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集邮总公司新年回顾与展望>>中获知,中邮总公司2007年开发邮品720种、3000万件,实现业务收入8.11亿元,比上年增长43.59%。据称经营状况达到近三年的最好水平,那么这8亿多的邮品都是谁买走了呢?
是集邮者?不可能。全国现在邮协会员只有122万人,他们虽是铁杆邮迷,但邮识丰富,不会花钱去购买中邮总公司制作发行的非集邮品,顶多买点首日封用于实寄。
是投资者?不完全是。在邮市中,除了"波波封"、"老属嫁女封"等少数邮品外,我们很难看到机构、邮商和一般投资者在大量购买炒作其它邮品。
通过排除法,我认为这8亿多元的邮品主要被收藏爱好者和礼品消费者消耗掉了。中邮总公司抓住"生肖"、"奥运"、"建军80年"、"+七大"、"航天题材"、"香港回归10周年"等重大活动选题制作邮品,迎合了群众收藏纪念和礼品馈赠的需要。
8亿元的启示:一是说明中邮总公司作为邮政系统唯一的集邮企业,对邮品的开发、经营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并对邮品有绝对的定价权,同时其票源邮品中的邮票极可能是超低价格获取的;二是说明邮品的收藏市场和礼品市场潜力巨大,人们认同和加大了对集邮文化品的购藏消费;三是警示机构、邮商要改变经营思路,不要沉溺于邮品的炒作投机,要走特色经营之路,面向大有作为的收藏市场和礼品市场,面向普通的集藏爱好者,把邮市真正做活、做强。