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新中国邮票上的志号的由来 佚名


  共有21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新中国邮票上的志号的由来 佚名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新中国邮票上的志号的由来 佚名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1/4 13:34:00 [只看该作者]


志号是邮票的顺序编号,是邮票发行情况的记录。早期邮票上是没有志号的,要想知道一套邮票的发行年代和全套枚数,都要查阅邮票目录,很不方便。1949年把志号印在邮票下面的白边上,好似一条线,把新中国邮票串了起来,成为新中国邮票的特点之一。这种邮票编号方法很快受到各国集邮者的赞许,有些国家也相继在邮票上印了志号。

  新中国邮票的志号,主要表现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上。但在邮票发行过程中,邮票志号曾发生过多次变化。

  一、老"纪""特"票"纪"字头邮票指纪念邮票。"纪1"发行于1949年10月8日,至1967年3月10日发行的"纪124"止。"特"字头邮票指特种邮票。"特1"发行于1951年10月10日,至1966年5月10日发行的"特75"止。集邮界称这一时间段的纪念和特种邮票为"老纪特票"。

  其志号的特点是,标注票种、套号、全套枚数、枚号、总枚数及该票印制年份。如纪25《世界文化名人》面值400元邮票为例,边框下印有:"纪25·4-4(110)"。其中,"25"是纪念邮票的总序号,"4-4"分别表示此套邮票全套共4枚,这一枚是第4枚。"(110)"表示这枚票是新中国全部纪念邮票的第110枚。此外,"纪"字头票在"纪16"之后,"特"字头票在"特5"之后,开始标注印制年份。

  二、"文革"邮票从1967年发行《战无不胜的
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起,到1970年1月21日发行《革命青年的榜样》邮票止,共发行了19套。这一时间段正值"文化大革命",纪念与特种邮票上的志号统统被取消。《革命青年的榜样》一枚票,目录上编为"文19",其实邮票上并未印有"文"字样,只是习惯叫法。

  三、"编号"邮票从1970年8月1日至1973年1月15日共有95枚邮票面世。它们不分纪念邮票还是特种邮票,全部按发行顺序编号,同时邮票上还标注印制年份。

  四、"J""T"邮票从1974年开始,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重新编号发行,用汉语拼音"J"和"T"分别代表。"J.1"发行于1974年5月15日,至1991年11月16日发行的"J.185"止。"T.1"发行于1974年1月1日,至1991年9月14日发行"T.168"止。"J""T"邮票的志号与"老纪特票"基本相似,但取消了总枚数号。

  五、"编年"邮票自1992年1月起至今,无论是纪念邮票还是特种邮票,邮票志号都按年度与发行顺序编号,其中仍标注"J"或"T",以示"纪念"或"特种"邮票。如1992年发行的第一套2枚《壬申年》特种邮票,第1枚志号为"1992-1(2-1)T",编号的左半部为年度及套票的顺序号,右半部括号内为这套票的枚数和第几枚。目前使用的邮票志号,其显著特点是把发行年份放在志号首位,故此称为"编年"邮票。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