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纳五福——2025吉祥文化20克方孔圆形金质“瑞气盈门”纪念币赏析
2025-05-13 14:30 | 来源: 中国金币网 | 作者: 简 澈

金辉流转处,祥瑞自天成。在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行的2025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中,“吉祥幸福”子主题包含20克方孔圆形金币与30克方孔圆形银币各一枚,使得现代收藏者得以领略古人“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的造物智慧。其中20克金币成色99.9%,直径30毫米、内孔6毫米见方,以仅2000枚的稀缺发行量,成为备受瞩目的品种。

中国古代钱币的方孔圆形设计,深蕴传统哲学思想。“天圆地方”是上古先民对宇宙的理解与想象,圆形如天,象征无限与包容;方孔似地,代表稳固与秩序。这一形制自秦代“半两”钱确立以来,沿用千年,成为中国货币文化的鲜明标志。此次圆形方孔的使用既是对传统钱币文化的致敬,又是这一形制首次在吉祥文化系列中的亮相,标志着中国贵金属纪念币设计的新突破。

金币正面以“吉祥”二字为造型,线条圆润饱满,既保留了汉字书法的筋骨,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凝练。两个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巧妙地融入繁密的传统吉祥纹饰之中,枝蔓舒展如行云流水,花叶层叠似云霞舒卷,暗合“生生不息”之意。

纪念币背面图案以蝙蝠、祥云、如意、吉祥花卉等传统元素构成主体画面,共同传递出祥瑞纳福的美好寓意。蝙蝠的“蝠”字与“福”字谐音,自古被视为吉祥之物。从商代采用夸张兽面与翅膀造型的玉蝙蝠饰件,到明清建筑斗拱间的彩绘飞蝠,蝠纹始终是中华吉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符号。五只蝙蝠环绕的图案被称为“五福临门”,象征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五种人生福气。纪念币上的五只蝙蝠造型并非写实再现,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装饰性图案——双翅舒展,线条流畅,姿态轻盈,仿佛正从币面飞入现实,为持有者带来福运。从商代雕刻的第一枚玉蝠,到如今金币上錾刻的纹样,蝙蝠在民俗中的传承与嬗变,实际是中国人将语言游戏、视觉符号与生命理想熔铸一炉的文化实践。每道蝠纹的曲线里,都涌动着跨越千年的幸福渴望。

如意原型为搔杖,后演变为象征吉祥的陈设品,如意纹样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纪念币上的如意造型简洁典雅,曲线优美,与蝙蝠图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福寿如意”的美好寓意。祥云纹作为辅助纹样出现在蝙蝠与如意纹之间,采用朵云纹的层叠造型,同时融入云气纹的流动感。云纹以方孔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形成“云拱天门”的视觉效果,呼应“瑞气盈门”的主题词。蝙蝠、如意、祥云的组合,既有传统吉祥图案的对称美感,又通过空间布局的微妙变化和色彩的平衡避免了呆板之感,构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对话。
“瑞气盈门”四字铭文与300元面额标识的排布,同样体现了设计者的巧思。文字采用端庄的楷体,位于币面下方,既不喧宾夺主,又与图案形成平衡。这种图文关系处理得当,既能满足纪念币的功能性要求,又保持了艺术品的完整性。

金币背面采用喷砂底面,通过高速喷射的金属砂粒在模具表面形成磨砂效果,使图案部分呈现细腻的质感。金币外缘采用镜面,文字和面额采用做亮,与喷砂底面形成对照,相得益彰。在实用性上,喷砂也增加了金属表面的粗糙度,能够延长金币的耐久性;喷砂的精细程度和独特效果还可以作为防伪手段之一,增加仿制的难度。

金币主图案则采用彩色喷绘工艺,彩喷工艺通过专用设备将彩色油墨直接喷射至金币浮雕表面,突破了传统移印技术仅限平面着色的局限,使纷繁的吉祥纹饰呈现出鲜艳饱满的色彩层次。同时,通过油墨的堆叠和透明度控制强化浮雕的视觉深度,使图案细节纤毫毕现。通过上述工艺的综合运用,金币通体光彩夺目,在不同光线角度下呈现微妙的光变效果,方孔结构成为构图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传统吉祥文化与现代造币工艺的完美融合。

2025吉祥文化20克方孔圆形金质“瑞气盈门”纪念币的背面图案设计,是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造币艺术中的成功实践。方寸金币上,跃动的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币面上复杂元素搭建起的视觉体系,实为中国人“ 观物取象”的自然哲学:蝙蝠之动象征福运的光降,祥云之变演绎天道的周行,如意之静昭示心性的安定,花卉之盛寄托岁月的永恒。方孔圆形,照见五福流转;黄金为器,盛满人间祈愿,如此,这枚金币便超越了贵金属的物质属性,成为承载集体精神的文化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