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空气弹的爆炸效果
台湾造“穷人核弹” 试射范围内生物死光(图)
据台媒报道,台军方目前已经秘密完成代号为“青云”的航空油气弹试爆,台当局“国防部”已经准备在下年度编列预算进行生产。根据台湾军方权威人士透露,试验中油气弹弹着点方圆三到四公里内的生物“无一幸免”,届时将可对登陆解放军船团造成“毁灭性的攻击”。
所谓的“穷人核弹”并不是新东西
按照台媒的报道,油气弹是一种非常廉价、致命而残忍的武器,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强的传统武器”,国际上甚至称其为“穷人核弹”。然而事实上油气弹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就都先后研制出多个型号的此类*,并在70年代越南、80年代阿富汗、90年代海湾和车臣的多次战争中使用。目前这类*主要包括面杀伤的燃料空气弹和原理相同但更加先进,主要针对有限空间内目标的温压弹。
据台军方人士透露,台湾前陆军总司令陈镇湘上任不到半年就曾提出研发油气弹的需求,因此“中科院”便着手研制以“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统为发射系统的油气弹,并于2001年2月陈镇湘就任总司令满周年前后,安排陈镇湘亲赴屏东九鹏基地观看试射情形。台军方人士称,“雷霆2000”的MK45火箭弹发射箱为6联装,每辆发射车随时可机动部署,并携带2具发射箱共12枚MK45火箭,若同时发射出去,接近的人会被2000℃高温烧死,距离远的人也会窒息而死。随后台湾空军开始以“青云弹”为名称,研究将油气弹装在集束弹内,由F-16或IDF挂载,以便在解放军抢滩登陆时机动投放。
根据台军对油气弹“抗击解放军登陆船队”的使用设想,基本可以判定“青云”弹是一种在海滩等开阔地带使用的面杀伤的燃料空气*。这类燃料空气*的作用过程为:
当燃料空气*被投抵目标上空一定高度时,装有燃料和定时起爆装置的战斗部被抛散开;在抛散过程中,燃料迅速弥散成雾状细小液滴并与周围空气充分混合,形成由挥发性气体、液体或悬浮固体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状云团;云团在距离地面大约1米高度时被瞬间引爆,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超压。爆炸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氧气并造成局部空间缺氧,而使人窒息。通过冲击波和超压的作用,既能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又能摧毁无防护或只有软防护的武器和电子设备,其威力相当于等量TNT炸药爆炸威力的5~10倍。燃料空气弹主要是通过爆轰和燃烧效应毁伤目标,通过高压对人体肺部及软组织造成的重大损伤来杀伤人员,头盔和防弹服对这类毁伤几乎没有防护作用。
因此这类*威力巨大,而且无论是“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统还是装在集束*内的“青云”弹,它们都可同时投放数枚燃料空气弹,其战斗部的威力效应可以叠加,窒息效果也更有效。如果任由台军向解放军登陆船队和滩头投掷油气弹的话,对我登陆部队有相当程度的威胁。
台军装备油气弹并非无懈可击
台军的油气弹主要为打击分布在广阔海面和滩头上的解放军登陆部队而设计,因此其爆炸范围必须覆盖相当大的面积才能有实际意义,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油气弹是面杀伤武器,对其爆炸范围内的人员和无防护目标的杀伤作用不分敌我。特别是由于它的气态云雾比重比空气大,能向低洼处流动,因此对隐蔽在堑壕、掩体和密闭不严的地下工事、坑道中的人员非常有效,这对滩头依托地下工事作战的台军来说威胁更大。而解放军登陆部队只需要分散队形就可以降低其杀伤效果。
其次,油气弹受天气影响较大,易受风雨的影响而降低威力乃至无法有效使用。特别是在海滩等开阔地带,爆炸形成的高温使热气流迅速上升,从而使周围新鲜的冷空气能很快补充进来。因此除了冲击波外,高温、窒息等杀伤效果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很大制约,远比不上在封闭空间和良好条件下的作战效果显著。
此外,解放军还可针对台湾油气弹的运载平台进行打击,将其直接摧毁在发射之前。例如台军“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的最大射程仅仅为45千米,因此如果要用它发射油气弹,则必须将其靠拢滩头,从而暴露在解放军战机的空中攻击范围内成为活靶子。事实上,有台湾军事专家指出,由于台军在两岸战事爆发时处于守势,因此在油气弹使用时机的选择上缺乏主动,极可能还未使用就已被取得制空权的解放军空军摧毁,反而成为帮助解放军摧毁台军有生力量的“重磅*”。台军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这类进攻性武器系统,其实际效果往往是“好看胜过有用”,只能起到“壮胆”的作用。
第二代燃料空气弹的代表产品—CBU-27燃料空气*
俄罗斯220毫米TOS-1履带式30管火箭炮可发射燃料空气弹
2001年美军轰炸阿富汗时使用的绰号“滚球”(Daisy Cutter)的BLU-82B温压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