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金蛇银马 http://www.bjjb.net

bjjb|北京金币|中国金币|金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我国专题邮集的创新与评审

1楼
和绅 发表于:2014/4/11 9:32:00

    在历次世界邮展上,我们所获的高奖只集中在传统与邮政史等类别上,其他类别离大金奖仍有不少距离,特别是专题类邮集还只在大镀金奖上下浮动,获金奖的邮集至今仅有两部。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专题集邮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回顾、总结、反思,探求对策,再创新的辉煌。

 

一、我国专题集邮的历程

 

1. 迷茫中起步

 

    我国参展邮集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集邮才慢慢与世界接触。1983年在北京首次举行了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璀璨瑰丽 巧夺天工》、《新中国邮票上中国的世界之最》两部专题类邮集获金奖。1984年推荐《璀璨瑰丽 巧夺天工》(参展时改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参加西班牙世界邮展,仅获铜奖。尔后连续几年,我国的专题邮集在世界邮展上不是铜奖就是没获奖,直到1988年《欧洲音乐史》邮集在布拉格世界邮展上获得银奖,向前跨了一大步。国内的金奖邮集到世界邮展上只获得铜奖,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差距又在哪里?

 

    专题集邮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50年代国际集邮联合会就专门设立了专题委员会,制定了通用的规则和指导要点。而我国集邮界由于受到政治的影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只收集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邮票,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专题集邮。

 

    1986年《集邮》杂志开始连载于晓慧译的日本川井清敏的《专题邮票的收集方法》。梁鸿贵于1985年在《集邮》上发表《专题集邮漫谈》,香港的张金炽先生也发表了《漫谈收集专题邮票》一文,这些邮文对我国专题集邮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直到1990年6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译的《国际集邮联合会(FIP)集邮展览与评审各项规则》才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在这之前我们对专题邮集的评审是自行制定的评审规则,突出了邮集的思想性。如1983年全国集邮展览的评审标准是:1.是否有教育意义;2.是否有比较丰富的收藏;3.是否有难于收集的邮品;4.是否有很深刻的研究。把教育意义放在首位,这也是国情使然。从以上4点标准可以看出,虽然有珍罕性、研究性这两方面的要求,但我们自己所定的规则明显是与国际脱节的。到了1989年举办第二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时,我们的评审规则是这样表述的:1.展品的思想性及教育意义;2.编排处理及重要性;3.知识研究;4.邮品的收集难度;5.外观印象。对比1983年的评审标准,可以说我们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集邮也从此走向与国际接轨之路。然而我们的评审规则还是把思想性与教育意义放在了首位,于是在那个年代,中国的专题邮集大都以“伟大的祖国、灿烂的文化”作为选题。在国内因思想性而获得高奖的专题邮集,到了国际上就得不到高奖。水原明窗先生参观了1983年中国邮展后曾说:专题邮集把纪特邮票摆来摆去,青少年这样做可以理解,成年人这样搞就显得浅薄了;要是老这样千篇一律搞下去,以后就没人看了。


2.摸索中成长

 

    当许多人把新中国纪特票摆来摆去的时候,也有人尝试着摆世界各国的邮票,如《世界语》、《欧洲音乐史》、《达尔文与进化论》、《欧洲美术史》、《绘画艺术的回顾与展望》、《蝶类世界》等邮集,但它们在世界邮展上,然而仍逃脱不了铜奖的命运。到了1990年,出现了《铁道机车的发展史》、《维也纳的音乐故事》、《田径纵横》、《桥》、《手的故事》、《汽车百年》等邮集,这时的专题邮集已经走出了资料性的误区,增强了故事性,但获奖级别仍然不高。当时普遍认为这是因为邮品的珍罕性不高,导致了获低奖。1994年张巍巍的《昆虫与人类》获得了世界邮展的大镀金奖,为在摸索中的中国专题集邮注入了一股生机。我们的专题邮集也可以获高奖了,广大集邮者为之振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我们终于明白了专题集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专题邮集的评审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更明白了专题邮集贵在创新、贵在讲故事的道理。《昆虫与人类》的获奖也让我们明白了FIP评审规则的重要性,当我们摒弃了“思想性为首”之后,专题邮集的创作也就相应的繁荣起来,《鹰》、《说茶》、《帆船》、《对称》、《夜》、《风》、《鱼》等邮集在世界、国际邮展上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3.尝试中创新

 

    要说中国的专题集邮的发展与创新,不得不提以下三个人:梁鸿贵、张巍巍、陈为乐。

 

    梁鸿贵是中国第一位FIP评审员,评的就是专题类邮集。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们尚不知专题集邮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是他第一个把世界上专题集邮的最新动态与评审要点向国内集邮者介绍,让我们初步知道落后的原因。也是他第一个发出了专题集邮要创新的呼声。

 

    张巍巍是一个年轻的集邮者,在1994年香港世界邮展上,他的《昆虫与人类》获得了大镀金奖,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获奖,结束了中国专题邮集在世界邮展上不沾金的历史,使中国的专题邮集真正地与世界邮展接上了轨。这部邮集此后多次参加世界与国际邮展,均获大镀金或镀金奖,直至2000年曼谷第13届亚洲邮展上获得了金奖,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邮展上获得专题类金奖。张巍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专题集邮贵在创新的道理。

 

    陈为乐,国际邮展评审员,新加坡人,他是较早在中国传播专题集邮规则与知识的外国人,“专题集邮要创新”、“要讲故事”,“杜绝资料性”都出自陈先生之口。自2002年厦门培训班以来,陈先生应邀在中国各地讲课,介绍国际上最新的专题集邮动态与评审要求,把最先进的专题集邮思想告知中国的专题集邮爱好者,为中国专题集邮的创新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一框专题邮集《旅游》故事性强,妙趣横生,被视为专题邮集的典范之作。

 

    由于有梁老的奠定基础,张巍巍的开拓进取,陈为乐的鼎力相助,到了21世纪,中国专题集邮发展势头迅猛,创新意识强,在世界邮展上获镀金、大镀金奖已不再新鲜。

 

二、我国专题集邮存在的问题

 

1.戴着镣铐跳舞

 

    综上所述,中国的专题集邮从无评审规则到自己制定规则再到遵照FIP邮展规则,以27年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中也充分体会到邮展规则之重要,体验了遵从规则后带来的成就感。1990年全国集邮联全面翻译了FIP各项评审规则,1993年制定了ACPF各项评审规则,2003年又一次全面翻译了FIP邮展各项最新规则。此后的全国邮展就直接以FIP规则来评审,全国集邮联仅是根据各次邮展的需要而制定补充规则。

 

    遵从规则给我们带来了惊喜的同时,FIP邮展规则也被不少人视为神灵,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也禁锢着一些人的思维,使创新成了空话。规则是编组邮集与评审邮集的重要依据,但不是一成不变的。通俗地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如选题必须中规中矩,《恐惧》、《心态》之类比较虚幻的题材无人赞赏;贴片规格要23mm×29mm;邮品要加上衬纸,一层不够要两层、三层,以增加邮品的立体感;一套邮票不能出现在一张贴片上;联票要撕开,只能展示一枚;首日实寄封不能用,要被扣分;挂号收据、挂号签条不能用,要用也只能复合在信封上;信销票不能用;邮政用品不能开“天窗”……在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上,我们看到了以上的情况在国外高水平邮集中比比皆是。我们严格以FIP规则与国内“长老们”的谆谆教导来制作邮集,结果虽有进步但还是落后于别人,原因何在?我们死守规则而他人活用了规则应是原因之一。

 

2.模仿扼杀了创新思维

 

    模仿是动物的天性,人类亦然。我国专题集邮爱好者也善于模仿,如《昆虫与人类》获得成功后,国内就连续出现了《烟草与人类》、《水与人类》等等;有了《说茶》之后,出现了《聊酒》;《鹰—我的自白》(图13)获奖之后有了《石油——我的自述》。看人家邮集上用了“马尔雷迪”,不管用在自己邮集上恰当不恰当,一律塞进“马尔雷迪”。许多专题邮集的纲要千篇一律地遵从“溯源”— “构造”— “作用”— “生产”— “销售”的路子,令人感到乏味。

 

3.有些评审让邮人产生质疑

 

    评审受到质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评审员水平不一,素质不一;二是个别评审员公正性令人生疑。笔者查阅了1983年中华全国邮展关于评审员的标准:“1.在我国集邮界中有一定声誉的集邮家、邮学家或者在集邮方面有某些专门知识。2.公正无私、认真负责、有独立见解。3.具有良好的邮德。4.本人不参加全国竞赛级展览。”我们回头来看20多年前的标准,它完全可以作为现在选拔评审员的依据。我们不妨对照一下,现有的国家级评审员是否都达到了以上4点要求了。如果差距较大,那么在评审中出现问题也就难免了。

 

    中国专题集邮刚刚起步,刚刚在世界和国际邮展上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国内邮展的评审中就传出了不和谐音,有的评审员与参展邮集的作者有着利益关系,评审中难免有功利性倾向。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也会严重地伤害集邮者的感情,阻碍专题集邮的创新与发展。

 

三、我国专题邮集的创新与发展

 

1.规则是创新的依据

 

    FIP规则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创新可以涉及到处理的所有构成部分”,而处理部分占了35分,可见专题集邮创新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创新的题目,或者新素材的运用,以及素材的新运用,FIP规则都是提倡的。对于专题适用素材的组成,FIP也是鼓励创新的。它在例举了适用素材与不适用素材之后,指出:“要把不同国家及其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各式各样的邮政业务和规章都详细列成一份包括所有可能情况的清单来,是不可能的。”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这一句话,只要不是规则中明确列出的“不适用素材”,就大胆地展示在邮集之中。笔者认为,如果你能展示出别人不常用的而又不是“不适用素材”,那就是创新之举。

 

 

2.自由、宽容、鼓励是创新的动力

 

    创新是专题集邮的灵魂,而环境是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专题集邮的创新需要自由、宽容的环境,对于在专题邮展上出现新的事物、新的形式、新的素材,要以鼓励为主。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接受,也不要一棍子打死,也许时间会证明那就是一个创举。在舆论与媒体上更要引导大家多多创新,而不是扳着脸孔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对。

 

3.规范评审是创新的保障

 

    评审员准入门槛要高。评审员队伍是由真正的专家所组成的专业性很强的队伍,专题类评审员必须是擅长专题集邮的人。FIP评审员的分类很严格,而国家级评审员却没有这样明确的分类,有时难免出现评审自己不擅长类别的情况。集邮联可以对全国100多位国家级评审员按类别梳理一次,除有一些人是能评多个类别的全才外,对大多数评审员要确认其擅长评哪一类别。这有利于每次邮展时组织评审员队伍,也是使评审规范、保证公平与公正的前提。

 

    另外,在组织评审委员会时,还要看每位评审员在近三五年内的集邮成绩与集邮研究水平。除德高望重的著名集邮家外,如果一位评审员几年内没有邮集参展获奖,没有一篇邮文发表,那么他是否已落伍了呢?他是否还胜任评审工作呢?

 

    改革评审方式。首先评审员要背靠背,少一点讨论,多一点观看与独立思考,以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有关规则去考量邮集,独自打分。一部邮集应该有3个分数,再取平均分;如果3个分数相差较大,要进一步讨论与调整。其次要增加对每部邮集的评审时间,要对邮集的处理、编排以及所讲故事深入了解,而不仅仅只看邮品就定奖级。最后要求每位评审员写出每部邮集的优劣之处,这样虽然增加了评审员的负担,但却体现了对参展者的负责,有利于邮集的改进与提高,更有助于参展者及广大集邮爱好者对评审的认可和对评审组的信任。

 

    引入监审制度。历史证明,没有监督就会产生腐败,邮展评审不能只靠评审员的良心,要公平、公正,就必须要有监督。在邮展之前要成立监审小组,对拟入选的每一位评审员进行事先的了解并听取各方意见,对一些有“劣迹”或广大集邮者认为不胜任的要坚决去除。其次,对评审的过程要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管,这是监审组最主要的工作。评审后,监审组还要收集参展者的申诉与参观者的反应,对评审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或因评审员个人不当行为产生的问题,要作出处理建议,报集邮联处理。


来源:《集邮》杂志2011年第6期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13 - 201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0898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