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票钱币博览会29日见闻:邮票老鬼投资网
本站记者快乐小仙,邮票老鬼国贸中心报道:
今日是2006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闭幕的日子,按照昨天计划,今天我们到达的时间是中午12.30分,市场整体感觉不温不火.门口买卖门票的人已经明显减少,
今日博览会总公司摊位有销售价格在220和330的两种特殊供应高档眷小版册出售,买家不多,北京公司则公开销售130价格的册,买家同样不多,而地方不少公司柜台已经少见看摊之人.钱币公司各摊位倒显得相对热闹些,主要是购买各类其余品种的老金银币人还有一些.
今日笔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在博览会现场咨询了中国集邮总公司的一位姓陈临时负责人,其中该负责透露的信息让笔者感觉收获极大.以下是笔者和该负责人的对话纪录:
笔者:我想咨询一下关于邮票政策方面的问题.
陈先生:请问您想问什么?
笔者: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去年国家邮政局在预定新票时承诺,新票销售半年以后集中上缴,并公布发行量和销毁数量,为什么现在还不见兑现?
陈先生:发行量不是公布了吗?
笔者:那不是国家局正式公告,只是记者的一篇报道,只说了发行量,而且明显有漏洞,其中说经过国家邮政局初步统计的数量,我想问的是,发行量是需要统计的吗?不是计划好的吗?
陈先生:这是政策方面的问题,我们总公司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安排的.请理解.
笔者: 总公司不负责发行新票吗?或者说,不负责计划分配吗?
陈先生:这我可以解释一下,现在的中国集邮总公司不过是一个一百多人的集团公司,我们唯一的任务是,根据每年发行的新票,开发产品,然后分配给各地的省级极右公司,其余的关于预定和发行我们都无权过问,,所以我对于发行政策方面的问题不是不想回答,是无权回答.
笔者:我刚刚看到河北省集邮公司在这里公开销售大小狗册,我想问现在卖超过半年的,2006年新票是否违反了国家邮政局去年说的发行新政策呢?或者说,既然上缴了,为什么还会有新票卖出呢?
陈先生:,那是开发邮品.
笔者:好算是开发品种,我能否理解成凡是开发的邮品,包括各类高档抵挡的新票册在超过半年以后还有卖是不违法的呢??
陈先生:我可没有这么说,这需要国家邮政局去判断是否合法.
笔者: 我还有一个问题,按照惯例,总公司每年底都会集中卖出一批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档抵挡年票册,超过半年的新票是否可以在年册中销售呢?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总公司事前已经预留了在年底销售的年册的基本数量,并作为不上缴和销毁的新票呢?
陈先生:对的,因为,总公司的基本业务就是利用发行新票的机会,更多的开发集邮产品.预留是必须的.
笔者:总公司和各地的集邮公司的关系是上下级的关系吗?预定新票是总公司发布计划的吗?
陈先生:我说明一点,我们和各地集邮公司只是业务关系,预定新票由国家邮政局有关部门负责,具体由全国各地的集邮公司负责实施,中国集邮总公司实际对下边没有管理权利,我们只是负责开发产品.总公司不负责预定新票的工作.只对各地提供开发以后的集邮产品.
笔者:这么说,今年邮寄的赠送狗和你们没有关系了?别忘记上边是中国邮政邮寄的标记.
陈先生:没有关系,那是北京集邮公司负责办理的.
笔者:明年预定新票您能透露点信息吗?
陈先生:抱歉,我们对于预定政策无权过问,这得国家邮政局说了算,实在抱歉我无法回答你的提问.
笔者:说点私人之间的话,你们是国家公务员吗?或者说过去是现在不是.北京邮政局都有很多属于公务员身份.
陈先生:总公司全部人员都不是国家公务员,早就不是,至于北京邮政局,改革以前也不都是公务员身份,现在属于公务员身份的更少了.
笔者:能问点改革方面的问题吗?比如你们总公司未来的权利?
陈先生:说实话,总公司仅仅是一个发行和开发集邮产品的公司,邮政改革以后只负责开发集邮产品,别的都无权过问.
以上是笔者和这为博览会上临时负责总公司会上接待工作的陈先生的现场对话的大致内容,提问和回答的先后秩序可能不准确,但问答的内容基本就这么多.
笔者的总结是:经过改革,未来中国集邮总公司的职责应该只是一个企业行为,但是却是一个自己说权利不大,但实际却具备垄断性质的一个经营性质的企业,这可以从现场只有总公司的销售柜台在公开销售特殊产品为证明:换句话,中国集邮总公司实际上应该算是一个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企业集团.
遗憾的是:笔者在现场想直接咨询国家邮政局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员,但是被告诉,这里没有国家邮政的人员参加,就跟中国金币总公司的人员回答笔者这里没有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负责回答参观者的现场咨询一样.
根据大会的计划,今天是集邮咨询服务日,但笔者在现场没有看到一个公开的挂牌的咨询服务场所和摊位,笔者和这位总公司的临时负责人的对话,笔者是以咨询者的身份要求接待室的工作人员给找来的,但说实话,咨询的效果不理想.因为国家邮政局没有人在现场,因此,也就无法直接咨询关于预定新票方面的问题.
今天博览会抽签提前到下午两点进行,抽签结束以后,笔者离开现场时,绝大多数人都在做撤退的准备了.据说,下午三点清场.一个连北京媒体都很少关注的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就这么冷冷清清的结束了.
不过,留给我们的思索问题应该多多.
大家晚上好,报到!
苦难的童年
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然而,霍英东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
他的祖籍是广东番禺,但是从他的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长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甚至贬称为“水流柴”、“疍家仔”。
1922年秋天,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钊,后来改叫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气盛的他自己改名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世界的东方”!
霍英东的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也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轮上,将货卸上自己的驳船,再运到岸边码头。霍英东7岁那年,在一次风灾中,他的父亲因为翻船被淹死了。
仅仅过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两个哥哥葬身鱼腹,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母亲死命抱住一块船板,侥幸被过路的渔船救下一条命。当时霍英东因为在海边找野蚝,不在船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体实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像俗话说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
赚到第一笔大钱
第二次
香港的“土地爷”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就预料到,香港航运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金融贸易的发展,而这又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于是他抢先把经营重点转向了
“海沙大王”
霍英东还有个美称叫“海沙大王”,也来自他在经营上的创新。上世纪60年代,香港实业界人士很少进入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较少。但霍英东从建筑业的广阔前景预见到淘沙业也必将有大发展,所以大胆地吃起了这只“螃蟹”。1961年底,他花费巨款,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为“有荣四号”。
率先投资内地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霍英东率先积极地开始了在中国内地的事业,从广州*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
霍英东晚年致力开发位于珠江西岸的南沙港,并为之投入极大心血。南沙项目对联结香港、支持珠三角与广东经济建设有极大贡献,尤其是促进珠三角西岸的繁荣。
(南方都市报)
这兩天谈集邮人数的帖子挺多,各抒己见,意见都还站得住脚。不过,我认为,无论多少人,都只能说明今天和昨天。是已无法改变的过去。关键是想办法“扩军”。
要“扩军”必需注意:
集邮者不是单純的买邮票者。他们为什么而买?他们有义务必须要买?幷必须为你邮政解困创收而买?我想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下去,邮政不改变经营思想,不树立竟争和服务意识,不去掉邮老大的特权观念,不完全彻底消灭打折票,没有一丝危机感,只把眼睛盯住集邮者的口袋,抡着大斧瞄着集邮者的胳膊和腿,能保住现有的几号人马(无论30万、50万、200万、500万还是1400万、2000万,〈都不可能绝对准确〉。〈这几天网友和其它意见数〉)就不错了。还有什么办法去发展集邮大军?还好意思去宣传组织学生买邮票?还有脸去国家作为反哺对象的农村扩大集邮队伍?
郭弟好,最近我也有点忙,夫人前两天做了一个小手术,昨天下午才回来,明天还要去医院复查一下,大家都尽力吧,贾哥,春版,大圣 谭哥还有outrun弟弟等多位弟兄最近都辛苦了,*忙还把网站挂在心上,谢谢各位了!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