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焦点新闻 → “小版张”板块系列的诞生与形成


  共有38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小版张”板块系列的诞生与形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芊儿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554 积分:1287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2/8 17:50:00
“小版张”板块系列的诞生与形成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 12:44:00 [只看该作者]

“小版张”板块系列的诞生与形成

(老田)

三年前,国家邮政据各种指导思想和实际的需要,推出了一个新的板块,即03年的版式二,也是市场俗称的“小版张 ”。 年初,羊、杨柳青、书法小版面世不久,分别达到805040元的价位,随着陆续发行的每套票都有小版,市场缺少资金运作,结果是发行一个炒一个,炒一个又丢一个,同时也把前期的精品票、张逐级拉下台阶,弄得邮人赔钱伤感、怨气冲天,尽管认为将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无奈投资、收藏的力度有限,眼看着03小版泛滥成灾,如此量小精品,部分打折、部分挣扎在面值、部分仅高于面值的几块。而大板票接近100 0/0 的打折。

04年,邮政改变了发行部分版式二的政策,同时出现了部分“伪小版”,不管怎样,凡粘“小”的光还都在面值以上,发行初期还能炒上几倍。邮政摸清了邮人的脉搏后,于是乎,在05年又来个大小合一,以“小”统天下,满以为一种小版式都可抖擞出去,结果邮人的智慧和鉴别能力也增加了一筹,不买你的账,大部分还是打折。几经摸索,无奈06年(含以后)又转回到04年的发行方案。

笔者认为,自03小版的出笼,使新中国的邮品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闪烁光芒的、名符其实的“小版张”板块,并形成了同国际接轨的系列板块,可以说这是邮政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不经意间为中国集邮事业做出的贡献。

回顾新中国邮票发行史,1980.9.13发行的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第一次出现“小版张”字样,既邮人俗称的“中美小版”。2000.1.29发行的2000---2《春节》是第二个正规的“小版张”,到03年至今的版式二,已形成了“小版张”板块系列。其它的都不能称为“小版张”。

其理由主要(笔者狭隘定义)是:1)。全张邮票枚数在16枚以内(以前的均没超此枚数)的印刷版张;2)。同一票品相对有两种大小不同版式的区分(即版式二); 3)。版张上只有邮票本身有齿孔,四周边纸无齿孔(类似小全张);4)。四周边纸相对较宽裕,并有装饰图案及中间过桥;5)。收藏和参展不能破板,必须保持完整的小版张。

根据这一定义,邮政以前虽然也发行了一些小版,如早期的T.57“白暨豚”、J.71“金杯”,都很精美,但只有一种版式,可以说不是版式二的“小版张”。又如1997---16《黄山》、1998---29《海底世界》、2004--- 24《边陲风光》等都是一套票一版,其版式边纸无齿孔,边饰图和过桥都也很亮丽,但只有一种版式,只能称是大全张。2005年的票都是一种版式,且边纸某个方向都有打通的齿孔(不含《大将》和《奥运》不干胶),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版张”。对于有的“小版比大板还大”的说法,和以前推出“短腿”小版款式的邮品,用上述定义衡量可迎刃而解。

(说明:本文仅供版式交流,并无贬低其它版式的收藏价值之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