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积压的编年票太多,其在邮市上也长期打折。与其打折卖掉,还不如自己想办法消耗掉,办法之一就是多与邮友交流,交换邮品、邮书等。回看我8年来的邮票剪片,就有500多张,其中普票近百张,1元以下纪特票200余枚,1. 5元以上200多枚,5元以上型张20多枚,如果把未剪的实寄封算上,至少在3000张以上,总计邮票面值5000余元。按照有来有往的基本原则,我所付出的邮票也在此数。
集邮文献用邮我喜欢收集集邮文献,买别人的书、卖自己编著的书,这是用邮的一个大头。一本书,仅按印刷品挂号,2004年前至少3. 5元,2005年以后至少4. 5元。为使高值票尽快消耗,邮人宁可贴一枚5元的《竹子》小型张。在2000年前后,个人的邮书通过广告,在国内能销出300本至500本。2000年以后,大部分是以书换书,互贴JT票。原先包裹不让贴票,就把几本书当作印刷品寄出,包裹可以贴票以后,4本以上书作包裹寄费较低,更容易消耗高值票。近年集邮文献热,通过网络买卖交换文献,频繁而快捷,加速着邮票的消耗。
搞专题集邮,收集素材,网络交易,实物寄送用邮我的集邮专题是冶金、生肖、香港回归、文物等,近年在大力收集集邮、绘画专题的企业金卡.以前通过邮市寻找、托人到外地购买等方法,但速度很慢。而一般函购,从接受对方售品目录到汇款、寄来,一个周期至少20天,现在在相关专题网发现自已要的东西,马上点击:要。对方确认后,到银行打款,最快次日就可特快寄来。不过邮人为了收集信销邮票,愿意走普通挂号。
通过网络交际、寻找,我的集邮专题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收集到各地相关金卡200余枚,可以组成一部像样的5框邮集了。企业金卡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近年没有出版目录,很难收集,不靠网络寻找,20年也凑不齐5框!为了保险,有时候一枚金卡也挂号,这该要消耗多少邮票啊!
转让邮品用邮集邮40多年,各种邮品杂乱堆积,年岁已大,兴趣转移,还不如将不需要的邮品转让给别人,省得将来不集邮的儿女当作废纸处理。这样,打目录、上网、发短信、跑邮局就是常事,来来往往,拿邮票出气。偶逢有国外、港台地区的邮件寄出,连50元的金箔张也用得上,实在是一种“盘活存量资产”的好办法。
为不会上网的老邮人代劳用邮在我们专题邮会,不会上网的老人居多,他们的邮品、文献有心出让,于是委托我代办。这往来邮寄,无论是我还是他们自己,都得大量使用邮票。大家都动起来,网络邮市活起来,邮票的消耗也就更快起来。客观上,这也为信销票收集者提货了大量货源。
消除打折票,除了大幅减少新邮发行量,在邮政窗口出售并半年以后销毁卖不完的票、特快使用邮票、杜绝炒作外,还要靠集邮者主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