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受群众喜爱的2013年中国贵金属纪念币”评选活动中,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中国青铜器(第2组)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分别以33.6%和22.9%的得票率分获最佳金币和最佳银币殊荣。
2013年发行的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5盎司圆形金币,其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国号、年号;背面图案为普陀山毗卢观音造像,衬以海水纹饰组合设计,并刊“普陀山?毗卢观音”字样及面额。
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而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岛周围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岛上独有的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以及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的大批古刹精舍,无不充满佛国福地奇幻而神秘的色彩,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幅绚丽画卷,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演教的道场。传说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来岛上礼佛时,在潮音洞亲眼目睹了观世音菩萨示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观音道场自此始。宋、元两代,普陀山的佛教发展很快。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主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将山上700多渔户悉数迁出,普陀山遂成为佛教净土。每逢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香烟燎绕,烛火点点,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5盎司金币上的毗卢观音,取材于普陀山普济禅寺大圆通殿,佛像高8.8米,为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设计者紧紧抓住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博大胸襟,以流畅圆润的浮雕工艺,塑造了观世音菩萨坐禅入定,无欲无求,圆融宁静,关照万物的大慈大悲之相。金币上的观音面庞丰盈,面容慈祥,双目垂帘,神态安闲,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其心当得大自在;身披覆盖两肩的天衣,敞前胸、饰璎珞,中衣结带,一派自适、自在之态。喷砂、反喷砂工艺的巧妙运用,更使得端坐在莲花台上的观音像温润柔韧,线条流畅,慧光普照,栩栩如生。细细品读,喧嚣的世界顿时归于宁静,杂乱的心绪渐渐沉入安宁,阴郁的内心也陡然变得宏阔明朗起来。正如观音造像头戴的五瓣毗卢冠(又称五佛冠)其正中佛大日如来,带给世间众生的恰是“光明遍一切处”。(供稿:河北省金石钱币公司 作者:梁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