意做下来,我才发现这几批货很难出手。只好逐步下调价格,直至跌到当时的进价方有朋友订购,原因何在?——进价太高。从批购角度来讲似乎是天价,最终这批货全部被套。在此节文章的“抢占市场份额”一节中,我将再谈到这个问题。

在我早期购进的上海地区的彩票中,98年上海风采曾以6元到6.5元收进,99年上海风采的进价9—10元/本。当时我在刊上开出的另售价分别为10元和15元。——此售价已比友刊价低了一大截。时至今日这批货也被套,好在现在懂了,批进的货价格下去了,也不存在赔本之事。

当然,在这段时间内,我也进到过便宜货,是几个非营彩票的摊主给我的,其中有试发行龙券12枚/套。我以100元/套开出而被一枪而光。再一就是上海出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摊主开价仅四元一套,田为非常好看而全部收下了,并以8元/套的价格打人价格表中。当时我想:4元进,8元出,除邮资还能净得 2—2.5元,心已经够黑的了。没想到这一期发出后,订购此货的客户特别多,我赶快去市场收购。不料云州邮市的售价为35— 40元—套。我傻眼了。

(3)手上无仓储不行

自己不懂,导致进价太高而被套住。吃了几回亏,总得好好总结一下吧!于是我与四位彩商商量,做他们刊上的生意。

我提出:师傅刊上标明有的品种我全部列出,客户订单来了要货,我再来进。两位师傅满口答应并同意让价。我很高兴,心里在想:这个方案实在太美了,首先不用投资——来了订单再去进,第二不存在被套——因为我没仓储;第三,十拿九稳地得利。

然,待我新刊发出,客户的订单和汇款来到后,我再去要货时:问题来了。原来的许诺变成了“这个品种我不多”不能供你,“那个品种我自己也没有了”——拿不到货,一份份订单发不出去。此时唯一的办法是“加价进货”。这就是我刊彩票曾有二期发不出货的原因所在。

看来,手上无货而等订单来了再去进货,这条路与邮票一样行不通。

也正是这个教训,我跟现在希望与我合作办彩栏和磁卡栏的朋友说:我刊上有的品种,你可以全部按我的刊价打出去,但你必须各种品种先要购进1—2套。这样客户订单来了,你可以先发出去,然后再到我这儿补充货源。(零票天地)第43期上发出的“关于合作经营”讲的就是这个教训。

(4)向客户发出了征购(交换)信息

刊是自己办的,想发什么样的信息都行。我决定直接在全国各地彩友中组织货源,于是打出了“本刊大量征购彩票以建仓”的信息。信息随刊发出后,放彩的朋友特别多(比放邮品的朋友多得多)。尤其是初期,因为我仓中无货,什么品种都要,什么品种都大量进。条件是“价格合适”。好多朋友充分利用了我刊这一极好的机遇,成批、成包地向天地“倾销”。最多时,一天可以接到 3-4个包裹单。三、四个月征购下来,家里堆满了彩票。惭渐地,我们开始有选择地收购。一一已经仓储的就不再购进了。以防资金的大量积压。只至发展到“只征收刊上标明无的品种”、“只征收中档以上的品种”。历经近一年的征收,建仓工作基本完成。现在,“仓库”里一般的品种均有仓储,已逐步向购进高价位的品种发展。

(5)抢占市场份额

在向全国各地彩友征收(交换)彩票的过程中,我也领悟到:为什么有朋友悄悄告诉我,经营彩票能营大利的奥妙所在——极低的价位批购进和以“标准”的另售价格发放。

何为“标准”的零售价格呢?也就是几位办彩刊比较早、知名度比较高的朋友刊上的价格。你(零票天地》办彩栏,也必须按照这几位“权威”的彩刊价格定价,并且上下价格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你就是扰乱彩票价格市场——这是几位彩商对我的“规劝”,因为(零票天地》彩票售价实在太低,实在与众刊不吻合。

这里有好多因素。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至今对彩票没有一个权威的指导价格;第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竞争机制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不可能只有一个售价;第三,每个彩商的进货渠道和进货价格不一,他们有权开出自己认定的合理价格。

其实,天地也有自己的思路——要抢占彩票市场。这是基于:我们起步太晚,别人都有了自己的市场、自己的客户群,而我们一无所有,唯一所能操纵的就是价格这个杠扪::以绝对优惠的价格让利客户,从而达到抢占已有的市场份额的目的。否则,人家卖什么价,我们也卖什么价,客户们何必离开原已建立悄谊的友刊而到你{零票天地》来购买呢?如此,天地如何打开局面而插足于彩林呢?

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在进货时,认真参考了友刊的近期另售价,并考虑到这批货的零售价格是否还有大幅度可下调的空间。否则我们宁愿少进或不进;而我们在制定另售价时,只考虑购进价和赢利部分。0.5元及以下批进的货,一律开价一元,10元批进的货13元—15元即出手。这样去除邮资,品相损耗等之外,确保了20—30%的利润,从而维持天地的良性循环。于是,《零票天地》的彩票售价远比友刊为低。

也正因此,我刊彩票栏目吸引了大量彩友。我们在根据朋友赠送的彩友(含卡友)名单,而进行试发刊时,每赠送10份刊就能有一个彩友(含卡友)到达。这是我刊在目前邮市低潮期,新客户仍能迅速到达,营业额能保持上升趋势主要的原因之一。

当然天地的彩栏中,也不是每一个品种的价格都低于友刊。其中因早期不懂而购进的品种有的价格高于友刊,这只是目前少数品种中存在的现象。

4、磁卡的生意最好做

《零票天地》的彩票栏目还未拓展好,又急急忙忙地办起了“本刊磁卡价格表”,做起了旧磁卡业务。这是因为,邮票的生意实在难做。办刊的朋友都这么说,邮摊的摊主们也这么说。因为邮票行情实在太差,动轧被套而赔本。所以不少原做邮票生意的人改行做其它生意。《零票天地》在保持和稳固原经营邮票的基础上,抽出一部份资金,投资了其它项目,目前形成了邮票、封片折、彩票、磁卡四个版块同时经营的格局。

不少朋友来信、来电话问我:《零票天地》究竟哪个版块的生意最好做?哪个版块最赚钱?我告诉他们:我这儿磁卡的生意最好做,彩票第二,封片折第三,邮票第四。这是综合我刊营业额、赢利和投资风险的三个因素得来的。

首先,我刊直至目前磁卡的投资代价最小,一万元的投入,可以购一万枚左右的旧卡(成套电话卡例外)。如果每个品种几十枚,则这一万元的投资足足可以充实16K的一个版面。

第二,营业额比较高。尤其是门市中,磁卡营业额占了门市总营业额的70%,而在邮购中,目前磁卡已占了 1/3的份额还要强。

第三.从赢利情况来看,是比较赚钱的项目。这里,由于我刊是大批量购进,平均价格较低,在我刊目前的另售价情况下,平均纯赢利可达20%左右。

此外,磁卡最好保管。不怕风、湿、脏,也不受常温影响.只要原本没划坏,硬折,存放多少年都不用担心。风险比较投资纸质品种为小。

我刊的磁卡栏目,除电话卡系按品种开价外,其它品种的另售价格制定历经了二个阶段。初期,我们基本上是取同一平均售价。如,手机卡、银行卡、新邮卡,邮购价格均为2元/枚。而充值卡、医疗卡、日历卡、门卡等,均为l元/枚。这个比友刊和其它摊位为低,客户也都乐于接受。简单的统一售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不用花精力去研究每个品种的身价,计价也方便。缺点是:好坏品种一个价,精通的摊主,常来套购某个品种,很容易造成某个身价较高的品种被套购而邮购中发不出的现象。第二阶段,即近期开始,我们开始执行“按质论价”的方案,以求得价格上的合理性。在我们逐步弄懂各枚卡的身价后,我们逐步向早期卡进军。

目前《零票天地}磁卡的生意最好,分析其原因,一则上海玩卡的朋友比较多。二则,我们的售价比较便宜。三则,我们的品种远比其它摊位多。四则,外地来上海的客户常光临门市部购买和交流品种。

当然回过头来说:磁卡生意好做,是相对品种较多而宋。如果你品种少,又老是那几个品种,生意大概也难做。来过门市的客户往往第一句话是问:有没有新品种?此时如有新品种介绍,客户就会接着购买,如果告之:近期没进到新品种。即使你服务态度再好,客户也不会掏钱买重复品,磁卡如此,彩票、封片折等都是如此。这就是我们派专人到全国各地去进货的原因。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拓展品种,力争把磁卡栏目办好,办出特点。

5、多头同时并进要有经济实力作后盾

在我刊“努力拓展新的业务”过程中,碰到不少实际问题:什么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呀,这些前面都讲到过。唯一未提出的是”经济条件”的制约。俗话叫做“经济实力”——没有钱,你怎么去进货?没有货.你怎么做生意?品种少了,营业额如何上得去?这里面全得要“钱”来做贡献。

办刊初期,我们只在新旧另票上做文章。虽然好多品种被套而套死了一部分资金,然,只在邮票一个项目上投资,资金上还是过得去。然现在邮票、封片折、彩票、磁卡四个版块同时投资,就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无奈之下,我们调整策略,采取资金统筹、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方法。

细心的朋友会看到:《零票天地》四个版块中,某一段时间某一版块的品种会快速增加,而某一版块会出现“无”字增多,有的版块好象变化不大。这就是我们某一时期集中对某一版块投资,而减少另一版块投资造成的现象。

自从开办彩栏后,我们把邮票、封片折营业得到的资金投向了彩票,拼命的扩展彩栏。而对原来的邮票、封片折栏目持“稳住”即行的办法。待彩栏成熟后,再把投资主力转向邮票、封片折。然开办了磁卡栏目后.资金更成为难点,一段时间我们删除了封片折中的好多项目。邮票也只能应付发出,资金放在彩栏、磁卡上做文章,由于资金缺乏,严重地拖了我们早日办好各个栏目的后腿,这是彩栏和磁卡栏目发展比较慢的根本原因。

根据《零票天地》总体发展的3+3+5+5年规划, 2002年仍为天地的投资年。2002年我们将集中全部资金、精力,努力办好四个版块,并在巩固的基础上稳步前进。

6、还想尝试一下字画业务的经营

写到此,可能朋友们要问:《零票天地》还有什么新的业务推出吗?

说心里话,我还想办一件事。已经捉摸了一年半还有余。但始终还是未下最后的决心。

什么事值得捉摸这么久?

事情是这样提出的。天地请知名人士为小刊题写刊头以来,逐步与字画界的先生们交上了朋友。不少先生们提出:《零票天地》地处大上海,又有现成门市部,希望能开办字画经销业务。并表示:如果开办,愿大力支持。我十分高兴。在感激之余,我掂了掂份量。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鹰冠群芳
  2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职业投资人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4674 积分:61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3/5 17: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4/4 0:43:00 [只看该作者]

十、开办《零票天地》门市

1、多年的愿望

“涉邮”初期,在办邮刊好、还是办门市好的问题上,我有过选择。由于自己在职,不可能有精力参与门市的具体管理,更不可能亲自去站柜台,而且当时身边还没有一个十分懂业务的人。权衡之下,选择了办邮刊的路。因为邮购业务可以在家里进行,刊物也可以在家里办,八小时之外的精力足足有余。

邮刊办起后我发现:长期关在家里闭门造车,信息不灵。因为邮刊每月一期,而一个月中我最多能去邮市4次,而邮市千变万化的信息,我很难捕捉准确;其次,由于自己没有门市,与邮商很难有方便交流的场合,失去了许多相互沟通的机遇;没有门市,很难与各地放货的客商接上头,进货的渠道被压缩在上海地区的几位摊主上,进货成本下不来,刊上的另售价也就始终降不下来。随着邮市的持续下滑,这些因素直接威胁着我刊的良性循环。开办门市的愿望重新提到议事日程。

2、第一个门市选址于城隍庙邮币卡市场内

几年的邮购业务,小余的业务水平和对邮品的知识逐步得到巩固。那天,我和小余商量是否开个门市,并且带小余实地察看了卢工、云洲、不夜城和城隍庙这四个上海最大的邮币卡市场。我们第一个跑的是卢工。我的印象是:小小的一个包房租用费实在太贵——每月一千五至二干的租用费不算,还得“按质论价”地支付1—10万元的赞助费,令原本就是小本经营的我无法承受。

第二个跑的是云洲邮市。场面倒是大,但路途较远:从家里出发,路上乘车至少得一个半小时,叫小余每天来回来跑也确实不易。我们察看的第三个邮市是不夜城。条件倒十分好:都是透明玻璃包房,房间宽大,一年四季空调,每月租用费也只二千余元。路途也不远,骑自行车大概半小时足足有余。但随着这两年邮市不景气。大批的承租户撤出,显得过于冷冷清靖。我倾向于落脚不夜城。而小余反对,她说:连人都没有,生意怎么做得出?我想:倒也是。

比较起来,还是城隍庙邮币卡市场比较合适:交通方便,一部公交车就到;包房虽小,但仍过得去;租用费虽高,但仍能承受得了;且商场的警卫工作听说是最好的——晚上东西不收都行;此外,这个地方一年四季都有空调,并且座落在上海旅游胜地的中心,客流量不会少到哪里去。小余也认为合适。当即与市场管理人员交换了意见,办理了承租手续。

3、开张确实是大吉

凡新店开张,店主都想热闹一番。我们也不例外,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作准备:首先我们把我刊荣誉出版的《刘七星集邮漫画作品选》签名首发式安排在开张营业的同一天;第二选择了2000年的最后一天,因这天恰逢节假日,客户能方便光临;第三提前发行了新一期的《零票天地》邮刊,以将开张的信息告之顾客们;第四向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客户发了邀请信,欢迎他们参加开张和首发活动。2000年12月28日,一切准备就绪。刘七星先生携同夫人专程来到上海,并特邀叶文汉先生参加首发和开张仪式。

12月31日上午9点起,原本冷冷清清的城隍庙邮币卡市场热闹了起来。因为这一天除开张而进行特价销售外,还有个签名售书和赠送纪念品活动。上海和周边地区的客户以及另外三个邮市的同行陆续赶来,有的送鲜花、礼品祝贺,有的赶来签名购书,还有不少赶来购品。这一活动持续了二天。我估计了一下:12月31日的另售营业额接近三千元,1月1日迅速下跌至一半以上;二天共签名赠(售)书250余本。二天的开张庆贺活动虽然十分劳累,然,我心里十分甜美。因为毕竟有了个良好的开端。唯一盼望的是:这种人丁兴旺的场面能常在。

4、第一次开白板

“开白板”,即门市开了一天而生意一笔都未做到,即单日的营业额为零。做生意的人最怕开白板。生意越忙、越好,人也就越高兴,越有精神。而一天守下来没有生意,人就格外地感到疲劳不堪,精神上也就愉快不起来。

门市第一次开白板,大概是开张后第七、八天的事。在我和小余的心目中自认为:在城隍庙邮币卡市场经营旧邮票的只有三家,属我们品种最多、面最广,不可能开白板。所以没有接受开白板的思想准备。那天小余打电话告诉我,说今天一分钱的生意都未做到。我以为小余开玩笑而反问道:你骗人?小余告诉我:真的没生意。这个回答似乎给了我一个闷棍。然,把我震醒了。

我没有责怪小余。首先,邮市持续多年的下滑,相当一部分集邮爱好者退出了集邮圈;第二城隍庙邮币卡市场原本就客户稀少,设摊的营业员多于客户的现象已习以为常,尤其是周一至周五这五天中;第三《零票天地》门市系新开,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光临的客户势必更少;此外,门市中各摊主开白板的现象已习以为常,《零票天地》门市开白板只是个迟与早的事。

第一次白板开了,免不了就有第二、第三次。多了似乎也就习惯了。我在二00一年二月出版的《零票天地》头版上,用“艰难的里程”为标题描述了门市的情况。当时我已意识到:在邮市低潮时期开办邮杜,是我的又一过失。

5、赶快调整思路

尝试了门市经营的实践,我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也学到了不少学问。

首先,我对“同行是冤家”这一句话,有了切身的体验——原本城隍庙的二位经营零旧邮票的朋友是我的“上家”,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那时我只买他们的东西,钱送给他们赚,不存在竞争,所以特别欢迎我的光临惠顾。现在我的门市开到了他们的旁边,变成了相互竞争的关系。为了抢占这一原本就无大生意的弹丸之地,相互压低价格出售。用旁观者的话来说叫做“相互惨杀”!此情此景,令我想了很多。

起先,我主动让出老纪特票这一块的生意(这两位朋友系经营老纪特票)。即在门市里,老纪特邮票我不做,只在其它邮票上投资做文章,以尽可能避免这种相互惨杀的局面。我把意见告诉了这两位朋友。然,有的朋友并不理解,偏偏又要向我的这一块伸出一只手。我也想不通!狠狠的打压了一下——掉转资金进行“火线投资”——以现进货的价格平手销售!一下子把这位朋友“震”住了。

然,这种“火线投资”手段仅仅是权宜之计。我决定在门市里全部让出邮票一块,把精力和资金转向彩票和磁卡这两个新的版块。因为城隍庙邮市这两个版块无人经营(或不成气候),别人不做的品种我来做!——这就是我在第九章“努力拓展新的业务”中交代的“事情往往是逼出来的”重要动力之一。因为此时的我,如果不立即调整思路,仍局限在邮票的经营上做文章,最终导致拼杀的结果势必大家都无好处,对天地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威胁,为此,《零票天地》停止了对原主营项目的投资(只维持了邮购的需要),而集中精力转向彩票和磁卡的投资。这是《零票天地》最终形成了邮票、封片折、彩票、磁卡四大经营版块的原因。四大版块的同时发展和经营,确保了我刊在城隍庙邮币卡市场立足于不败之地,最终保持了天地的良性循环。

6、到上海第一大邮市——卢工试设摊

《零票天地》在城隍庙邮币卡市场设立的门市,最终立住了脚。据统计:2001年1月—6月的营业额,去除各项开支后略有赔本,7—9月份基本持平;进入第四季度开始有了赢利。这里面,第三季度我们的营业额应该有一个较快的增长,然这个邮社6月底的临时迁址,使刚建立起的原本为数不大的客户群随之受到影响。

纵观这个邮币卡市场,很难有发展前途。据悉:这个在邮市高潮时号称上海“第三大邮市”的城隍庙邮币卡市场,在1997年邮市下滑发生后连续几次搬迁,而每次搬迁都使原来就十分脆弱的市场受到伤害。2001年6月刚搬迁不久,又传出了年底再次迁址的消息,令各位摊主心神不安。加上邮社管理人员办事随意和放纵以及十足的官商作风,伤及了不少摊主的心。人心越来越涣散。天地迟早要撤出这个邮市。

但,撤出后到哪里去安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去卢工邮市。

由于心中无底,我们在卢工邮市未租包房,而是先租了个临时摊位进行尝试,但一个月的摊位守下来成绩不佳。分析其原因:除了我们原本在此市场没有顾客群以外,更重要的是;卢工邮市是一个批发与炒作为主的市场,而零打碎敲的生意很难形成气候。再加上包房租用费高昂、治安情况较差和其它一些因素,最后我们又撤了回来.

7、在云洲邮币卡市场租了包房

  上海一共就这么四个大一点的邮市。不夜城邮市肯定是无前途了——现在已形成了手机批发交易市场。唯一还可以去闯一下的是云洲邮币卡市场。

正好小汤因找不到工作而来到上海,在家学了一段时间后,我在云洲邮市租了个小包房,并以旧磁卡为主要营业内容,让他去闯一下。一则以此给小汤一个谋生的手段。二则想看看云洲邮市的商情,从而为下一步的决策铺好路子。

开张后的第一个月,营业效果还不错。尽管其间开了不少次白板。但在支付租用费和成本后,还未赔本。第二个月在巩固的前提下略有提高。而这二个月营业的内容主要为磁卡和部分彩票。我想,如果磁卡、彩票、邮票、封片折四个版块同时经营,效果一定更好。

我和小易、小汤分析了城隍庙、云洲两个邮市的前景。一致认为:把主要精力放到云洲邮市、并以云洲邮市为中心谋求发展是上策。理由为:云洲邮币卡市场是全国较大的以收藏品为主要内容的集散地,原本基础就不错,每到周六、周日全国各地和上海地区赶来临时设摊的人员比较多,加上这个邮市的管理人员经常组织一些全国性的展销、研讨等活动,所以全国各地来往的客流量较大,藏品丰富并流通快。此外摊位费用也较低。对我们来说尽管每天往来的路程较远,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极具前途。

8、决定将城隍庙门市并入云洲门市

云洲邮市试设门市成功后,具备了撤掉城隍庙门市的条件。

然,关键时刻我曾动摇过:究竟并掉哪一个?我思索了好一段时间。

城隍庙门市开办得比较早,历经一年的努力已经站住了脚,而且已步人了稳步的赢利阶段,此时此刻关掉它又有点舍不得。但分析这个门市的客户群,系以“自我收藏型”为主,即什么东西都只购1枚(件),决不会掏钱去买重复品种,所以每个客户的购买力都不高。于是每月的营业额高不到哪去,也低不到什么地方。

而云洲邮市尽管才试开两个月,但已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所在:即它在包容了城隍庙门市客户群外(因上海的收藏朋友习惯于几个邮市同时逛),还有大量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这些客商一方面到上海批量采购,又同时带来各地的新品种,或抛售,或交换。这对天地的生存与发展极为有利。尽管当时云洲门市的单月营业额低于城隍庙门市,我们还是选择了关闭城隍庙门市,将其业务并入云洲门市的方案。并提前于2001年12月进行了关、并。

9、第一年的门市营业打了个平手

可能有朋友要问:第一年(零票天地》的二个门市赚没赚钱?究竟赚了多少?

我给朋友们实事求是的答案是:2001年两个门市的营业,在去除成本、门面租用费、工作人员开支等以外,帐面上保持了平衡状态。即第一年没赚着,但也未赔,打了个平手。

这个帐是:前文已经交代了城隍庙门市第一年未能赢到利的原因;第四季度在云洲邮市开办的门市前二个月虽有赢利而不多。但2001年最后一个月二个门市合并后,创下了天地门市开办以来单月营业额之最高。这样一算,第一年的门市营业状态是进出乎衡,打了个平手。

可能有朋友要说,你这一年折腾下来不是白干了吗?

不过我看来,这一年是合算的:至少没赔本,至少把基础打好了,至少路子摸出来了,从而为下一步的谋求发展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此文落笔并发送肖中夏排版,已是2002年5月 15日。在此之前的5月1日出版的《零票天地》第46期的《写在零票天地创刊六周年之际》一文中,我已以十分喜悦的心情告诉了朋友们:“自2002年1月起,我们终于步出了‘在生存与否的边缘挣扎’的局面,首先在门市营业中取得了稳定增长的赢利局面”。

喜悦之余,我想了很多。我懂得:眼前的局面虽来之艰辛,然,更大的挑战仍在等待着我!



我的小店:尚 雅 轩
 回到顶部
总数 7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