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年由吉林机器官局铸造的三钱六分银币。这是我国第一套机制银币,因未公开发行,存世极少,全世界仅有3枚。
昨日美国已故亚洲钱币收藏家霍华德·富兰克林·包克先生的家族后裔——高登·包克和卡洛琳·包克向沈阳金融博物馆捐赠了其祖父生前珍藏多年的一批中国近现代机制的银币,以完成祖父将毕生所藏捐赠文博机构做公开展示的遗愿。
其中一枚光绪十年由吉林机器官局铸造的三钱六分银币是我国第一套机制银币,因未公开发行,存世极少,全世界仅有3枚。
包克先生生前曾担任华盛顿美国国家博物馆亚洲钱币馆馆长,是美国二十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最具有成果的中国钱币研究学者之一。
在昨日举行的捐赠仪式上,高登·包克说:“祖父没上过大学,但是他自学过很多语言,包括日语、韩语和流利的广东话。他还收集了大量的中国古代书籍。 ”
包克先生于1970年去世。他不愿用他收藏的钱币换取大量的钱财,而是无偿地捐赠给文博单位。为了捐赠,包克家族的后裔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果祖父能看到,他收藏的中国钱币能够在沈阳金融博物馆展出,他不知会多高兴。 ”高登·包克说。
馆长郭俊胜说,在博物馆的建议下,包克家族特意挑选了50多件清代和民国时期辽宁、吉林两省的流通货币作为捐赠文物。
其中一枚是中国机制银币的开山之作——“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厂平三钱银币”。记者看到,这枚银币正面中心位置铸有“光绪元宝”字样。外面铸有“辛丑”、“吉林省造”、“库平三钱六分”字样。背面是龙纹图案。
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刘磊说,这枚银币全世界仅存三枚,其中两枚在美国,一枚在日本。
沈阳一名专门研究近代钱币的收藏爱好者介绍了这枚银币的小故事:当时吉林将军希元为稳定金融市场,上奏朝廷说:吉林省制钱(指古钱,方孔钱)缺乏,市面日益萧条,经再三商量,只有仿照制钱式样铸造银钱,以解决现钱短缺的问题。奏准后,于光绪十年先从军饷中提银5000两,令吉林机器官局(即兵工厂)铸造了厂平一两、七钱、半两、三钱、一钱5种面值的足色银元。
一般称这套银币为“中国第一套机制银币”,是我国用小型机器制造的较早的一批银元。其文字、图案据传皆出自当朝金石书法名家吴大澄手笔。吉林厂平银币虽由机器官局铸造,但并非使用近代造币设备,仍属银饼性质。不合民间使用习惯,面世不久便被废止,传世极少。在中国造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每种面值均极为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