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集邮者不可不知的 邮票胶和洗票知识


  共有227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集邮者不可不知的 邮票胶和洗票知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集邮者不可不知的 邮票胶和洗票知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6/9 8:58:00 [只看该作者]


胶液的原料有植物性的、动物性的,还有化学合成的。过去以植物性者为主,有阿拉伯胶、马铃薯胶、桃胶及糊精,根据配方的不同,刷胶设备先进与否,有黄白、厚薄,光暗及粘度强弱之分。

背胶方便使用无人否定,但邮票要储运,如受潮即会粘连,以往都要求衬隔蜡纸以预防。植物胶久放之后也会发生泛黄、发霉,使邮票产生斑点影响品相。故胶水的原料与配方很有研究,要质薄、色白、粘性强、能抗潮。因人们习惯喜用舌舔背胶粘贴,又要求背胶是无毒、无臭、无味。目前国内外多采用PVA(聚乙烯醇胶),它优于植物胶,对正常的温度变化无影响,故不再采用蜡纸隔衬。有的国家在胶液中加入香味、甜味,邮人称之为“香味邮票”、“甜味邮票”。还有在胶水中加入水溶性色素形成多种颜色的“有色胶”。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6/9 8:58:00 [只看该作者]

如何洗邮票,如何防霉可采取温水加少许食盐、适量牛奶的方法

每个集邮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洗邮票。
  1885年的上海《申报》曾16次刊出小广告:“收买信上人头”、“收买信面人头”、“收买信面旧人头”。此“人头”非真人头也,乃指印有人头像的外国邮票。登广告的“沙孟先生”或“沙门先生”,大概是外国人,没准是在华进行集邮的先驱者之一。他收购邮票以后,必然要洗邮票吧——把“人头”从“信面”上洗下来。
  邮票自诞生日起就有背胶,这是罗兰·希尔在“黑便士”身上的一项发明,足见英国人办事之认真。洗邮票,就是洗掉粘连信封纸的背胶,使邮票脱离信面。但以后各国发行的邮票五花八门,许多是不带背胶的。记得几十年前我们贴邮票,有时就用米饭粒替代糨糊,干透后结成块,那邮票可就难洗了。热水泡?不行,邮票会褪色,至多掺一点温水。泡呀泡,那“人头”就是不肯与“信面”拜拜,粘得可牢了。用手指搓?也不行,一不小心,邮票背面就搓薄了,成了一枚“次品”邮票。
  各方面的专家曾介绍过多种不同的洗邮票的方法。譬如,把剪片在清水里浸泡几分钟,旋转盆里的水,使邮票容易脱落,把脱落的邮票夹入吸水纸(几十年前它是与蘸水钢笔配套的书房用品,现在可以用随处可见的面巾纸)吸干,然后夹入书中压平;或把水洗后的邮票翻身放在干毛巾上晾干;或把带水的邮票反贴在窗玻璃上,等等。许多办法我都试过,颇有成效。不过,邮票上的胶水一定要漂干净,否则,票面如带有残胶,贴在窗玻璃上可就拿不下来了,结果损失惨重。
  1986年瑞典为斯德哥尔摩世界邮展发行过一张极限明信片。邮票上的孩子,正专心致志地洗邮票,他手里的工具是邮票镊子,动作也挺“规范”。明信片底图是美国、英国、德国的三枚信销票的剪片。邮戳图案里,画有用镊子夹邮票的手。
  突出宣传信销票的收集,这很明智!向孩子们普及最基础的集邮知识,这很必要!“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瑞典是经济发达国家,他们尚且如此重视向孩子传授“洗邮票”这样的基本功,我国的集邮活动铺开面广而财力单薄,几百万人都处于起步阶段,就更应当下大力气多做集邮知识的普及工作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