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人物票打折太离谱


  共有16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人物票打折太离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人物票打折太离谱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14 1:41:00 [只看该作者]

2006年将近收关时发行的一套1枚的《乌兰夫诞生一百周年》邮票,1.2元的面值,开盘就是10元,且一直攀升。至今年1月5日,市场价还在15元,且货源极少,版票罕见。谁也没有料到人物票会如此紧张,如此高价。这在中国人物邮票发行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人物邮票已经发行了近百套,“文革”前的梅兰芳、关汉卿等人物邮票自不必说,从来没有打折过,现在大部分价高难求。早期JT票中的黄道婆、鉴真、向警予、雷锋、鲁迅以及若干领袖人物邮票,名人邮票,也没有打折。人物邮票打折,从1985年开始。那一年,有冼星海、中国人民之友(史沫特莱、路易斯、斯诺)、郑和、徐悲鸿、林则徐、邹韬奋等人物邮票6套9种,发行量最低也有1004万套(林则徐人物邮票),量大设计又差,市场不欢迎,只有打折。1986年被称为中国邮票的“人头票年”,共发行人物邮票9套11种,占全年票半数。除孙中山小型张发行量461万枚以外,都在801万至1438万套之间,差不多套套打折。其后的人物票,1987年的稍好,徐霞客、叶剑英人物邮票一直被看好,但有一半设计平平的人物邮票继续打折。后来小型张面值提高到8元,量更大,人物票打折也更甚,连三代领导人邮票也不能幸免。有邓小平形象的香港澳门回归金箔张,50元面值,120元售价,市场最低价只要15元。

为解决打折问题,2004年与2006年大规模销毁库存票,其中大量的是人物票,但是流到市场上的还在打折,不过折扣率渐渐减小,尤其是6元人物票,2006年基本在5元以上。

2006年的“早期将领(二)”邮票,发行初期打折,后来有机构蓄意收购,市场逐渐紧张,节节攀升,稳定在15元以上,年底因配册需求,已到18.5元,比面值4元高出14.5元。而2005年的“十大将”版票,也一直有庄家控盘,从7.5元的略微打折,收购到8元面值以上,目前稳定在11元左右。

人物票中的“元帅票系列”,共9种,由于面值低,时间久,消耗较多,目前已经没有打折的,最俏的票是“叶剑英”(现价21元)与“朱德”(雕刻版,现价12元)两种。

《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年周年》小型张,面值5元,现价4.6元;《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年周年》小型张,面值6元,现价5.2元,郑和航海,面值6元,现价5.6元,都在接近面值。而这几种版票,更是远远高于面值。

人物纪念邮票为何变化如此之大?是否与邮政收购与调控有关?这些值得探讨。

由于人物题材的严肃性,邮票经常采用翻拍照片。很多纪念领袖人物的邮票,选用照片恰当,印刷讲究。《周恩来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将黑白的历史照片与现代的彩印工艺有机地融合起来,既生动又和谐。但大多数人物作品,则是画面拘谨;或粗率(将未曾精加工的头像放大,尤其难看),或“小家子气”;看不出设计者的感情倾向;人物的眼神,与观邮者不能形成交流。

人物邮票的设计差,发行量大,不受市场欢迎,跟风者少,因此炒作资金运作风险极大,弄不好就会套住自己,因此庄家尽量规避。

股市讲究资金托市,邮市同样可以实行。通过市场代理人,有意暗中收购打折票,并非难事。以“十大将”票为例,发行量930万套,10枚一版,合93万版。扣除预订户与年册票、零售票、库存票,能流通的版票最多30万版,每版10元收购,只需300万元,机构要托市,区区300万元很轻松。只要一收就会起价,打折就会自然消失。“早期领导人”票的成功运作,以及最近郑和、邓小平6元张,都有资金在收购,但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机构的资金。

最能明显判断的是“乌兰夫”票,发行首日,各地均无零售,连该票的首发地内蒙古也没有,集邮者不得不化高价买了寄发首日封。

既无零售又不见市场有放货,票到哪里去了?只有一个回答:票源被紧紧控制了。控制票源的是邮政相关部门。为防止影响极大的人物票、领袖票打折,最好的办法就是紧紧控制下发量。只供给预订票,册装票(总公司开发的溢价邮册),不供计划外另要的票或零售票。票少需求大,当然会高于面值。

《乌兰夫诞生一百年周年》邮票被巧妙地做成一个瓶颈,用集邮者的行话讲叫“筋票”,没有它,全年年册不成册,有了它,全年册票卖高价,《乌兰夫诞生一百年周年》邮票发行后,加上“铁路建设”的高价,年册已从130元涨到147元!高于面值109元的38元,2006年的新邮预订者由此尝到第一个甜果。行政的调控似乎比市场的调控还要奏效。它类似股票市场的小盘股,很容易被人看好,更容易炒成天价。可惜,就是苦了集邮者和消费者,不得不多付数倍钱才能买到首日封,配上年册。

作者:吴荣先 来源:中国商报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