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 由《白鳍豚》想开去 俞 敏


  共有253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由《白鳍豚》想开去 俞 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由《白鳍豚》想开去 俞 敏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2/29 8:49:00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一段时间,邮市中突然有人公开收购SB2《白鳍豚》小本票,但是很难收到量,特别是第一图,开价就是400元,根本没有还价的余地;其他图收购价都到了180元以上,“白暨豚五拼图”开价竟到了1250元。联想到前一段时期《鸡》小本票的出彩表现,不禁让投资者有了几分好奇,《鸡》和《白鳍豚》小本票价格的先后走高是否在向我们昭示着什么?
回顾今年邮市,JT票的整体回暖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在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期之后,JT票今年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特别是在邮市整体并不景气的情况下,JT票板块却能逆势上扬,在出人意料之外,更多的则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当然,JT票的行情并没有能够贯穿始终,但是我们切不可以为这拨行情已经就此结束了,我们只能说最辉煌的上扬高潮可能暂时停歇,但这决不意味着JT票的突然启动就是无因之果、无本之木,事实上,我们再来仔细审视《白鳍豚》、《鸡》等小本票价格走高的现象,或许也会突然意识到一点,那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的表现其实就是JT票板块行情的延续,只不过这种延续是“化整为零”,显得更“低调”而已。 不仅仅是《白鳍豚》小本票要不到量,相当部分的JT票也都很难在市场上找到量,因为它们“出生”在一个集邮需求高于邮品投资需求的时代,它们有着现在这些邮品所没有的良好的消化与沉淀的氛围、空间,所以在经历了时间的流逝之后,它们才会显得更珍贵、更难得,收藏与投资价值自然也就会更高,即使迫于大势不得不同样经受“冰封期”的折磨,但回暖只是时间的问题,而用不着像类似编年邮票这样的品种那样难以“翻身”。
由《白鳍豚》小本票也想到了刚刚结束的几场邮品秋拍。与邮市的“寒冷”相比,邮品秋拍的结果着实“温暖”得多,当然其中少见当代邮品,而是古典邮品大行其道,受到各方的热烈追捧,事实上,这种景象这些年来我们已司空见惯,由此倒也带给我们颇多启示:不是没有人集邮,也不是没有人关心邮品投资,只是他们更多的是在关注那些经过岁月的历练、市场的检验、具有深厚潜力的邮品,而不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认识的这些新邮、次新邮的,邮品的真实价值只有通过岁月的沉淀和时间的考验才会逐渐显现出来。《白鳍豚》小本票的历史肯定比那些古典邮品短了许多,但相比目前市场所热衷的这些品种而言,却又堪称“老字辈”了。试想一下,如果这些“老字辈”的邮品都无法打开价值提升的空间,那么现在这些新邮所谓的价值提升空间又是多么得苍白与飘渺。“论资排辈”不一定是好事,但在邮品投资中,或许倒是一条屡试不爽的规律,这也就提醒了我们,是否应当将投资的心态和投资的视角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去适应已经被证实的市场规律。
虽然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出现,但由于利多、利空经常有所交错,因此目前的邮市大盘只能用徘徊来形容,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白鳍豚》小本票却能独立走出自己的行情,确实不易,也多少让人对邮市的前景恢复了几分信心与希冀。但是,《白鳍豚》小本票,哪怕再算上《鸡》小本票甚至其他一些有所表现的邮品,我们依然只能说它们只是整个邮品“大家族”中极微小的一部分,它们对整个邮市大盘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弱,以至于好多市场人士和投资者可能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它们的这些变化,冀望它们能够带领邮市大盘走出困境,在目前阶段而言显然是勉为其难的,也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同,JT票今年的整体回暖尚且难以左右邮市大盘的走向,更不要说仅仅几个具体品种了,因此,类似《白鳍豚》小本票这样“单骑突进”的品种,我们似乎更应当将它们视为“火种”,虽然暂时无法决定大势,但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能不断出现这样的“火种”,那么邮市将会始终给我们以希望,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夜,依然无法撼动我们对邮市美好前景的期待。

中国商报网站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