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中国的猴年,与“猴”有关的投资品成为消费者新宠。猴年生肖邮票成为中国民众新年追捧的对象。
猴票,本来特指中国1980年发行的第一套猴年生肖邮票,后来泛指中国传统猴年发行的生肖邮票。到2016年,中国已发行四套猴票。
据报道,在中国丙申猴年特种邮票全国公开发行的前一天,各地收藏者不顾严寒,早早带着板凳、大衣、保温杯等装备来到邮局前排队等候,在排队的长龙中,挤满了“中国大妈”的身影。
作为中国重要的一股投资力量,“中国大妈”继抄底黄金、炒房、疯抢低价股票之后,再一次集结出手。
近年来,“中国大妈”这个词,很大意义上已成为掌握家庭财政、有闲有钱、容易跟风的普通中国投资者的代名词。中国证监会通报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中55岁以上的大爷大妈占5.2%。随便走访一家中国的证券交易所,都不难发现众多“中国大妈”的身影。
2016年的猴票为何成为投资新宠?
这还要归因于1980年中国第一套猴票暴涨的身价。当年面值8分人民币的猴票,如今每张价格高达1.2万元,整版价格更炒到150万元左右。而第四轮生肖猴年邮票《丙申年》正是由第一套“猴票”的设计者、92岁高龄的画家黄永玉执笔创作,也成为吸引众多收藏者的一大因素。
谈到此次猴票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苏虎认为,相对较低的投入和相对较高的产出,令包括猴票、猴币在内的文化艺术收藏品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收藏品的市场预测,再一个就是自己的经济实力。
6日,上海市猴票开售仅3小时后,24.6万套猴票便被抢购一空。消费者的疯抢,似乎让2016年猴票呈现出十分可观的行情。然而专家提示,现实可能并非如“大妈”想象的那般美好。
据相关机构统计,1980年版的猴票存世量不过80万套,而2016年版的发行量则高达千万套。“今年猴票的发行数量非常大,而且现在很少有人用邮票寄信,消耗量少,存世量和发行量接近。”有多年收藏经验的骊山印社秘书长李斌认为,邮市的行情很大程度上由人为炒作拉动,他建议,民众在投资邮票的时候应理性而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指出,“中国大妈”容易在茶余饭后听到消息或建议后仓促投资,受资产短期价格走势的影响较明显,对长期走势却产生不现实的判断,同时忽略了资产价格短期快速上涨后所累积的急剧下跌的风险。这既反映了大量投资者对金融投资缺乏了解,也反映了全球散户利用短期走势预测长期走势的认知局限。
除了猴票,猴年纪念币也相当紧俏。家住西安的刘玲就遗憾地表示,“猴年纪念币第一轮网上预约从1月6日开始,当天零点我就准时打开网页准备预约,但是网站一直处于‘系统忙’的状态,一直到凌晨3点才能打开,那时候已经没有预约名额了,我只能等到1月16日的第二轮再抢。”
中国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