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长征”邮票本册身份不明


  共有26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长征”邮票本册身份不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长征”邮票本册身份不明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1/19 10:07:00 [只看该作者]

来源: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俞 敏

作为今年新邮的“重头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邮票的发行引起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极大关注,特别是与之相关的一款新概念邮品——纪念邮票本册,更是引起了邮人的议论纷纷。最主要的争议点就在于这款纪念邮票本册究竟是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的邮资票品,还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发售的纪念集邮品?由于邮政权威部门始终没有正面回应集邮爱好者,因此这款纪念邮票本册除了高发售价格之外,还被蒙上了一层“身份”不明的阴影。那么,它究竟属于哪种性质?笔者根据掌握的资料作一番分析:

官方发行有依据 作为主管国家邮资凭证发行的惟一权威部门,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公报同样也应当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查阅国家邮政局网络主页,笔者找到了国家邮政局公报[2006]32号《关于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的通知》。在这份落款2006年10月16日的通知中,确实有一句“注:另同时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本册1本”的表述。再查阅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和中国集邮总公司主办的中国集邮信息网上的“新邮预报”中,同样也有此句表述。根据国家邮政局新邮发行公报的惯例,此句“注”中所提到的邮品同样应当是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的邮资凭证,以往同时发行小本票等也普遍采用“注”的方式。因此,“长征”纪念邮票本册是由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的邮资票品。

身份遭质疑 那么,为什么在依据相当充分的情况下,“长征”纪念邮票本册的“身份”还是引起了许多集邮爱好者的质疑呢?笔者以为,产生这种质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邮政局从今年起不再印制《新邮预报》宣传画,而改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人民邮电报社主办的《中国集邮报》发布“国家邮政局新邮预报”。而在10月17日该报头版的“国家邮政局新邮预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确实没有“注:另同时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本册1本”的表述,至今也未见补报。同样,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集邮》杂志在今年9月号上也没有“注”的内容。

二是在有关“长征”邮票设计访谈文章中,笔者也并没有看到对纪念邮票本册身份的确切表述。其中在《中国邮政报》的访谈文章中,虽然设计师谈到“推出这本本册的创意是国家局提出来的……”、“这是与‘长征’邮票发行的同时,国家邮政局将推出的一种邮票和邮品相结合的新产品。类似于小本票,但它比小本票厚、大,形式上和一本 16开横幅画册一样……”,但哪个部门提出创意并不等同于由这个部门正式发行。

三是从10月20日《中国集邮报》的一则广告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国家邮政局隆重推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系列邮品之《壮举 奇迹 史诗》纪念邮票本册”,那么,系列邮品中其他的邮品又包括哪些?可是这一点又是模糊的。

澄清事实是当务之急 “长征”纪念邮票本册对广大集邮爱好者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有关部门应让大家了解其本质属性,但从本册所引起的风波来看,有关部门在对该本册性质的阐释上是不足的。而且,在质疑产生之后,邮政主管部门也没有用权威的“声音”来解疑答惑,从而使集邮者的疑虑越来越重。

纪念邮票本册发售以来,价格一落再落,这固然与其定价过高有关,但同样也与其性质不明的负面影响有关。这场歧义所引发的“纷争”的确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反思,但当务之急则应是抱着对广大集邮爱好者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尽快对其性质予以澄清。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